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合院:猎人开局,枪指贾张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33章 工人培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书末页

周阳走到窗前,看着厂区里摇曳的树木:“越是极端天气,越能体现我们智能钢材的优势。等台风过了,把监测数据整理出来,发给所有客户看看。”

囡囡打开手机里的气象预警:“气象局说明天下午台风登陆,我们的应急团队已经备好车了,24小时待命。”

第二天下午,台风如期而至。中控室里,各部门负责人都在盯着屏幕。当风力达到10级时,智能示范楼的传感器数据突然波动起来。

教授的电话打了进来,声音带着杂音:“囡囡!钢材的应力值涨到400兆帕了!要不要停工?”

囡囡盯着屏幕上的曲线:“教授别急,400兆帕还在安全范围。我们的自修复微胶囊在这种应力下会自动激活,等台风过了,裂纹就自己补上了。”

周阳接过电话:“教授放心,我们的钢材经历过12级台风测试,没问题。倒是你们工地的临时设施要盯紧,别出安全事故。”

教授在电话那头说:“都按你们的指南加固了!刚才看了你们的实时数据,比我们的监测仪还准,以后就认准你们的智能钢材了。”

台风过后,王博士团队立刻赶往东南亚。刚到大桥现场,就用检测车做了全面扫描。“周总,囡囡姐,”王博士在视频里说,“钢材应力值已经回落到250兆帕,没有裂纹,自修复系统起作用了!”

周子轩松了口气:“太好了!让张经理把这个案例做成宣传片,重点突出自修复功能。”

囡囡补充:“再采访下项目上的工人,用他们的原话更有说服力。”

接下来的几天,厂里的好消息不断:德国汽车厂的样品测试通过,3万吨订单签约;东南亚项目追加2000套预测性维护系统;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100吨智能钢材顺利交货……

这天,周阳、周子轩、囡囡在会议室讨论欧洲合资工厂的细节。

“德国那边催着签合同了,”周子轩翻着文件,“他们想让我们的技术团队常驻三年,年薪开到80万欧元。”

周阳摇头:“太长了,最多两年。派轮换制,半年换一批人,既能保证技术输出,又能让员工回家休整。”

囡囡指着“技术转让清单”:“核心专利不能转让,只能授权使用。让法务部加个条款,要是他们擅自解密,赔偿金额加倍。”

张经理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新订单:“周董,周总,非洲的光伏电站项目订了100台储氢罐!说要配我们的氢基钢材支架,一起打包采购。”

周子轩接过订单:“支架用我们的耐候钢,在沙漠里能用20年。让尼日利亚的赵工安排生产,就近供货,能省运费。”

周阳看着窗外放晴的天空:“下个月去趟非洲吧,看看赵工和阿明,顺便考察下新的光伏项目。非洲的阳光好,绿氢炼钢大有可为。”

囡囡笑着说:“我把ar维修指南翻译成斯瓦希里语,到时候给当地工人培训用。”

周阳手指在非洲地图上敲了敲:“去非洲前,让赵工把光伏制氢的最新数据发过来。我听说他们用氢基钢材做的储氢罐,在40c高温下运行了一个月,压力损失不到2%?”

周子轩点头:“昨天刚收到报告,确实稳定。阿明还加了个小创新,在储氢罐外面包了层光伏板,夏天能遮阳降温,冬天还能补点电。”

囡囡翻开平板:“这个点子不错!我让王博士算算,国内的储氢罐能不能也这么改,说不定能申请个实用新型专利。”

张经理这时推门进来,手里挥着一份传真:“周董,欧洲合资工厂的合同细节敲定了!他们同意技术团队两年轮换,核心专利只授权不转让,还答应承担70%的厂房改造费!”

周阳接过传真,逐页翻看:“德国人的效率倒是高。张经理,派谁去当厂长?得懂技术,还得会外语。”

周子轩推荐:“李工怎么样?他不仅氢基技术熟,德语还流利,上次去德国考察,跟对方工程师聊得特别投机。”

囡囡补充:“李工还懂点管理,去年带的团队拿了厂里的创新奖。就是他爱人在研发部,能不能申请夫妻同去?”

周阳笑道:“可以特批。让人事部办手续,下个月就让他们动身。对了,合资工厂的名字想好了吗?得体现中德合作。”

张经理提议:“叫‘中欧绿钢联合工厂’怎么样?既点明了地域,又突出了绿色理念。”

三人都点头同意,周子轩在合同上圈出“厂名”一栏:“就这么定了,让法务部加进去。”

下午,研发部的王博士冲进会议室,手里举着一块银白色的薄片:“周董,周总,囡囡姐,我们的柔性智能钢材做出来了!能像布一样折叠,还能导电!”

囡囡接过薄片,试着折了几下:“真软!传感器还能工作吗?”

王博士打开检测仪:“你看,折叠1000次,电阻变化不到1%。中科院的专家说,这材料能做可穿戴设备,还能贴在管道上监测腐蚀。”

周阳摸着薄片:“成本怎么样?能批量生产吗?”

王博士答道:“现在成本有点高,每平米800块,量产后能降到300块。我们想先给石油管道局送样品,他们的弯管处一直缺合适的监测设备。”

周子轩立刻道:“我让张经理联系石油管道局,下周就安排测试。这个技术要是成了,又是一个新市场。”

正说着,尼日利亚的赵工打来视频电话,背景是新建的光伏电站:“周总,周董,我们的光伏制氢效率又提高了5%!阿明改了电解槽的电极,用的就是咱们的氢基钢材,特别耐用。”

阿明凑到镜头前:“周董,我们还做了个小系统,把多余的氢气通到蔬菜大棚里,黄瓜长得比以前快20%!”

周阳乐了:“这小子真会想办法!阿明,把这个技术写成报告,我让国内的农场也试试。对了,彩涂板出口欧洲的认证下来了吗?”

赵工点头:“下来了!昨天刚收到ce证书,第一批500吨彩涂板下周就发汉堡港,跟合资工厂的设备一起运。”

囡囡插话:“赵工,记得在彩涂板上喷个二维码,扫一下就能看到生产数据和环保指标,欧洲客户就喜欢这个。”

挂了电话,周子轩翻出欧洲市场调研报告:“德国的汽车厂还想要我们的柔性智能钢材,说能做车门的防撞传感器,比现在的方案轻30%。”

囡囡翻开柔性钢材的性能表:“抗拉强度够,就是耐冲击性还得测测。王博士,你们加个急,下周出测试报告。”

王博士应声:“没问题!我们今晚加班,用冲击试验机测100组数据,保证准确。”

第二天一早,石油管道局的技术团队就到了。在研发车间,当王博士演示完柔性智能钢材的折叠监测功能后,对方的总工程师拍着桌子说:“这东西太适合我们了!弯管、阀门这些死角都能贴,给我们订1000平米!”

囡囡笑着说:“张总,他们还想要定制款,宽度从1米改成0.5米,方便在狭窄空间安装。”

张经理立刻记下来:“我这就安排生产,下周先送100平米样品,合格后再批量做。”

石油管道局的总工程师又问:“这钢材能在零下20c工作吗?我们东北的管道冬天特别冷。”

王博士点头:“我们做过低温测试,-40c都没问题。还能加个加热片,温度太低时自动升温,保证传感器正常工作。”

“太好了!”总工程师当场决定,“东北的管道改造项目也用你们的,量更大,估计得5000平米。”

送走客人,周阳对周子轩说:“柔性智能钢材要赶紧扩产,看样子市场需求比预想的大。让设备部评估下,能不能把老轧机改造成柔性钢材生产线。”

刘部长刚好路过,接过话:“能改!换套轧制辊就行,大概需要500万,一个月能搞定。我下午就出改造方案。”

中午,食堂里,仓储部的赵主任跟囡囡抱怨:“囡囡姐,智能仓储的机器人最近总迷路,it部的小王说是地图没更新,车间里加了几个新货架。”

囡囡咽下嘴里的饭:“让小王用激光雷达重新扫一遍,半小时就能更新地图。对了,机器人的电池续航怎么样?上次说想换长续航电池。”

赵主任点头:“换了!新电池能跑8小时,比以前多3小时,中午不用停机充电了。就是充电口有点松,能不能让设备部换个结实点的?”

囡囡掏出手机:“我现在就跟刘部长说,让他下午派人去修。”

下午,欧洲合资工厂的李工来辞行,手里拿着厚厚的技术手册:“周董,周总,我把氢基还原的操作要点都写成手册了,还配了视频,到了德国就能用。”',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书末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