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9章 落到这个地步不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交上来的这些证据不能说没用,只能说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仁武帝十分失望。

周指挥使这就是你忙了一个月查出来的东西

这么多人,仁武帝偏偏点了周明礼的名字,他不得不站了出来:回陛下,目前为止,山谷关那边的所有线索,全都指向恒王,刺杀钦差的那些人,是嘉王殿下的奶兄弟,他已经承认了是嘉王殿下指使的,人证、物证、证词俱在,原因是嘉王殿下和太子之位失之交臂,于是心生恶念。

在这次太子殿下一力促成钦差出京后,便想要杀了钦差嫁祸给太子殿下,好让陛下对太子失望。由于看管不利,此人在说完这些证词后,已经撞墙自尽,他的父母兄弟也在被抓的当天便自尽,只有妻儿活着,但这两人对此事毫不知情,没问出任何东西。

而东宫詹事,曾在司川府的市舶司暗中下过命令,将上面的船员换了下来,让另一批人上了船,事发后结合当事人的证词,可以判断火烧官船一事是东宫做的,至于原因……因马家一案,对王主事心怀怨恨。

查这些证据和线索其中的艰辛,周明礼没有说。

说了陛下也不会感兴趣。

何常,你也同样如此

仁武帝眼神沉沉的看向了何常。

何常知道陛下想要什么,可对方实在是做的太干净了,一点把柄都没抓到。

他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陛下!是臣等没用!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再加上我们和锦衣卫,忙活了整整一个月,也只查出了这些,目前实在没办法查了!还请陛下恕罪!

听到他这样说,其他几个人暗骂一声,只得全都跟着跪了下来:请陛下恕罪!

仁武帝沉默了片刻,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起来吧!诸位爱卿辛苦了。

何常不起,他跪在地上像是看不到仁武帝的脸色一样:陛下,人是查到了,可这接下来该如何交代

东宫乃是国之根本,轻易不能动摇。

如果就这么简单粗暴的抓了,很难不让人心惶惶。

但事情查都查了,之前放话诛九族之类的,现在可就尴尬了。

这九族谁敢抓

其他人顿时语塞。

啥话都让何常说了,他们说啥

可现在有人开口,他们也就不再开口,都知道陛下现在心情肯定不好。

他们等待了一会儿,才听到仁武帝凌厉的声音响起。

明日上朝,你们几个便公开案件,证人证据证词全都备齐,待明日上朝,朕自会给你们一个结果。

另,蒙喆、潘明善等重要人犯,带往金銮殿候着,一并处理了吧!

听到仁武帝的话,几个人顿时感觉卸下了一座大山。

遵命!

其他人可以离开了,但是仁武帝将周明礼留了下来。

将人留下后,殿内沉默的气氛一直蔓延。

仁武帝不出声,只用眼睛一直盯着周明礼。

周明礼站在那里,心中沉甸甸的。

你可知朕将你提到这个位置上,是为了什么

周明礼不语。

仁武帝接着说道:一把又快又锋利、所向披靡的刀,如果这把刀失去了锐气,那他就不再合格。这次你就给朕交上来这样一份答案

周明礼跪在了地上:对方将尾巴打扫的实在太过干净,证据、证人、证词全都有,稍微有不妥的地方,比如崔家那些金子的来历以及嘉王殿下的奶兄弟为何要陷害嘉王等,还没等臣等追查过去,就断了线索。

不过臣查到,崔家的三爷,被崔太保禁了足,时间刚好是钦差在肃州被刺杀不久之后的事情,还请陛下给臣一些时间,让臣从崔三爷身上入手,或许能有收获。

仁武帝淡淡道:太子这段时间正在想办法接触裴七娘,如果你不中用,朕就只能拉裴家下场了。

周明礼心头一寒:臣一定不让陛下失望。

去吧,此事暗中进行。

是!

周明礼退出大殿,心跌入了谷底。

陛下对崔家的耐心已经没多少了,他必须要尽快抓住崔家的马脚,不然师父一家····

仁武帝沉着脸吩咐高祥:去将嘉王给朕喊来!

是!

高祥匆匆的离开了大殿,吩咐下去。

仁武帝的心情奇差无比。

太子没有他想象中的蠢笨和信任崔家,但他竟然自作聪明,选择坐山观虎斗,等着他和崔家斗出一个结果来,再给予他或者崔家最后一击,好卖个人情给胜利方。

如此首鼠两端、无情无义之辈,他宁愿自已这个儿子是个蠢笨的!

既然背着崔家对着钦差动了手,就应该把事情做到极致,要么成功达到了目的,要么失败了事情处理的干干净净,可现在太子做出来的事情,既没成功,还被人查了出来。

崔家的手腕没学会,倒是学会崔家的野心了,这让他他简直怀疑自已怎么会生出这么个东西。

嘉王被带到弘德殿时,还有些高兴。

见面行完礼就忍不住对着仁武帝抱怨:父皇!锦衣卫的人实在是无法无天!儿臣说话半点不听,竟然不顾儿臣的命令,强行将儿臣的奶兄弟给抓了!求父皇给儿臣做主!

仁武帝眼神犀利的盯着他,半晌嘴里吐出两个字:蠢货!

嘉王表情愣怔,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父皇这是在骂他。

被人卖了还在给人数钱平时的机灵劲儿哪去了你自已看看吧!

仁武帝将嘉王奶兄弟的证词一把扔到了他的脸上,嘉王手忙脚乱的捡起来看了一眼。

看完他一股怒气直冲天灵盖,简直不可置信:怎么可能!他竟然污蔑我!

他跪在地上看着仁武帝对天起誓:儿臣发誓,此事真的不是儿臣做的!儿臣根本没有下过这样的命令!这上面所说全是子虚乌有之事!儿臣承认是有些不甘失去了太子之位,可儿臣和王钦差无冤无仇的怎么会想要杀了他,踩父皇的面子

父皇!这上面所说的栽赃陷害之事,只怕儿臣才是这个受害者啊!肯定是大哥身边的人看儿臣不快,这才陷害儿臣,求父皇明察!

仁武帝站起身看着他:自已奶嬷嬷的儿子,一奶同胞的兄弟背叛你,你都毫无所觉,落到今日这个地步不冤。

原本你成亲后就该就藩的,是你母妃不舍得,这才多留了你两年,三日后,你就去肃州就藩吧!安分守已,做好自已分内之事,这辈子衣食无忧。

s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