懤翌日,文华殿。
朱由检隐于纱帘之后,半卧在软塌之上,殿内青烟袅袅。
王承恩站在一旁,躬身低声道:“皇爷,诸臣都已经到了,就在殿外。”
朱由检闭眼假寐道:“来的人不少吧?”
王承恩看了眼站在另一侧的王夫之,低声回道:“回皇爷,几位大学士、六部九卿、翰林院诸学士、科道官,朝中但凡是有点学识的文臣都到了。”
朱由检睁开眼睛,从软塌上坐起身,转头看向侍立在那里,身着朴素儒衫,腰背挺直的王夫之。
“王卿,准备好了吗?”
“回陛下,臣已经准备好了。”
王夫之的语气依旧平静。
朱由检微微颔首道,一甩袍袖道:“大伴,宣诸臣觐见。”
“是,皇爷。”
王承恩快步离开,须臾后,群臣在温体仁等人的引领下,进入了文华殿主殿。
“臣等参见陛下,恭请陛下圣安!”
“朕安。”
“来人赐座。”
“臣等谢陛下。”
待群臣各自坐定后,朱由检对王承恩使了个眼色。
后者会意,轻咳一声道:“今日经筳,主讲《孟子·梁惠王》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承恩话音刚落,一名翰林院编修就站了出来,躬身施礼道:“启奏陛下,太祖皇帝在时,特删梁惠王一卷以教化世人,今……”
“放肆!”
这位翰林编修的话还未说完,就被新任翰林院掌院学士黄景昉给辞喝止。
狠狠地瞪了眼这名冒出来的编修,黄景昉怒声道:“还不退下!”
“芸阁,下官……”
那编修还想争辩两句,黄景昉愈发的愤怒了,厉声道:“回去读书!读《孟子》!”
也不怪黄景昉如此愤怒,太祖皇帝当初删减了《孟子》,但后来成祖皇帝继位后,又恢复了孟子全文,还试图将这段历史给删掉,给自己老爹留些颜面。
你这番话拿出去糊弄糊弄那些白丁还行,但这是哪里?
是文华殿!
在场的都是什么人?
除了那位皇帝和几名阉人,哪个不是饱读之士?
当着这些人的面,你揣着明白装糊涂,是打算给谁上眼药呢?又是想给谁难堪?
那编修这会儿也反应过来,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跪倒请罪道:“臣……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朱由检没有搭理他,而是看向王夫之道:“王卿,去吧。”
“臣遵旨。”
王夫之迈步走到群臣面前,躬身施礼道:“后生晚辈王夫之,见过诸位士林前辈。”
他这话很有意思,今日就是晚辈后进向诸位前辈讨教学问,和其他无关,你们也别拿什么功名、官职来说事儿。
殿内群臣全是清一色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就好几位,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当即许多人就皱起了眉头。
王夫之深吸一口气,先是向朱由检深施一礼,然后转过身,朗声开口。
“陛下,诸位前辈,后进今日所论,非仅止于利、义之辩,更在于义何以行于世,仁何以施于民,若空谈性理,不究实务,仁义终成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轰!”
只是这句一话出口,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河南道御史傅振率先发难,起身驳斥道:“荒谬!王秀才此大谬!圣贤之道,首重明心见性,涵养德性,仁义存乎心,发乎外,自然泽被苍生,若一味逐末求实,岂非舍本逐末?”
“《大学》有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未成,遑论治国平天下?此乃本末倒置!”
王夫之面色依旧平静,语气平缓道:“前辈修身为本,后进不敢苟同,后进以为,修身在诚意正心,更在格物致知,此物非仅心性之玄虚,更是天下之实务、民生之疾苦、兵农之钱谷。”
“若不知稼穑之艰,不晓河工之要,不明边患之急,空谈仁义道德,于国何益?于民何补?”
“此即经世致用之要义,学问当为有体有用之学,知必见诸行!”
翰林编修蒋德听他如此说,当即起身。
“王秀才好大的口气,圣人之学,博大精深,岂是你所之空谈?”
“《论语》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仁义礼智信,乃立国之本,万世不易之大道!”
“务农、理财、治兵,自有司职之臣操持,若人人皆汲汲于琐碎实务,大道谁传?斯文谁继?你所谓致用,不过是急功近利,舍大道而逐小术,此乃儒门之歧途!”
王夫之也是毫不退让:“前辈大道、小术,后进请问,无小术何以行大道?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乃大义。”
“然如何贵民?非空谈可致,需轻徭薄赋,需兴修水利,需整顿吏治,需强兵御侮,此皆术也。”
“若无术,民贵之大道,不过纸上空文,《尚书》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知大道而不行致用之术,与不知何异?此非急功近利,而是务实救国。”
“就好比如今之大明,北方干旱,百姓生活困苦,四边不靖,兵事不断,心性能退敌安民否?”
“以后进看,还是得行屯田、火器、边备之术更能解燃眉之急?”
王夫之的说法直指要害,殿内气氛愈发紧张。
双方的辩经也是愈发的激烈。
纱帘后的朱由检虽是听的一脑袋浆糊,但看情形也知道,王夫之虽是以一人舌战群儒,但仍旧占据上风。
一名须发皆白的官,更是被王夫之驳斥的脸色涨红,晃晃悠悠的倒在了地上。
朱由检见状,也从纱帘后走了出来。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看了眼那名被几位同僚扶着的年老官,朱由检面无表情道:“身体不好就赶紧送医。”
“臣等遵旨。”
几位科道的官,赶紧七手八脚将那人抬出了文华殿。
环顾一眼群臣,朱由检轻叹一声道:“今日经筳,让朕受益匪浅,就先到这里吧。”
说到这里,朱由检的目光又落在了王夫之的身上,点头道:“王卿之学问,朕也看到了,担任太子蒙师,朕以为可。”
“诸卿以为呢?”
_l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