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最新章节 - 工具超人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86章 685定量又涨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686章 685定量又涨回来了

三组一共有三个不同的模型,块头都不小,一米来长。

待众人放好架子,把模型放上去后,唐植桐用手叩了几下船体:「组长,这是木头做的?」

「当然是木头做的,你以为呢?」还没等毕彬开口,陶英杰在一旁插话道。

「呵呵,我以为是铝合金的呢。」陶英杰的语气有点不友好,不过唐植桐忍下了,没跟他一般见识。

「那得多重,放水里还不得沉底?」陶英杰嘲讽的语气更加明显起来。

「瞧陶组长说的,我琢磨着专门成立科研班不是让咱们墨守成规的吧?总要有点创新吧?」唐植桐朝陶英杰扔了颗软钉子,也不知道自己怎麽惹着他了,说话有些不中听。

「航海模型比赛都是有图纸的,各组按照图纸制作,比赛的时候要对外形打分,做的最像的分最高,接下来才是动力,哪个跑得快,哪个分高,评委最后给选手打综合分。」陶英杰洋洋得意的跟唐植桐说道,同时也是说给其他没有参加过比赛的同学听。

「陶英杰同志说的没错,之前航海模型比赛都是按照体委统一印制丶下发的航海模型图纸制作。」庄磊眼瞅着有呛呛起来的苗头,跳出来打圆场。

「唐植桐同志说的也没有错,咱们这次成立科研班绝对不是让大家照猫画虎。由于很多同学没有参加过模型制作丶比赛,所以咱们第一次制作按照图纸来,第二次由各组开会讨论丶商量,对现有模型做出改进,包括外形丶动力等等。」庄磊夸完陶英杰,接着肯定了唐植桐的说法。

陶英杰在听完庄磊对自己的肯定后,还满脸笑意,但随着庄磊肯定唐植桐,脸上的笑容就没了。

「好了,下面由各组长给自己的组员介绍自己的参赛作品。」庄磊肯定完两人,拍拍手,安排了任务。

唐植桐明白庄磊的意思:争吵的事到此为止,谁若是再哼唧,就是不懂事了。

唐植桐选了个角度,背对着陶英杰,来了个眼不见为净。

「参加航海模型比赛活动的目的是让大家认识我国辽阔的海洋国土,熟悉征服海洋的装备和技术,培养热爱祖国海洋的感情,激发保卫海洋国土的决心。大家要重视。」在讲解自己的作品前,毕彬一本正经的做前沿介绍。

相比其他两个组,这介绍硬生生将毕彬的形象提升了两个档次,旁边的庄磊都欣慰的笑了。

随模型一块搬到教室的,还有相关图纸及制作模型的相关工具丶原料。

毕彬的参赛作品是无线电遥控巡洋舰,以乾电池作为驱动动力。

图纸有不少,船模的每一个零部件都有详细的分解图。

毕彬很了解这艘模型,随手拿过一张图纸就能如数家珍般介绍。

唐植桐一边听一边点头,这玩意看着不算大,但图纸很多,上面标满了参数,看上去挺难制作的样子,实际上做起来一点都不容易。

「想做模型,首先得会识图,然后按照图纸做零部件。」

「咱们整条船绝大部分都是由松木制成,所以大家伙得学木工活,包括但不限于锯丶斧丶刨丶凿丶锉丶刀丶钻,对木材进行解丶削丶刨丶割,处理成模型所需的形状。」

「做好零部件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进行烘烤丶整形丶榫接丶粘合。」

「模型雏形做好后,要使用不同型号的砂纸对船体的外部零件进行精细打磨,打磨光滑后再按照要求刷油漆。」

「等油漆晾乾后,还要用水砂纸打磨,然后反覆上漆丶打磨,直到外表光滑的如镜子一般。」

「除此之外,同志们还要会切割玻璃和焊接。像这艘巡洋舰的上的玻璃,都是一块一块割出来放上去的。」

「桅杆丶雷达天线丶螺旋桨这些部件制作起来难度最大,都需要用金属丝或金属板造型丶锻打丶铆丶焊。」

「当然了,这里的焊接用的是电烙铁和锡条,不是电焊。」

别看毕彬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少言寡语,但一涉及自己的专业,讲起来口若悬河丶头头是道。

也许,这就是理工男吧。

「组长,这些零件是用什麽粘合在一起的?」听毕彬讲完,唐植桐大概有了印象,开口问道。

「橡胶水泡赛珞珞,实在找不到赛珞珞,用桌球也行。我做模型那会,天天去桌球台那帮人家捡球,每捡到一个都能高兴半天。」想起自己制作模型时的艰辛,毕彬笑了。

唐植桐听后给毕彬竖起了大拇指,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

「这艘模型,我和其他同学用了大半年才做完,多走了不少弯路。这次咱尽量加快进度,大家分着看看图纸,选一个自己熟悉的领域,咱们分工来做。」毕彬说完,将图纸分发给大家。

图纸上面有页码,不怕乱。

对于分工,唐植桐是无所谓的,打算捡一个别人不要的,像木工活这一块,外挂绝对做的丝毫不差。

到时候自己可以藉口带回家加工,一宿的工夫做一两个零件,还是能说得过去的。

趁其他同学看图纸的时候,唐植桐瞄了一眼其他两个组。

施正则的是破冰船,模仿的北边大国新下水的核动力弗拉基米尔号,以橡皮筋绞转作为动力。

陶英杰的是竞速艇,动力是单缸内燃机,排量1.5CC。

施正则的介绍中规中矩,陶英杰则在大讲如何将竞速艇的速度提高,有点技术,但技术含量不大,说穿了非常简单:提高内燃机的排量。

对航海模型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唐植桐觉得这种比赛除了毕彬刚才说的意义外,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炼。

既考验学生的识图能力,还考验动手制作能力,因为各部件误差稍微大一点就无法组装起来。

除此之外,唐植桐觉得这也是对「山寨」能力的一次考核,因为此时国内压根就没有什麽巡洋舰丶破冰船丶竞速艇。

不能排除潜移默化影响参赛学生,让他们以后从事相关工作的可能。

好大一会,三组的组员按照图纸选定了自己承担的任务,大部分都是木工活,剩下两样没人认领:无线电控制,及金属部件的制作。

「我搞金属部件吧。」唐植桐主动认领道。

无线电控制是指的巡洋舰在水面上要做出不同的动作,前进丶后退丶左转丶右转是最基本的,还有什麽抛锚丶起锚丶升旗丶鸣笛丶打信号弹丶放救生筏等等。

毕彬是无线系的师兄,无线电控制是他的强项,团队协作这种活,当然得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专长。

其实唐植桐最想搞的是动力系统,如果能借着研究动力系统的名头,把超强磁铁搞出来,那自己心心念念的吹风机是不是就可以问世了?

不过巡洋舰的动力系统是从外面买回来的电机成品,没有给唐植桐这个机会。

「行,大家拿好自己的负责部分的图纸,有什麽不明白的地方,咱们随时沟通。」毕彬点头应道,认同了这种分工。

其他两组的进度也差不多,庄磊看三个组都分好了工,拍拍手,再次开口道:

「各位同志,由于工作原因,我不会天天在这里,这间教室以后就是咱们603班的专用教室,钥匙在三位组长手里,日常事务都交给几位组长处理,组长处理不了的,给我打电话。」

「从下个月起,咱们科研班每位同学都享受运动员待遇,每个月的定量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六斤!」

庄磊的话说完,各位同学都鼓起掌来,热烈但不惊讶,仿佛早就知道了一般。

「组长,我这边情况比较特殊,除了咱学校的日常学习以外,还得兼顾单位的一些事务,没法天天泡在这,不过你放心,我这边绝对不会掉链子,肯定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庄磊说完就撤了,留着科研班的同学自由讨论,唐植桐则趁机将毕彬拉出教室,说明情况。

「不要紧。我看到学院张贴出来的通知了,你还要做报告是吧?你那边忙不过来,可以跟我说,我对各个环节还是很熟悉的。」毕彬笑笑,没有为难唐植桐。

「行,碰到不会的,我一定请教组长。」对于毕彬的体谅,唐植桐全盘接受,打算回头先搞几个零部件出来,给他吃个定心丸。

「那个……陶英杰有个朋友本来是要来科研班的,后来系里说换人了,所以他心里有疙瘩,说话冲了些。」毕彬犹豫了一下,给唐植桐提了醒。

「谢谢组长。这涨定量的事,大家之前就知道吧?」听话听音儿,听毕彬的意思,陶英杰和毕彬都认为是自己把陶英杰的朋友挤掉了?

唐植桐一点都不知道内情,不过就刚才庄磊宣布定量增加的表情来看,这可能就是关键问题所在。

「嗯,早就有风声传出来了,所以不少人都想进来。」毕彬点点头,确认道。

「怪不得,还真是误打误撞。」唐植桐笑笑,没有再多说什麽。

这个机会是周正替自己争取来的,无论挤掉陶英杰朋友的是哪位,也不管陶英杰和毕彬怎麽想,唐植桐都不能出卖周老师。

「哎~小唐同志,正打算一会过去找你呢。」唐植桐正琢摸着怎麽提前开溜,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喊自己,是魏之桢。

「魏老师,好巧啊,我先跟组长请个假。」唐植桐回应一声魏之桢,然后跟毕彬说道:「组长,我先回去了,得准备一下下午的报告。我带着图纸,这两天先做几个零件出来给你过目。」

「行,你去忙吧。」毕彬很痛快,作为一个老生,他是认识后勤处魏之桢的,这位管着全校学生助学金及各种票据的发放,妥妥的财神爷。

「魏老师,有啥指示?」唐植桐快步上前,因为魏之桢开完口,站在楼梯口等自己呢。

「哎吆,哪有什麽指示哦,你现在可是咱们四九城大学生的榜样了,我听说很多高校都联系咱们学校,要求你过去作报告呢。哎,握手的感觉怎麽样?」魏之桢愈发的将唐植桐摆在跟自己齐平的位置上,说话之间带着亲近及好奇。

「激动,除了激动还是激动。」这个问题,唐植桐回答过很多次,感觉自己都快成祥林嫂了。

「没了?」魏之桢没想到唐植桐的获奖感言这麽简短。

「没了,那种场合,除了激动,根本顾不上别的。这也就是跟魏老师,换做别人我可不怎麽说。」唐植桐不想将祂勉励自己丶自己流泪的事说出来,索性撒了谎。

「嘿,也是,换做是我,估计也只剩激动了。」听了唐植桐的话,魏之桢犹如吃到田某人娶了继女瓜的猹,沉浸在带入体验中不可自拔。

「魏老师,那您先激动会,我先回去?」唐植桐站着没动,笑着调侃道。

「别介啊,有正事呢。这边是科研班吧?科研班的同学定量要调高,我在报到后勤的名单上看到有你,你的定量在家,跟我回后勤开个证明吧。」魏之桢笑笑说明喊住唐植桐的原因。

「谢谢魏老师,对我的事太上心了!」唐植桐先拱手致谢,想了一下,拒绝了他的提议:「魏老师这边方便到时候给粮票吗?方便的话,这部分定量我就不迁到街道了。」

家里暂时不缺粮,去年从东北搞来的玉米还能坚持好几个月;再者唐植桐不是很确定自己能在科研班待多久,来回折腾挺麻烦;最后一个原因,唐植桐打算领出粮票来直接补贴给周正,也省去了自己每个月给他送粮的麻烦。

「不麻烦,那就按你说的办。」发粮票对魏之桢来说是最简单的,这部分定量是学校额外给出的,反而是往街道迁定量对魏之桢来说更麻烦一些。

两人有的没的随口聊着下了楼,还有十来分钟就要下课吃午饭了,唐植桐没有回教室,与魏之桢告别后直接回了宿舍。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