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文豪最新章节 - 西湖遇雨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4章 第四层的秘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14章 第四层的秘密

负责管理的藏书楼的小吏,在验证并登记了陆北顾的学牌之后,却并没有马上给他开门,而是示意他稍等。

毕竟,一至三层楼的寻常事务,哪怕是有人夜读,只要确保该层同时有两人和每层都有沙桶水桶等常备灭火器具在,州学也是允许的。

但第四层不同,钥匙不在小吏这里,必须上报给州学的学官。

身边没人,陆北顾站在通往四层的楼梯口,心跳微微加速。

脚下是熟悉的木质阶梯,但上方那道紧闭的门,以及门上那把沉甸甸的铜锁,无声地宣告着此地的不同寻常。

很快,一位州学学官就带着钥匙赶了过来。

他看了看陆北顾,先是确定了陆北顾身上没有携带火石之类的物品,随后再次确认了其是因为迎新雅集第一名获得的资格后,才掏出钥匙开门。

铜锁「咔哒」一声弹开的声音在寂静的楼内显得格外清晰。

学官缓缓推开木门,一股混合着陈年纸张丶防蛀药草和淡淡尘封味道的气息扑面而来,与楼下油墨和人气交织的味道截然不同。

「第四层里有什麽,不准对任何人说,如果查出来你对其他人说了,会直接开除出州学。」

学官丢下一句让陆北顾有些惊疑的话语之后,就带着钥匙离开了。

「请。」

小吏侧身让开:「规矩依旧,时辰从此刻算起,三日整。第四层书籍,不可携出,不可污损,若有需要誊抄,笔墨自备。若要夜读,晚上会有两人专门带着灯具上来,然后携带唧筒和麻搭看着你夜读。」

「两人看着?」

陆北顾感觉有点怪怪的,之前是小吏陪着他熬夜,反正三楼就有常备的灭火器具,真有火苗一扑就灭了。

但在四楼,要两个人看着,还带着唧筒和麻搭.就是粗竹筒做的消防水枪和浸泡在泥浆桶里的大拖把。

葫芦灯先不说本身不会被撞翻倾倒,就算陆北顾想刻意点火,想想看那场面,纸刚点着,一个人抄起水枪连陆北顾带纸一起给囫囵喷了,另一人再用隔绝氧气的泥浆大拖把给一下盖住。

这也太夸张了吧?

「当然得两人,不然失火了谁也担不起责任.州学怕的不是夜读,也不缺人手。」

陆北顾点点头。

州学确实也有其考虑,藏书楼里这麽多珍贵书籍丶真题,允许学生夜读就已经是格外开恩了,怎麽可能真的完全放心?

而从学舍晚上查寝制度也可以看出来,州学其实怕的不是学生卷,毕竟只有「有天赋的卷王」才更有机会中进士,怕的只是失火而已。

而对于灭火,可以说截止到目前,历朝历代的灭火经验都没有大宋丰富。

因为经济高度发达丶城市化进程加速丶长期和平这三个因素,导致了大宋的夜市经济发达,而夜晚进行活动是必须有大量灯具进行照明的,继而才衍生出了大宋百姓丰富的灭火经验和专业的灭火队伍丶器具。

如果没有这些前提条件,就大宋每年各地举办的元宵灯会,放到其他朝代,年年这麽整大概率是有一年会把整个城池烧成白地的,但大宋办了近百年的元宵灯会真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有事情摇铃即可。」

「啪」的一声,随着陆北顾迈步踏上最后几级台阶,身后的木门被小吏轻轻合上,隔绝了楼下的世界。

哪怕是在白天,四层的光线还是比三层更为幽暗,窗户似乎也更小,高高的屋顶下,一排排书架沉默地矗立在阴影里。

这里除了自然光以外没有任何光源,风也很少,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陆北顾定了定神,借着微光细细望去。

这里的书架排列方式更为规整,甚至带着一种仪式感,书架上并非全是书卷,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匣子丶卷轴筒,甚至有些蒙着麻布的托盘,上面放置的似乎是竹简?

很快,陆北顾就通过书架上不同的标签弄明白了第四层里的藏品究竟都有什麽了。

其中从价值上来讲,最珍贵的藏品就是南北朝以及三国乃至东汉时期的竹简,再往前新朝和西汉的竹简就见不到了。

这些竹简多是当时记载的经学内容,少数是具有间接史料作用的时人笔记,竹简这种载体的优点是能保存很久不会坏,缺点是体积太大,能记录的信息太少。

在现在的大宋,不算厚的一卷书,里面的内容如果用竹简来记录那就得堆满一个书架。

所以这些东西虽然珍贵,但对陆北顾来讲没什麽用。

其次,就是隋唐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书籍和记录在布帛甚至羊皮上的信息,也很珍贵,但对陆北顾同样没太大用.他的时间非常宝贵,这三十六个时辰,不是用来从这些只言片语里寻找历史真相的。

而很快,他就发现,从价值上来讲最不珍贵的东西,反而对他而言是最珍贵的。

那就是在另一侧书架上的题卷。

翻看着题卷,陆北顾感觉自己的心脏跳动在加快,血液奔涌的声音在寂静的四层里仿佛都清晰可闻。

第三层的历年真题,包含的是泸州州学历年内部考试题目,以及眉州丶戎州丶嘉州这三州州学的部分内部考试题目,还有四州联考的题目。

而第四层,则包含了泸州州学搜集到的益州路和梓州路十馀州历年州试的部分真题!

而很多真题后面,还带有被誊录的「甲下」丶「甲中」的考生答卷原文,以及考官们的批注!

字里行间,仿佛能看到当年那些顶尖考生在考场上的风采,更能窥见各州考官们评判的尺度与偏好。

这简直是通往省试之路的秘钥!

难怪连上舍生都无缘得见!难怪看管如此之严!

「怪不得能够用来当迎新雅集第一名的奖励,这是州学给最有潜力的新生所提供的特殊资源。」

陆北顾终于明白了,为什麽刚才那名学官会告诉他,第四层里有什麽不准对任何人说。

这不是简单的「刷题」,这是站在前人肩膀上,俯瞰整个州试体系的脉络,汲取最精粹的智慧光芒!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