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走出去打老牛去!」院子外面,有几个小孩喊着。
「我不去了,你们玩吧。」李强来到门口,对着那几个小夥伴说道,「年前我都不玩了,这两天有事呢。」
「好吧。」小夥伴们有些悻悻的离开了。
李强在刚回来那两天特别兴奋,带着燕京的见闻以及带回来的玩具和小夥伴们好好的玩了玩,第三天开始就不出去了。
李娟是第二天就再没出去。有村里的夥伴过来到家里玩,看到的也是她在写作业丶读书。
李强一开始还没在意,后来不知道怎麽的,也跟着姐姐一起学习起来。
梁月梅看这情况,有些意外,晚上就问李建国:
「他们两个……这变化有些大啊。这去了趟燕京,真就这麽管用?」
「差不多吧。」李建国感慨的说,「大学啊,其实放假可看的真没啥。不过明明他姨就是在燕京上的大学嘛,参观大学的时候她就给娟和强强讲大学里的事情,那娟和强强就感兴趣了啊。」
听着那边两个孩子还在读书,李建国点点头:「不管是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就看现在这劲头,那就有用。」
「这样看,买个院子说不定还真有用哩。」梁月梅喜孜孜的说着,随后又拍了李建国一把,「小龙掏的钱,那等小龙回来,你得把钱给他。
这院子钱可不是小数,你这当大哥的可不能占弟弟的便宜。」
「那咋还?」李建国苦笑,「那证上写的是我的名字,但小龙花的是外国钱,美元,那钱我上哪里找去?银行也不给咱换啊?」
梁月梅想想也是,她也不知道怎麽办。
「那……那以后还钱吧,抽空打听打听外国钱和咱的钱是咋换的,总不能真就白要了那个院子。不然的话,我这个当大嫂的,都不好意思见晓霞。」
「放心吧,哪能白要?」李建国取出一根烟来,想点,最终又放下了,「后面慢慢还吧。这东方红不还是我开的嘛,赚了钱了,咱少分些就行了。」
「咋不抽了?」梁月梅发现了丈夫的奇怪动作,问道。
家里有钱了,又听李龙说过,梁月梅便不让李建国抽莫合烟了,说那个太伤肺。虽然盒装香菸也一样伤肺,但会好一些。
「抽菸不健康。」李建国摆了摆手,「慢慢戒吧,以前一天抽的多,呛得很。」
梁月梅感觉丈夫去了一趟燕京,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她在想着,燕京就那麽厉害,能让丈夫改变这麽多?当然,改变最大的是两个孩子。
哪怕就真是认真这麽几天,那感觉也值啊。
「那个院子……」梁月梅又想了起来,说道,「到底啥样啊?」
「过两天小龙把照片洗出来,你就能看到了。」李建国说道,「院子比小龙在县里的那个小,但四合院嘛,四面都有房,院子也不小,就是不能种菜,嗯,环境不错……
对了,我给娟和强强说了,咱买院子的事情别给外人说,你也别说出去。咱们去燕京一趟,队里已经有人眼红了,现在再要说买院子,指不定那些人还怎麽嫉妒咱哩。」
李建国这麽一说,梁月梅觉得也应该是这样。幸好这两天燕京的事情都是李建国在说,她只是听着,也没多说话。
电视声音不大,那边两个孩子不再读书了,不过能听到强强在问娟解题的事情。
梁月梅感觉这就挺好的,一种名为幸福的情绪在心底里滋长着。
李龙拉着那些特产回到大院子,第二天就带着一套半去了供销社。
一份糕点给了周园,一套特产拿到了李向前的办公室。
「嘿,你这回来的挺早的啊,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了。」李向前看着李龙把东西放在桌子上,笑着说道:「怎麽样,顺利吗?」
「挺顺利的。」李龙自己去接了水,喝了一口说道,「哎,还是习惯了咱们这边的水。那边的水啊,有点喝不惯。」
「你就作吧,首都那边水不比咱们这边好?咱们这盐硷水你还夸起来了。」李向前笑话李龙,「真就是山里的娃吃不得细粮啊!」
「真不是。那边的水咱真就喝着总感觉一股子消毒水的味道。咱们这边河里的是盐硷水,你这喝的可是打下去四五十米的深层水,这以后放着都是当矿泉水的,这水质肯定好啊。」
李向前以为李龙是开玩笑,谁知道他说的是事实呢?二三十年后,某山泉专门跑到玛县南山里取水制成矿泉水来卖。那时候四小队这边村子里用上了自来水,水源就是从山上引下来的,不比那些纯净水差多少。
「说说吧,那边情况怎麽样?」李向前现在也没啥事情,就想听听李龙过去的情况。
李龙就给他讲了讲燕京之行,看了天安门,纪念堂,故宫,天坛,长城等等。
「那你买的院子怎麽样?」李向前问道,「好买吗?」
「不好买。」李龙实话实说,「外地人不让买,而且许多院子里有租户,买了住不进去,也不让赶租户走,或者说那些租户不好赶,麻烦。」
「院子里有租户?」李向前对燕京那边的情况不了解,问道,「啥意思?」
「那边的院子许多大运动之前是私人的,大运动的时候就给分给或租给那些没房的了。租金特别的低。
现在原房主要把院子子卖掉,那些租户肯定不乐意不想搬走了,要提高租金的话他们也不愿意,这事就比较麻烦。」
「还有这样的事情啊?」李向前是觉得就比较意外。玛县这边因为本身房子少人也少,就没这个事情。
「那边大学怎麽样?好考吗?」李向前问出了自己的关心的问题。
「那我哪能知道?我们去的时候放假,大学倒了看,挺不错的。至于好不好考……肯定不好考啊。」李龙笑笑,「不过咋说呢,给孩子一个前进的方向吧。」
「你这带的啥回来的?」李向前看着桌子上包装比较扎实的盒子问道。
「燕京老字号的点心,烤鸭,还有一些成药。」李龙说道,「去了一趟,那咋说也得带些特产回来。」
李龙这一趟可是花了不少钱,但真要论起那些字画,他觉得赚的更多。
当然,那些画要到变现的话,不知道猴年马月了,短时间里是不指望的。
「人大开会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吧?」李向前说起了正事,「年后就开,时间还挺紧的。」
「知道了,」李龙又喝了一口水说道,「我正在想提案呢。」
「也没啥,你可以想想一农村的事情,市场的事情,包括牧民的事情。虽然是咱们这个系统把你选的代表,但你做什麽提案随你。」李向前摸了摸头发说道,「不限制。」
从供销社里出来,李龙回大院子吃了午饭,然后就开着车去了四小队。
他先去了老马号,老罗叔他们正在屋子里打牌,听到车响后出了门,看到李龙后一个个都挺高兴。
李龙提着特产盒子进了屋子。老人家们牌也不打了,七嘴八舌的把卖羊的事情给说了。
李龙听得出来,这牛羊鹿宰杀出售的都挺不错,包括牛羊的头丶蹄子也让村里,包括二三队的人买的差不多了,皮子还在库房里放着等李龙处理。
「队里人有钱了,吃肉也挑了。」杨老六不愤的说道:「有些人还嫌弃这蹄子上肉少哩。也不想想几年前就是这个也大家抢着吃的……」
也是,这几年队里变化比较大,至少平均生活水平比其他村要高不少。
「这是好事嘛。」老罗叔肯定和杨老六争论过,「有钱吃肉了,那不就是好事嘛?那些不想吃头丶蹄子和下水的,就是懒得收拾。你看咱们,收拾乾净,卤上,喝两杯酒就着多好!」
这话题就不好进行下去了,李龙便说了自己在燕京的见闻。
在知道李龙去看了老人家的纪念堂丶天安门,还拍了照之后,这几位老人让李龙尽快把照片洗出来,他们要看看的。
「以后有机会,带你们一起去燕京看看。」李龙笑着说,「你们可要做好准备。」
「真要能去,那咱们可得好好攒钱……」
「钱没啥,最重要的是你们要养好身体。」李龙笑着说,「要有好身体才能爬长城啊。」
「这个小龙你放心!我们老哥几个虽然年龄大了,但身体好的很!」
从老马号出来,李龙先去了陶大强家里,陶大强不在,和杨苹苹一起去老丈人家里了。李龙便把那盒点心交给了陶建设,和他聊了几句,然后去了谢运东的家里。
两天前李龙回来的时候谢运东不在,去丈人家帮忙了,等他去了李家找李龙的时候,李龙已经走了。
李龙把车停在院外,提着一盒糕点进院子的时候,看谢运东正在清雪,他也看到了李龙,笑着说道:
「小龙过来了?正好,这卖牛羊的钱还在我这里放着,你过来了,刚好让你看看。」
李龙笑着说道:「不急不急。这是我从燕京带回来的糕点,那边的老字号,做了几百年点心的店,你们正好尝尝。」
「好好好,燕京来的东西,不容易啊。」谢运东把手头的木杴立在墙边上,推门,让李龙进去。
邓桂兰正在收拾厨房,看李龙过来,笑着打着招呼。
「你给小龙倒水,我把卖牛羊的帐和钱给小龙看看。」谢运东说了一声后带着李龙进了里屋。
李龙看谢运东从火墙顶上取下一个卷起来的包,打开后里面是一沓沓的钱,还有一个本子。
最⊥新⊥小⊥说⊥在⊥⊥⊥首⊥发!
「牛羊按着你说的价格和数量送到了糖厂,然后呢,那个胡科长还要三头鹿,公鹿。你不在,我就着既然人家要了,那咱们就宰吧。」谢运东说道,「这事当时也没办法给你说……」
「没事没事,是我没交待清楚。」李龙心说自己怎麽把这事给忘记了。
「后面还有队里人,外村的人过来买牛羊头,蹄子,下水的,帐都在这里,你看看吧。」
李龙翻着那个帐本,上面一笔笔记着每一笔收入。
不管是卖往糖厂三笔两万多的大帐,还是一个牛头十五块钱,四个羊蹄子加一个羊头五块钱——今年物价涨了,谢运东也没按去年三块钱的福利给。
「咱队里人不缺这点钱,」谢运东解释着,「马金宝那里一副羊头羊蹄子六块了。咱们要的少了,有些人不感恩还说怪话,所以我就给定价五块。」
李龙笑着说:「嗯,应该是这样的。」
总帐在最后一页,所有的东西卖下来,是两万六千一百八十八块四毛钱。
李龙认真的数了钱,然后从中抽出一百块钱交给谢运东:
「这是给你的,这事还多亏你了。」
谢运东也没推辞,笑着说道:「那我可就收了。」
这事就揭过了,谢运东问起了燕京城的一些事情,李龙就捡着能说的说了一些。
然后又去给梁大成丶贾卫东家里送了糕点,聊了一会儿,最后回到大哥家里。
李娟和李强两个听到吉普车的声音后就立刻跑了出来。
「来来来,刚好,把这些特产搬进屋子里,你们等急了吧?」李龙笑着说道,「在燕京那边没好好吃,这回拿回来了,可以好好的吃了。」
李娟有些害羞,李龙只是笑。
「别看着啊,来,一起搬!搬进去咱们今天好好吃一顿,我也没好好吃哩。」
李龙把拉回来的特产分开让两个孩子一人抱了几盒往屋里而去。李青侠丶杜春芳听到动静从东屋里出来,李龙拿了几盒跟过去放在他们屋里。
「老娘,这点心你就放在床头,想起来了摸一块吃。」李龙给杜春芳叮嘱着,「点心有点甜,一次别吃多。」
生活好了,杜春芳却没改喜欢吃零食的习惯。李龙时不时的会买一些放在她屋里,有些时候零食吃完了李龙忘记了,杜春芳就找李青侠要钱自己去买。
李龙知道她还会不好意思,去门市部买零食的时候给人家说是给自家孙子孙女买的。
小老太太有些时候挺可爱的。
「好好好,吃不了那些。」杜春芳看着满心欢喜,「放一盒就够了,剩下的你拿回家里吃啊。」
「家里有的。」李龙笑笑,「明明他姨在燕京哩,想吃就寄过来了,你放心吃。」
说着他又对老爹说道:
「老爹,你也吃。这可出名了,燕京名店,老字号,开了几百年了。」
「行行行,我尝尝。」李青侠不怎麽吃零食,但这是小儿子专门从燕京买回来的,那咋也得尝尝。
李龙去到西屋的时候,这边屋子里已经开了一盒糕点,陆家两口子坐在沙发上,一人手里拿了一块——这盒糕点里面是各样式都装了一些,两个人嘴角沾着有糕点渣子,看到李龙还有些不好意思。
「陆大哥陆大嫂,你们在啊。」李龙打着招呼,「味道咋样?说是老字号,几百年的老店,味道好不好不说,名气可不小。」
「好好好,好吃着哩。」陆英明急忙说道,「比咱们这边的芝麻饼丶江面条可好吃多了。」
北疆这边虽然生活条件总体要好一些,但毕竟算是才脱离温饱时间不久,而且文化底蕴什麽的比口里还是差的远,就像这边的糕点点心啥的,至少在市面上出现的并不多。
普通老百姓能在商店里买的品种少,自家做的限于文化传承和材料的不足,也就是麻叶子丶糖糕丶饊子之类的,和口里比是比不了的。
也就是再过个几十年,旅游业兴起来了,民族糕点才开始被大众所熟识。
所以陆英明说的也没错,这糕点无论是从花色还是味道方面,都是非常好的。
「呆会儿拿一盒回去吃。」李建国笑着说,「得让孩子也尝尝。」
「我们拿两块就行了,哪能拿一盒。」陆大嫂急忙说道,「这东西不便宜吧。」
「别管贵贱的,去了燕京一趟,那不得带点特产回来?」李建国摆手,「拿着吧,还有哩。」
陆大哥大嫂有点不好意思,但想想家里两个孩子,便也就同意了。
陆英明过来是问李家明年种植计划的。
去年李家这边说了种打瓜不行,种花葵可以,毕竟市场接受度高。
最后证明,花葵的确是比打瓜挣的多,但种打瓜的也赚了钱。
今年怎麽样呢?
「今年可以种打瓜了。」李龙回答了这个问题,「口里有人收了,打瓜籽有市场了,虽然麻烦一些,但钱应该能多挣一些。」
陆家两口子一眼,眼睛就放光了。
他们已经尝到了种经济作物的甜头,所以才会过来打听着种什麽。其实他们自己也想过打瓜籽可能会畅销,但还是不敢确定,所以才过来问。
现在有了准信儿,这心里就有谱了。
想来过不了两天,全村应该都知道这个消息了。
有了口里两三个炒货厂当支撑,李龙对于打瓜籽还是很有信心的。
当然这是暂时的,毕竟打瓜籽终究只是做零食,以后,还是得看棉花。(本章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