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2章 难忘的生日祝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为了便于工作,刘清明将帐篷设在了工地旁,亲自出任公路建设总指挥。

设计方是省建筑设计院,并由专家带队进行实地测量,最终确定方案。

大部分路段依托原有基础,尽量减少施工难度,降低成本。

为了进一步节省开支,每个村都动员了十名青壮年,跟着施工方的专业队伍一起工作,顺便接受对方的训练。

今天要完成一处爆破作业,刘清明亲临现场,以防村民们不听指挥,酿成伤亡。

他向一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说:“陈工,一定要保证所有人退出安全距离。”

陈工是设计方的代表,负责工程监理。他推了推眼镜,看着施工方的项目经理带着爆破组正在往回退,回答道:“检查了两遍,也拉了警戒线。就怕有村民好奇心重,留在山上不下来看热闹。”

刘清明转头叫来甘宗亮。

他是东山村的队长,现在负责协助管理所有参与工程的村民。

“再去检查一遍,确保我们的人都在,山上没有闲杂人等。”

“好嘞!”甘宗亮马上跑出去,拿起一支红色的小旗向远处山头用力挥舞。

很快,远处的山坡上也有旗帜晃动,传来回应。

他布置的人手在封锁线外,挡住了所有试图进入作业区的村民。

等到爆破组返回,再一次清点人手,确定无误后,项目经理对刘清明点点头,然后摁下了起爆按钮。

“轰——轰轰——”

三十几处炸点依次炸响,山体发出沉闷的震动,巨大的石块从崖壁上滚落,掀起漫天的尘土。

“一、二、三……三十三、三十四。”

几名技术员在心里默数着爆炸声响,核对之后向项目经理报告,“所有炸点全部起爆,无一哑火。”

经过检查,爆破达到了预期效果,没有人员伤亡,刘清明也松了一口气。

等到山体平稳,尘埃稍落,大型施工车辆开始入场。

甘宗亮也带着村民们,在项目经理的指挥下进场作业。

他们从最简单的土石清理入手,一步步学习工程建设和施工方法。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未来将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拉出一支合格的有资质的建设队伍,也能解决一部分村民的长远生计问题。

眼下这条公路便是刘清明目前工作的重点。

乡政府的日常工作,有副乡长于锦绣和其他几名党委委员协助完成,大都是些琐碎小事。

只有这条路的修建,涉及到乡里最大一笔资金,交给谁,刘清明都不放心。

即使他已经和赵元佐达成协议,但这笔钱真要被挪用了,对方也能找出一百个理由。

还不如自己亲自经手。

三十多公里的水泥混凝土公路,设计工期十一个月。

公路等级三级,双向四车道,不设中央隔离带。

考虑到重载车辆的通过能力,对路面路基有更高的要求,也会相应延长施工时间。

刘清明不懂专业技术,他选择相信专家的建议,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对他而言,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下午六点,太阳还没下山,于锦绣带着一群妇女为工地上的人送来了热菜热饭。

村民一天有十块钱的劳务费和两块钱的饭补,按三百天的工期来算,一百四十人的用工成本在五十万左右。工资按天结算,绝不拖欠。

刘清明把二百八十块钱的饭钱交给于锦绣,又把一千四百块的劳务费分别交给甘宗亮和其他村的队长。

一天的工作,就算正式结束了。

他拿出自己的搪瓷饭盒,正准备去大锅前打饭,于锦绣却快步跑了过来,递给他一个漂亮的饭盒。

饭盒是粉色的,上面还有着明显女性特征的卡通图案。

刘清明没有接:“你不用给我开小灶,大家吃什么我吃什么,不要搞特殊化。”

于锦绣却不收回手,执意道:“你先看看再说,看完再决定要不要还给我。”

刘清明不解,就算里面是山珍海味,他也不可能在众人面前搞特殊。

但于锦绣却是不依不饶,一定要他看。

眼瞅着两人这样拉拉扯扯,周围不少村民都投来好奇的视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