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愿意出钱帮八里坡村修学校,这绝对是件大事。
所以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顾乡长和王书记衣服都没换,跟着李校长就来了。
书记和乡长到了家里,老黄头夫妻俩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连忙重新烧火做饭炒菜。好在沈薇之前买了一头猪,所以家里还有不少肉,也不怕怠慢了客人。
在夫妻俩忙着做饭的时候,王书记跟顾乡长就已经跟沈薇详细了解了情况,得知她不但要出钱修学校,还要带领乡亲们致富,两人更是万分感动。
谁能够想到啊,一个远在京城的大学教授,会因为一个学生的关系,即将彻底改变八里坡村。
“沈教授,我代表乡里和乡亲们谢谢你了。”王书记道,“就是不知道,你每年要使用多少木薯,需要多少户人家种植。”
沈薇之前的打算是先让黄芩家几个亲戚先种,等他们赚到钱了之后,再带动其他村民们种植。
但现在有书记和乡长大人背书,她觉得也可以适当做一些调整。
“木薯的数量自然是多多益善。”沈薇道,“如果乡里愿意出面协调这事,我想第一年可以让两个生产小组的人试着种植,就挑四组和一组吧,毕竟我们已经跟这两个组的人打过交道了。”
王书记两人不由面面相觑。
虽然八里坡村很小,但四组和一组加起来也有二百零九户人家了。
就算每一户只种植十亩地的木薯,按照平均每亩产出2500斤,总产量就要超过五百万斤!
一斤两分钱,就要超过十万块!
每户人家能够得到超过五百块的收入!
别说在整个乡、整个县,就算放在全国,这种收入的农村又能有多少?
要是每户种植二十亩呢?
三十亩呢?
八里坡可是一点都不缺地,也不缺劳动力的。
“沈教授啊,要不还是先慢慢来,就让四组先试试。”
王书记心里还是略微担忧,他担心沈薇收了这么多木薯卖不掉,以后就不会再来收购了,那这件事就成了虎头蛇尾,让村民们白高兴一场。
“没关系,两个组种植的木薯,我还是能轻易消化掉的。”沈薇道,“而且这种事吧,第一年很多人都会观望,或者少种一点,达不到最高产量。”
“也确实是这个道理。”王书记点点头,道,“那这样吧,今晚我们就在村里住下,明天我们把两个组的村民召集到一起,把情况项溪介绍一下,让村民们自由选择。愿意种的,您跟他们签一个协议之类,最好能给点定金。当然不用给太多,一户给十块钱,也算是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没问题。”沈薇道,“正好明天我们打算在学校那边做饭,跟所有学生和四组的一些村民聚个餐。”
“好,那就这样定下了。”
……
第二天一大早,沈薇一行人就来到了学校。卢建刚比他们还去得早,已经等一会儿了。
既然要请客吃饭,买肉买菜肯定是少不了的,两三百人的饭菜,也需要很多人来做。不过这些事卢建刚一拍胸口就全包了,他让人回去,从卢家叫了三十个人,带上大铁锅和办酒席用的蒸笼、厨具,还把自己家的一头大肥猪牵了过来,现让人摁在地上就宰了。
至于菜就更简单了,这个季节别的没有,地里土豆多的是。
几个人扛着锄头没用二十分钟,就挖了几大背篓。还有人从自己家里摘来了豆角、辣椒,也是两三背篓。
等这边猪杀好,临时的锅灶也架了起来,几个妇女把大锅烧得热气腾腾,村里专门给人做酒席的厨子,也自发地系上围裙、拿起了菜刀,开始准备这一顿特别的宴席。
而沈薇跟王书记这边,上午则主要是谈修建学校的事。
现在学校这一片都是村上的土地,而且性质属于荒地,所以只要乡里点头,周围这一片都可以使用。
沈薇的意思是就先不拆旧房子,而是在旁边把新房子建好,等老师和学生都搬过去之后,再把旧房子拆了,跟原来的操场合并成一个大操场。
这样学校看起来就算有点规模了,村委会以后也可以修建在旁边。
对此王书记两人没有意见,他们关心的是这么大的工程,应该交给谁来做。
去县城请建筑队来的话,成本相对就会提升不少,但组织村民修建,又怕质量得不到保障,工期也不稳定。
“我倒是有个人选。”沈薇道,“一组的卢建刚应该能做。”
王书记两人怎么都没想到,沈薇挑来挑去,竟然挑了一个八里坡村最难缠的人。
“为什么是他?”顾乡长不解地问。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