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业在晚唐最新章节 - 痴人陈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9章 调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89章 调令

良辰吉日,盛食厉兵,五万战兵并同样数量的民夫浩浩荡荡地开赴雅州城雅州素为大唐抵御吐蕃丶南诏的重镇,无论如何都要夺下,不如此,成都平原这片膏膜之地将永无宁日。

所以不论战争最后打到什麽程度,雅州都是唐军必下之地。

此前高出步骑五千追击至雅州,只是击溃了其中一部南诏兵,并没有能拿下雅州城而现在,春二月,高再次兴师动众而来,必要奋雷霆之怒。

为了支援这次决战,川西幕府算是竭尽库藏,度支已发钱粮三十万贯支前,转输的车马从成都到前线,根本望不到头。

六州数万民夫就在这条补给线上日夜驮运,以供应着前线五万唐军的征战所需。

这些民夫乡团其实也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但当县里的人派劳役下来,还是来支前了。

毕竟只有将南诏人打跑了,日子才会好起来的。

嗯,乡里的豪更们都是这样说的。

于是,本就饱受战火煎熬的百姓们又咬牙坚持着,再熬一熬,熬一熬就过去了。

南下的军队中,保义都随看豌的长蛇中,没精打采地行军看。

高使相的赏钱也就维系了兄弟们半个时辰的激情,枯燥和乏味的行军,实在让保义都上下没多少精神。

赵大站在驴车上,看着边上的队伍卷着旗帜,扛着步,低着头赶路。

他并没有多说什麽,也没有训斥,甚至也不搞什麽激励精神的事情。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保义都的吏士们,他们这些丘八虽然吃的也还行,

但也就是稻米饭加上萝下干丶酱菜,搞赏的时候吃顿羊肉,你让他们随时打鸡血,那不现实。

当然赵大也能靠自己的威望去强驱动,但威望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储钱罐,你只有平时不断往里面存钱,你用钱的时候才有的花。

他赵大费了那麽多情感丶钱粮养出来的威望,可不是用在这个上面的。

照往常一样,赵大的驴车上还坐着其他几个幕僚。

除了王铎丶张龟年丶薛流,还有一个新人,他就是被赵大从突将的牲口栏中救出来的邛州士子何惟道。

赵大面试过这人,这小子不愧是学《春秋》的,人是有点小阴险,对于权谋斗争很有天赋,所以赵大就抬举他补了一个参军。

从一介奴隶一跃而为营参谋,这何惟道的大唐梦也只有在赵大这边才能实现。

何惟道也自然清楚这种情况,所以别看入保义都来的晚,但办事却是最卖力的。

他这样卷,搞得王铎丶张龟年丶薛流三个都不得不积极起来。

对此,赵大乐见其成,果然不论在哪,引入鲶鱼都是一种提高绩效的好办法。

赵大这边站在驴车前,忽然听到后头的薛流说了句:

「我保义都果然龙马精神,使君果然练的好兵。」

是的,自咱们的赵大升为右厢兵马使后,也能被称呼为一声「使君」了,来到大唐的四个月,赵大就从一介溃卒升任为中高级的兵马使,可谓进步神速。

赵大听了这话呆了一下,扭头就要喷薛流,却看见驴车上的几人都在点头。

这下子赵大犹豫了,回头问道:

「何以见得?」

赵大带领千人队伍的经验还是太少了,此刻赵六丶王铎这些在军中七八年的,甚至更久的,就开始从他们的角度开始评价他们自己保义都的吏土。

说武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各都各军都有自己的牙兵武土,这些都是善战恩养的,他们也往往承担着部队的绝大部分攻坚任务。

所以在唐军的藩镇营头中,往往一支千人的队伍,主攻部队是三百,能承担防守任务的是三百,剩下的就只能运送运送物资了。

但因为赵大的治军理念,他对各队的要求都是百分百是战兵,对于这一块抓的很紧。

所以即便这会保义都是散漫行军状态,但依旧按照队的编制行军,而且旗鼓分明,步在手,甲胃也挂在辐车上,随时能应对突发情况。

赵六丶王铎等人就是从这一点看出保义都的真实战斗力已经不弱于藩内的那些黄头军了。

赵怀安开始还将信将疑,忽然看到一个眼熟的五人队从自己的驴车旁边走过,直接喊了过来:

「小傅你过来一下。」

是的,这个小傅就是傅三,傅彤,那个在邛州守仓的周德兴的部下。

傅三从赵大旁边过的时候,胸膛就挺起来了,忽然听到自家都将真的喊自己,忙奔了过来,他激动道:

「都将,你还记得傅三啊!」

赵大没说话,旁边的赵六就笑道:

「记得,咱家都将忘不了每一个他手上的兵!」

赵六这话说的好,赵怀安难得为他点了赞,然后他就问道:

「行军一路如何?」

傅彤一挺胸,大声回道:

「走得一点不累,都将发下来的布鞋比咱们以前穿的草鞋好走多了,脚一点不伤。」

说完,傅彤还抬了抬脚上的鞋,那是双布履,是之前保义都在邛州缴获的众多库仓之赵怀安倒是第一次注意到这个细节,毕竟他两辈子都没穿过草鞋,哪里知道草鞋和步鞋走起路来差距到底多大?

随后赵大又问了一些傅彤具体细节,大概弄明白穿布鞋走路可以比草鞋走路多走三分之一的路,而且更快。

这下子赵怀安终于认真对待起眼前的这双小小布鞋。

看来部队的战斗力不是光喊口号,光发饷那麽简单的,一切都在这些细节当中。

赵怀安记下了这个事,然后勉慰了一番傅三,就让他回去了。

那边傅彤又一次挺了下胸,退后,带着所伍的队友们继续前进。

看着傅彤离去的背影,赵怀安莞尔,这个傅三有事没事就爱挺个胸,也怪有意思的。

有了魔下幕僚们的解释,又有了基层吏士傅彤的现身说法,赵大终于开始矫正了自己的判断。

也许这就是集体讨论的智慧之处吧,不是集体就一定比个人更有智慧,而是这样能让决策者发现更多的信息盲区,好做出更加正确的决定。

这一刻,赵大又成长了。

那边众人又聊了一会,主要还讲了一下队伍的铠甲状况丶兵刃的保养丶补给的储备丶

还有军队士气如何。

这些主要是王铎在讲,现在还分不出四曹的幕僚,所以都由王铎这位长史先行兼着,

这段时间也苦了他了。

此外,本地人的何惟道也补充了个细节,他说雅州丶黎州这边每到二月的时候就会下暴雨,大渡河那边也会泛滥,所以军中要多备蓑衣,以应对这种极端天气。

这一点赵大之前倒没想过,于是让王铎将这事记下来,一旦到了补给点,即刻去搜罗蓑衣。

就这样,保义都这个小幕僚团队就这样坐在小小的驴车上商量着,不知不觉已经把后续的事项都安排下去了。

创业初期,团队效率就必须这麽高。

等正经事都忙差不多了,这会赵六忽然嘿嘿了句,说了一个八卦。

他对几人道:

「那麽知道那位南诏太子为何会和咱们一道,要回去复国吗?」

问完,赵六就不等别人回,就开始说道:

「那隆舜这边被额们给送到杨帅那,那边南诏国主就废弃了这个太子,改他的弟弟作为太子,哎,这还不止,而是你们别看那隆舜个子矮矮的,说话也和和气气,但其实人凶得很!」

然后赵六就将他从长武军的乡党们那边听来的八卦告诉了大夥。

原来隆舜被送到高那里的时候,高正好俘虏了一名南诏大将,为了撬出南诏那边的虚实,高就将这个任务给了隆舜负责。

没成想那个隆舜压根懒得说服,直接开始对南诏将开始严刑拷打,先是剥了此人的头皮,然后弄瞎了他的双眼,等后来从这人口中得知自己的父亲直接抛弃了自己,隆舜更是暴怒。

他亲自割掉了南诏将的耳朵献给了高,然后在这人奄奄一息后,砍掉他的四肢,割断了他的喉咙。

赵六绘声绘色地讲着他从长武军乡党那边听来的故事,因为口条过分好了,在场几个幕僚听得都有点不寒而栗。

乖乖,这隆舜手段这麽毒辣的吗?

赵大摸了摸短髯,看手下幕僚都有点被吓到的意思,直接骂了赵六「让你到处跑,不是让你尽打听这些的,之前刘信和刘知俊两个不是要来咱们军嘛?

这事你办得怎麽样了?」

一说到这个赵六就心疼了,这赵大是真不会做买卖,上赶着去要人,最后被人家感化丶充海军敲了竹杠,要换军籍可以,一人二百贯,概不打折。

之前他还想拖一拖,然后又被赵大骂了一顿,这才去把钱给交了。

这会他给赵大说了进度:

「充海军那边很痛快,刘信那的军册已经给咱们了,小刘和他营里的兄弟吃酒,估摸也是想带几个人来咱们这,所以现在还没归军。就是感化军那边有点麻烦,那时三郎多半在忽悠咱们,说两百贯不够,要十匹战马才愿意放人。」

所以,赵六想了想就说要不算了,可没成想赵大听了这话,半点不带犹豫:

「一会我让老郭跟你一起去,十匹战马给他,这时三郎要是再戏要咱,那就没意思了赵六暗暗咋舌,这赵大挣钱是越来越快了,但花钱更快。

十匹战马换个人,真是敢给。他好不容易从刘信那边买的战马,这会全都送人了都。

不过他也摸清了赵大脾性了,知道赵大要办的事,不要问为什麽,就问怎麽做。

所以赵六点点头,就准备一会去办。

谁成想赵怀安这点时间都等不及,催了一句:

「别坐着了,我现在就让老郭带你去感化军,赶紧把小刘带回来。」

说完,赵怀安看了一眼远处的郭从云,招手让他过来。

正在这个时候,从队伍的后方奔来一个背着令旗的骑土,手持羽直奔赵怀安这边,

高喊:

「右厢兵马使赵怀安听令,着你部立刻赶往鸡栋关,打通前往雅州的通道。」

赵怀安接过羽,看了一下果然是杨庆复的押印,大声回令:

「末将得令。」

片刻,保义都全体加速,向西南方的鸡栋关奔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