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盛唐庶女:携史纠错系统破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2章 黑甲暗涌险途突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山风卷着雪粒打在苏婉儿面甲上,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她蹲在老松的枝桠间,瞳孔在夜色里缩成针尖——江对岸河谷的黑影已漫过最后一道缓坡,最前骑的银枪挑着"安"字旗,金线在月光下泛着冷硬的光,像淬了毒的蛇信子。

"娘子!"身侧的阿竹攥紧她的衣袖,声音发颤,"马蹄声至少百骑。"

苏婉儿反手按住阿竹手背,掌心的温度透过皮手套传过去:"数过三次,是一百零八骑。"她的指节抵着树干,树皮的纹路硌得生疼,"精锐重装骑,马镫裹布,鞍鞯无铜钉——这是安禄山的影卫。"

前月系统浮窗闪过的"天宝十四载冬,范阳节度使安禄山遣影卫截杀勤王使"突然在脑海里炸开。

她喉间发苦,指尖摸向腰间的唐韵玉牌——今日凌晨刚用唐韵值兑换了《李靖兵法·夜战篇》,此刻牌面还泛着暖玉的温凉,像在提醒她:该用了。

"熄灭火把。"她压低声音,"所有活物伏低,口鼻用布巾裹紧。"

林子里的动静霎时收得极干净。

王敬之的玄色大氅扫过她脚边,带起一片松针;杜鸿渐的佩刀擦过石棱,溅出半星火星,又被他迅速用靴底碾碎。

苏婉儿望着两人的背影——王敬之摸向腰间的绊马索时,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杜鸿渐解下外袍裹住马嘴,那匹青骓马立刻安静地垂下头,睫毛在月光下投出扇形的影子。

"杜大人。"她唤住正要翻身上马的杜鸿渐,"绕后探路时,若遇岔口,砍断第三棵桦树的东南枝。"杜鸿渐点头,腰间太子赐的玉牌晃了晃,在他转身的瞬间隐入黑暗。

王敬之凑过来,呼出的白雾在面甲上凝成霜:"山道两侧的荆棘丛,我让护卫埋了十处绊马索。

火折子藏在树洞里,您看够么?"

苏婉儿摸出怀里的地图,借月光扫过——前方三里的鹰嘴崖,山道最窄处仅容两骑并行,崖壁上垂着枯藤,脚下是碎石滩。

她的指甲在"鹰嘴崖"三个字上掐出凹痕:"不够。"她抬头看向王敬之,"让他们把松针堆在绊马索前两丈,火折子点着了扔进去。"

"松针?"王敬之愣了愣,随即眼睛一亮,"松脂遇火燃得快,能呛得马惊!"他重重捶了下她肩膀,"苏娘子这脑子,该去兵部当尚书!"

苏婉儿没接话,她望着河谷方向——敌军的马队已过了江心浅滩,铁蹄敲在卵石上的脆响像擂鼓。"阿竹。"她解下外袍系在腰间,露出里面的锁子甲,"跟我潜到敌侧。

记着,我摸三次耳垂,你就吹银哨。"

阿竹抽出短刀,刀鞘磕在石头上的轻响被马蹄声淹没。

两人贴着山壁往下挪时,苏婉儿的靴底踩碎了一截冰棱,凉意顺着脚腕往上窜。

她想起系统提示的"影卫善夜袭,目标为勤王使",喉间突然发紧——他们这队人里,除了杜鸿渐带着太子手谕,她怀里还揣着郭子仪的密信,以及

"吁——"

头骑的喝令声惊得她猛地顿住。

月光正好漫过敌军前队,为首的将官摘下铁盔,露出左颊狰狞的刀疤。

苏婉儿的心跳漏了一拍——这张脸,和前日系统浮窗里"影卫统领李铁鹰"的画像分毫不差。

"放信号。"她对着阿竹耳边呵气,手指快速在自己耳垂上点了三下。

银哨声像游丝般窜上夜空。

几乎同时,鹰嘴崖方向腾起一支火把,火舌卷着松脂噼啪作响,将山道照得亮如白昼。

几乎同时,鹰嘴崖方向腾起一支火把,火舌卷着松脂噼啪作响,将山道照得亮如白昼。

"有埋伏!"李铁鹰的咆哮混着马嘶炸响。

但已经晚了——王敬之的护卫从左侧荆棘丛里拽动绳索,三匹前骑的马蹄被绊马索死死缠住,人和马重重砸在碎石滩上;右侧树洞里的火折子同时飞出,松针堆腾起冲天烈焰,火星子扑到马臀上,惊得马群人立而起,铁蹄乱踏。

苏婉儿抽出腰间的唐刀,刀身映着火光泛着冷光。

她冲向李铁鹰时,靴底踩着碎石打滑,却借着这股冲力撞开他的横刀。"当啷"一声,李铁鹰的刀飞进火里,烧得通红。

"你是谁?"李铁鹰反手抽出短刃,刀尖抵住她锁骨,"杨国忠的人?

还是太子"

苏婉儿的唐刀划开他的甲缝,血珠溅在她面甲上,烫得她眯起眼:"我是来送你见安禄山的。"刀刃入肉的瞬间,她摸到他腰间的铜令,上面刻着"影卫"二字,背面还铸着一行小字:"刺苏,活要见人,死要见首"。

"苏?"她猛地扯下李铁鹰的面巾,血从他喉间涌出,在雪地上洇开暗红的花。

阿竹举着火把凑近,火光里,那行小字清晰得刺眼:"苏守谦之女,名婉儿"。

"娘子!"王敬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的玄色大氅沾着血,"杀了三十七个,擒了八个。

其余的"他顿了顿,"坠崖了。"

苏婉儿把铜令攥进掌心,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

系统浮窗突然在眼前闪过:"历史原线:苏婉儿于天宝十四载冬死于影卫截杀,苏氏全族三月后覆没。

当前纠错进度:30。"她深吸一口气,寒风吹得她眼眶发酸:"他们能追到这里,说明有人泄了信。"

杜鸿渐的轻骑这时从山后转出来,他的外袍破了个洞,露出里面染血的中衣:"后队没有伏兵,但我在五里外的驿道发现新蹄印,至少三百骑。"

王敬之的刀"当"地插在雪地里:"三百骑?

我们只有二十护卫,加上伤号"

"改道河湟。"苏婉儿打断他,从怀里掏出地图撕成两半,"原计划去长安的信鸽,我昨日已让老周带往河西。

现在我们走青盐古道,翻日月山。"她望向东方——天际已泛起鱼肚白,隐约有号角声随风飘来,像极了千军万马的前奏。

阿竹帮她裹紧外袍时,触到她掌心的铜令,凉得刺骨。

苏婉儿望着渐亮的天色,系统提示音在耳边响起:"唐韵值+200,当前等级:史鉴初明(8001000)。"她摸了摸腰间的玉牌,那里还揣着郭子仪的信,墨迹被体温焐得有些晕开,却依然清晰:"若有急难,可往河湟寻我旧部。"

"启程。"她翻身上马,马蹄踏碎一层薄冰,"过了日月山,就能见到郭子仪的人。"

东方的号角声更近了,像一张无形的网,正朝着他们所在的山谷缓缓收拢。

苏婉儿夹紧马腹,目光扫过满地狼藉的战场——血与雪混在一起,像极了史书里那些模糊的记载。

但这一次,她要让所有的字迹都清晰起来,清晰得足以让后世的人知道,在天宝十四载的寒夜里,有个女子曾带着二十护卫,在雪地里撕开了安禄山的第一张网。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