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四州联考
嘉佑元年,七月初十。
天空澄澈得如同琉璃,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在泸州州学鳞次栉比的屋瓦上,蒸腾起一片氤氲的热气。
蝉鸣声浪一阵高过一阵,搅动着学舍内州学生们本就绷紧的神经。
今日,便是四州联考之期。
每年一次的四州联考,对于泸州州学的绝大部分学生来讲,跟普通的分舍考试并没有什麽本质区别,意义都只有考试之后的重新分舍.至于有四分之三的概率不是本州老师出题,那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谁出题不都得照常考吗?
但对于在泸州州学内能进入前三十名的上舍生来讲,这次考试的意义就非常重大了。
四州总排名前百的学生,能参加一次由四州资深老师组成的团队所组织的五天集训,哪怕是对于上舍生,这种集训都是很有帮助的,因为这是直接针对州试内容的强化训练。
尤其是在州试年,这次集训更是相当于最后的冲刺!
此时,近二百名学生已经汇聚于泸州州学正堂及东西两庑的考场里,现场还没发卷,唯有监考学官的脚步声在肃穆的厅堂内回荡。
陆北顾坐在中舍考场靠前的位置,眼前的桌案上,笔墨纸砚早已备好。
一声铜锣敲响后,流程跟上次分舍考试差不多,监考官照常宣布纪律,然后试卷按顺序分发下来。
陆北顾进入了答题状态,周遭的一切,包括邻座学子的咳嗽丶窗外聒噪的蝉鸣丶学官巡视时的脚步声,仿佛都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开来。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眼前的试题。
四州联考的帖经强度很高,十道题里有八道倒拔题,但这难不倒陆北顾每天的晨读他都没断过,《论语》早已经倒背如流了。
至于墨义,里面出现的基础题目,他几乎不需要停顿思索,脑海中存储的应对之策就如同流水般倾泻而出。
而更难的一些《春秋》中的辨析题目,得益于白沙先生为他量身定制的训练,以及藏书楼四层那几日近乎疯狂的刷题,陆北顾也能够在深入思考之后从容对答。
有几道辨析题目确实称得上「幽微深邃」,所以哪怕陆北顾也不敢说全对,但拿高分肯定是没问题的。
到了诗赋,题目展开一看。
「赋得『君子以自强不息』,依题作五言六韵排律一首,押『阳』韵。」
陆北顾心头微微一凛,「赋得体」作为科举试帖诗中最为庄重严谨的一类,不能用重字丶倒韵丶凑韵,而这次的题目更是直接取自圣贤经典《周易》。
此等题目,考校的不仅是诗才,更是对儒家精义的理解深度丶阐发能力,以及那份端凝厚重的气象.立意必须高远宏阔,格调务必庄重典雅,一字一句皆需如金石坠地,彰显出效法天道丶刚健进取的君子风骨。
崔文璟之前关于「气象」的点拨,以及嘉州学官偏好「清健雅正」的风格判断,也让他有了正确的思路。
陆北顾细细思索后,那凝聚了心神的笔锋,终于落下。
「君子当如健,自强不息章。
乾元行有则,坤厚载无疆。
养气师孟轲,知艰效禹王。
经纶怀黎庶,砥砺向庙堂。
莫畏程途远,何忧岁月长。
一朝登紫阙,献策佐尧唐。」
全诗共十二句,严格五言六韵排律体式,押平声「阳」韵(章丶疆丶王丶堂丶长丶唐),一韵到底,声韵铿锵。
立意紧扣「君子自强不息」,从效法天地丶师法圣贤丶心系黎庶丶志在庙堂丶不惧道远丶终佐明君逐层递进,阐释透彻,立意高远纯正,无丝毫偏离。
而颔联丶颈联丶腹联皆对仗精工,如「乾元」对「坤厚」,「行有则」对「载无疆」,「养气」对「知艰」,「师孟轲」对「效禹王」,「经纶」对「砥砺」,「怀黎庶」对「向庙堂」,字字推敲,工稳非常。
至于气象,端凝厚重,刚健昂扬,通篇正气浩然,无丝毫靡弱轻佻之态,正合「赋得体」庄重典雅的要求。
确认无懈可击后,陆北顾才长长舒出一口胸中浊气,紧绷的肩背略略放松。
当然,还是那句话,科举考试的试帖诗跟正常诗作是两码事,得分高的试帖诗,从文学性角度来看往往平平无奇,而把传世诗作拿来当试帖诗去判分同样得不了高分因为试帖诗不仅在韵脚和平仄以及起承转合方式上要求严苛,而且词句必须极为庄重典雅,不能随意发挥。
诗后面的赋,风格也很符合他们所言嘉州学官的那种「清健雅正」之风。
——《大禹惜寸阴赋》。
赋的题目本身没什麽好说的,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来讲要珍惜每一寸光阴才能终成伟业。
陆北顾搁下笔,打了许久的腹稿,方才提笔开始写。
「粤稽邃古,洪水滔天。下民昏垫,帝用忧煎。爰命伯禹,拯此颠连。胼胝非惮,饥渴忘焉。惟寸阴之是惜,罔敢逸豫以自延。此圣王之鸿烈,实万世之勤源。」
字字如凿石,力透纸背!
开篇勾勒洪荒水患之危,点出帝舜之忧与大禹受命,继而以「胼胝」丶「饥渴」极言其劳苦,最终落笔于「惜寸阴」与「罔敢逸豫」,直指其精神核心——「勤」。
首段既定,陆北顾的文思便如开闸之水,笔锋流转,气势如虹。
「于是陟巉岩,凿龙门。栉风沐雨,其志愈政;筚路蓝缕,厥功乃成。过门不入,非薄父子之恩;寸阴必争,实为生民之命。」
「当夫玄圭锡瑞,水土既平。九牧贡金,铸鼎象形。然犹焦劳于旰食,惕厉于宵贵。谓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岂不知功成身泰?盖惧夫业广而德不称。」
「是以日昃忘餐,星移废寝。咨岳牧以询瘼,访刍荛而采时。寸阴之惜,非徒惜晷刻之迁流;实乃惜生民之休戚,社稷之安危。」
「故能敏则天行,功有神助。地平天成,声教四讫。非其夙夜之匪懈,曷克臻兹?观夫夏后之谟,诚足为百王之功式。」
「猗欤休哉!圣皇御宇,法禹承乾。励精图治,宵旰乾敏。士生明时,敢不惕厉朝夕,效禹惜阴?庶竭驽钝,以赞有道于万年!」
写完,陆北顾用袖子擦了擦汗,随后自己审视了一遍。
从破题点明「勤」源,到承题铺陈政艰,再到阐述贵时丶敏行,最终归于有功,结构如精密机括,严丝合缝。
通篇虽无惊世之论,却将「大禹惜寸阴」的勤政精神,在科举最严苛的律赋框架内,演绎得中正磅礴,气象恢弘。
(本章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