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636停电
《伊索寓言》是小王同学借出来的,听唐植桐说可以给弟弟妹妹们看,临出门的时候就直接塞到了包里。
由于要接两个妹妹的缘故,小王同学提前了那麽一丝丝下班。
「这是你的课本吗?就这麽放在后面,不怕被偷啊?」看到唐植桐自行车后座上绑着的课本,小王同学问道。
「我对你们单位还是很放心的,再说,我进门的时候托卫门给看留意了。」唐植桐不抽菸了,囤的那些烟也没有出手的打算,正好利用小恩小惠来办事,效果还是不错的。
不排除有人利用手里权力尽最大能力为难别人,但更多的其实想要点尊重,这种尊重的表达方式有很多,见面点头问好丶散烟都行,不过后者效果更好。
路过门口的时候,唐植桐没忘记跟门卫打了声招呼。
「你这都跟自家单位似的了,比我都熟。」看到门卫笑着回应,出了门,小王同学打趣道。
「哈哈哈,你这麽漂亮的一位女同志,人家想跟你熟也不敢套近乎啊?」唐植桐等小王同学先行,自己随后,上自行车护在小王同学的左侧。
听到丈夫夸自己,小王同学轻哼了一声,带有些许傲娇。
唐植桐笑笑,尽管还没到春天,但这两天天气回暖,风已不再刺骨,手上的棉闷子也已褪去,若是再这麽热下去,再过十来天就能出去春游了。
「广播电台那边来电话了,说明天再过去试试,也不知道凤芝能不能选上。」小王同学的大长腿蹬着自行车,一点都不费力,撩了一下被风吹到脸前的碎发,说道。
「尽力而为,能选上就唱,选不上也没啥。」唐植桐对这个看的很淡,本来也没打算让凤芝朝文艺方向发展,若是当时自己在家,说不定都不让凤芝去,不过既然小王同学都带着妹妹过去走了两遭,这次就权当给妹妹历练了。
「你说的轻巧,到时候凤芝哭鼻子怎麽办?」小王同学白了丈夫一眼。
「好说,给她做个糖葫芦,或者崩个栗子,有好吃的她就顾不得了。」唐植桐乐呵呵的给出了应对的办法。
「哪有这麽糊弄自己妹妹的。」小王同学略有不满,随即又问道:「我发现你好像对凤芝唱咱俩写的歌不太热衷,为什麽?」
「有那麽明显吗?」小王同学的话让唐植桐一愣。
「不明显,但你就是给我这种感觉。」小王同学摇摇头。
「哈哈哈,怪不得咱俩能成为两口子,这个你都能感觉出来。确实有点排斥吧,我不太想让凤芝年纪小小的就接触那个圈子,有点乱。」解放才十年,唐植桐本以为现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乾净的,直到上次送凤珍丶静莹去音乐学院听了个八卦。
「哼,偏见。哪都有好人,哪也都有坏人,不能一棍子打倒一片人吧?我是学舞蹈的,也算是文艺圈的一份子呢。」小王同学对丈夫的这种看法略有不满。
「哈哈,你不一样,你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不许你把自己跟那些妖艳贱货放一起对比,那是对你的贬低。」眼下夸人是白莲花是褒奖,再下去几十年说人白莲花铁定挨骂,闹不好还得挨揍,既然是好词,唐植桐就装作严肃的小小的批评了一下小王同学。
两人结婚也差不多一年了,白天聊天都很正常,晚上蜜里调油结束,免不了再腻歪一会,也是这个时间段,唐植桐了解了小王同学很多过往。
舞蹈学院并不是铁板一块,里面的人际关系一点都不比外面简单。
谁领舞丶谁跟谁搭档丶谁跟谁是好朋友丶谁对谁有意思丶谁看谁看不顺眼等等。
舞蹈学院又是个女多男少的地方,正值青春期的男男女女,虽然不敢明面上争风吃醋,但私底下的较量丶指桑骂槐一点都不少。
由于小王同学面容姣好丶身形突出,少不得成为几个男生注意的焦点,一帮姑娘私底下给她起了个「有容」的外号。
这年头的这种外号,杀伤力杠杠的,小王同学私下哭了好几场,不愿扎根舞蹈行业跟这个是分不开的。
小王同学没有跟叶志娟提过这些事情,都是结婚后说给唐植桐听的,唐植桐看着心疼,少不得好好安慰几番……
四九实验中学离北图不远,两人来到二龙路,外面胡同口停着一溜小车,都是接学生放学的。
来接人的肯定不是学生父母,而是学生父母的司机。
按照时间来说,现在能读初中的女生,出生时间是在解放前,再等几年,进城后休妻再娶所生育的子女也到了读初中的年纪,那时候学校外面的小车会更多。
起风未必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看着那一溜小车,唐植桐心里那点因为明哲保身而不愿揭盖子的愧疚感就更淡了,与他们相比,自己算个啥?
有些人善于解决问题,但更善于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唐植桐有家有口的,不想做被解决的那一个。
接上两个妹妹,小两口一前一后,犹如押运一般,先把静莹送到妇联宿舍的大门口,才带着凤珍折返回家。
面袋子已经扔空间里了,毕竟家里不知道这回事。
回到家,唐植桐先把上学期的课本放回厢房。
等回正屋打算做饭的时候,屋里就传来《一分钱》的歌声。
姑嫂俩,一个愿意教,一个愿意学,唐植桐还是乐见其成的。
为了照顾凤芝的嗓子,小王同学并没有让凤芝练习太长时间。
吃过晚饭,唐植桐从咸菜缸里掏出来好几个咸菜疙瘩,把外面那层盐硷洗掉,就在案板上「哆哆」切起丝来。
这要是放往常,咸菜丝得放盆里过遍水,去去盐份,但现在嘛,可以省略这一步。
咸点好,咸点下饭。
唐植桐切了大半盆咸菜丝,然后将家里的一瓶醋全倒了进去,装作倒香油的时候,又往里掺了点醋和料油,用筷子搅拌几下,盖上了盖帘。
腌上一宿,第二天一早就成了酸咸可口的下饭菜。
「明儿给咱妈带点过去,这阵子够呛能来青菜,先把这几天给凑合过去。」唐植桐收拾一下桌子上的厨具,跟小王同学说道。
「行。」小王同学正监督凤芝写作业,旁边放着她从北图借回来的《伊索寓言》。
干完活,唐植桐就有点无聊,这要是在戒菸前,来上一颗,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心理上会有极大的满足。
没有烟,唐植桐就想着重温一下儿时的经典,拿起了《伊索寓言》,打算消磨一下时间。
还没看两页呢,屋里的灯灭了。
「得,停电了。」唐植桐只能把书放下,从兜里掏出火柴来划上一根,作为临时照明,点上煤油灯。
「这两天怎麽老停电?」张桂芳放下手里未做完的布鞋,借着唐植桐划着名火柴的光,起身将电灯的拉合给拉上。
「要麽是线路故障,要麽是电力短缺,谁知道呢。」唐植桐在火柴快烧到手的最后一刻,将煤油灯点亮,这要换成蜡烛,肯定得再换一根火柴,蜡可没有煤油容易点燃。
「停电也不通知一声,烧了灯泡又得花钱买。」听了儿子的解释,张桂芳嘟囔道。
唐植桐嘿嘿一笑,知道老妈拉上拉合是因为心疼灯泡,也不知道从哪传来的话,说灯泡经不起突然来电丶停电,这样容易烧灯泡。
具体是不是真的,唐植桐也搞不清楚,反正这种说法会一直流传下去。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你都戒菸了,怎麽还随身带着火柴?」煤油灯亮了以后,小王同学将灯罩盖上,把亮度调高,问道。
「我不抽但是别人抽啊,总免不了给人点菸。」唐植桐给出的理由很充分,尽管自己戒菸了,但火柴和香菸却是社交的必备品,这都是为人处世的小技巧。
唐植桐明白小王同学为什麽在意一根火柴,因为火柴也限购了,能省一点算一点,省的到时候家里没火柴用。
唐植桐觉得越是限购,越得随身装着火柴和香菸。
按照朴素的道理来讲,吃都吃不饱了,把烟戒掉,省下钱买粮似乎更划算,但事实却是另一个极端,盒装的香菸少了,市场上会出现菸叶。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香菸能缓解压力吧,比如路坚他们,宁愿降低抽菸档次,也不愿戒菸,不是不知道戒菸能省钱,而是压力大,毕竟他们不跟唐植桐似的,有空间外挂。
也就是这年头的菸草还没有严格管控起来,等管的严了,一到年底,香菸就开始缺货,越是经济不景气的年份,低价烟缺货越厉害。
点着煤油灯后,小王同学和唐植桐起身给凤芝让了个座,让凤珍丶凤芝相邻而坐,唐植桐没打算再把书拿起来,煤油灯火焰再大,亮度也是有限的,书本得铺在桌子上才能看得清,伸长着脖子看,有点累。
整个家里没受停电影响的大概只有贝贝了,老老实实趴在炉子边的马扎上,眼睛炯炯有神,发着瘮人的绿光,瞪谁谁瘮得慌。
如果有人大晚上的在户外碰到一群野猫,老提神了,不仅提神,还能激发自身潜能,刺激人一展嘹亮歌喉的那种。
「副食品店今天卖伊拉克枣了,我知道的晚,没买上。」张桂芳还想再纳鞋底,但拿在手上试了试,看不清楚,只能作罢。
「没买上就没买上,咱家也不缺这口。」唐植桐对伊拉克枣不太热衷,上回丈母娘给的还有一些,张桂芳一直压着,没太舍得给孩子们吃。
「那可不行,伊拉克枣卖的便宜,比糖合适多了。明儿我再去看看。」张桂芳不死心,这都是能顶饿的东西,不买就相当于亏了。
「也行,副食品店既然卖,肯定是卡着人头供应,不愁买不到,无非是早一天丶晚一点的事。」唐植桐毫无立场的投了赞成票。
去年年底,市面上副食品少的时候,就投放过一次伊拉克枣,眼下青黄不接,再投放一批也能理解。
这就是身在四九城的好处,哪怕只是最底层的老百姓,也有人替他们殚精竭虑的考虑热量供应问题。
「妈,明天一早就得带着凤芝一块出门,来不及替她请假,学校那边要不要跟老师说一声?」小王同学不怎麽操心家里的副食品问题,看着小姑子写作业,想起了请假这一茬。
「凤芝,明天你有信心吗?」唐植桐冷不丁的插了一句话。
「有……吧。」凤芝听哥哥问自己,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哥哥丶嫂子,底气不是很足。
「那就不用请假了,回头找个理由糊弄一下吧。说去广播电台选拔,省的最后没选上,凤芝脸上再挂不住。」唐植桐一瞅妹妹的样子,当即说道。
「我肯定能选上!」一听哥哥说自己选不上,凤芝不乐意了,气鼓鼓的说道。
「好,保持这个状态,自信一点,我们在家等着你的好消息。」比赛在即,唐植桐肯定是不能打击妹妹的,不过他心里不看好凤芝。
选拔的场面,唐植桐听小王同学说过,其他孩子都是些有特长丶有经验丶与广播电台有合作基础的,自家是真真正正的草根,拿什麽跟他们比?
唯一拿得出手的,可能就是这首歌的作词丶作曲了吧?
「行了,停电了,你们也早些休息,甭跟她磨牙。」张桂芳在一旁可不惯着闺女,作为妹妹,怎麽跟哥哥嫂子说话呢?
「好嘞,你们也早些休息。书放着,写完作业有时间再看,小心别给弄脏了。」唐植桐乐呵呵的站起来,带着小王同学回厢房。
厢房用的是蜡烛,不过家里没有烛台,只是找了个空酒瓶当底,凑合着用。
蜡烛长的时候,可以在桌面上滴上几滴蜡,直接按在桌子上,但总有烧短的那一刻,那时将会对桌面造成不可逆的损坏,所以蜡烛下面最好有个托。
唐植桐小时候,家里就是用酒瓶给蜡烛做底,蜡烛底部缠上两遭纸,然后塞酒瓶口里。
随着蜡烛的燃烧,蜡油会顺着蜡烛往下淌,遇冷凝结在酒瓶上。
每隔一段时间,唐植桐就会将酒瓶上的蜡油扣下来,扔在炉膛里会发出明亮的火焰,然后招来母亲的一顿数落,嫌不会过日子,要留着蜡生炉子云云。
「你说咱们要不要买个烛台?」唐植桐看着很凑合的烛台,跟这套家具很不协调,谘询小王同学意见。
(本章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