首页 重生之营销女王的诞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93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这……就先不要了,咱们走的是实体经济,不是赛博烧香。”

就如同日本负责保佑交通安全的晴明神社变成了《阴阳师》抽卡地,应龙与女魃可能都没想过,自己在数千年之后,居然还被广大人民群众寄托了“打死也不改需求”的美好梦想。

随着许多人年度工作的收尾,又有一个关于“必应庙”的传说在网上流传。

天涯上有一个贴子在莲蓬鬼话版块被顶得很高——《买过必应法阵的人要小心了,太可怕了!》

上来就是一段惊悚发言:

“如果你想要必应法阵,最好亲自去一趟,或者把你的诉求清楚地写下来,托人帮你转达。

否则,你一旦直接使用法力强的二十四件套,会出现可怕的意外!

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的甲方!倒闭啦!我改了五遍啊!五篇!还欠着我的尾款没给!他们就倒闭啦!”

各位需要跟合作方拉扯的人,只是想占上风,不是真想要对方彻底没了。

毕竟合作方没了,自己的项目也推不下去,重找合作方也很麻烦。

第一拨为此而来的,是深度需要与别人合作,且处于弱势方的个人设计师、个人工作室等等,还有一些画家与作家。

这些人刚冒出来的时候,路菲菲安排的观察者就已经注意到了。

按照县里的想法,应该可以把这些人拉到一起,互通姓名,就像美术协会、作家协会那样,县里找几个连在一起的大房子,让他们住在一起,就当是他们的一个雅集之地。

“我劝你们最好不要。”路菲菲用力摇头。

“为什么?”

“文人相轻,他们之间是有鄙视链的。兴许在现实里有矛盾,就转头举报了人家写的东西思想政治不正确呢。不如就让他们快乐的在县里玩,爱报姓名的就报,不想报的就不报。大家都开心。”

路菲菲的提议是在县里搞出一条有浓郁文青气息的路,把咖啡馆、茶馆都集中过去。

每个咖啡馆和茶馆都自己提出一个主题思路。

比如a咖啡馆只搞油画,b咖啡馆搞水墨画,d茶馆搞如何搞定甲方头脑风暴会,e茶馆搞如何搞定乙方头脑风暴会……

室内装潢要跟主题契合。

计划是开两家咖啡馆和两家茶馆,其他地方不要摆得太满,开个纪念品商店、开个旅馆,空隙处再随机刷新一些卖纯手工品、新鲜蔬菜、本地小吃的流动摊贩。

县里觉得太浪费地了,为什么不能多盖几个固定的房屋,让商贩都进去,这样整齐又好管理。

路菲菲摇头:“你们看现在舆论对丽江是什么评价?”

挂着招牌的正经商店一间接一间,会被称为“商业化太严重”,很多人就不愿意来了。

就得这么加点流动摊贩、卖菜的、卖小吃的,就会变成“有生活气息,本地人都来的地方”。

沈甜偷偷问路菲菲:“菲菲姐,我表姐家里有个门面,别的她不会做,想做餐饮相关的,但是她不会炒菜做蛋糕,泡清茶不好喝,也不会做那些花式咖啡……您看她还有救吗?”

这是啥也不会……就想赚钱是吧……

见路菲菲都陷入了沉默,沈甜眨眨眼睛:“我明白了,我跟她说。”

“等等,先别说!你们县里的牛奶是不是还挺不错的?”

“嗯。”

路菲菲说:“她去卖奶茶吧,没什么技术含量,加玫瑰花瓣就是一种,加糖桂花,就又是一个品种,单纯的烤一烤红茶放在里面,又是一种,各种小料加一加,凑四五种没问题。”

“那不很快就很腻了吗?”沈甜在市里见过奶茶店,起码十几种。

路菲菲:“卖点不是奶茶。”

沈甜更加糊涂,奶茶店的卖点不是奶茶?那还能是啥?

路菲菲微笑:“卖的是容器,用毛竹装,锯两段竹节,一段去掉开口,用来盛奶茶,下面一段完全密封的不要动它。”

“这样又长又粗,拍照好看,显得脸小。”

路菲菲拿了一段毛竹,比在自己脸边上,另一只手比了个剪刀手:“是不是,视觉上看起来脸小了?”

沈甜恍然大悟:“嗯……那我姐得多雇点人,帮她洗竹筒。”

路菲菲摇头:“你们这边这么多竹子,洗什么呀!就一次性!这是喝完奶茶的表演,找个地方架上长明火,喝完奶茶的人,就把竹筒往火堆里扔,下面密封的竹子遇火会爆,这叫红红火火,爆竹声响节节高。”

“……还能这样!”刚才听到路菲菲的话的时候,沈甜的脑子里是一大堆等着洗的竹筒,对哦!竹筒可以烧的啊!大不了把成本加到奶茶的价格里。

路菲菲接着说:“扔的时候,心里想着希望能成功的事,爆得越响,成功的可能性就越t高,一响卜一事,一人一天最多三卜,这叫人为制造稀缺。好啦,我要走了。”

沈甜眼巴巴地看着路菲菲:“菲菲姐,你今天晚上有空吗

', ' ')('

?我想再多跟你学习学习。”

段风从旁边咖啡馆伸出脑袋:“她没空,要跟我学习。”

当周围几个省市的专业人才都聚在这里之后, 没过多久,这个以“神明保佑你,不管什么需求都能搞定”的小县城, 从神叨叨的玄学领域, 进化到真的可以在人类能感知的层面解决掉许多问题的科学层领域。

茶馆里的甲方乙方对抗大乱斗没有出现。

大家都是求财的, 心里不痛快吐槽几句是有的, 像宫斗剧里那样整天盘算着怎么斗这个斗那个的没有。

四个店铺变成了优雅风格的人才市场。

想找优秀美术设计师、ui设计师去a咖啡馆。

想找灵气爆棚的摄影师、灯光师、音效制作、百万调音师就去b咖啡馆。

想找脑洞奇大的的编剧、广告文案就去甲茶馆。

想找强大的后期剪辑、万能的道具就去乙茶馆。

甲方在这里转一圈, 就能凑齐一整个项目所需要的乙方团队。

乙方除了在寻找甲方之外, 也会把自己卡壳的项目拿出来, 把重要信息删删减减, 在这边跟半生不熟的人一起讨论, 也算是个头脑风暴。

要是能遇到一个想法很有趣的人, 还能让他做自己的外包, 把这部分业务转给他。

就算人今天不齐全, 没找着想要的人, 老板也有他们的联系方式, 以及他们的作品集。

喝完还能听个响的“爆款精品奶茶”旁的长明火从早上开始, 一直烧到天黑, “噼里啪啦”的声音伴随着南腔北调的男声女声大喊着“票房大卖”“收视长红”“一本封神”的许愿声, 一直闹腾到深夜。

当初县里定位置的时候,还想着应该离居民住的地方近一点, 方便摆摊的人,是路菲菲劝他们别这么干,离太近的话,整天吵吵闹闹, 普通人能忍十天二十天,最多也就忍几个月吧, 天长日久肯定受不了,要闹矛盾,还不如一开始就离远一点,对大家都好。

关于盈利模式,起先县里想的是卖咖啡卖小吃,但是谁喝咖啡也不可能一杯接一杯,一天八杯水,水就是咖啡,只怕人在县里待几天,就要去给县人民医院拉gdp了。

路菲菲给他们的建议是收场地费,单人就坐在那里,没问题,可以单买一杯饮料,要是想在这里开工,靠窗的墙边一共六个带插座的座位,免费充电,先到先得,算是一个宣传窗口。

其他的位置是沙发座,坐着舒服,但没插座,得花钱,服务员才会让卡在地下的插座弹上来。

可以办理“灵”会员卡,每日咖啡特价,随便坐哪个座位都有无限充电。

在县城里,还有联名商户可以打折。

要是跟合作方看对眼了,几个人需要讨论事情,店方可以提供投影仪、临时电脑、白板、以及请他们换到一个隔音的房间里,那里用的是最好的隔音棉,以及可以随时拉起和放下的遮光板。

一个只有竹林、竹木加工厂、以及山上一座小破庙的无聊小县城,忽然就成了知名的文化人交流地。

某位大师在竹林雅苑开画展~

看看是谁没得到邀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没有仙,有大佬也可。

除了专业人士之外,还有许多想去碰碰运气的路人甲乙丙丁会找机会去转转,万一跟大佬混个脸熟,或者是在自己高谈阔论的时候,被大佬看中,邀请加入公司,那不就发了吗!

全县热火朝天,甚至还想向省里申请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文艺创作工作室进驻。

这是一个大好的发家机会,很多地方建的产业园、免税口岸、高新区,都是这个路数。

路菲菲则建议他们不要这么做,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能申请到的税收优惠有限,能来的都是空壳皮包公司,只求一个公司注册地址。

人气并不会聚过来,做不成呢,就白搁着一块地。

做成了呢,国家可能会突然翻脸,造成像霍尔果斯大逃亡的情况,反倒败坏了这里的名声,让不知就里的人还以为这里是一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全都是无人入住的办公楼。

仙气飘飘忽然变成了鬼气森森,这还得了。

没了大神云集带来的仙气,竹木厂只卖有钱人的灵器套装还怎么卖!那才是路菲菲在本地最大的合作伙伴。

县里一琢磨,也对,看人家浙江横店影视城大赚特赚,他们也想学。

路菲菲的姑姑路秋月所在的县城,现在也成了许多剧组喜欢前往取景拍摄的地方,没有枫叶没有桃花的日子,依旧客似云来。

“路总肯定有办法!”他们企图把这项工作交给路菲菲,只要路菲菲一出手,绝对可以大赚特赚。

路菲菲出手能赚,是因为她不做毫无前景和亮点的项目,就像衡水中学名声在外,还是靠的生源好,要是把基础极差、天赋全无的学生给衡中,就算把他们练死,也不可能创造高考神话。

她看了一眼县里自己

', ' ')('

琢磨出来的计划。

“先盖一座巨大的宫殿群,不拘是哪朝哪代的,反正不管是古装剧,还是仙侠玄幻剧,都能用,只要够高大就对了,横店的秦王宫中间还有一个大水池子呢,谁挑它不合历史了。”

“还得盖许多大大小小的楼,王爷府、将军府、元帅府、丞相府……大小姐要谈恋爱,不得有个几亩地让她跟男主分开又偶遇 。”

“楼的造型还得特别一些,这样还能兼任魔尊的家、天尊的家、武林盟主的大殿……”

梦想很多,最后的美好梦想是每天几万游客,人均消费三百块,就能赚三百万了。

节假日说不定每天能有十万游客!

那就三千万啦!

全年六个法定节假日,还有双休日……

越算越开心!

就算投资要两亿有什么关系,建成后两年就能回来了。

路菲菲看着建造最终报价“216亿”,以及县里各位对未来收益的美好期望,非常无语。

如果是路菲菲公司里的员工提出这个方案,路菲菲会觉得他的脑子被枪开过了,直接打回完事。

不过现在这主意是县里出的,想让他们打消主意,还得考虑方式方法。

路菲菲先询问这216亿的出处:“县里有这么多钱吗?”

要是能一口气掏出来,这还是一个竹木厂就能包揽大半gdp的小破县吗?

那得是昆山县!然后撤县立市,gdp超过五千亿元,随手掏个两亿,不过是小意思。

对方已经想好了:“县里的财政一时不够,不过,我们可以发债啊。先借钱建设,栽了梧桐,才能引得凤凰来,很快就能还上了。”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