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妖最新章节 - 傲骨铁心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8章 铁面无私赵大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227章 铁面无私赵大人

赵大人的叔丈人肯定不是反贼,必须要放,不然按赵大人的逻辑他这个侄女婿就算不是反贼,也是反贼亲属,正审不过关的。

正审不过关,怎麽能当抚台大人丶制台大人丶中堂大人呢。

连自家亲戚都不能照顾,这大人还不如不当!

放人,马上放!

这件事赵安自个不便出面,便叫侯把总将丁平带到一边偷偷放了,至于叔丈人抽大烟这事赵安觉得还是先告诉妻子婉清,由她决定是否回家跟父母丶祖父说。

他这个侄女婿不好多嘴。

大烟的危害赵安是门清,但眼下民间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危害,只是单纯的将抽大烟当作一种休闲放松服务。

或者说在大多数人眼里,大烟就是香菸,不存在毒品一说。

英国人在中国卖,在自己本土也卖。

清廷真正决定禁菸的原因也不是大烟导致中国人成了「东亚病夫」,因为占人口绝对多数的汉人越是「病夫」,越能让以「小族临中国」的满清统治者放心。

根本原因是每年两千多万两的贸易顺差变成了每年千万两的逆差。

不挣钱,那就打吧。

没想洋鬼子不仅船坚炮利,还懂兵法丶懂人心,打着打着竟然要扶持汉人反清复明,彻底动摇满洲人统治的根本。

结果吓的清廷赶紧投降签约,烟税反而成了满清最大财政收入,成功替摇摇欲坠的清廷续了命。

不得不说,历史的真相挺讽刺。

丁平是老丁的次子,有秀才功名,正值壮年,明年还要回浙江参加乡试,作为侄女婿,赵安肯定希望叔丈人能成功考上举人丶进士的。

因为这意味小贷党又多了一名干将。

但抽大烟这个习惯赵安无法接受,如果丁平不能改掉这个陋习,纵是考中进士赵安都不会将其拉入核心组织,最多算个外围成员。

那边好好的学校突然被改作「监狱」,马副校长和童主任他们收到赵校长让人送来的条子后全都懵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况还是全体教职员工眼中的好校长吩咐。

没办法,马副校长只好照做,组织员工们将教室桌椅临时清空作为牢房使用。

很快,第一批犯人就被送了过来。

马副校长和童主任他们看了又看,怎麽也无法将这些犯人同反贼联系在一起,最多也就是帮「社会人员」。

送来的犯人越来越多,没一会就关了十多个教室,怕有好几百人。

瞅这架势,估计教室都不够用的。

而且这些所谓的「反贼」用肉眼观察就知道不是,内中就有马副校长认识的两个社会上的朋友。

那两个朋友也看到了马副校长,喊着请马副校长救他们出去,这让马副校长很是为难,因为那帮营兵不归他管。

救吧,没这权力。

不救吧,也认识好多年了,没事称兄道弟的,见死不救太不仗义。

正犯着难,校长大人过来了,亲自押了一帮犯人过来的。

童主任先过去跟校长大人说的话,意思府学是学宫所在,而学宫是用来传道授业教化学生的,改作关押犯人的监狱是不是不妥。

「有什麽不妥?学宫是教化之地,教化学生丶教化犯人有什麽区别?」

赵安不以为意,他是江苏的督学委员,省里现在又没老宗师,学政衙门那帮举人学官哪个敢管他的事。

打击漕帮黑恶势力又是巡抚大人交办的重要任务,纵是打击范围大了些,也过于扰民,冤枉无辜者肯定也有,但这也不是地方官们能多嘴的。

马副校长这会也过来了,不敢对校长大人的决定有所质疑,而是打听起自己的「朋友」怎麽被当成反贼抓起来的。

「你说的是哪两个人?我问一下,如果不严重的交点罚款放他们走。」

忠心下属的面子赵安肯定是要给的,像马副校长这样懂事知趣的下属这年头不多了。

马副校长赶紧说了那两个人名字,赵安听后点了点头叫来孙瑞询问这两个人情况,得知这两个人虽是黑恶骨干,但顶多算是小头目,抓不抓无所谓。

顺水人情。

当场就打条子让马副校长去关押二人的教室把人提出来,一人交五十两罚款走人。

这边又吩咐营兵将黑恶势力成员同搂草打兔子一块抓来的嫖客丶赌客以及其他人分开关押。

「嫖客一人交三两,赌客一人交五两,至于其他人嘛一人罚二两,实在没钱的关两天再放。」

赵安指定童主任领几个学官专门在府学会计室收罚款,票就不开了,但每个交钱的都必须写一张自愿交钱认罚书,确保放走后不会想不开搞翻案。

刚安排完这件事,江都郑知县坐着轿子匆匆来了,很急也很担心的样子,因为郑知县是专门过来给陈公说情的。

说穿了,郑知县就是陈公这个黑老大的保护伞,不过郑知县这会只知陈公家的产业都被营兵给抄了,陈家人也都被抓走,却不知陈公本人在哪。

猜测多半也被抓到了府学,这才想着跟赵教授打个招呼。

「听说赵大人下令把陈公抓了?实不相瞒这个陈公跟本县有点渊源,赵大人能不能看在本县面子,大事化小?」

由于搞不清楚陈公究竟干了什麽事惹来这场大祸,郑知县来的路上就做了要陈公大出血的决定。

就是拿几千两出来换取赵大人的原谅,甭管犯的什麽事都一律化小化无。

「陈公犯的是造反死罪,郑大人这是要替反贼说情?就算陈公不是反贼,郑大人身为朝廷命官却来为犯人说情打招呼,这不仅触碰了大清律法红线,更丧失了为官之人应有的原则!

不是本官不给郑大人面子,实是本官身为巡漕御史要对得起朝廷和百姓,拼着这顶官帽不要,本官也坚决不办人情案,请郑大人哪里来哪里去,本官不送!」

一脸铁面无私的赵安说完拂袖便走,留下江都县在那一脸呆愕:你不办人情案,府试的时候收我钱干什麽?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