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盛唐庶女:携史纠错系统破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4章 断敌粮道烽烟再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帐外的梆子刚敲过二更,苏婉儿的指尖还按在"河阳"二字上,烛火在她眉骨投下晃动的阴影。

护卫的声音穿透帐帘时,她甚至能听见自己心跳撞击甲片的闷响——叛军渡黄河了,比系统推演的时间早了三个时辰。

"王大人!"她旋身抓起案上的火漆印,唐刀鞘在木案上磕出清脆的响,"立即派三拨快马,走泾阳、冯翊、龙门三条路,务必在寅时前把信送到李光弼将军手里。"话音未落,她已抽出半卷地图拍在王敬之胸口,"告诉李将军,原计划提前,陕州是虚,他们真正要保的是——"她的指甲在"卫州"二字上掐出白痕,"卫州到汲郡的山谷粮道。"

王敬之接过地图的手稳得惊人,官服下的肌肉绷成铁线:"明白。

末将这就去挑最善夜奔的骑卒,每人配两匹快马。"他转身时带起一阵风,帐角的灯穗子摇晃着扫过苏婉儿的手背,像极了前世历史课上老师敲黑板的教鞭。

"且慢。"苏婉儿突然喊住他。

王敬之的脚步顿在帐门口,月光从他背后漏进来,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她摸出腰间的玉佩抛过去,羊脂玉在夜色里泛着温润的光,"拿这个给守关的兵卒看,若有耽搁——"她尾音一沉,"提头来见。"

王敬之接住玉佩时,指腹擦过刻着的"苏"字,喉结动了动:"末将明白。"他倒退两步出帐,马蹄声很快在营外炸响,像一串滚落在地的铜铃。

帐内重归寂静,苏婉儿这才摸向心口。

系统的地理沙盘烫得惊人,她闭眼调出界面,虚拟的山川在脑内翻涌——叛军的红色标记如毒疮般从黄河边往陕州蔓延,而那条细若游丝的蓝色粮道,正从卫州穿进两山夹峙的峡谷。

她想起系统昨日推送的"唐韵值"提示:"断粮道可获800点",原来不是巧合。

"阿七。"她睁眼时,烛火正好烧到灯芯,噼啪爆响惊得帐外的巡夜犬吠起来。

阿七掀帘进来,药囊在腰间晃得叮当作响:"小姐。"

"取笔墨。"她扯过案上的信笺,笔尖在纸上洇开一团墨渍,"写《断粮策》:一,伏兵山谷两侧;二,待粮队入谷,火油灌下;三,趁乱截断前后退路。"她的声音越来越快,仿佛在和时间赛跑,"另外,告诉李将军,叛军粮队每十车配三十护兵,但他们的弓矢只够射两轮——"她突然停笔,想起王敬之昨日捡回的麸皮饼,"他们连军粮都掺麸皮,火油必是用棉籽油,见火就着。"

阿七研墨的手顿了顿:"小姐怎么知道?"

"系统说的。"苏婉儿没抬头,笔走龙蛇,"昨日兑换的唐代军资考里写得清楚。"墨迹未干,她已用火漆封好,"找个会口技的暗卫,扮成卖枣的商队,走太行陉。"她把信塞进阿七手里,"记住,这信比你的命还金贵。"

阿七把信贴在胸口:"明白。"他退出去时,靴底碾过地上的碎冰,发出细碎的咔嚓声。

次日清晨的渭水结了层薄冰,晨光像碎银撒在河面上。

苏婉儿踩着霜花走进义勇军营地时,三百青壮正蹲在草垛边啃冷馍,见她过来,稀稀拉拉站起来。

有个络腮胡的汉子抹了把嘴:"女娃子带兵?

咱可只认刀把子硬的。"

"刀把子硬不硬,试过才知道。"苏婉儿解下腰间唐刀,刀鞘"当"地砸在地上。

寒光出鞘的瞬间,几个汉子下意识后退半步。

她反手挽了个刀花,霜刃掠过最近的草垛,整捆干草"刷"地分成两半,"我教你们的不是硬拼,是——"她刀尖挑起半片草叶抛向空中,"怎么让五个人追着五十个叛军跑。"

王敬之从队尾挤过来,官服换了件半旧的短打,手里还提着两柄短刀:"小姐说的游击战术,就是专挑粮队尾巴打。"他抛给络腮胡一柄刀,"砍马腿、烧粮车、吹号角吓人,等他们追过来——"他突然弯腰钻进草垛,再抬头时已绕到汉子背后,"咱们早跑没影了。"

络腮胡摸了摸后颈的冷汗,咧嘴笑了:"这法子妙!

咱庄户人最会钻青纱帐,比叛军的马蹄灵便多咧!"

苏婉儿看着人群里渐渐腾起的热气,指尖轻轻叩了叩刀镡。

系统的"人脉图谱"在眼前浮动,三百个名字正从灰扑扑的点变成淡蓝色——这是转机的颜色。

她提高声音:"今日起,王大人带你们练急跑、躲箭、放火。"她扫过众人发亮的眼睛,"等打退叛军,每人再赏两斗米——苏家的粮栈,管够!"

人群爆发出欢呼,王敬之抹了把额角的汗,凑到她耳边:"小姐此计,实乃四两拨千斤。"他的声音里带着笑,"末将从前在兵部,可没见过这么带劲的兵。"

数日后的黄昏,营外突然传来马蹄声。

杜鸿渐掀帘进来时,官服下摆沾着草屑,眼睛亮得像星子:"小姐!

李光弼将军得手了!"他从怀里掏出半焦的布帛,"这是从叛军粮仓里抢出来的军册,烧了八成,但能看出存粮少了三成!"

苏婉儿接过布帛,指尖触到焦痕里的米渣。

系统提示音在脑内响起:"检测到历史线偏移,唐韵值+800。"她抬头时,看见杜鸿渐的命运线从暗红转成靛蓝——这是太子心腹该有的颜色。

"敌军士气大跌,已有裨将带着八百人投诚。"杜鸿渐喘了口气,"他们说,营里现在分粮按官阶,小卒三天才能吃顿热饭。"

"这只是开始。"苏婉儿把布帛递给阿七,"接下来才是关键。"她转身看向帐外,渭水畔的百姓正排着队领米,老妇们在搭临时医棚,"去告诉里正,把民团的牌子竖起来。"她指了指远处的草棚,"运粮、救伤、传信,每个民团成员记功,战后凭功领田契——苏氏的田契。"

王敬之在旁边记着账,笔尖顿了顿:"小姐,这得花不少银钱。"

"银钱能再赚。"苏婉儿望着暮色里晃动的"苏"字旌旗,"民心,买不来。"

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落在新立的"苏氏驿站"木牌上。

系统的"盛唐执笔"界面突然弹出,她望着新增的800点唐韵值,嘴角微扬:"这一局,我们赢了第一步。"

话音未落,帐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阿七掀帘进来,压低声音:"小姐,郭将军遣使求见。"

苏婉儿转身时,暮色正好漫进帐内。

她看见门口站着个穿玄色劲装的汉子,腰间悬着半旧的鱼符,上面的"郭"字在阴影里若隐若现。

她微微一笑,眼中寒光乍现——该来的,终于来了。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