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408雷雨
唐植桐又等了一会,凤珍和静莹才手拉着手出来,自从考到一个学校后,俩人放学都是一块走,到王府井大街南口再分开,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哥!」凤珍看到唐植桐感到很惊喜。
「姐夫!」静莹看到唐植桐感到很意外。
「哎,快把雨衣穿上。」唐植桐没留意两人的微表情,深秋大雨,凉风瑟瑟,他赶紧掏出小王同学找出来的两件雨衣,分别递给二人,一人一件。
雨衣不厚,但能防风丶保暖。
这年头雨衣还是挺稀罕的,不少同学甚至连把雨伞也没有,住校的同学顶着书包丶张着外套往食堂那边跑,走读的则盼着雨小一些再回家。
没有多馀的雨具,凤珍和静莹也帮不上其他同学,在唐植桐的护送下,去车棚推上自行车。
这种时候也顾不得车座上沾满了水,只能胡乱的用手擦上几把,等回家再换裤子。
豆大的雨滴,急促而有力,滴打在雨衣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是无数小鼓在胡乱敲击,根本听不清外面的人在说些什麽。
为了减少几人路上的停留时间,唐植桐在出校门的时候嘱咐两个妹妹:「静莹,先送你回家,然后我和凤珍再走。」
「姐夫,不用,我到王府井大街自己回去就行,雨下的大,你和凤珍早点回去。」王静莹扯着嗓子回道。
「不差这几步路,听我的。你俩走前面,我在后面跟着。」唐植桐压根就不听静莹的,绕一圈也没几步路,而且那边路况好,前前后后多用不了多长时间。
一路上,三人都没什麽交谈,静莹打头,凤珍跟在她后面,唐植桐押后。
尽管唐植桐有空间外挂,但他生怕露馅,没有施展。
三人骑的并不快,唐植桐一边骑一边观察丶防备着路边冲出人来。
由于下大雨的缘故,不少家不是本地的人在屋檐丶大门口缩成一团,对此,唐植桐也只能叹口气……
「姐夫丶凤珍,上去坐坐,喝点热水暖和暖和吧。」一路平安骑到了妇联宿舍的大门口,王静莹邀请道。
「你快进去吧,回家喝点热水,换身衣服,我们走了。」唐植桐摆手拒绝了,这雨有越下越大的趋势,歇一会更难走。
等唐植桐和妹妹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自行车放在大门下,凤珍回正房换衣服,唐植桐回厢房换衣服。
这次下雨,唐植桐没开挂避雨,一行三人,两个妹妹淋湿,只有自己干着?明显说不过去嘛。
布鞋已经湿透了,唐植桐脱下来扔到一边,正在换衣服的工夫,小王同学一手撑伞,一手端碗,用腿顶开门,说道:「快来接一下,烫烫烫!」
唐植桐连裤子都没穿,赶忙光着脚丫小跑过去,接过碗,是姜汤:「放正屋呗,我一会又不是不过去,手没事吧?」
「快进去盖上被子,感冒了怎麽办?」小王同学看着辣眼睛的一幕,赶紧把伞收进来,把门关上。
「没事,壮着呢。」尽管唐植桐这麽说,还是把姜汤放在床头柜,然后把刚找出来的裤子穿上。
「趁热喝了,我熬的。」小王同学手捏着耳垂,一副期待表扬的模样。
「不错,很好喝,甜甜的,是爱情的味道。」唐植桐虚溜着尝了一口,赞道。
「明明是糖味,我放了红糖。」小王同学听到丈夫的情话眯起了眼睛,非常受用。
「哈哈哈,你今天回来没淋到吧?」唐植桐一边喝,一边问道。
「没有,到家了才开始下。咱妈担心咱俩冷,今天把炉子给生起来了。你说的那炉子什麽时候做?正屋的炉子火力确实不大行。」小王同学说着看了一眼炉子。
「我正想跟你申请专项经费呢,图纸画好了,我明天下午跑一趟工厂,顺路买个火锅,搞点食材,回来准备准备,就没法去接你了。」唐植桐说着明天的行程安排,很紧凑。
「不用接我。给伱十块钱,够不够?」前两天买了凤凰自行车,俩人的小金库严重缩水,小王同学没有再将钱存银行,而是直接放在了家里,她从衣橱里找出来一把零钱,抽出十块钱来递给唐植桐。
「火锅不便宜,再给五块吧,也不能光咱吃,我给咱妈那边也要一套,明天……大后天吧,大后天正好星期天,咱带过去。」唐植桐盘算一下日子,颜雄飞的事得和叶志娟通个气,省的岳母被动,还要教小舅子钓鱼,这个周末挺忙的。
「火锅贵,也不用再买一个呀,咱两家可以用一个锅嘛。」虽然嘴上这麽说,但小王同学还是眉开眼笑的又抽出来十块钱递给唐植桐,丈夫在吃的方面事事两边看齐,她非常满意。
「丁零当啷带个锅太显眼了,吃一回就得来回带一次,不如两边各有一个省事。」唐植桐乐呵呵的把钱收起来,一口气把碗里的姜汤干了,胃里暖和的紧。
「走,吃饭去。咱妈都做好了。」看丈夫吃完,小王同学估摸着小姑子也换好了衣服,捎带手看了眼炉子,往里面放了几块煤,省的一会吃完饭回来炉子灭了。
唐植桐又找出一双解放鞋来穿上,这双鞋是做投递员时发的,自带一圈胶,涉水能力要比土布鞋高出好几层楼。
解放鞋虽然比皮鞋便宜,但是更受尊崇,穿上解放鞋就是整条胡同最靓的仔。
两人来到正屋时,凤芝闻到姜汤的甜味,正在央求凤珍:「姐,我想尝尝。」
「辣的。」凤珍在一旁端着碗,看看碗,又看看妹妹,说道。
「我超勇敢,不怕辣!」凤芝吞了口口水,她已经迷失在红糖的气味中,大脑自动屏蔽了姜的辛辣味。
「别跟你姐抢,锅里还有,我给你盛,不过盛了就得喝完。」张桂芳拿了一个碗过来,要给小女儿盛,天寒,喝点姜汤也不是坏事。
「好!保证喝完!谢谢妈!」凤芝喜笑颜开,下了军令状。
唐植桐将伞收起来,倒竖在墙根,也不拦着,小妹嘴馋,总得长点记性。
有些人有些事,劝是没有用的,只有撞到南墙后,痛了,才会幡然醒悟。
凤芝就是这样的孩子,一口姜汤进嘴,辛辣味充满口腔,眼睛丶眉头丶鼻子都皱了起来,不过好歹没吐出来,等咽下去后,抬头用目光向张桂芳求助。
「你保证过,要喝完的。」张桂芳拿着勺子,站在一旁虎视眈眈。
凤芝看求妈没用,又可怜兮兮的看向嫂子。
小王同学则从桌子上也拿了一个碗,盛了一碗:「甜的,我陪你喝,凤芝最勇敢了,不怕辣。」
「对,凤芝最勇敢,只要你今天把这碗喝完,明天我给你做火锅吃。」唐植桐在旁边乐呵呵的加了一把柴,用美食利诱道。
「哥,有肉吗?」凤芝瞪大双眼,问道。
「那必须得有啊,还有很多你没吃过的呢,相信哥,绝对好吃的咬掉舌头。」唐植桐大言不惭道。
「嗯,我最勇敢!我要吃火锅!」美食诱惑在前,再加上一声声夸赞,凤芝在再一次迷失了自我,咬着牙往嘴里灌,就跟受刑一般。
唐植桐乐呵呵的看着,把锅底都倒给了张桂芳:「妈,天冷,您也喝一碗。」
「好,好,我也喝。」张桂芳接过去,她倒是不排斥姜的味道,更何况里面加了红糖。
喝完汤,开始吃饭,凤芝磨磨蹭蹭,吃的并不香,唐植桐取笑道:「怎麽,凤芝,这是留着肚子明天吃火锅?」
「嗯。」小心思被点破,凤芝略微有些不好意思。
「不吃今儿晚上会饿的睡不着。你今晚和明天早上照常吃,明天中午空一顿肚子就行。」唐植桐在一旁给妹妹出着馊主意。
「咱每个星期都改善一次生活,是不是有点多?」有吃的是好事,但张桂芳有些不太放心。
「妈,咱不偷不抢,不占别人的定量,您放心吧,没事。不过,凤珍丶凤芝,出去可不能跟别人说咱们吃了啥。」唐植桐最不放心的就是凤芝,生怕她嘴不严。
「嗯,嗯,不说,别人问就是窝头丶咸菜。」凤芝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这话妈妈丶哥哥丶嫂子都嘱咐了很多遍了。
凤芝很给唐植桐面子,但老天爷似乎不愿意给四九城老百姓面子,从下午开始,时不时的打个雷,雨更是没有停过。
又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将屋内照亮,紧接着就是轰隆隆的雷声在耳边炸开,吓了凤芝一跳。
张桂芳将小女儿搂在怀中,摸摸凤芝的头发,嘴里还念念有词,一套程序下来,透过窗户朝外面看看,叹了一口气:「雷打九月头,来年麦不收。雷打九月尾,坟堆遍地留。明年怕是要旱了。」
小王同学听到后,神情一愣,她知道目前形势困难,但很难将这一切跟「坟堆」联系起来:「妈,这个准吗?」
「我也说不好,以前听婆婆说过,什么九月打雷江空,十月打雷仓空。」张桂芳摇摇头,自己也是不愿去相信有天灾的。
「妈,别多想,定量不够的我去想办法,饿不着。」唐植桐看到张桂芳的神情宽慰道。
张桂芳眼神复杂的看了儿子一眼,张了张嘴,最后却只是一声叹息:「唉。」
看到亲妈的表情,唐植桐福灵心至,试探的问道:「妈,您在担心舅舅那边?」
张桂芳又看了儿子一眼,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又说了一句农谚:「九月雷公发,大旱一百八。」
「妈,咱四九城的农户跟别处不一样,现在大多是菜农,用菜换粮食,日子不会很难。再说,这不是还有我嘛,我还是那句话,只要您舒心,剩下的我去想办法。」唐植桐一看猜中了,就有针对性的宽慰,不幸的是张家那边都是农村户口,万幸的是全是四九城的农村户口。
「我现在就很舒心,别操心了,快回屋吧。一层秋雨一层凉,明天出门你和静文都多穿点。」张桂芳否认后嘱咐道。
「好嘞,有事您说话,千万别憋心里。」唐植桐出门前,又回头说了一句。
晚上,听着雨点打在瓦片上的叮咣声,张桂芳久久不能入睡。
人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鼓足了劲往前冲,等上了年纪,又情不自禁的想起小时候那些事。
张桂芳刚才撒谎了,她确实想到了自己的哥哥,哥哥从小待她还是好的时候多一些,树上掏来的鸟蛋丶山里采摘的野果丶河里捞的鱼虾,哪样都没忘记过自己。
张桂芳记得自己出门的那天,哥哥哭了。
尽管张家对她不好,甚至把她给卖了,但那是哥哥能决定的吗?
哥哥去年的时候是来借过钱,但在此之前也曾往这边送过几次东西,只是这麽多年,自己一直将当年的事迁怒到哥哥身上,哥哥反倒是一声不吭,从没争辩过,这,有道理吗?
张桂芳又想到了过世的婆婆,那是个通透的人。
婆婆临终前,回光返照,单独将自己叫到身边,拉着自己的手,说了很多。
说不放心桉子。
说你别恨张家,生恩养恩都是恩,要怪就怪她买儿媳妇。
说武国是个福薄的,没法陪自己一辈子。
说现在是新社会了,不兴旧社会守寡守节那一套。
说武国日子也不多了,等出了孝期,桉子也成年了,到时候自己可以再找个人过日子。
说有孩子的即便是对方人好,但后妈不好当,一碗水端不平,很容易让自己和孩子受委屈。
说同样是找,自己最好找个没孩子的。
说自己年龄还小,如果嫁了,就不能光想着自己的孩子,得给人留后。
说她见多了人情冷暖丶谋人家产,自家也是被当成绝户吃过的。
说财帛动人心,房子直接给桉子,如果给了武国就是给了自己,万一有人心术不正,起了歪心思,对桉子使坏,到时候人和房子就都没了。
说她福气也不厚,早年丧夫,儿女失散,如果还能多活几年,肯定会把自己当闺女出嫁。
说给自己留了傍身的嫁妆,虽然不多,但不要嫌弃。
自己当时哭的跟个泪人似的。
那是一小块金子,确实不大,但自己一直留着,情况再难,也没想着用,权当留个念想。
(本章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