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这是南朝隐士陶弘景对齐高帝萧道成劝谏他弃隐出仕的书信的答诗。其诗简洁淡泊,浑然天成,有行云流水之妙。
隐士及隐逸传统,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作为中国儒道文化源头的经典易经,其六十四卦中,专门有一卦曰“遯”(通“遁”)卦。遁者,退避、隐遁也。其卦象为天下有山,意为当时局不利、小人得志时,君子可以到山中隐居,修身养性,以期将来更好地用世、服务社会。因为君子采取了退避的策略,不与小人结仇,无需造恶业而保持了人格尊严,同时又以其高洁的操守、高深的道德修证,而对天下产生着深远的精神影响,故彖辞曰:“遁之时义大矣哉!”
历代记录隐士事迹的书也有一些,比如高士传、隐逸传等。2002年,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一书,将隐士与隐逸传统重新带入了当代中国人的视野。由于现代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吞噬,以及商业社会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给当代中国人造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心灵伤害,而作为渺小的个体,只能被滚滚的时代大潮裹挟而去而无力反抗、无处逃避,于是空谷幽兰出人意料地成为一本非小说类的畅销书,书中所描写的终南山和山中的修道人,也成为读者心目中的一方净土,以及某种意义上的精神家园。
空谷幽兰之后,有西安人名张剑峰者,弃职入终南山寻访隐士,时间长达三年,写成了寻访终南一书。此后并创办了问道杂志,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迄今已有数年,影响日益扩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