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强买强卖
葬礼过后,段打算出个远门,回武威看看。
点火烧田是段做的,虽说太行老弱是与李移子的人拼杀而死伤,但终归也有段冷眼旁观的事实在,太行山的人确实会有些忌恨段。
段倒是不在乎受人忌恨,他这辈子结下的仇家多得很,就连天子都算是他的仇家他回武威也不是为了避开怨恨,而是因为他知道,西河亭已经露在敌人眼前,自己在这儿藏不住了。
再留在这儿,就是害刘备了。
而且,段老了。
他已经六十九岁了。
这一仗段基本没有亲自动手,但依然闪到了腰。
他一生征战,满身旧伤,自觉时日无多,见了之前九尺拼命赶回家见儿子最后一面的场景,段很感慨一一他也想回去见家人最后一面,顺便看看能不能找到被抓入某个皇陵的族女。
张百骑和那些冥卒一直在京畿三辅之地搜索,偶尔也有消息传回。
张晟的族人没找到,但段曾经的旧部家属倒是找到一些,比如夏育的亲属,此时就在宣陵做苦役。
了结最后的心愿,然后埋骨于故乡,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心愿,段也不能免俗。
在这里收获了张飞这个好徒弟,还有左沅这半个女儿,段已经很欣慰了。
至于刘备—段感激刘备的帮助,但却没什麽可教他的。
行军布阵安营扎寨的基本操作刘备两年前就学了个透,而其它方面刘备有自己的路数,段教不了,也不敢教,他怕自己多插手反而误了刘备的道。
包括关羽,段也不敢教,那关云长同样自成一派,没人能教的。
能让张飞和左沅学有所得,便已经足够了。
张飞学的是舍身入阵,左沅学的是弃车谋帅,都是刘备不好亲自做的事,也算是帮刘备弥补缺漏。
段没有和刘备道别,他甚至没让张飞送他,只给刘备留了信件与一堆简读,那是他亲手记下的一些军阵心得,是数十年的经验。
他不想再给刘备添麻烦了,若是让刘备知道他要走,必会挽留,不仅会耽误刘备的事,还会使其陷入更多危险,
段偷摸离去的时候,刘备正忙着做买卖。
「大兄要把功劳卖掉?怎麽卖?」
简雍觉得自家大兄又要作妖了,功劳都拿来卖。
「那麽多俘虏,西河亭的田地又被烧了一半,我养不起那麽多人。这剿灭贼寇的功劳,得卖给郡内大户换成粮食。」
刘备摇着头说着:「我现在不能得此功劳,宪和你也不能—邹督军和子经不在,涿郡本无兵可用,若是我们解决了流寇,那多半会被人诬告为流寇主谋。」
「温恕是袁家门下,这刘玮台三兄弟也得了袁家指使,明显就是冲着我来的。」
「所以这功劳得让给郡各家大户.他们家里有人有兵,把解决流寇之功给了他们,我们才不会出问题。」
「而且,今年粮食会短缺,只有这些大户有存粮。」
「宪和且去通告一声,让郡内大户来县和卡姬谈这笔生意,刘玮台三兄弟,还有那些贼人——-此次剿灭流寇的战功,全都卖。」」
这事刘备自己最好不出面,免得授人以柄。
简雍也不好出面,他在县里任职,得和各家大户打好关系,最好从旁撮合,当面谈判讨价还价容易得罪人。
所以,刘备让下姬作为家中钱粮掌事接下这个活儿,可以毫无顾忌的漫天要价。
除了卞姬之外,还有陈封。
十二岁的小孩嘛,童言无忌,方便讲价钱。
卡姬现在有个新名字一一下襄。
刘备给她取的。
在卜算风水体系中,织女星也被称为「天襄」(也叫天孙)。
刘备这是要让卞姬安心,织女便织女吧,反正来都来了。
嗯,或许也有些馋人家的意思,反正来都来了·—
当然,平时刘备依然称她为卞姬,因为现在只能眼馋,卞襄这个名字还没落到刘备户口本上去。
卡姬是个守礼的人,刘备孝期没过,她一直都避着刘备,不产生任何肢体接触。
但避归避,卞姬大概是最在意刘备家产的人了。
之前她被左沅拉去当了库管,一直兢兢业业的管着帐,而现在刘备库房里没多少钱粮了。
她很焦虑。
所以,在涿郡馆舍的酒宴大堂,面对郡内各家豪族时,她做买卖的方式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我家需要粮食。」
「诸位,卞某不是在和诸位商量,而是在向诸位通告此事。」
「我家郎君前些日子击溃了流贼,收拢了近万暴民,但郎君在守孝,须得行善,眼下便只能养着那些暴民。」
「但为了剿灭流寇,我家田地被焚,又无存粮,养不起这许多人。」
「若是没了粮食,我家就只能把这些暴民重新放出去,让他们自谋生路」
「诸位都听明白了吧?」
「眼下,刘玮台丶李移子丶乐何当,这三个贼首以及三千贼兵首级,分作三份功劳每份都足以举一家为郡内军司马,各位,这功劳,谁要?」
卡姬这是决定强买强卖了。
「卡掌事,灭贼之功我等明白,但举谁为军司马·此事怕是得温太守决定吧?」
有豪族管事表示质疑,
「温太守?呵—郡内无兵,温太守损兵折将后去了广阳避祸,他可做不了主。眼下,在场诸位说举谁为军司马,谁就得是军司马,否则暴民便又会裹胁生事—」
卡姬笑了一声:「幽州刺史刘伯安也必会认同推举这麽明白的事,我一女子都清楚,你竟然还要问?」
那豪族不说话了。
很显然,所谓的「在场诸位」,其实就是刘备说了算刘虞肯定会给刘备站台。
要不然,刘备把暴民重新放出来,谁来对付?
那可不是流民,那全是青壮,是饥饿无粮且无家可归的青壮,而且大多在被裹胁时都沾了人命的。
「三份功劳要卖多少粮?怎麽分啊?」
终于有个豪族问到点子上了。
「没让各位分,这也不是在和各位商议——请诸位以标竞价,谁家出粮最多,功劳就是谁的。」
卞姬依然轻言细语的说着:「郡内此时一个郡兵都没有,东西两部军司马都有缺,转运均输兵司马也有缺,刚好三部。谁家出粮最多,谁就能以家兵部曲成军。」
「这掌兵之权,过了这个时候可就拿不到了各位自做打算吧。」
说到此,卡姬示意陈封为各家发简渎。
陈封一边分发,一边碎碎念:「请诸位在简读上写下愿意资助的粮数,你们也可以几家合力商议金额,只是再次提醒诸位·若我家得不到足够的粮食,那暴民就只能被放出来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