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拒稿风波
从特拉法加广场穿过威斯敏斯特的斯特兰德街,经过圣母教堂与圣克莱蒙教堂,沿着这条与泰晤士河流向几乎平行的街道一路向东,抬头向南望去,泰晤士河畔豪宅鳞次栉比,自从诺曼第公爵『征服者』威廉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英王哈罗德入主伦敦以来,斯特兰德街便逐渐成了伦敦政界与宗教界大人物的聚集地。【更新的章节最完整全面,无错内容修复最及时,由于缓存原因推荐浏览器访问官网】
在上议院占据了26个灵职议员席位的大主教们,几乎一半以上在此处拥有房产,而不少前任内阁大臣又或者现任内阁成员也纷纷在此处置业。
因为居住于此的达官显贵实在太多,因此每逢当地教区召开教区会议选举德高望重的教会长老时,偶尔也能看到几位前首相又或者是一群前内阁大臣出现在候选人名单里的奇景出现。
而由于斯特兰德街在伦敦政界与宗教界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它的附近也自然而然的衍生出了其他聚集区。
比如说位于伦敦金融城丶威斯敏斯特宫和白厅三点中心位置,但却紧邻斯特兰德街的丶始建于12世纪的圣殿骑士团英格兰地区总部——伦敦圣殿教堂。
但由于当年亨利八世为了离婚和罗马教廷闹掰了,所以这处天主教圣殿骑士团地产自然也被他下令没收,并把圣殿教堂出租给了看重特殊区位优势的伦敦律师团体。
虽然后来几经波折,教士和律师们围绕着圣殿教堂的归属问题拉扯了几个世纪,但最终两个群体在詹姆士一世的调解裁定下终于达成一致——教堂的自主产权交给律师,但律师们必须永远负担维护教堂的费用并保持其不得干预其提供各项宗教服务的功能。
而在得到了产权后,律师们不仅在这里开律所,而且还在圣殿教堂内大办法律教育,伦敦四大律师会馆中的两个——中殿律师会馆与内殿律师会馆都是发源自此处。
律师们率先抢占了圣殿教堂,而在印刷技术改进后,各种大报小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伦敦的大街小巷,而对新闻时效性高度敏感的报社记者们自然也闻着味道跟着搬到了政要云集的斯特兰德街旁边,力求拿到第一手的可靠消息,实在拿不到的,那搞点花边新闻也行。
他们充分发挥了西方记者跑得快的优良传统,早在17世纪便开始在位于斯特兰德街东部的舰队街扎堆,而在进入19世纪后,舰队街简直成了整个不列颠新闻杂志界的心脏。
凡是你能叫出名字的英国报纸几乎都将总部设在此处,就算总部不在伦敦的,也得在舰队街设个常驻办事处。
而起源于爱丁堡的不列颠文学杂志先驱的《布莱克伍德》自然也不甘人后,他们同样在这里成立了拥有专业文学编辑与出纳丶会计等职员的伦敦办事处。
此时的办事处内,亚瑟与埃尔德坐在总编办公室的椅子上,望着眼前这位坐在办公桌前戴着金丝眼镜的大肚子中年人。
中年人具备一切英国绅士的必要特点,整洁的白衬衫与黑色长裤,收在兜里露出半截金炼子的怀表,还有那个光溜溜闪烁着油光丶但却异常倔强趴着三根毛的脑袋。
埃尔德挤眉弄眼的朝着亚瑟示意他快瞧那三根被风儿一吹便呼啦啦飘起来仿佛皇家海军舰队旗的头发,但亚瑟却对他的暗示置之不理,这倒不是他不重视二者的友情,而是他担心哪怕再多看一样,他就要被那三根头发给蒙蔽了心智,以致于忘记今天来到此处的目的。
中年人靠在办公椅上,手里捧着大仲马的稿件来回翻了翻,最终还是颇有些可惜的摇了摇头。
亚瑟见他这副表情,顿感不妙,他忍不住询问道:「华莱士先生,您觉得这份稿子看起来还行吗?」
华莱士放下稿子,双手支在桌前摇头道:「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问您一句,您是否属于《布莱克伍德》的忠实读者?或者对于我们的杂志,有没有进行过初步的了解?」
如果是前阵子华莱士问这个问题,亚瑟还真不好回答他。因为他确实不怎麽买《布莱克伍德》,作为一名收入微薄还背负着房贷的苏格兰场警察,他必须在买书的时候精打细算。
在担任巡佐警员时,亚瑟的工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祸害》《警察纪事》《穷人政治月刊》等政治性与娱乐性相结合,而且还和他工作相关的报刊杂志了。
对于《布莱克伍德》这种强调文学性与文学批评的杂志,他其实没有什麽时间和精力去关心。
毕竟很少有人会愿意在工作十四丶五个小时后再分出宝贵的休息时间去探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联系,《布莱克伍德》的主要读者群基本也说明了这一点,会买它的大多是些中等阶级以上的绅士淑女。
不过好在前阵子亚瑟为了调查迪斯雷利先生的生平,特意在旧书店里入手了几期对他大加攻击的《布莱克伍德》,所以此时华莱士问起来,他也不至于一无所知。
在简单的询问了几句后,华莱士双手环抱靠在了椅子上:「看来您确实知道我们是什麽类型的杂志。既然如此,那您应该知道,就在前几期,我还亲自主笔在杂志中对于《基督山伯爵》这种小说大加批判。」
说到这里,华莱士更是直接从桌边摆着的杂志堆里抽出一本,熟练的翻到做了标记的那一页,指着上面的原文引述道。
「成千上万的读者打开钱包,将钱花在付费阅读上,焦急地盼着一本又一本粗制滥造丶无病呻吟丶令人厌恶的臆造品像是垃圾一样从『文学工厂』里生产出来。这些自称囊括了高雅生活的精髓丶由才华横溢的大师写成的时尚小说,把不列颠的文学圈搞得乌烟瘴气。」
语罢,华莱士还忍不住又跟着批判了两句道:「这位先生,我们这里主要刊载的是诗歌丶是散文丶是鞭辟入里的文学批评,是对于社会现象的反思与讽刺。
或许,这本《基督山伯爵》在您看来写的很有意思,但是在我的眼里,这就是一坨赶工出来的垃圾。
书里没有什麽思想,开篇就是一个法国水手的爱情故事,是不是后面又打算描写几个家族间的爱恨情仇?拜托!那可是莎士比亚时期的写法,时代变了,不求你有什麽新思想,但我们最起码得写点新剧情。
其次,文章的辞藻也不华丽,甚至可以说是糟糕。这本书使用的句式简单到让我怀疑或许是还在文法学校读书的孩子写的,但是作者为了掩饰,使用了大量的短句,但这糊弄得了别人,糊弄不了我。
而且这家伙还不注意文章的详略,经常在没必要的地方却付诸了大量描写,一顿简单的晚饭而已,至于把龙虾壳都写的那麽清楚吗?他这麽喜欢龙虾壳,不如去做个厨子。我深刻的怀疑作者这麽干或许就是为了能多印两页,从而卖个好价钱。
当然,您如果听完了这些还坚持要投稿的话,我倒也不继续劝您了,不过我建议您应该换一家杂志社。看在您是诺顿夫人朋友的份上,我给您推荐一家合适的吧,您试着去投一投《杂志月刊》,那边的要求相对宽松一点。」
如果不是前段时间亚瑟突击补习过文学杂志,说不定还真的以为华莱士是在帮自己。
可是根据他的了解,《杂志月刊》是《布莱克伍德》的主要竞争对手,两方经常在自家杂志上挖苦对方,华莱士这话的潜台词其实和让他赶紧拿着稿子滚没什麽两样了。
他正打算和对方分辩两句,没成想埃尔德却抢先开口道:「说得对,华莱士先生。我认为《布莱克伍德》确实应该维持自己高标准的收稿态度,在这一点上,我是支持您的。那本《基督山伯爵》,其实我也没看出什麽好来,而且我还专门写了一篇关于它的文学批评,您看看怎麽样?」
说完,埃尔德便笑嘻嘻的将稿子递了过去。
华莱士原本不打算审视的,可看在埃尔德同意他的份上,他只得捏着鼻子扫了两眼。
没过一会儿,他的眉头便皱了起来,他一巴掌将那份稿子盖在桌面上:「现在我感觉或许《基督山伯爵》也没有那麽糟了。」
「你说什麽?」埃尔德腾地一下从椅子上窜起,他拎着对方的领口,差点邦邦给他两拳:「伱信不信我直接把你从窗户扔进旁边的舰队河里?」
华莱士被埃尔德的皇家海军脾气吓了一跳,他警告道:「我……我劝你最好冷静点,我们这里是文学杂志社,不是什麽地痞流氓的打架场所。你要是执意这麽干的话,我可叫警察了!」
「警察?你他妈今天叫警司过来也不行啊!」
埃尔德看样子是真生气了,他正准备抬手给这胖子两巴掌,但还不等动手就把亚瑟拦住了。
亚瑟揪住他的衣领将他拽回椅子上:「算了,既然他不想挣钱,那咱们也不必强迫他。」
语罢,他又冲着华莱士开口道:「那麽,先生,咱们回见了。」
他拖着一脸不爽的埃尔德向外走去,刚刚打开门,亚瑟与埃尔德皆是一愣,他们望着站在门外的那个小个子诧异的一挑眉毛:「查尔斯,你来这干什麽?」
狄更斯的手里捧着一份《匹克威克外传》的稿子,惊讶的望向二人:「亚瑟,埃尔德,你们俩也是来投稿的吗?」
亚瑟耸了耸肩,他起身从狄更斯的手上拿起稿子扫了一眼,旋即打趣道:「查尔斯,别费劲了,我刚打听过,人家这里不收时尚小说。」
「是这样吗……唉,那也没办法了,大不了我换家杂志社投吧。」
狄更斯闻言,不免有些失望,但他还是很快接受了现实,毕竟这些年比这个打击大的多的事情他也经历过。
他扭头冲着大厅里坐着的一个小伙子喊了句:「丁尼生先生,我被拒了,接下来轮到你了。」
「丁尼生?」
埃尔德听到这名字,伸头朝外看了一眼,他的目光刚刚对上那张脸,便忍不住低头啐了一口:「今天真他妈的不走运!怎麽还真是剑桥那小子!」
但亚瑟看见丁尼生,却不像是埃尔德那样反应激烈,他先是瞧了眼手里的《基督山伯爵》,又瞅了眼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最终游离的视线凝聚在了拥有内敛笑容的丁尼生身上。
忽然,亚瑟一拍巴掌,情不自禁的喊道:「有了。」
(本章完)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