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都吏殷勤的将两人请到了一处头顶漏洞的大房间内。
没了其他人,古在田也不装了,上前一把拍着王学洲的肩膀:可真有你的,你昨日里刚回家,今日我们一进衙门,就被打包扔了过来,来的时候,尚书大人还殷殷叮嘱我们好好做事,不能懈怠。
王学洲叹气:我为了要人,这回真是不要脸了。
古在田有些诧异:你才发现你不要脸
王学洲转过头看着他,死亡凝视。
古在田眼神闪烁:我是说···呃,这回确实挺不要脸的···
曹都吏肃着一张脸:古都事此差矣,王大人这是为了完成目标,牺牲自已,为了将水泥厂做起来,不惜一切代价!这与脸面无关,反而这恰恰说明王大人是个十分纯粹的人,一心只为完成陛下交代的事情!
这等劲头实乃让人佩服至极,是我辈仰慕的典范,是我等该潜心学习的要义所在!古都事岂可用这等贬义之词来形容王大人
王学洲听的频频点头,有些惊喜:不错老曹,你最近觉悟提高了,以后前途一片光明。
没想到老曹这么快就领悟了升职的要领,也不知道前面十几年都怎么混的,愣是一动不动。
两人这番话让古在田听的瞠目结舌。
不对劲儿,十分不对劲儿。
这说的是一个人吗
曹都吏的眼睛莫不是被什么东西糊住了
古在田愣了下反应过来,一下子就感觉到了压力。
卧槽!
大家都是王子仁亲近的左右手,你竟然不动声色,润物无声的拍马屁!
古在田神情一凛:王大人,下官此次前来,特意带来了工部最会做糯米灰浆的匠人,还有我们营缮所火房、砖木科、营造科的几个熟手,有他们在,想必生产水泥一事能很快见到成效!
说起正事,王学洲也高兴了起来:我就知道你不会让人失望的,很好!现在只要把原材料搞回来,我们差不多就可以进行第一次制作了,对于配比这块儿,我还不是十分有把握,到时候可能还要大家一起再试试。
那原材料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问题王学洲也不知道。
吏部说是提交名单上去给陛下筛选,到了现在还没个结果。
这一波人还是自已厚着脸皮找工部要过来的,其他的至今没影儿。
虽说各种手续走起来确实比较慢,但你这也太慢了!
总不能事事都要他亲力亲为吧
那还干个屁啊!
第二天下朝,王学洲就去堵吏部尚书去了。
赵尚书看到王学洲试图靠近,毫不犹豫的掉头大步流星的离去,王学洲追了几步结果看到对方竟然跑了起来。
跑、了起来!!!
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跑什么呢!
王学洲悻悻的看着他的背影,气哼哼的转身去堵岳游去了。
这厮自从上次看了荒草丛生的水泥厂之后,竟然一个照面都没给他!
人怎么能摸鱼到这个地步
追到司礼监,王学洲很快就根据指引找到了岳游。
此时,对方正坐在椅子上,喝着茶,吃着点心,看起来十分惬意。
王学洲的怨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大人!您快跟我走,水泥厂出事了!
岳游连忙放下茶杯站了起来,面色凝重:什么事
您先跟我走!路上说!
王学洲火烧屁股一样,拉着岳游就往外走,路上岳游坐立难安的问道:到底出什么事了
王学洲抹了一把脑门上热出来的汗水:无所事事。
岳游怀疑自已耳朵出了问题:什、什么
王学洲眼神幽怨,幽幽的说道:见您一面可真不容易啊!下官最近,不是厚着脸皮去追工部尚书,就是忙里忙外的整理水泥厂,不知大人最近在忙什么
岳游心中一虚。
王学洲在工部尚书家门口睡草席的事情,他也有所听闻。
他镇定道:你年轻···丢点脸不要紧,可我这把年纪了,丢不起这人,王主事体谅一下我这个老人家。
······咱们水泥厂得做个牌匾挂上去,里面的杂草现在已经清理干净,就等着修好房子便可制作,但现在紧要的问题是缺人,修葺房顶、造火房都可以用工部的人,但原材料需要联系工部的军器局、砖窑厂、瓷器厂。
还需要有人负责联系矿场那块,弄些石灰石、石膏等东西来,这些事您总不能指望着下官一个人干吧
况且,今日我听说,等后日开始各部门要回家休沐三天过中秋节,说起来,要是耽误了进度,这事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
王学洲往后一靠,一脸准备摆烂,无所吊谓的样子。
你不干,我不干,大家都别干了。
缺人嘛!你早说!等下我就进宫找皇上要人去!
岳游一看他这样,赶紧拿出态度来。
下面的人不干,他还怎么高枕无忧
那不行!
见他还算上道,王学洲瞬间觉得好受多了。
带着岳游在水泥厂转了一圈,又简单的说明了情况,岳游心中有数了。
地方整理出来之后面积不小,但房屋多有破损,需要修葺一下才能使用····至少房顶得先补齐了。
偌大个水泥厂,现在只有十几个人,站到一起连一间屋子都站不满,看上去着实可怜。
岳游看完扭头就进宫找皇帝要人去了。
仁武帝最近忙着其他事情,虽然偶尔会想起来此事,但被事情一打岔就忘记了。
听到岳游提起,他立马吩咐人,让吏部尚书把名单交上来,他勾勾画画,很快就确定下来了人选。
现在水泥厂情况不明,不宜要太多人员,加上王主事要来的这些,约莫三十多人就够了,等后面再视情况增减。
说完仁武帝看了一眼岳游:虽说此事重任在王爱卿身上,但你身为水泥厂的统管,总在司礼监算什么事
岳游跪下请罪:是奴才懈怠了,请陛下恕罪。
仁武帝并没有怪罪的意思:去吧,好好协助王爱卿。
王学洲和毛玠的简单交锋,让仁武帝有些惊喜。
在他什么帮助都没给的情况下,王爱卿硬生生的从工部要了十几个人过去,这十几个人竟然还各有长处。
可见这些人王爱卿是早做过准备,调查过的。
这样的办事能力,让他惊喜。
s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