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妖最新章节 - 傲骨铁心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4章 这麽坑人有点缺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203章 这麽坑人有点缺德

老百姓没钱难办,当官的没钱好办。

去借啊!

以漕运衙门名义借个五万两,不跟在饭店吃饭打个白条一样轻松简单麽。

这年头,什麽都会倒,就衙门它倒不掉!

有衙门在,还担心还不上钱?

赵安为啥介绍吴丶温二人到扬州借,也是好心,因为异地借款的保密性很强,不容易被同事和上级领导发现。

毕竟,不管是老太爷的银行,还是其它王公大臣丶民间商人的金融机构,彼此的客户信息是不存在联网一说的。

要是银行内部有人配合的话,同样的资产证明其实是可以到几家银行贷出远超于资产本身价值巨款的。

玩大发的话,甚至有可能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即一家钱庄的倒闭有可能引起整个行业的瘫痪——钱庄丶当铺的关门潮。

要知道老太爷现在可是把金融放贷业务当成大清的支柱产业在运行,光京师大小钱庄丶当铺就有几千家,所以金融这块要是破产的话,大清的富人阶级包括老太爷都得破产。

穷人破不了产。

穷人他没存款,与金融机构的业务只是单纯的典当棉袄丶棉被什麽的过日子。

广大农村地区的放贷业务更是被当地的地主富户垄断,这些人的高利业务跟金融并不挂钩,就是你打欠条我放贷,到期不还收你家房和地,老婆闺女也拉走的那种。

原始,且血腥的借款业务。

当初明朝的崩溃就缘于财政的破产,是收不上税导致的国家财政破产,而非富人阶级破产。

这就是两个极端。

不过赵安不是在打无声的金融战争想消灭大清的富人阶级,宣告老太爷实际已经破产,他真是好心想帮吴丶温二人解决眼前的棘手问题。

因为,他早就看出漕运衙门的黑手就是这一文一武。

打击对手的办法有很多,「搞掉」无疑是最下层的。

最上层的手段则是将对手拖进自己的阵营,直接也好,间接也好,只要对手能坐下来和他一块喝碗茶,和和气气的商量就行。

上本参吴丶温二人可能会让二人丢官,但对于解决漕帮问题并无多大臂助,因为官僚集团是有强大惯性的。

换人过来解决,多半要扯很长时间皮,最终结果也未必能有现在好。

赵安这边也没什麽时间耗下去,真要耗到年后,「罢工」弄不好真要被定性为造反了。

时间拖的越久,针对漕帮的调查就会越多,拔出萝卜带出泥,届时他「赵少君」暴露的风险也会成倍增加。

另外,老太爷已经质问漕帮四大庵高层。

那帮庵里的老太爷压力下来,他这个「少君」是顶不住的,至少眼下顶不住,因为给帮众的福利还没落实。

所以,化敌为友,在双方利益并无大多大损失前提下和平解决争端,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这也是抚台大人所说的「和」字。

区区一个「和」字,恰恰就是官场真谛奥妙所在。

官官相护的本质就是这个「和」字。

而官官相护有时并非指贪官勾结在一起对付受害人,而是官员之间为了维护「体制」和官员体面的一种相护。

对与错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丢了官老爷的脸。

只是借钱的提议让吴参政和温副将都有些踌躇,难以下定决心。

要说五万两对于他们的家底而言其实不多,两人一咬牙自掏腰包也能凑上,问题是谁愿意把自个的钱拿出来办公家的事?

当官是为了求财,不是破财的。

这要当了散财童子,那这几年官不是白当了麽。

可不出这五万两,事情就解决不了,一拖再拖的后果二人也承担不了。

故而吴参政和温副将此时的心情是十分矛盾的。

既想解决问题,又舍不得自个出钱,更不想借钱。

「眼下当务之急是恢复运河,其它事在这件事面前都是小事,二位可要分清哪头重丶哪头轻,万勿糊涂!」

赵安必须在炉子上添把火,把漕运衙门这对黑手引向未知的深渊。

「只要漕运衙门愿意出五万两,本县担保漕工绝对不会再闹,如果再闹,一切后果由本县承担!」

老丁也适时来了个助攻,他来时知府大人就找过他,告知抚台大人同意省里出六千两,府里出八千两用于漕工「维稳」,漕帮那边再出一万六千两就能凑够三万两。

所以,不存在经济压力,只想赶紧评上「能吏」职称,好为自己的仕途添砖加瓦。

「扬州恒利钱庄是内务府开的,掌柜的跟我有些交情,二位若是愿意借的话,我可以请掌柜的免去二位借款的折色丶扣头,全当朋友间的帮忙,如何?」

赵安的样子看着真心为吴丶温二位大人着想,看在老丁眼里却是在诱使二人往火坑里跳的样子。

难道孙女婿是想把从五品的理漕参政丶从二品的副将大人也拉下水,一起薅皇上的羊毛?

嗳?

老丁若有所思,虽然无法明确孙女婿的用意,脑海中却浮现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那就是要是当官的都欠皇上钱不还会是什麽后果。

要麽就是拖着变成呆帐丶死帐不了了之,要麽就是换个豁免官员债务的皇上?

似乎可行。

一个拉一个就是两个,两个再拉两个就是四个,四个再拉四个就是八个.

老丁不吱声了。

害怕的不敢吱声。

孙女婿那边仍在做吴丶温二人的工作,最终,在孙女婿以大局为重的苦口婆心劝说下,吴丶温二人同意借钱,并由吴参政随同赵御史前往扬州借款。

很急,马上办的那种。

没办法,运河等不了。

温副将这边则跟淮安府打招呼把扣押的孙瑞等人放出,丁知县则负责将漕运衙门愿意结清欠费的好消息告知漕工,督促漕帮恢复中断的运河交通。

事情到这里,算是一个双方都过得去的结果。

为防夜长梦多,赵安亲自陪吴参政前往扬州恒利钱庄借款。

恒利钱庄这边,石掌柜正在跟夥计们通知过年放假事宜,假期是腊月二十五到正月二十,也就是钱庄一关就是二十五天。

除留守看库人员外,其馀员工全部回家过年,就是石掌柜自个也要回京跟老婆孩子过个年。

腊月初钱庄这边就盘库了,应收款丶未付款什麽的帐目都做了,只等腊月二十四盖印封存。

赵安的到来让石掌柜颇为惊讶,又见随其一同来的吴参政眼生,不由好奇也不便当众询问,便请二人到自己办公室坐。

一进屋,赵安就表明来意,希望石掌柜这里能给吴大人批五万两,折色丶砍头息的就不要提了,全当卖他赵大人一个面子。

一听是漕运衙门的理漕参政,石掌柜赶紧行礼,继而却是说道:「赵大人的面子在下肯定是要给的,不过以漕运衙门名义借款,莫说五万两就是五十万两都能办得出来,只是须漕运衙门部院正印方可,不知吴大人可带了正印?」

这话是多问的。

总督部院的正印肯定在总督手中,怎麽可能在理漕参政手中呢。

「没有正印的话,这笔钱不好借的,」

看了眼给自己递了个眼色的赵安,石掌柜建议吴参政不妨以自己名义借,以他从五品且是漕运官的身份,五万两帐上立马就能批。

「吴大人,你看?」

赵安不好替吴参政做主,询问对方的意思。

吴参政肯定摇头拒绝:「不成,这是衙门的事,怎麽能让本官私人借呢?」

赵安皱眉道:「要借不出这笔银子,漕帮那边怎麽办?漕工要是认为官府言而无信的话,这事恐怕就难以善了。」

「这?」

吴参政也是头大,五万两对于漕运衙门来说不是大钱,对他个人而言却真就是一笔巨款了。

平白无故摊上一笔巨额债务,任谁都要考虑再三的。

赵安见状索性道:「这样,吴大人就以私人名义先借,我给大人做担保,如何?」

说话间看了石掌柜一眼。

石掌柜会意过来忙道:「吴大人这麽大的官,不用赵大人担保都行的。」

赵安点了点头,又开始做吴参政的思想工作。

无非丁知县那边已经去做漕帮的工作,只要银子到位漕工肯定不会再闹,但要是没银子到位不仅丁知县那边会被动,漕工们也会觉得被官府耍了,难不成真要让事情演变为朝廷调大军来围剿不成。

这个后果他吴参政能扛得住?

真正的官逼民反啊!

说的吴参政有些稳不住了,犹豫了下问石掌柜是否除了利息外不要折色丶扣头。

「吴大人放心,只要大人及时还款,折色丶扣头都给大人免去,权当在下与大人交个朋友,赶明在下到了淮安也能叨扰大人一二。」

石掌柜挺会说话的。

「大人,万事俱备,就差东风,可不能功亏一篑啊!」

赵安的样子看着很是焦急。

「罢了,既然赵大人都这麽说了,本官就私人借五万两。」

吴参政终是被说动同意私人借款,赵安生怕他反悔赶紧给石掌柜使眼色,后者立马带吴参政去办手续。

没用半柱香借款手续就给办好了,银子直接装车送去甘泉县衙,由甘泉县统一交给漕帮。

赵安请吴参政放心,他会亲自去甘泉县监督这笔钱是否落到实处。

「那就有劳赵大人了!」

事已至此,吴参政还有什麽好说,当下赶回去同温庆商量明年如何偿还这笔借款连同利息。

待吴参政走后,石掌柜赶紧过来询问赵安:「这位吴参政和大人您很熟麽?」

言外之意不熟的话为何让自己卖他这麽大的情份,又免折色又免扣头的。

按钱庄正规手续办的话,折色一成,扣头一成,那吴参政最多拿走四万两,而不是五万两全款。

赵安走到门口带上办公室的门,转身对石掌柜意味深长道:「吴大人这笔贷款这笔借款你给我用用心。」

石掌柜不无疑惑道:「赵大人的意思是?」

赵安冷笑一声:「我的意思是要确保吴大人不仅还不上这笔借款,每年的利息还得滚到他根本还不上的地步!」

「啊?」

石掌柜愣在那里,半响为难道:「姓吴的是理漕参政,那可是个肥缺,他要来还钱,我总不能不收吧?」

意思他这里恐怕无法满足赵大人的要求。

赵安坐下轻叩桌面:「跟他订的还款日期是什麽时候?」

石掌柜忙说定的是上半年还一半款跟利息,下半年则还另一半款跟利息。

赵安微微一笑:「那好办,到他还款那天,你们钱庄关门所有人出去玩几天,费用我出。到时候收他姓吴的逾期费,逾期一天收一千两,逾期十天收他一万两!」

「逾期?」

石掌柜好半天才明白这词什麽意思,但表示不好搞,因为钱庄是内务府开的,不是他自个开的,无缘无故怎麽能随便关门,一关还是那麽多天。

「你是掌柜,怎麽办才能让姓吴的还不上款,让他的债务变多,合同上抠抠字眼总是有办法的。」

赵安不认为石掌柜这个行长连这点小伎俩都想不出来。

「办法有是有,只是,」

石掌柜提出担心,那吴文运不管怎麽说都是从五品官员,钱庄要是这麽刁难他,对方要是一怒之下不还款怎麽办。

「从五品官怎麽了?他借的是皇上的钱!只要你这边程序没问题,就不怕他不还。」

赵安哼哼一声,「他要真敢不还,你就找人去漕运衙门闹,倒要看看他还不还。」

「咱们这种搞法,姓吴的岂不是要被玩死?」

石掌柜不知那位吴参政跟赵大人有何过节,非得这麽坑人家。

「不把他玩死,他怎麽以贷养贷?」

赵安拍了拍石掌柜肩膀,「放心,只要你按我说的做,要不了一年这位吴参政就是咱们的朋友,到时候咱们能通过他赚更多银子。」

遗憾这时代没有相关技术,要不然赵安肯定要请吴参政拿工作证站在那摆姿势。

不如此,这位从五品的参政大人怎麽能加入光荣的撸小贷队伍呢。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