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695组建班底
「这个发明很有意义啊!」霍效平听完,双眼一亮。
「嘿,怎麽,要不参加一下?」唐植桐邀请道。
「可以吗?」霍效平看看邮电学院的两位学长,有些谨慎的问道。
「可以啊,术业有专攻,有些东西我们邮电学院确实不如你们航空学院,这个得承认。」唐植桐有自己的打算,尤其是保温箱上面的风扇。
风扇这东西别瞧结构简单,但里面大有学问,想搞静音风扇,牵扯到的东西就多了,数学丶物理,尤其是空气动力学,这个是北航的特长。
「行!」霍效平开心的答应下来。
「那我呢?能参与吗?」贺平在一旁也跃跃欲试,学校里不少人对《赤脚医生手册》嗤之以鼻,认为不搞懂原理就给人治病,属于对医生和患者的双重不负责。
这种看法没错,但有失偏颇,贺平的家庭出身丶家庭环境,决定了她的眼界比其他人要宽。
如果按照学校里那帮人的看法,按部就班的去培养大夫,那什麽时间才能将医疗推进到农村?恐怕得几十年吧?
学校里甚至有人说唐植桐属于「幸进」,放以前叫「弄臣」,更有甚者怀疑唐植桐有关系,这是在刷成绩,为以后铺路。
对于这些不靠谱的说法,贺平当时没忍住,怼了两句:你真以为老人家糊涂吗?谁心里装着人民,谁对人民有贡献,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还刷成绩,谁刷成绩能刷进海子?
尽管自己干了这些,但贺平没有拿到台面上去说,即便别人说的再不堪,那也是医学院的学生,和自己是一个学校,是校友。
「你也参加吗?那很好啊,欢迎!我还琢摸着找谁体验丶试用一下呢,赶巧你就送上门来了。」唐植桐对贺平想参与表达了欢迎,今儿碰上了就接纳,但以后非必要不会再扩大队伍了,蛋糕就那麽大,收太多人,功劳也就摊薄了。
这也就是唐植桐知道霍效平和贺平的家庭,人家肯定会继续学业,不会跟邮电学院的几位师兄抢工作名额才答应。
「不行,项目组成立这麽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合张影。你们等会,我回宿舍拿相机!」霍效平很雀跃,他喜欢摄影,也习惯在一些重要节点上拍照留念,说完一溜烟跑了。
趁这个间隙,唐植桐开口问万向红道:「向红,你们学校有那种耐高温丶能做钢材的实验室吧?」
「嗯,有。」尽管万向红不明白唐植桐为何这麽问,但她还是肯定的点点头,这个并不算是秘密。
「你认识实验室的老师吗?」万向红没有表达出加入这个团队的意思,但唐植桐怎麽会放过她呢?即便是她不来,自己也要找上门,因为他想借用钢铁学院的实验室。
唐植桐列项目计划的时候,单独把风扇给拿了出来。
风扇是个稀罕东西,哪怕傻大黑粗,老百姓家能用上的也不多。
眼下哪怕是国外进口的,个头也不小,这种块头肯定不能用在保温箱上,必须得小型化。
而小型化又牵扯到电机,电机的核心部件离不开磁铁,磁力不够就无法小型化。
想提高磁力就得搞超磁铁,这个离不开实验室的支持,至于后面如何搞,唐植桐还没想好,打算先牵上线再说。
「认识。」万向红又点了点头,她是课代表,平时没少跟实验室老师打交道。
「那就好,这样,你回去以后先跟实验室的老师说一下,我这边项目上要借用一下实验室。后天我去你们钢铁学院做报告,到时候我拿着介绍信和协助函跟你们学校对接一下,试验费用项目组承担。」唐植桐想了一下,给万向红安排了一项工作。
「行。」万向红说完,咬着嘴唇点了点头。
这事超出了一个学生的认知,但万向红选择相信唐植桐。
敲定了这件事,唐植桐看着有些不安的毕彬和施正则,笑了,大概他俩认为自己拉朋友进这个发明项目会分走他们留在四九城的工作机会。
为了让他俩及背后的科研班同学安心,唐植桐又跟他俩说道:「万向红丶霍效平丶贺平,跟我一样,都是59级,离毕业还早,经验也不丰富,以后在项目中如果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两位师兄可得指正一二。」
「好说,好说,共同进步,只要大家不嫌我唠叨就行。」施正则听懂了唐植桐的言外之意,立马眉开眼笑起来。
毕彬反应慢了一点,随后也满口答应着。
「哥,我也要参加吗?」万向红听唐植桐将自己也列了进去,有些腼腆的问道。
「可以吗?我借用你们学院的实验室,费用可不低,总要找个信得过的人盯着点。」唐植桐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行!我一定帮哥盯好了!」万向红保证道。
万向红年纪轻轻,吃了这个年龄段在那种家庭不该吃的苦,见识了什麽叫人情冷暖,尽管唐植桐帮她是看在亲哥万向阳的面子,但唐植桐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她自然不会推却。
几人说话的工夫,霍效平拿着相机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
「你这速度够快的,要不咱们去机库?」唐植桐看看四周,人来人往的,也不是个说话的地方,主动选择了停机坪,那地方视野开阔,人也少。
「行,正好跟你们讲讲我军的辉煌战绩。」霍效平擦了把汗,手一伸,把众人往停机坪的方向引。
说战绩也不假,因为这些旧飞机很多都是打了胜仗的战利品。
唐植桐把控着节奏,没有让霍效平多讲。
霍效平调好相机的参数,找了个校友帮着拍了张照片,这个科研项目小组就算成立了。
第一次会议,就在停机坪,几人团坐在地上,唐植桐就保温箱做了分工:毕彬和施正则带领邮电学院的师兄们做箱体。
整个箱体至少留两面可视面,可以用玻璃,也可以用其他材质,但一定要保证碰撞下的安全。
要有空气净化装置,预留进气口,以风扇的方式往里面送风。
保温箱要有稳定的热源,而且温度不能太高,不能底部直接加热,防止热量不均匀将早产儿烫伤,温度最好可视丶可调丶可控。
保温箱不仅要安全丶稳定,还得易维护,同时添加断电和故障报警机制,用光丶声等方式及时通知到医护人员……
唐植桐一条条的讲,毕彬和施正则一条条的记,每记下一条,眉头就紧皱几分,难度有点大。
接下来,唐植桐又给霍效平分配工作:「刚才你也听见了,保温箱个头不大,所以没有很多地方安装风扇,这个风扇也就十公分见方。你得想办法让风扇在能完成换气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噪音。」
「这个有点难啊。」霍效平听完直接挠头,他就没见过噪音小的风扇。
「嘿嘿,迎难而上,这种时候你可不能怂啊!搞不懂的去求教老师呗。」唐植桐笑的很鸡贼。
「你先别激我,我算一下。假设这个保温箱长0.8,宽0.6,高0.5,那里面的气体体积是0.24立方米……哎,这个保温箱要保证多少换气量?」霍效平停了笔,问道。
「问住我了,这个回头我谘询一下大夫,或者你先跟贺平沟通。我知道你想算啥,风扇小型化,带来的问题是风量减少,想有足够的风量电机就得有足够的转速。向红是钢铁学院的高材生,我通过她联系钢铁学院的实验室,想办法解决电机的问题。」唐植桐没学过流体力学,但知道问题的关键。
「行,那我回去算算。」霍效平挠挠头,自己话都说出去了,再难都得接着。
「不同月份的早产儿需要什麽温度和湿度,枕多高的枕头丶床垫软硬度丶床单用什麽样的布料丶穿多厚的衣服,还有换气量是吧?这些问题我跟专业的大夫沟通,回头有消息告诉你们。贺平,你站在护理者的角度,为我们项目小组提出切实的意见,我们根据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唐植桐记下霍效平的问题,打算回头一块抛给吕大夫,这些对她来说应该是常备的知识点吧?
「这个保温箱是不是在上方留出些空隙?万一需要给早产儿吸氧或者挂吊瓶,总得有个走管子的地方吧?」贺平代入角色很快,刚记完唐植桐的要求,就开口提了个意见。
「你瞧瞧,你瞧瞧,这就叫专业!放我这种半吊子身上,压根就想不到。」唐植桐给贺平点了个赞,不吝夸奖之词。
……
有了贺平带头,其他成员也热烈的参与进来,设想着保温箱要具备何种功能。
集思广益,唐植桐是乐见其成的,只要能以现有的硬体基础实现,可以暂时列在研发目标中,后期再筛选。
眼瞅着到了饭点,唐植桐喊了停,各个学校的供应不乐观,错过了开饭时间,就得等下午才能吃到饭,有点熬人:「先停一下,我再说两点。」
「首先咱这个项目是有正规手续的,妇联给开了协助函。大家碰到困难,该向老师求助就求助,需要用到协助函就跟我说,但不能弄丢了,后面还得用,盖个章挺不容易的。」唐植桐一边说,一边将昨天从妇联拿到手的函件掏出来给小组成员过目。
「好家夥,这级别不低啊!」霍效平懂这里面的道道,拿过去就是一声惊叹。
「嘿,没有这个章,我也不敢说找钢铁学院协调实验室啊。」唐植桐略微自得的说道。
「这第二点呢,妇联给了一部分经费支持,只要是合理且必要的支出,都可以过来找我先预支费用,回头用收据抵帐。」
「割块玻璃丶买点木材什麽的,以及外出的交通费,这些都是合理的,买个加工机器啥的就算了,咱这点经费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工具嘛,能用学校的就用学校的,反正工具也没什麽损耗。」唐植桐算盘打的叮当响,能白嫖的自然还是不掏钱的好。
「行了,我要讲的都说完了,工作一时半会是干不完的,咱们先吃饭,吃完饭再接着聊。每个人半斤粮票的标准,今天我请客,咱尝尝航空学院的食堂。」唐植桐说完站起身来,拍拍屁股后面的灰尘。
「大老远的来一趟北航,我哪能让你掏粮票?」霍效平很仗义,作为东道主,想硬气一把。
「哎呀,你就别跟我抢了,我好歹是个组长,给点面子。你们食堂有没有餐具?没有的话得你出面借几套出来。」唐植桐一把揽过霍效平,在他耳边悄悄说道:「我偷偷存了几张粮票,你可不兴跟小王告密。」
唐植桐确实有粮票,而且是全国粮票,一年多以来,多次出远门都是带着「满天飞」,但很多时候都是吃自己带的主食,也就慢慢攒下了。
这次六个人,三斤粮票,数量不大,无论霍效平会不会告诉小王同学,这点量都能交代过去。
「行了,谈妥了。效平同学用自己的粮票帮大家打饭,我后面补给他。」唐植桐不容分说,把这事定了下来。
霍效平拗不过唐植桐,苦笑着回了宿舍,北航这边的餐厅不提供餐具,想吃饭得自备。
万向红最后一个看到协助函,当看清下方的红章后,信心大增,这下方便跟实验室老师沟通了。
唐植桐从万向红手里接过协助函,重新装回包里:「咱们往前走走,等效平下来。」
「行,我知道他住哪个宿舍,我领大家过去。」贺平自告奋勇的说道。
「麻烦你了。」唐植桐笑着点点头,跟在贺平后面。
至于贺平为什麽知道霍效平的宿舍,为什麽今天过来听报告还要拉上霍效平,唐植桐一概不打听,最多当个八卦回去讲给小王同学听。
经过这麽一折腾,几人已经是北航最晚吃上午饭的那一批。
这个点,有啥吃点啥,压根不敢挑食,再稍微一犹豫,人家食堂就收拾东西关档口了。
「伙食不错嘛,竟然不是莲苞莓。」打上饭,唐植桐啧啧称奇,北邮已经吃了一个星期的莲苞莓,其他时间也是以增量为主,而北航只是略微增量,基本可以称之为「乾粮」。
「嘿,毕竟学校名气摆在这。」霍效平有些自得的客气着。
(本章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