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小赵大人
抚台大人专门留饭,且亲自坐陪,这得多大面子?
从四品的扬州知府都没这面子!
抚台大人专门吩咐留的饭,厨房那边肯定得用心,菜做的相当丰盛,可谓是淮扬菜的精华了,有些菜市面上甚至都见不到。
再加上精心布置的包厢,给赵安的感觉就是来到了顶级会所。
所以,当官就得当大官,要不然怎麽能充分享受劳动人民的辛勤果实呢。
作为下官,上了酒桌的赵安是懂规矩的,能让抚台大人给他敬酒?
落座之后先是陪着抚台大人和那位吕先生就搬迁细节展开探讨,待头道菜上来后忙拿起公筷先给抚台大人夹菜,再给吕先生夹菜,最后才是自己的。
旋即便起身敬酒。
总之,把抚台大人陪的很开心,就连不胜酒量的吕先生都喝的有七八分醉。
高兴之馀的抚台大人对小赵委员也是愈发看重,人小赵委员不仅脑子活,还特别懂礼貌——但凡敬酒必定站起,双手举杯腰微弯,碰杯时更是两手端杯腰更低,杯口绝对不高于抚台大人的杯口。
怎麽说呢,言谈举止真就是个讲究人啊,难怪臬台那边也对小赵赞不绝口,也不知被调到京里坐冷板凳的胡老宗师是怎麽想的。
这位胡老宗师实际是非常坏规矩的,因为官场讲究开口不骂送礼人,更何况把送礼的当场拿了呢。
都要这样搞,哪还有人敢送礼?
故而胡老宗师虽然在京任兵部侍郎,但其「名声」在江苏官场却是很臭的。
「本抚明日回苏州先与苏州府议一下.」
借着酒劲,抚台大人吐了点真话,就是他觉得现在的盘口已经不是先前说的百万两概念,而是要大几百万两,甚至可能上千万两,毕竟江苏学宫全国最好。
真要把江南那几座最低都有三四百年历史的学宫打包出售,那白哗哗的银子就跟水似的流过来了。
这麽大的盘口巡抚大人是不好独吞的,会把他撑死。
所以得和下面的知府们把蛋糕一起分分,有了地方上的全力支持,工程进度才能快起来。
另外,也得争取两江地界上另一条「地头蛇」江宁将军永庆的支持。
永庆不是「永」字辈的宗室,其隶满洲正白旗,有个二等伯的爵位,乾隆五十二年前江宁将军希铭病死任上,老太爷便派从征准噶尔立有大功的永庆接任江宁将军。
这位永大将军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纳了个小妾,岳父就是如今升任江苏臬台的前扬州知府额其纳。
严格来说江宁将军和江苏臬台是同一股势力。
那麽争取这股势力的支持就相当有必要了。
江宁将军虽然实权不如两江总督,奏班排名却在总督之上,又是两江地界最大的旗人要员,有了他的支持任何反对搬迁学宫的声音都能被有效压下去。
至于臬台嘛,那更是要拉拢争取的。
谁让臬台有「纠官邪」的权力呢。
上千万两的盘口,这过手的官员哪个不拿点?
你不拿我不拿的,抚台大人怎麽拿?
都拿了,臬台衙门却拿不到,人臬台大人可不就得找点工作乾乾麽。
「大人英明!」
赵安当然支持抚台大人实施「雨露均沾」政策,这意味以他为代表的学官体系也能从中捞取好处。
江苏地界的主要官员要都能在新老学宫「交替」工程中得到好处,作为这个政策的幕后建议和实际推动者,赵安的人脉也会随之变广丶变宽。
京里有和中堂罩着,省里有巡抚大人撑着,不敢说横行两江地面,在江苏当个官场不倒翁是没问题的。
所以,有位名人说的好:「干工作,就要让领导满意,同事满意,群众满意。」
谁能掌握这个「三满意」,谁就能无往不利。
抚台大人这边说着说着突然想到什麽,不无紧张的竟是一下握住赵委员的手:「这件事和中堂知道吗?」
「大人放心,和中堂并不知晓此事,」
赵安赶紧给抚台大人宽心,意味深长说了句,「这是抚台大人的想法,非下官的主意。」
喏!
抚台大人就差伸出大拇指了,哈哈一笑道:「若为官之人都像赵委员这般主动为上分忧,天下何愁不大治。」
赵安牙疼,换个别的不对付的官员说这话,文字狱立马给你搞起来。
你这话啥意思?
咋滴,老太爷的乾隆盛世还不是大治?
你当老太爷这五十五年皇帝白干了!
「赵委员年纪轻轻就有这麽见识,做人又这般实诚,真是难能可贵,待事了,本抚必向朝廷举荐赵委员担任要职.」
喝的有点高的抚台大人晃晃悠悠竟是起身主动端起酒杯要敬赵委员,吓的赵委员赶紧跟着站起,刚要把腰低到抚台大人胸口位置时,来了个抚台身边的工作人员凑到抚台大人耳边要说话。
这举动惹的抚台大人十分不高兴:「小赵大人不是外人,有什麽话直说无妨。」
「是,大人。」
随员不敢怠慢,忙道:「京里传来皇上口谕,要大人您问问漕帮那伙人是不是想把持漕务。」
「漕帮?」
皇帝的口谕让抚台大人酒醒了两三分,揉了揉两侧太阳穴,皱眉吩咐一边的吕先生:「明日你派人去漕帮的几个庵堂给那帮主事的递话,轻重什麽的他们自个去悟。」
吕先生忙应了。
赵安见状故作好奇问道:「大人,皇上传这口谕,是不是跟咱们扬州漕帮有关。」
「除了这事,还能为什麽事?那漕运衙门也真是的,都不让人安生过个年。」
抚台大人对漕运衙门是有很大意见的,见那来递话的随员还站着,不由摆手道:「没你什麽事了,下去吧。」
那随员却道:「大人,还有个消息,不过这消息跟赵委员有关。」
「什麽消息?」
抚台大人好奇,赵委员更好奇。
「朝廷让赵委员兼任巡漕御史,到淮安替皇上看看漕运衙门到底在干什麽,小的估摸京里过来的人应该在半路了。」
随员刚说完,抚台大人便是一脸若有所思状,继而不无兴奋道:「小赵大人,好事,好事,皇上这是打算大用你啊。」
(本章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