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爱尊者文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李白的山中问答有:“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好一片闲逸致的心,看桃花纷纷随着流、悄无声息、自自然然地漂流远去。这是历代隐士所追寻的人生境界。

漫漫黄沙路,穿越几万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孤独西行求法的唐僧玄奘大师,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真经凯旋而归,这是佛教史一位伟大的译经僧所追寻的适意人生。

莫邪干将只为一把剑;文人书生只为半句辞。只要存在于天地间就有所追寻:猎人追寻猎物;飞鸟追寻天空;俗人追寻望;僧人追寻佛陀。追寻的目标是一样的,但目标的质千差万别。就像常生活中有两类人:一种是乐天派,一种是消极派。快乐的人知足常乐,时时都适意。悲观的人满目凄凉,不适意。

由此证明,适意与否,完全在于个人的心念,由思想行为的分别,就产生出快乐与痛苦。顺其自然,一切随缘,则是好,年年是好年!

人到无求品自高,行云流度秋;愿今得果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这就是一名智者所追求的适意人生。</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