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浅水原与好水川」
大宋州学的「讲武」课程,约等于现代大学的军事理论课。
想要穿上几十斤重的扎甲,拎起长斧丶骨朵,体验一下大宋重步兵是什麽感觉,那肯定是没这个机会的,州学又不是真有甲胄弓马的开封武学。
而且就算是开封武学,其实也就热闹了那麽几年.自庆历三年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提出「复武举」的建议后,设武学于开封武成王庙,主要招收无品使臣丶平民以及科举落第者。
一开始还挺声势浩大,仁宗专门派了阮逸作为武学教授去管理,但随着庆历新政失败,武学就交由国子监祭酒兼管了,到现在也只有二百人的规模,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做起来。
陆北顾跟在三个舍友后面,来到了下舍讲堂。
此时已经有不少下舍生来到了讲堂内,他挑了靠窗的位置坐下,晨风裹挟着草木清香灌进窗棂,总算让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几分。
讲堂前方,几名杂役正抬着沙盘往教席旁挪动。
说实话,对于沙盘这种东西的出现,陆北顾还是有点惊讶的,不过他依稀记得曾公亮丶丁度所编纂的《武经总要》中似乎就提到过「以沙土堆砌地形」的相关内容。
但陆北顾只知道《武经总要》是仁宗朝编纂成的,现在脑子有点懵,却实在是记不清具体是什麽时候问世的了。
而这时候,下舍的助教带人又搬了几摞书来,挨桌给他们每人都发了两本,并告知课后要收回。
「还真是《武经总要》啊!」
上册的封面后面,是仁宗亲手写的序言大概意思就是康定年间,朝廷恐军中将领昧古今之学,于是命天章阁待制曾公亮丶工部侍郎丁度搜集古代兵法及本朝计谋方略,编纂了这本兵书。
反正负责今天「讲武」课程的先生还没来,陆北顾就在下面先翻了翻。
《武经总要》的上半册详细描述了大宋的军事制度,分门别类地讲述了诸如选将用兵丶战备训练丶军队编成丶行军宿营丶古今阵法丶通信侦察丶城池攻防丶火攻水战丶武器装备等内容,讲的非常的全面细致,而且在营阵丶兵器丶器械部分,甚至是配有详细插画的,可以说是图文并茂了。
至于下半册的内容,前半部分辑录有历代用兵故事,保存了不少古代战例资料,而后半部分就开始玄学起来了,讲的都是些阴阳卜筮之类的东西。
陆北顾也不知道这些内容都是从哪摘录出来的,虽说「国家大事在祀在戎」,可现在这都大宋了,不至于搞得跟商周时期一样吧?
「这东西是能给州学生看的吗?」
正好计云也来了,陆北顾悄悄问道。
计云一脸诧异,反问道:「为什麽不能?这是什麽秘密吗?军中将领和武学生不都是人手一本吗?」
「陆兄的意思是,若是让辽丶夏得知了,总归是不太好吧。」卢广宇说道。
计云挠了挠头:「那就算不得知这本兵书,咱们就能打得过吗?」
这个问题让周围的几人都沉默了。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这麽多年了,大宋军队怎麽编制用将,怎麽行军扎营,怎麽列阵打仗,其实有没有《武经总要》这本书,辽丶夏都已经非常清楚了。
而大宋同样清楚这两个对手。
只不过事实就是,哪怕都清楚了,还是改变不了什麽,该怎麽打还得怎麽打。
大宋缺骑兵,就得结硬寨打呆仗,同样因为军制和风气因素,被压制的宋军将领们就是喜欢贪功冒进,从高粱河到好水川,这一百年来宋将贪功冒进被敌人引入伏击圈斩杀的例子,不知道发生多少了,堪称前赴后继。
当然了,也有不贪功冒进的宋军将领,但这往往会演变成另一种极端,比如澶渊之战里的王超,手握大军待在城里,任辽军南下,任真宗百般下旨出兵,他自岿然不动!
反正吧,宋军从军制到兵源再到将领,问题没有一个小的。
随着负责「讲武」课程的先生的到来,嘈杂的讲堂顿时安静下来。
陆北顾注意到这位先生的身后还站着个陌生武官,身着绣着海马的绯袍,缀銙银带上悬着金鱼符,左颊有道寸许长的旧疤。
大宋武官跟文官不太一样,由于重文抑武的政策,高级武官数量非常稀少,很多宋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一看品级都低的可怜,但正因为武官品级普遍偏低,所以官袍颜色反倒看起来吓人武官五品以上就能穿紫袍了,而六七品穿绯袍,八九品穿绿袍。
这要是文官,不到三司丶枢密丶宰执,哪有穿紫袍的份?
「这位是泸州驻泊兵马都监,梁都监。」
「在七年前的皇佑元年参与了平定淯井监蛮人叛乱,亲自披甲上阵斩首三级,两年前的至和元年与刘知州一道深入山中,招抚了八百馀僚人。」
先生的介绍,在学堂内顿时引起一阵骚动。
泸州作为边疆州,是必设都监以统辖轮驻禁军的,「驻泊兵马都监」就是由开封直接派遣的武官,职责是负责泸州禁军的日常训练丶战术指挥及与厢军的协同作战,可以说是泸州级别最高的军事指挥官了。
跟四川其他地方不一样,泸州这里的州学生,普遍而言对武官的观感要好很多,因为泸州经常出现乌蛮叛乱,他们能平安无事确实仰赖对方。
而且这位梁都监战绩确实过硬,七年乌蛮叛军都打到三江寨了,这事闹得整个泸州的百姓都知道亲自参与了这种大规模叛乱的平叛,并且上阵杀敌,是很值得年轻人尊崇的。
「诸位学子,梁某有礼了!」
这位梁都监抱拳行礼时,陆北顾瞥见他虎口不仅有厚茧,甚至是泛着青黑的。
下舍生们亦是连忙回礼道:「见过梁都监/梁将军.」
负责「讲武」课程的先生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宋虽然重文抑武,但梁都监毕竟是一州的军事主官,又对泸州百姓有庇护之功,若是有泸州州学的学子怠慢了,那丢得其实是州学的脸。
「今日我们讲一讲前唐『浅水原之战』,并与我朝『好水川之战』进行对比,稍后我若有讲述不全之处,会由梁都监进行补充。」
(本章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