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2章 不算什么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门进来容易,出去就难了。

屋子里不允许说话,一群人静静地等待着开门。

不知过去多久,鼓声终于响起。

贡院的大门打开了,王学洲背着朱安出了贡院的大门,身边的人蜂拥而出。

朱安的小厮一眼就看到了他,疯狂的挤过人群跑了过来:公子公子

他焦急的摇晃着朱安的身子,要是公子在这里出了事···他简直不敢想自已会落个什么下场。

看着小厮的眼泪都要出来了,王学洲皱眉:还不快带我去马车那里

小厮这才反应过来:快快,马车在那边!

马车停的不远,王学洲直接将人背过去和小厮一起将人抬上去。

这个小厮是从小跟在朱安身边的,自然是认识王学洲,他给王学洲道谢:谢过王公子,谢谢您背我家公子出来!

王学洲摆手:快去找大夫给他看看吧!

小厮用手背一抹眼泪,也顾不上多说,吩咐马夫连忙驾车。

看着他们走远,王学洲转身就和卢刚面对面的对视上了。

卢刚眉头紧锁,盯着王学洲的眼神里面有探究,有深思,还有一丝茫然。

四年过去,王学洲的身量变长,五官逐渐张开,脸上的棱角开始显露,和几年前看上去有些圆润的脸型完全不同。

卢刚原本是来贡院接人的,可刚才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看到了背着人的王学洲,他眼皮一抖,总觉得这人看着有几分眼熟。

于是不由自主的就跟着来到了王学洲的身后,死死的盯着他。

王学洲心中狂跳,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看到卢刚这个表情就知道对方没有在第一时间认出自已,这里人来人往的他也不怕卢刚突然发难,他上前几步先发制人。

不知这位兄台为何一直盯着我

听到这话,卢刚眼神黏腻的盯在他的身上没有离开,张嘴说道:我看公子····有些眼熟,说不定是我的故人

王学洲爽朗一笑:这位大哥,我知道我长的泯然众人,跟我像的人多了去了,不过我这是第一次见你,怎么可能是你的故人呢

卢刚的眼神又在他的脸上转了一圈:公子说笑了,你这长相怎么都跟‘泯然众人’无关吧

王学洲心底嗤笑一声。

那不然呢他客气一下而已,你还真当真啊

哦,是吗那多谢兄台夸赞了,不过我还有事,不便多说,等下次再叙吧!

王学洲笑了一声,然后镇定的错身离开。

卢刚不死心,总觉得这人有些眼熟,只是一时间没想起来。

刚要追上去继续问,背后就传来一道声音:卢刚你怎么在这

卢刚立马转头,看向来人。

认出是世子妃的娘家侄子潘岳后,顿时恭敬地躬身行礼:回公子,是世子命小的请您过去一趟。

潘岳眉头微不可察的蹙了蹙,点头道:带路!

是。

面对着潘岳,卢刚什么心思全都收了,老老实实的请潘岳上了马车一路朝着邕王府驶去。

邕王府虽然称为府,但是占据了半个雍州府城,占地面积之广被称为‘城’也不为过。

越过重兵把守的两重外门,马车又行走了一刻钟才到王府的大门。

卢刚领着潘岳一路往内走,路上见到的人纷纷行礼,无人质疑。

因为邕王早在两年前就进京为皇后娘娘奔丧,至今仍逗留在京中,邕王府目前当家做主的,正是邕王世子。

见到世子的门客带着世子妃的娘家侄子进门,谁敢拦

潘岳一路被领进了书房里。

两人一同对着萧麟行礼:参见世子殿下!

萧麟见到潘岳,脸上露出几分亲切的神色,免礼!

不知今日姑丈叫我过来,可是有什么事要吩咐

行完礼,潘岳态度亲近了一些。

萧麟指着一旁的椅子笑道:坐。

待他坐好,萧麟这才问道:考的怎么样可有难度

潘岳脸上露出轻松地神色:峥嵘不敢夸下海口,题目出的虽然偏门了一些,但是不枉这么多年的苦读,全都答上了。

萧麟眉头一挑,恭喜道:那就祝峥嵘榜上有名了,等考试结果出来,想必岳父大人对你弃武从文的事情,也不会再有意见了。

潘家的人一直都在军中混,人脉关系网也全都在军中,结果到了潘岳这里,却弃武从文了。

为此,潘岳和潘家的人没少起争执。

听到萧麟提及此事,潘岳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到时候小姑也能跟着少操一些心。

潘岳的小姑,正是萧麟的正妻,世子妃。

萧麟微微一笑,拿出一封信递过去:这是你爹的来信,说是你的堂妹今年已有十四,想让我在雍州府这边为她寻一门好亲事。

你也知道,你三叔在战场上,伤了····那处,以后只有这一个闺女,自然要好好为她找个人家,最好是能入赘到潘家为你三叔开枝散叶,你觉得如何

潘岳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低头仔细看了看来信,拧眉说道:我爹未免也太难为姑丈了,要品貌俱佳、性情温和、本人又有能力的,这样的男子怎肯入赘

萧麟叹息:你三叔当年因为救你爹才变成这样,你爹想要弥补的心思我明白,就是要求再高,也得想办法。幸而你爹的要求中没有提及家世,我想这意思就是让我放开了找,不拘家世好坏,只要品行不错,符合要求就行。

所以今日特地将你喊来问问,这一届的学子中,可有什么品学兼优,年纪合适并且没有成婚,符合要求的学子如此找出几个,不拘家世高低,都尽管找个好的出来。

萧麟随意的说着。

不管对方什么家世,还能高过了他不成

只要人被他们看上,想个法子拿捏了就是,不算什么问题。

潘岳的眉头松开。

在学子之中挑选,倒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而且符合年纪、还未成婚的学子,也就是十六岁左右的。

这样的人能在这个年纪就走到乡试,个人能力自然毋庸置疑。

s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