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最新章节 - 半纸情书0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1章 落雨大,水浸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02章 落雨大,水浸街

雨天如果啥都不干,只躺在床上睡大觉,是很舒服的一件事。

奈何只能想想。

这时候,陈景乐就有点怀念当初没有绑定系统的日子,可以肆意摆烂,睡上一整天都没人说什麽。

现在却要时刻遵循系统日程安排。

有事外出可以请假,但想要请假睡懒觉?呵呵,怕是没尝过唐僧念经什麽滋味。

午睡醒来,雨势似乎小了点。

望着窗外沥沥细雨,陈景乐心情格外平静,感觉这样的氛围,很适合写字画画。

于是下午的日程安排,就变成了学习书法绘画。

先临帖。

临的是赵孟的《闲居赋》。

《闲居赋》本是晋代文学家潘岳创作的一篇赋,不过后人似乎对这篇赋颇有微词。

与潘岳的情况相似,赵孟也是后世争议较大的一个历史人物,明明是赵宋王孙,却入元为官。

晚年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他书法生涯中难得的佳品。

同时人们又认为,他何尝没有藉此帖书法,调和缓解自身矛盾心理的意思。

「傲坟素之长圃,步先哲之高。虽吾颜之云厚,犹内愧于宁——」

之所以临的是《闲居赋》,而不是大名鼎鼎的《兰亭序》,不外是陈景乐觉得自己此刻的心境,远没有书圣写兰亭序时的飘逸潇洒。

文艺创作是很吃状态的,不是说想写就能写。

即便是募本。

如果陈景乐要临兰亭,正儿八经那种,必须保证自身处于最佳状态。

你若不练字,看二王便如井蛙观月;你若练字,看二王则如望青天。

赵孟是历代之集大成者没错,可他的古意也是学的二王。

有人以佛陀丶迦叶丶龙树三者来比喻大王丶小王以及赵孟的关系,陈景乐深以为然。

书法一道,大王为尊,小王深得大王真传,其造诣不输大王。而赵孟则是一扫自宋以来书法颓态,以崇古为名让书法第二次光大,五百年来仅此一人。

在今人面前,他们都是站在民族书法艺术巅峰的那一小撮人。

学就对了!

不知何时起,窗外风渐大。

陈景乐刚好停笔,望向外边,几棵长得稍微有点高的龙眼树,被吹得树叶哗啦啦,弯向一边。

而远处田边,有村民扛着锄头顶着风雨,一路小跑快走,想赶在大雨来临之前回到村内,好方便躲雨。

陈景乐心念一动,当即有了灵感,重新铺开一张纸一小时后。

一幅树木在狂风中摇摆,远处行人头戴斗笠肩扛锄头,顶着风雨低头前行为主体内容的工笔水墨画,便顺利完成。

陈景乐将其命名为《冒雨务农归家图》。

历代画家中,对风雨题材的创作并不少,其中又以宋代作品最为广受好评。比如夏圭的《冒雨寻庄图》,李迪的《风雨牧归图》,苏显祖的《风雨归舟图》。

宋代的词传颂千年,宋代的画也一样。

历经千年,今天的我们,仍可以透过画纸,感受其中的雅致清新。

对于宋画,普罗大众最为熟悉的,可能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然而宋画的最高成就,其实是山水画。

比如以《千里江山图》为代表的青绿类型。

可以说宋代是我国古代艺术水平大爆发的一个时期,甚至是鼎盛时期,宋画为其中代表。

尤其是宋代工笔画这个类型,至今都无法被超越。

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丶擦丶点丶染等水墨技法。

陈景乐这幅心血来潮之作,就是运用了大量的工笔手法,借鉴了宋画的风格,突出一个法度严谨。

本来还想题首诗的,但一时半会儿又想不到合适的,只能作罢。

连款都未落。

尽管只是一时兴起,可是从质量来看,仍不失为一幅佳作。

陈景乐准备等晾乾后收起来,回头看有没有哪个有钱老板看得上。

给钱就卖。

没办法,穷啊。

别看他有点小存款,可人终究不能坐吃山空,除了节流,还得想办法开源。

不指望每次都能碰到像李北星以及刘德强这样懂艺术又尊重艺术的大老板,能卖个几千一万,

其实也不错了。

谁让他没什麽名气,也非名师座下高徒呢。

眼看雨越下越大,陈景乐便没了赏雨的心情。

看看时间,下楼煮饭。

晚上继续吃中午剩下的煨牛肉,陈绮云同学对这道菜赞不绝口,明明同样吃了不少的凉拌青瓜,却视若无睹。

凉拌青瓜要生气了。

陈景乐决定晚上再做一份凉拌青瓜,给自己吃。

WX上,

梁城发来消息:「下了一天的雨,烦死。」

陈景乐刚洗完米下锅,回道:「我这边时大时小,现在又开始大了。你那边呢?」

『我这边下午开始就挺大的,今晚估计又要加班了。」

「什麽情况?

「下大雨,要防洪防汛啊。」

陈景乐异:「你们办公室也要出去帮忙吗?」

梁城解释说:「要的,基层人手不够,都是一个人当好几个用,我们镇虽然是大镇,但相对整个镇这麽多条村来说,人数还是太少了。要不怎麽说基层都是纯牛马。「

「会通宵吗?」

「今晚大概率要,看后半夜还会不会下雨吧,雨势不大还能回去睡两小时。如果雨势还这麽大的话,就要做好转移群众的准备了。我们这边地势相对较低,又靠近河道,几乎每年都淹。」

「难顶哦。」

「顶不住也要顶啊。外面下雨的情况下,穿着雨衣打着手电半小时出去巡逻一次,挨家挨户问情况,注意看有没有积水或者山体滑坡,手机还要保持电量充足信号完善,随时等候上面通知,关键还他妈没加班费,真是操了。」

梁城怨念快要溢出屏幕。

其实还有更多糟心的事他没说,比如下乡走访,结果被老乡没栓绳的狗追,被突然冒出来的猪撞翻等等。

这些都太丢人了。

陈景乐听了觉得很曦嘘。

之前梁城还劝他考公,好借一群官太太的人脉平步青云,基层就这情况,考个锤子。

至于市直省直什麽的,更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得考得上才行啊。

另外,政治本身是一种极度危险的存在,并不适合他这种智商情商都一般的人。

他看思政历史类书籍,是为了明智,为了提高自身水平,就算不参与其中,也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不被别人轻易忽悠带节奏。

实际并没有从政的想法。

梁城牢骚几句,又接着去忙了。

领导发话,让吃完饭趁还没天黑赶紧出发,挨个村子通知跟查看情况,晚上大概率要驻村了。

陈景乐希望晚上雨势会小一点,这样他的牛马朋友能轻松些回想当初,梁城也是个文艺青年,喜欢看书,喜欢拍照,喜欢旅行。

但是现在,感觉现在的生活,已经跟他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憧憬的诗和远方,是越来越远了。

摇头叹气。

陈绮云下课了,依旧是背着书包撑着小花伞先回到陈景乐这边。

陈景乐顿时皱眉:「裤子怎麽又湿了?」

明明都已经卷到了膝盖以上,无法再卷。

陈绮云着嘴:「有段路积水有点深。」

陈景乐一听,连忙说:「有积水的路段不要走,绕远路也不要走积水路,万一水下是深坑或者下水道,或者有路灯电线漏电就麻烦了。」

类似的新闻每年都有,大人尚且防不胜防,况且一个小小初中生。

陈绮云:「知道了。」

「先洗手吃饭。」

陈景乐拎过她的书包放到沙发上。

陈绮云本来还觉得有点冷,一碗热乎乎的大米饭配合浓香四溢的煨牛肉吃下去,顿时全身都暖起来了。

突然想起一件事,说:「对了,李老师说,如果周末不下大雨,就带我们去鳄鱼生态公园玩。」

「鳄鱼生态公园?」

陈景乐眉毛一扬,他知道这麽个地方,但是没去过,好像是去年才弄的,算是市内为数不多的景点之一,据说里面餐厅还能吃到鳄鱼肉,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过来玩耍。

他很好奇鳄鱼肉是什麽味道,但并不想吃。

「是全班都去吗?」

「对!听说隔壁班也一样,两个班!」

两个班?

陈景乐奇怪:「是学校组织的吗?要不要交钱之类的?」

陈绮云说:「不用哦,李老师说是别人赞助的两个班的名额。不过要家长同意,到时还要自己带食物跟饮用水,再就是不能乱跑,必须紧跟队伍。」

别人赞助的?

哪个老板这麽大方?

陈景乐想不出什麽不妥,就说:「你回去跟你爸妈说呗。」

陈绮云不以为意:「大家都去,我肯定也要去啊,他们肯定会同意的,又不用花钱。就是如果要带吃的话...

说到这,她顿了顿,看向陈景乐。

陈景乐装作没听到。

陈绮云眨眨眼:「总不能吃乾巴面包吧?面包又难吃又没营养。」

陈景乐还是不说话。

陈绮云气鼓鼓:「喂,你有没有听到我说话?」

「没有。」陈景乐往嘴里丢一块青瓜,咬咔咔响。

陈绮云嘴一,撒娇哀求道:「到时你早点做饭嘛,我好装在饭盒里带过去吃。」

陈景乐警她一眼:「万一是早上出发呢?我哪能那麽早给你做好。」

不过也没把话说死,丢下一句:「到时再说吧。」

陈绮云顿时眼晴一亮。

陈景乐惦记着陈绮云说的积水问题,抖手上搜一下同城视频,才知道这次下雨,城内不少地方都淹了。

明明雨势不算太大。

而市政此前宣称耗资十亿打造的排水防洪防涝工程,此刻毫无疑问,被人拉出来各种嘲讽。

还不如不搞!

除去个别乡镇跟街道外,江北市区地势其实不算低的,偏偏城内不少街道都出现了积水内涝现象,就让人很无语。

陈景乐看有些特别离谱的,都淹到成年人膝盖以上了。

难怪市政被臭骂,是个人看到这种情况都有火气,但凡雨期持续时间再长点,雨势再大点,估计能淹到一米以上。

值得庆幸的是,自家这边区域以及他平时常去的几个地方,都没有出现内涝情况。

另一边。

陈绮云在陈景乐家吃饱后,回到自己家,先把作业做了。

等她爸妈下班回来,就跟他们说周六或者周日,可能会跟大家一起去鳄鱼生态公园玩的事。

「不要钱?大家都去?那就去呗,记得注意安全。」

她妈妈表示无所谓。

奶奶在旁边却半信半疑:「还有这种不要钱的好事?那个鳄鱼生态公园又是在哪里?」

陈绮云他爸说:「城南那边,靠近我们公司上班的位置,比较偏,都是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去玩,再就是一些外地过来的游客。本地人就开业那段时间去过,后面去的人不多,听说里面没什麽好玩的,就只有鳄鱼可以看,想喂吃的还要花钱买。」

奶奶顿时不高兴:「要我说玩什麽玩,还不如在家看书学习。『

陈绮云也不高兴了:「我平时都有认真学,周六放假就不能休息一下吗?」

「认真学认真学,那你成绩提高了吗?」

「谁说没有提高?我这次小测都考全班第七了!」陈绮云忍不住了,声音拔高几分。

「全班第七?」

她妈妈连忙问:「上周小测结果出来了?」

陈绮云见她们还不信,就把卷子拿出来。

「上次考了多少名来着?」

「第十九。」

「确实进步挺大。」

她妈妈看到分数,没意见了:「她要去就让她去呗,人家老师都说其他同学也去。」

老太太还是不同意,嘟着说:「门票不要钱而已,去那里肯定要你买这个买那个,我还能不知道?」

陈绮云她爸都听不下去了:「哎呀,就算要买,还能花几个钱,他们学校还敢要每个学生每人花好几百不成?顶多在餐厅买份饭,十几二十块。」

「老师让我们自己带吃的去。」陈绮云说。

「那就更没什麽能花钱的了,到时跟着老师别乱跑,玩得开心点就行。」

陈绮云这才拿过卷子回自己小房间。

老太太还在嘀嘀咕咕。

在她看来,小孩子放假就应该在家好好看书学习,哪都别去。

平时有学咋了?就不能再努力点吗?

考全班第七咋了?又不是全班第一。

再说全班第一,还有年级第一全校第一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