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妖最新章节 - 傲骨铁心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9章 老太爷不高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88章 老太爷不高兴

事情发展皆在赵安掌控之中。

莫名其妙被扬州士绅百姓送了万民伞的抚台大人高兴坏了,当天就召见扬州知府询问甘泉县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事。

待知甘泉丁知县代表扬州方面去淮安同漕运衙门协商漕工一事后,抚台大人高度重视,为尽快解决运河停摆对南北贸易的影响,也为进一步降低漕工动乱风险,抚台大人批示扬州方面要全力支持甘泉县的「调停」工作。

具体为扬州府筹集白银八千两,省里调拨一万两用于「调停」专项资金。

最后吩咐扬州知府将甘泉县兴修水利一事写成正式报告递交省里,省里会酌情批给一定工程费用。

当日,抚台大人更在其考察全省官员的《良官志》里添上了甘泉知县丁承恩的名字,后批八字:干练清廉,可堪大用。

淮安那边,老丁一开始没什麽进展。

因为漕运总督管干贞根本不知具体情况,完全被理漕参政吴文运给欺骗了。

吴文运被漕帮扬州分舵搞的也是骑虎难下,他与漕标副将温庆背着总督大人连续调兵两次想要「打通」运河,结果两次都被团结起来的漕工击退。

由于漕标官兵死了几个人,这事就没法瞒着了。

只是在给总督大人汇报时,吴文运仍是坚称漕帮故意瘫痪运河敛财滋事,并说漕帮胆敢聚众跟官兵为敌已存反象,若不果断肃清,捕拿为首者,它日必为朝廷心腹大患。

只字不提这次漕帮扬州分舵闹事是因为他吴参政索要太狠。

运河是不是漕帮故意切断且不论真假,漕工聚众致死官兵数人却是真的。

漕运总督管干贞任御史时都无畏满汉要员,今日又岂能为刁民所挟,加之属员一昧蒙骗于他,使得这位总督大人对局势产生错误判断,竟行文江苏地方驻军要求出兵镇压。

结果江苏巡抚福崧严令各地驻军不得听从漕运衙门调动,使得急于镇压漕工的漕运总督无兵可用。

无奈,管总督只得上书朝廷称扬州段漕工多为不法之徒,平日便敢于光天化日之下打劫过往船只,今日更是聚众公开与官府对抗,擅断「国家动脉」,若不加以严惩必会滋长不法之徒气焰。

总督大人的奏摺跟江苏巡抚的奏摺是一前一后到的京师,巡抚摺子在前,总督在后。

中间还有一道奏摺也是说扬州漕运乱象的。

这道奏摺便是刚刚当上「包衣大」的督学委员赵安所上。

「包衣大」是内务府内对赵安这个督学委员兼府学教授的准确称呼。

因为内务府规定没有品级的包衣,统称「包衣下」,在外做官但品级不高的则统一称为「包衣大」。

包衣大上面则是包衣佐领,包衣参领。

按内务府的规矩,不管你这个包衣在外面做什麽官,官居几品,于内务府内仍归包衣佐领统辖。

相当于前世赵安在外面当了市长,但他一家老小户籍仍在村里面,所以村长说啥就是啥,他这个市长在村长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

一种变相的奴隶管理制。

当然,事实上没几个村长敢对市长指手划脚。

同样,内务府内也是如此。

你这个包衣真要做了大官,甭管是佐领还是参领都得看你眼色行事。

规定是规定,心眼却是活的。

尤其公中佐领这块非世袭,所以真惹得本佐领内那些当大官的「包衣大」不高兴,这个佐领是极有可能被拿下的。

唯一能让赵安这个「包衣大」必须百分百服从本佐领指挥的,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大清到了生死边缘,内务府包衣佐领总动员。

不过到这一步,「包衣大」们似乎有更多选择空间。

摆在老太爷面前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看法」,代表江苏官场的巡抚福崧丶代表江苏教育界的赵有禄;代表漕运衙门的总督管干贞。

两方所奏天南地北,到底谁在说谎?

扬州运河真实情况又是什麽?

到底是漕帮刁恶不法,还是漕运衙门鱼肉太甚?

此时扬州运河中断的后果已经在京中显现出来,不仅王公大臣等着的南方年货迟迟不到,内务府这边给皇室供应的年货也都卡在了扬州。

市面上准备发一笔年货财的商人们更是叫苦不迭,但上上下下不是在骂漕工,而是在骂漕运衙门。

就连和珅对漕运衙门也是诸多不满。

之所以如此,无非都知道漕运衙门这个官平时就做的过份,只是一直以来无人在老太爷面前说而已。

现在有人说了。

「包衣大」赵有禄作为第三方的中立委员在摺子里严厉批评漕运衙门。

「.漕运乃国家经济大事,然多年延袭下来已形成诸多弊端,漕运之利上不归国家,下不属百姓,其间中饱私囊者大有人在,上至贪赃枉法的高官大吏,中有无数层层关卡巧取盘剥,下到多代世袭的船户割锯赢利,许多帮粮船舵设教立派,敛财滋事……

臣听闻运丁需支付各种名目费用供漕运衙门及沿途关卡索取,如水次之苦丶过淮之苦丶抵通之苦等,一趟运粮下来,运丁苦丶漕工苦丶百姓苦,独官吏不苦」

赵安的奏摺洋洋洒洒有几千字,除了开头以完全中立角度看待运河停摆对扬州地面影响外,后面是则全是孙瑞上次在他面前诉说的运粮苦。

当然也提了下漕帮的非法行径,这样摺子看着就更加客观。

和珅早就看过这道摺子,之所以拿到东暖阁单独读给老太爷听,是因为和珅认为这道摺子所说非常贴切事实,漕运弊端确是太多。

扬州这次爆发的运河停摆事件就是这些弊端的一次「病发」。

老太爷之前已经听过江苏巡抚和漕运总督的摺子,这时听了「赵有禄」的摺子,不禁道:「和珅呐,朕记得赵有禄是捐监出身,是朕特地赏了他个同进士出身是吧?」

和珅忙道:「回主子话,确实如此,现赵有禄入了内务府包衣公中籍。」

老太爷「噢」了一声,抬了抬手:「难得他有这番见解,传朕的旨意,叫他去淮安看看管干贞到底在做什麽。」

和珅怔了一下,小心翼翼道:「主子,赵有禄是七品的督学委员,叫他以什麽身份去看看?」

「兼个巡漕御史吧。」

老太爷精神已经不济,打了两个哈欠,颇是有些不快道:「再给漕帮那帮人传话,就说朕说的,漕帮这是要把持漕务吗?」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