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盛唐庶女:携史纠错系统破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1章 执笔逆命重塑未来之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月光漫过青瓦,苏婉儿跪坐在屋顶的檀木案前,指尖在系统界面的"盛唐执笔"图标上悬了三息。

晚风掀起她月白裙角,露出绣着缠枝莲的素色中衣——那是母亲陈氏前日里刚为她缝的,针脚细密得能数清。

"叮——"

系统提示音比往日更清亮。

她望着界面上跳动的"唐韵值+1200",喉间突然泛起一丝腥甜。

这是使用最高阶能力的代价,可她望着新增的"命运线修改"功能,舌尖抵着后槽牙笑了。

前日里那道士用《逆局策》将她的局搅成乱麻时,她攥碎了半块茶饼;昨日系统提示"历史纠错进度仅37"时,她在佛堂跪了整夜。

如今——

"输入目标。"她对着空气轻声道,瞳孔里映着界面上的蓝色光流,"裴炎与安禄山合谋失败,裴炎被诛,安禄山退守范阳,大唐提前十年整顿军备。"

话音未落,系统界面突然泛起涟漪,一行小字浮起:"检测到外来干扰,需配合现实行动完成修正。"

"早该如此。"苏婉儿扯下鬓间银簪,在案几上重重一敲。

东厢房的窗纸"唰"地被风卷起,露出王敬之微怔的脸——他本在檐下守夜,听见动静立刻抬头,腰间鱼符撞出细碎的响。

"王大人。"苏婉儿翻身跃下屋顶,落地时裙裾扫过他皂色官靴,"去御史台。

弹劾裴炎的折子我昨夜写了七遍,证据在青竹匣第三层。"她从袖中摸出个巴掌大的檀木匣,匣身还带着体温,"苏明谦从太原带回的密信,裴炎私调粮草给范阳军的账册,全在里头。"

王敬之接过匣子时,指腹触到匣盖上未干的墨迹——是苏婉儿方才用簪子刻的"铁证"二字,划痕里还凝着血珠。

他喉结动了动:"需要下官现在就去?"

"现在。"苏婉儿抬手指向东方——启明星已爬上宫墙,"等朝会钟响,裴炎的人就该往中书省去送军报了。"她顿了顿,声音突然放软,"王大人可记得,上月在平康坊,那老妇拉着我哭说儿子被征去范阳修军道?"

王敬之的指尖在匣扣上收紧。

他想起那日苏婉儿蹲在青石板上,替老妇擦眼泪时说的话:"我会让那些该流血的人,流够他们的份。"此刻再看她眼底的光,他突然明白,这位总被说成"庶女强出头"的姑娘,从来不是要争什么,她是要把这世道,往该走的路上扳一扳。

"属下这就去。"他抱了抱拳,转身时官服下摆带起一阵风,吹得廊下灯笼摇晃,将苏婉儿的影子投在粉墙上,像柄未出鞘的剑。

"慢着。"苏婉儿叫住他,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拿两个糖蒸酥酪,御史台值夜的老张头爱吃甜的。"见王敬之愣神,她笑出梨涡,"折子要递得快,总得让管门的公公乐意掀门帘不是?"

王敬之接过纸包时,闻到了里头飘出的桂花香气。

他突然觉得,这姑娘最可怕的不是那些翻云覆雨的计策,是她总能在最狠辣的局里,留出三分人间烟火气——就像现在,她明明要掀翻裴炎这棵盘根错节的老树,却还记着替下属想周全。

等王敬之的身影消失在朱漆大门外,苏婉儿转身看向院角的老槐树。

树后转出个穿短打、腰悬短刀的青年,是苏府暗卫头目苏怀义。

他单膝点地:"姑娘要的人,都在马厩候着了。"

"去河北道。"苏婉儿从袖中抖出一卷绢帛,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见人就说裴大人要做霍光第二,范阳军不过是他手里的刀。"她指尖划过"霍光"二字,"记得挑茶棚、赌坊、绣楼这些地方,越市井越好。"

苏怀义展开绢帛,见第一行写着"裴炎私通范阳,欲行废立",眼底闪过惊色:"这这不是要把水搅浑?"

"本来就是浑水。"苏婉儿望着天边渐亮的鱼肚白,"那道士能把长安当棋盘,我就把河北道当鼓槌。"她屈指敲了敲他腰间的短刀,"你只需要让这鼓槌,敲得够响、够乱。"

苏怀义把绢帛往怀里一塞,翻身上墙时回头笑:"姑娘放心,属下保证让裴大人的名字,比长安城里的胡旋舞传得还快。"

马蹄声碎在晨雾里时,苏婉儿已换了身月青窄袖襦裙,提着个玄色木盒站在兵部衙门前。

门房老张头刚打了个哈欠,就见她递来块羊脂玉佩——是太子前日里赏的,刻着"监国"二字。

"苏娘子?"老张头慌忙去接,手在半空顿住,"您这是"

"送份紧要军报。"苏婉儿将玉佩塞进他手里,"劳烦通传王敬之大人,就说《北疆防御调整令》到了。"

门房里突然传来翻找东西的响动。

杜鸿渐掀开门帘出来时,外袍还系错了带子,手里抓着半块冷掉的炊饼:"婉儿?

你怎么"他的目光落在她手里的木盒上,瞳孔骤缩,"这是你前日说的那道调令?"

苏婉儿点头。

木盒打开的瞬间,杜鸿渐手里的炊饼"啪"地掉在地上——泛黄的绢帛上,用朱笔圈着"河西、陇右两镇",旁边密密麻麻批注着"分兵三路,形成钳形"、"粮草囤于雁门关后"。

最下方,是她的署名:"苏婉儿谨呈"。

"这这要抽调两镇近十万兵马。"杜鸿渐的手指在"钳形"二字上发抖,"杨相那边太子那边"

"太子昨日在兴庆宫陪陛下看舞马,陛下夸他颇有太宗之风。"苏婉儿的声音像浸了冰水的刀,"杨相昨日收了范阳送来的十车北珠,他夫人正拿着算盘算能打多少支步摇。"她合上木盒,"现在,只有陛下能阻止安禄山,而陛下需要看到范阳军不是不可战胜。"

杜鸿渐突然明白了。

前日里苏婉儿拉着他看地图,用炭笔在幽州周围画圈时,说的"围魏救赵"原是这个意思。

他扯正衣带,对着她郑重一揖:"我这就去见太子。"

他扯正衣带,对着她郑重一揖:"我这就去见太子。"

"等等。"苏婉儿从盒底摸出张纸条,"让太子附笔一句愿为陛下守关。

陛下最近总念着高祖当年晋阳起兵,这八个字,比十万大军管用。"

兵部的漏壶滴到第七声时,王敬之的快马冲进了院子。

他官帽歪在一边,腰间鱼符撞得叮当响:"成了!

御史大夫看了密信,当场拍案说此等国贼,安能容他!"他喘着气,"裴炎今早本要去兵部送范阳军报,现在被左金吾卫堵在崇仁坊了!"

苏婉儿的指尖在系统界面上轻轻一颤。

她看见界面里裴炎的命运线正由红转灰——那是将死之兆。

可更让她心跳加速的,是另一条命运线:安禄山的命线原本像团乱麻,此刻正一寸寸缩向范阳方向。

"去大明宫。"她抓起木盒就走,"裴炎被擒,安禄山必然慌乱。

得让陛下尽快下旨,召裴炎回京述职。"

"可裴炎已经被左金吾卫"

"那是明面上的。"苏婉儿回头时,耳坠上的珍珠闪了闪,"他的暗桩还在河北道,他的死士还在长安。"她的声音突然低下去,像在说给自己听,"那道士能留下《逆局策》,就说明他早就算到这一步。

我要让裴炎在回京路上开口。"

王敬之和杜鸿渐对视一眼,同时跟上。

三人穿过朱雀大街时,晨钟正好撞响。

九声清越的钟声里,苏婉儿看见街边茶棚里的老丈举着茶碗念叨:"裴大人要当霍光?

可霍光最后不也被抄家了么?"

她笑了。

三日后的深夜,大牢里的油灯结了灯花。

裴炎瘫在草席上,囚衣浸透冷汗。

他望着对面坐着的苏婉儿,喉咙里发出破风箱似的声音:"你你怎么知道我藏了密信?"

"因为有人比我更想让你死。"苏婉儿转动着手里的《逆局策》残卷,"那道士给你的,从来不是什么逆局,是催命符。"她把残卷推过去,"你供出他,我保你全尸。"

裴炎的手指抠进草席里。

他想起三日前在崇仁坊,那个穿青衫的道士突然出现,往他怀里塞了卷书就消失;想起今早押解路上,暗桩递来的纸条写着"弃车保帅";想起方才狱卒送来的饭菜里,有他最爱的鲈鱼脍——只有那个人知道他爱吃这个。

"他他说他叫叫李淳风。"裴炎突然哭了,"可李淳风早死了五十年!"

苏婉儿的瞳孔骤缩。

系统界面在她眼前炸开红光,"历史干扰者:疑似穿越者重生者"的提示刺得她眼疼。

她抓起残卷,看见最后一页上歪歪扭扭写着"太原失,则长安危;暗桩动,则局破矣"——和前日里她烧的那张残页一模一样。

"李淳风"她轻声重复,指尖抚过残卷边缘的焦痕,"你以为借古人之名就能瞒天过海?"

狱卒突然来报:"苏娘子,范阳急报。"

安禄山退守范阳的军报展开时,晨光正漫过大牢的小窗。

苏婉儿望着"叛军内乱,自相残杀"的字样,终于笑出了声。

她把残卷塞进袖中,对王敬之道:"去宣政殿,告诉陛下,裴炎已招供。"

当午,裴炎被押往菜市口。

苏婉儿站在苏府门前,望着远处腾起的烟尘,耳边响起系统提示:"历史修正完成,主线任务变更:阻止盛唐崩解,开启万邦来朝结局线。"

她抬起头,朝阳正爬上飞檐的瑞兽。

风里飘来隔壁茶铺的吆喝:"新到的湖州紫笋茶,喝了能沾盛唐气运嘞!"

苏婉儿摸了摸袖中残卷,嘴角扬起抹淡笑。

这一局,她赢了。

可那个自称李淳风的道士

系统界面突然闪烁起来,一行小字浮现在最上方:"检测到高级干扰源,建议宿主提升唐韵值至8000。"

她望着渐亮的天空,轻声道:"下一局,我会让你连棋子都做不成。"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