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天下将乱
是的,若是出类拔萃殊于常人,自然会有人来结交的。
而且即便不搭理,人家也会耐心等看。
在刘备忙着消化那六千暴民的时候,便有不少人试图结交。
比如各家豪族的人,纷纷前来送礼。
但想要完全消化掉六千暴民其实挺困难的,需要花很多时间,那种只靠几句话就能让数千人俯首听命的事儿是不存在的。
更何况,这是要以少数兵力收揽更多新兵,必须慢慢来。
若是想一口吃下去,会把自己撑破。
刘备也不可能从中收编太多人,虽说都是青壮,但其中能当兵的最多只有一千出头,
就这一千都得分成两批入伍一一先从辅兵做起,逐渐升为战兵,要确保这些人可靠,且要让他们融入新环境。
同时,刘备还得为这些人安置田地,并持续打造兵器,训练新兵段离开了,刘备和关羽要轮流负责练兵和布防事务,没时间搭理那些豪族。
这反而使得刘备有了「持身严谨」的名头,因为刘备什麽礼物都不收,孝期任何人都不见,只让卡秉等人好好招待一番然后把人送走倒是有些名士的意思了。
但之后,温恕来了。
流寇闹得凶的时候,温恕因都内无兵,不得不去了广阳避乱,同时也是为了找刘卫借兵。
广阳郡兵没借出来,但简雍上报郡流寇已经平息,郡内各家大户推举了三部军司马,遂郡郡兵已得充实,温恕也认了这笔帐。
返回遂郡后,温恕第一时间便让亲随投刺,前往刘备家中拜访,说是要当面致谢。
其实刘备原本也不想见温恕,他现在非常忙,不仅要安置青壮,还要组织人手去接收郡内各家豪族的粮食,成天不在家。
因此刘备没有收名刺,只说若太守有令,民自当从之,但孝期未满不能奉宴,请太守见谅。
但几天后,温恕没带亲随,也没穿官服,一个人骑着匹老马到了西河亭,而且安安静静的在拒马河的桥头等了一整天一一就是下姬与刘备隔河相望那座桥。
关羽的住处,以及近卫曲的兵站,都在桥的另一头。
虽说这桥看起来并没有安排部曲把守,但实际上是守得很严的。
不仅兵站一直有人,而且桥两头的屋舍,包括卡姬之前暂住的地方,全是部曲家眷的住处。
这桥是通往刘备庄园最便捷的路,这段时间运送粮食过来也是走这座桥。
温恕就在桥头看人运粮,看了一整天。
这情况自然有人第一时间通告了刘备。
但刘备没急着去接待,一直在忙自己的事,直到傍晚才去见了温恕。
「备竟不知府君驾到,有失远迎,罪过罪过不知府君为何如此轻装简从?这世道可不太平啊,贼人多得很—」
晾着归晾着,但见了人,刘备还是得有礼数的,只是并没有笑脸相迎一一居丧呢,得严肃点。
「是啊,贼人多得很」
温恕脸上也很严肃,而且一句废话都不多说:「玄德也无需试探—我没带任何人,
来此处只是为我自己,来向玄德求助。」
「哦?请府君移步,备置些素膳与府君详谈。」
刘备伸手邀温恕入了庄园,遣走部曲,在园内凉亭与温恕单独交谈。
其实刘备和温恕这还是第一次正式见面,但两人都没说什麽客套话,虽没见过,却都互不陌生。
「我此来,一是为了感谢玄德解了流寇之祸—
温恕把姿态放得很低,看起来也很焦虑:「二是为了求教玄德,恕当如何保命。」
「解流寇之祸的是府君以及府君新辟得的三位军司马,与刘某无关。」
刘备已经收了各家的粮食,自然是不会再收功劳的,只对温恕所说的第二事有兴趣:「至于保命府君何出此言?」
「玄德应当知道,袁司徒于我有知遇之恩———」
温恕缓缓讲述着,讲得很细。
他口中的袁司徒,是袁。
其实温恕一点都不想得罪郡的地头蛇,他是来当官的,不是来探险的他也没打算当什麽过江龙。
但是,温恕是袁在熹平年间担任司徒时举荐的,初入官场便是担任袁门下的司徒吏,身上的烙印除不去的。
回了遂郡之后,温恕得知刘纬台三兄弟背后有袁家资助一一但这三人搞出流寇裹胁,
最先受害的却是温恕若不是刘备解决了流寇,一旦流寇裹胁壮大,温恕不仅有失土残民之罪,而且还很有可能死在流寇手里。
所以,温恕确实是要感谢刘备的。
不过,流寇这麽一闹,袁氏马匹商路便断了,方城转运场也什麽都没剩下。
商路断了其实不算太严重,但转运场没人了就很麻烦了。
虽说此时方城豪族张南重建了转运均输部队,但这只是保护转运场的军队而已,搞运输的青壮现在是一个都没有·
刘纬台与乐何当能在极短时间里拉出那麽多青壮,以至于刘备收到消息时都裹胁到了上万青壮的规模,就是因为一开始就从方城转运场裹胁了大量苦力搬运工。
这些熟悉转运事务的青壮没了,想要重建运输事务,得重招人手重新布置,要花很多时间。
若是郡有粮有人,那也好说,但郡田地被烧了那麽多,今年肯定缺粮。
而且此时各县还没有县令,也没有管事的吏员,从官吏到民夫全都缺,还被刘纬台烧了仓场掠走了库存这种情况比啥都没有还麻烦,这是负债状态。
这就意味着,幽州的物资转运会因此中断很长时间。
幽州边地物资匮乏,除辽东之外,其它各郡的粮食物资都靠冀州输送补充。
若是边地断了粮,温恕就必须背这个黑锅。
袁家似乎并不在意温恕的死活或者说,是袁家有人不在乎袁门下官员的死活,不在乎袁氏的商路会不会断,不在乎幽州会发生什麽事也不在乎大汉的安危。
若是幽州边地长久得不到粮食与物资补充,边军会不会造反?
邹靖与刘虞,还有上谷丶渔阳丶辽西三地胡骑督,此时全都在为出塞反制鲜卑做准备,目前都在与各处乌桓头人商议合作。
这种合作是只能用粮食与布匹来谈的,幽州每个人都知道,若是想让乌桓人冬季出兵相助,或者哪怕是保持中立,都得先确保乌桓人有足够的粮。
若是与乌桓谈好之后,回头发现无粮可用且不说邹靖等人会怎麽做,至少乌桓人肯定会认为大汉全都是骗子大部分乌桓人本来就不怎麽信任大汉,他们与鲜卑人合作可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温恕好岁还是个汉臣,他知道此事的严重性。
现在,温恕想的是重建转运均输事务。
他想要劳工一一那些熟悉转运事务的苦力,那些参与暴乱的搬运工,现在大部分落到了刘备手里。
刘备这段时间就是用这些人从各豪族家里运粮回来的。
「府君的意思是,想让这些人回去把转运事务重建起来?」
刘备摇头:「府君重建转运场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你反而会因此落罪的。」
「玄德何出此言?」
温恕没理解刘备的意思。
「先有公卿诬举好官,因没了人约束,之后才有了流寇作乱。府君没有县内官吏,无人可用,便是有过失也可以辩解过错源头皆在公卿,府君只是受害者,只要去阳举告那些胡乱诬举的公卿便是了。」
刘备解释道:「但若是府君把转运场重建起来维持运作,那麽因转运事务中断造成的所有损失都得落到府君头上一一朝中公卿一定会找人背黑锅,谁做事,谁就得背这个黑锅!」
「可转运之事重大,耽误了便会危及大汉啊—
温恕看起来确实是有些汉臣之心的,这使得刘备对其有了好感。
这年头还能想着大汉安危的官员,已经很少见了。
「府君,其实转运场重建起来也没用了,因为冀州不会再往幽州运粮了-我前些时日便已向邹督军传了讯,请他放弃出塞之事。」
刘备叹了一声:「府君这段时间应该也收到了南方的消息,河南河北皆出了瘟疫,又有大旱今年的冀州青州等地粮食会比幽州还缺。」
「各地都会因瘟疫而封路,本就没法运输了。而幽州没有瘟疫与旱灾,反倒会成为粮食最丰的地方—.」
「虽说本郡受了流贼之灾,焚毁了不少田地,却依然比瘟疫和旱灾之下强得多,只要府君顶住朝廷压力,别再徵税就行。」
刘备拿出了一堆简读给温恕看,这都是左沅从各地收回来的消息,有官方的文告,也有私下的情报。
「玄德的意思是——我此时什麽都不做反而是最好的?」
温恕仔细想了想,有些无奈的问道。
「不,府君要做事。」
刘备点头叹道:「府君要想办法把粮价压住,也要把瘟疫防住,否则才真是大祸——」
「」.—·玄德要粮而不要功名,也是为此?」」
温恕翻看了一下刘备拿出来的情报简读,指了指刘备的库房。
「备是为了求活。若是备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有人让府君给备安个藏甲谋逆之罪,对吧?」
刘备侧着头看着温恕:「备确实藏甲蓄兵—但现在能让涿郡不乱的也只有备,不知府君要作何选择?」
「温某病了,须得静养。」
温恕点头说着,说得很痛快:「听说玄德此处有大医馆,温某想在医馆治病。」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