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唯利是图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4章 顶级黄口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围观赶集的群众听说这就是苏阳,几十双眼睛唰唰的飞了过来,看得苏阳浑身发毛。

苏阳摆摆手,“算了算了,没啥事都撤了吧,别影响大家赶集。”

阿不都立即扯着嗓子帮腔:“都听见没?该干嘛干嘛去!“

等人群散开,他又腆着脸凑上来:“阳哥,赏个脸,让小弟做东,咱们边吃边聊?“

看着他们这么热情的份上,苏阳便应了他们,来到附近的一家羊头铺子。

阿不都把那个“大哥大“往油腻的木桌上一撂——好家伙,塑料壳子磕在桌面上“咔嗒“一声脆响。

假的不能再假了。

“老板!上十五个羊头吃着先!“

阿不都吆喝道。

哈孜克不甘示弱:“给我单加俩!“

反正不用自己掏钱,不吃白不吃。

滚烫的羊头刚端上来,大家伙就迫不及待地撕开皮肉,炖得酥烂的羊肉一扯就脱骨。

放在搪瓷杠子里垫底,上面再撕上一个馕饼,浇上一勺浮着油花的清汤,最后把羊脑放在上面。

当然少不了皮牙子,多多的放。

一份简简单单的午餐。

吃着饭,阿不都从兜里掏出一块石头放在桌子上。

“阳哥,都说你那收料子,你给上上眼,看着这料子咋样?”

苏阳打眼一看,看这外形呈暖黄色,油润有光,在油腻的桌面上格外扎眼,应该是鸡油黄。

典型的且末鸡油黄,成色不错。

“还行,”他头也不抬地撕着羊肉,“百十块的小玩意。“

小玩意?

阿不都有些懵了。

百十块钱什么时候变成小玩意了。

对于他们来说,一百块钱难死英雄汉。

吭哧吭哧的摸一天鱼,也卖不了这么多,而且还要好几个人分。

就这么一块石头,居然能值百十块钱,上哪找这么好的事去。

阿不都脸色楞了一下。

苏阳还以为他要讨价还价,毕竟吃了人家的羊头肉,大不了再加十块的友情价,多了就是道德绑架了,朋友都没得交。

不过,阿不都的脸色忽然一喜。

咧着嘴说道:“阳哥,兄弟这里有个发财的路,跟这料子有关系,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苏阳吃着羊舌头,就着半个皮牙子,咬的脆响。

随后将那料子拿在手上,脑海中忽然浮现出石料的信息提示。

黄口料?

苏阳腮帮子里塞满了肉,扯了两张纸擦了擦手。

【种类:和田黄口料(天山矿脉边缘料)】

【特色:蜜蜡黄底色带青灰过渡,表层有戈壁风蚀纹,打灯可见雪片状结构】

【价值:当前市价约100元,若雕刻成摆件可售1500元以上】

【产地:库兰河上游野狼沟河谷】

苏阳看着信息提示,来了兴趣,将嘴里的肉咽下去,问道:“你从哪里来的?”

“臭水河那边的野狼沟嘛。”阿不都也没隐藏,他自己也想搭上苏阳这个快车,以后也好交运。

“野狼沟在哪?”苏阳对这块地方不熟,很多地方不知道名字。

“阳哥,就是今晌午你们抢鱼....呸,我们讹人的那个河谷里,再往上游二十里地就是了。”

苏阳点点头,眼神正在思索,想起之前在那片河谷还帮那些牧民打过狼崽子,那些狼崽子就是从野狼沟方向过来的。

说实话,那地方还挺危险的。

但是黄口料,苏阳也不舍得放过,这也是来到这里头一次碰到黄口料。

黄口料是和田玉中偏黄色调的一种戈壁料或者山料,属于透闪石、阳起石的一种,大家俗称“黄娃子料”。

原本呢,是当做黄玉的一种替代品,价值并不高,只有QM县那边有家公家矿,用的是黑火药爆破,碎料率高达60%。

大件都当按照黄玉的三成的价格卖给了玉器厂,每公斤的价格是80块。从玉器厂流出了不少的黄口边角料,五十块钱一麻袋随便拉。

直到在2003年的时候,经过玉石行业的鉴定,将这种黄娃子料认定为独立玉种,价值也涨了不少。

在奥运年的时候,就已经涨到了每公斤8000块。

到了2024年的时候,就已经到了每公斤15万的地步,涨幅超过了1000倍。

既然碰到了黄口料,苏阳自然是心动了。

又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但是野狼沟可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地方,那地方狼崽子成群,就算是打猎的老猎户,都不会轻易涉足。

一旁的阿不都看苏阳有些苗头,立刻说道:“阳哥,我给你带路,俺们哥几个经常去那边蹚出了一条道,那地方熟悉的很,要不让兄弟几个跟着你一起发财咋样?”

苏阳放下料子,端起搪瓷缸子喝了口鲜汤。

“阿不都,你这算盘打的可以嘛,不过看你这么有诚意,把宝地都交了,那就一起发财嘛!”

“好嘛好嘛!”阿不都顿时喜了,朝着外头喊道:“老板,再来俩羊腰子嘛,皮牙子再来俩!”

吃过饭,哈孜克一直打着饱嗝,显然是吃过瘾了。

苏阳他们也没有逗留,刚才跟阿不都也大概商量了一下,明天一起去野狼沟趟趟路。

哈孜克挺着大肚子,肩膀上扛着化肥袋子,铁桶挂在车尾巴上,一边一个。

摩托车一溜烟的驶出达坂城。

看着苏阳远去的身影,阿不都兴奋的搓着手。

看来自己的钱途终于是来了,据王强跟他天透露,这大半年的时候,跟着苏阳干的人,一个个的现在都成暴发户了。

现在王强当着巴扎管理员,都他娘的领上工资了。

而且自己算是“带资进组”,有投名状啊,以后肯定会发达的。

苏阳在路上的加油站,给摩托车加满了油,明天直接去野狼沟后的话,去一趟都要两百多公里,起码要开一晌午,必须得先加满油。

他们来到乔木村,天色还放着亮。

会场的屋子盖的还挺快,一天不见,墙体又高了一截子。

几个大工都已经开始搭第一层的架子了,一辆三轮车正在卸架板。

这会的架板还是竹坯子绑在一起做的,比较有韧性,四五人并排站都不要紧。

他们都是巴扎上相熟的面孔,见面了点头打个招呼。

随后苏阳骑车回到家里。

哈孜克将铁桶里剩下的七八条小鱼给倒进了盆子里。

颠簸了一路,这些鱼都翻了白肚皮。

好在死的时间不长,鲜劲儿还在。

苏老娘从厨屋里拿出一把菜刀,坐在井台边上开始开膛破肚。

“阳子,明天就是二十六,咱们这是是不是逢集哩?要不咱留着明天卖?”

苏老娘一说,苏阳忽然想起来,明天是乔木村第一个正式成集的第一个巴扎。

“害,这几条死鱼谁要啊,别留着了,今晚都给炖了吧,家里人多,今天哈孜在咱家吃饭。

“对了,还有陈叔我等会也去叫一声,还有小成哥跟热巴嫂子,要是没做饭就一块尝个鲜吧,反正也都没外人。”

苏老汉在厨屋里起火烧水,应道:“行嘛,凑一块热闹热闹。”

屋外的哈孜克,在井台帮着压着水,洗了洗手,激动的说道:“阳哥,那我去叫他们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looktxt.cc。船说手机版:https://m.bilooktxt.cc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