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盛唐庶女:携史纠错系统破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7章 议和之邀棋逢对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苏婉儿捏着羊皮纸的指尖微微发颤,麒麟印的纹路在晨光里泛着暗金,像根细针直扎进她心头。

原史线里,郭子仪在安史之乱中最擅奇袭,从未主动议和——这封信,分明是历史的褶皱里突然裂开的一道缝。

"小姐?"阿七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

苏婉儿这才发现自己站在营地中央,脚下的狼头旗碎片扎进靴底,血珠正顺着鞋帮往下渗。

她低头扯下一片带血的狼毛,系统的地理沙盘在脑海里轰然展开,陕州的位置红得刺目,像是被泼了一盆新鲜的血。

"去把王大人和杜员外郎请来。"她将羊皮纸塞进怀中的暗袋,那里还贴着母亲昨夜塞给她的平安符,绣工歪歪扭扭,针脚里浸着艾草香。

王敬之来得最快,腰间的银鱼袋撞在剑鞘上叮当作响。

他掀开门帘时带起一阵风,吹得案上的军报哗啦啦翻页:"苏娘子,可是陕州有变故?"这位暂代兵部左司郎中的监察御史眼尾微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牌——那是他昨日亲手从敌将身上搜来的信物。

杜鸿渐随后而至,鬼头刀的刀穗还沾着未干的血渍。

他倚在门框上,靴底碾碎了半片带泥的箭簇:"崔乾佑跑了,但他的残兵够喝一壶的。

这时候郭子仪邀你议和"尾音拖得老长,目光像两把淬了毒的刀,在苏婉儿脸上来回刮。

苏婉儿扯下案上的地图,用炭笔在陕州与长安间画了三道红线:"郭将军的信我看了。

原史线里,他此时该在云中郡整军,突然转向陕州议和"她顿了顿,炭笔重重戳在函谷关的位置,"要么是他探到了安禄山的新动向,要么"

"要么是饵。"王敬之接得极快,手指叩了叩地图上的潼关,"若娘子贸然入陕,敌军可断我后路,将苏氏、郭家军一锅端。"他忽然笑了,眼尾的细纹里闪着锐光,"但娘子若不去"

"郭家军会觉得咱们首鼠两端。"杜鸿渐踢开脚边的断矛,"前日咱们帮他截了安禄山的粮草,他正需要咱们当盟友。

这时候拒邀,信任就像这矛——"他用力一折,断矛发出刺耳的裂响,"碎了。"

苏婉儿的指甲掐进掌心。

系统的人脉图谱浮现在眼前:郭子仪的命运线由蓝转青,缠在陕州那团红雾里;杨国忠的线却突然从长安方向窜来,像条吐信的蛇。

她深吸一口气,炭笔在三道红线上点了点:"三十名暗卫,分三拨埋伏在这三处。"她指向华山北麓、洛水弯、函谷关侧道,"每处留两匹快马,若我遇袭,立刻传信回长安。"

王敬之的银鱼袋又响了,这次是他攥得太紧:"我带十名亲卫随娘子入陕,杜郎中将剩下的二十人分到接应点。"他忽然压低声音,"娘子的平安符"

"母亲绣的。"苏婉儿摸了摸胸口,艾草香混着血锈味涌进鼻腔,"但我更信自己的刀。"她抽出阿七递来的匕首,刀身映出她泛红的眼尾,"告诉陈妈妈,若我七日未归"

"按旧例开仓放粮,联络西市的胡商。"阿七接口极快,手在腰间玉牌上按了按——那是系统新解锁的传讯器。

苏婉儿这才发现,阿七的眼眶也红着,睫毛上挂着晨露似的水珠。

启程时,陈氏追出营门。

她的鬓角沾着草屑,手里还攥着半块没绣完的帕子。

晨风吹起苏婉儿的裙角,内侧的"苏"字红线在晨光里跳动,像团烧得正旺的火。

陈氏扑过来抓住她的手,指腹的老茧蹭得她生疼:"婉儿,娘昨夜梦见你掉进冰窟窿"

"那是吉兆。"苏婉儿反握住母亲的手,把平安符塞进她掌心,"冰化了,就是春。"她翻身上马,马蹄溅起的泥点落在陈氏的裙角,像朵歪歪扭扭的花。

陕州的城郭在正午时分露出轮廓。

城门前,郭子仪穿着半旧的玄色铠甲,肩头的狼头绣纹被刀剑划得稀烂。

他看见苏婉儿时眼睛一亮,大步迎上来,马蹄声在青石板上敲出脆响:"苏娘子!

他看见苏婉儿时眼睛一亮,大步迎上来,马蹄声在青石板上敲出脆响:"苏娘子!

某等得脖子都长了!"

宴席设在帅帐里,铜炉烧着沉水香,却掩不住帐外飘来的血腥气。

郭子仪亲自为她斟酒,酒液在青瓷盏里晃出细碎的光:"前日娘子用绊马索破了崔乾佑的骑军,某在军报上看了三遍。"他忽然倾身,目光像锥子,"娘子说,安禄山下一步会打哪里?"

苏婉儿端起酒盏,指尖触到冰得刺骨的盏壁。

系统的浮窗在眼前闪过:原史线中,郭子仪此时正与李光弼合兵,哪有闲心问这种话?

她垂眸抿了口酒,辛辣味直窜喉咙:"郭将军是问范阳的粮草,还是平卢的兵?"

郭子仪的手指在案上轻叩,节奏像极了军鼓:"某听说,苏氏在河西有三十座粮栈?"

"河西干旱,粮栈里多是干草。"苏婉儿夹起一筷子鲈鱼,银箸尖却停在半空,"倒是前日截的那批粮草,郭将军可还满意?"

帐外突然传来马嘶,惊得烛火忽明忽暗。

郭子仪的目光扫过她袖中鼓起的暗袋——那里装着系统兑换的《河陇粮道图》。

他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堆成朵花:"某就喜欢和明白人说话。"

次日会谈,帅帐里多了幅巨大的舆图。

郭子仪用令旗点着洛阳:"某想联合苏氏,在河阳设转运站。"他的声音沉得像块铁,"安禄山的粮道太顺,咱们得卡他的脖子。"

苏婉儿盯着舆图上的河阳,系统的地理沙盘正在那里翻涌。

原史线里,河阳之战是唐军的痛——但此时,沙盘上的红色正在褪去,露出底下青灰色的石纹。

她指尖抵着下巴,故意拖长了声音:"转运站可以设,但得由苏氏的人管账。"

帐内的空气突然凝固。

杜鸿渐站在她身后,手按在刀柄上,指节发白;王敬之的银鱼袋又开始轻响,这次是他在案下攥着她的衣角。

郭子仪的令旗"啪"地拍在舆图上,震得墨汁溅在洛阳城的位置:"娘子这是信不过某?"

"信得过郭将军,信不过人心。"苏婉儿迎着他的目光,"若是转运站出了差池,苏氏担不起,郭将军也担不起。"她从袖中抽出张纸,是苏氏商队的通行契,"这是河西胡商的保状,他们愿为苏氏作保。"

郭子仪的目光在保状上停留片刻,突然仰头大笑,震得帐顶的帷幔直晃:"好!

某就依娘子!"他抓起令旗在河阳画了个圈,"三日后立碑,转运站就叫苏郭!"

返程时,渭水的冷风吹得人睁不开眼。

苏婉儿摸出系统界面,"郭子仪好感度+10"的提示在眼前跳动,像团暖融融的火。

她望着远处忽明忽暗的烽火,喉咙突然发紧——原史线里,此刻的长安还在醉生梦死,可她知道,更大的风暴正顺着黄河往这边涌。

"小姐。"阿七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点发颤的尾音,"驿站的人说,有信从蜀中来。"

苏婉儿转身,看见阿七手里捏着个青竹筒,封泥上的牡丹纹还沾着未干的蜡。

她接过竹筒时,指尖触到一丝凉意——那是蜀地的雨,顺着千里栈道,刚落在长安的土上。

渭水的波涛声突然大了起来,像谁在很远的地方,轻轻撕开了一道帷幕。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