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em他起身,招过一名昏昏欲睡的女侍,吩咐道:“让幕僚立刻将上个月江宁来的行文找出来。”
&em&em"喏。“
&em&em相府的幕僚也是辛苦,连夜便将右相要的文书找了出来。
&em&em李林甫接过翻了翻,果然,江宁几个县官参奏王昌龄“不矜细行,言行相背”。
&em&em所谓“不矜细行”就是平时不注重小节,公文上列举了很多,比如王昌龄好酒贪杯,常常宿醉不起;消极政务,不肯过问县备选;私养歌使,每日声色以自娱公文下方,附的则是一封私人信件,信件上写了一首王昌龄的诗,诗名《春宫曲》。
&em&em李林甫记得自己处置过此事,于是又让人翻找发给吏部的公文留底“右相,找到了。“
&em&em“拿来。“
&em&em他接过一看,公文上写的是“贬为龙标尉”,赫然还有右相的盖章。
&em&em“好一群尸位素餐之辈!本相已贬谪的人,犹敢调回京中?让陈希烈来见本相!
&em&em"阿郎,此时还是宵禁..
&em&em“让陈希烈来!他平时睡得还不够吗?!“
&em&emNN
&em&em"啊,这....
&em&em陈希烈匆匆赶到右相府时已是四更天。
&em&em他睡得正香被唤过来,此时还是迷迷糊糊,瞪大了眼看着公文上的字,脸色满是茫然。
&em&em“王昌龄?下官调他到长安来了吗?我不知此事啊。圣人下旨修纂大典,召集天下学者入京,名单很长,恐有一两千人,我还以为...右相让人审核过了。“
&em&em李林甫震怒,怒于陈希烈这敷衍塞责的态度,偏偏他正是看中这一点,才把陈希烈放在左相之位上这么多年。
&em&em“右相息怒。”陈希烈又道:"这封公文,我也从未见到过。吏部之事,多由达奚侍郎在管。”
&em&em像是一拳打空了,李林甫怒气无处发泄,遂又遣人将达奚珣唤来五更天,达奚珣一见那公文就是脸色一变,心中暗叫不好。
&em&em别的事办不好不要紧,以右相气量之狭小,出了这样的纰漏却是完了。
&em&em此前,他确实收到这公文了,当时想的是王昌龄虽只是一个小官,名声却很大,
&em&em贬谪王昌龄肯定要被人骂的,到时候李白、王维、高适那些人又要没完没了了,因此,此事他特意找了杜有邻来担。
&em&em“回右相,是杜有邻!“
&em&em达奚珣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道:“王昌龄投靠了杨党,因此,杜有邻故意拖..
&em&em“还敢狡辩?”李林甫甩下王昌龄写的那首诗,“他若肯投靠杨党,也不至于一辈子都在八九品官上打转.全是只顾自利的废物!“
&em&em达奚珣慌忙应道:“是,是,但此事真是杜有邻一直欺瞒下官,他说已经发出公文,把王昌龄贬到龙标县了。左相却未与我说过,将人召回长安了。“
&em&em“你怪老夫?”陈希烈当即怒叱,“吏部之事,你何曾过问于我。今办不妥差事,犹敢怪到老夫头上?“
&em&em“下官不敢,下官说的是秘书省之事.
&em&em“够了。“
&em&em李林甫叱喝一声,懒得再理会这两个无能的下属,平静而威严地走回屏风后,淡淡吩咐了两个字。
&em&em“贬了。“
&em&em“喏。“
&em&emNN
&em&em次日,陈希烈到秘书省视事,第一件事就是吩咐人把纂修使的名单拿过来。
&em&em他在公房中坐下,叹息一声,自在心中暗骂不已。
&em&em“索斗鸡,小题大作,真当你比我官高一等?“
&em&em不一会儿,名单送来,陈希烈找到王昌龄的名字,提笔划掉又吩咐人找到其告身留存文书送到更部去。
&em&em恰此时,公房外有人道:“左相,薛状元来了。“
&em&em“哎,真是,老夫说过,薛郎来了,不必通传,还不快迎?“
&em&em"喏。“
&em&em公房中门被推开薛白领着王昌龄步而来。
&em&em“见过左相。“
&em&em王昌龄也执礼道:“陈公,多年不见...见过左相。“
&em&em“少伯,切莫多礼。”陈希烈连忙上前,握住王昌龄的双手,上下打量,叹息道:“近二十年未见,你如今怎比我还老了啊?!”
&em&em“贬调路上的风霜磨人嘛。”主昌龄笑道。
&em&em两人一个紫袍一个青袍,地位悬殊,看看颇为不谐陈希烈晞嘘不已,转头与薛白叹息道:“当年少伯在此校书时,老夫是集贤院学土,偶有往来,偶有往来,那年他风华正茂啊。”
&em&em“原来左相与王纂修是旧识。”薛白道:“那就好。“
&em&em“久别重逢啊。”
&em&em陈希烈听得薛白“那就好”三个字,预感到不好,背过身咳嗽起来,“咳咳咳.老夫偶感风寒“左相病了?”薛白立即接话,道:“既如此,《天宝文萃》的选稿事务,恰好交由王纂修来做。好让左相静养,如何?”
&em&em“不碍事,不碍事。”陈希烈切换自如,摇手道:“些许小恙,明日便好了。“
&em&em“如此我就放心了,不过,左相身为宰执,岂有余暇打理选稿这般繁冗琐事。王纂修名满天下,正是不二人选,今日来,便是请左相任王纂修为《天宝文萃》主编。”
&em&em“钦,那薛郎你呢?“
&em&em“我为副编,左相为督刊,岂非美哉?”
&em&em“美哉,美哉。”陈希烈脸上浮起了笑意,道:“既如此,老夫注拟到吏部,等中书省批复便是。少伯可静候佳音。“
&em&em说罢,他微微抬手,请薛白、主昌龄离开。
&em&em薛白道:“我正好要去吏部,请左相注拟,我顺道带过去如何?“
&em&em“待老夫忙完公事,会亲自到吏部注拟。“
&em&em“不知左相有何公务,可需吩咐我帮忙?“
&em&em“不必了。”陈希烈略显出不快之意,摆手道:“你做好份内之事,本相还有政事堂的公务。”
&em&em说罢,他当即起身,打算亲自把王昌龄的告身送到吏部给达奚珣。
&em&em才出秘书省,前方却响起了一阵欢呼。
&em&em“左相已答应了,让王夫子审我们的诗!”
&em&em......
&em&em又是那一群穷酸书生,不肯安心读书、投行卷,终日盼着一朝登报成名、走捷径,可笑可悲。
&em&em陈希烈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心想这次自己是不会被士人声望所裹挟的,《天宝文萃》掌握在他手里,不用王昌龄,这些士人都该以他马首是。
&em&emNN
&em&em去过吏部,见了达奚珣一面之后,陈希烈便回了政事堂。
&em&em有官吏递上公文,道:“左相,这些都须你批复。“
&em&em“知道了。“
&em&em陈希烈拿起印章一封封盖了,忽然目光一凝,仔细看向案上的注拟...拟王昌龄为《天宝文萃》主编的注拟“谁做的?“
&em&em陈希烈惊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是杜有邻他当即放下印章,拿起注拟便要撕掉。
&em&em下一刻,他却是停住了动作。
&em&em杜有邻既然敢写这个注拟,就是提醒他,此事杨党有把握,他总不至于连这都看不出来。
&em&em陈希烈遂将这注拟收入怀中,只等看结果如何。
&em&em“杨党既想与索斗鸡手腕,老夫有何可急的?“
&em&em81
&em&em秘书省,刊报院。
&em&em薛白将一大叠厚厚的诗稿摆在了王昌龄的面前,笑道:“如此,便拜托王大兄了。“
&em&em我只怕很快要被贬,薛郎这是有把握留下我?“
&em&em"简单。“
&em&em主昌龄摇头苦笑,道:"圣人厌恶我啊。“
&em&em“不,圣人宽弘,且很欣赏王大兄的诗。”薛白道:“能赦免你一次,可见圣人不是厌恶你,而是被你冒犯了。“
&em&em“我本性如此。”王昌龄道:“改不了了。“
&em&em他已低头去看那些文稿,一眼之间,就把一首诗揉成纸团丢出门外。之后,提起笔,在下一封文稿上写下“言之无物,矫揉造作”八字,摆到一边。
&em&em"不必改。”薛白道:“请你来主持文萃报,冲的就是这‘不矜细行”的性情。"
&em&em王昌龄抬起头,抚看花白的长须,有些疑惑。
&em&em薛白道:“要做的很简单,骂。既骂过了君王,接着怎可不骂宰相、国舅?王大兄既不矜细行,大可骂遍这长安权贵,如此,才不会‘言行相背”。“
&em&em"哈哈哈哈。”王昌龄听得大笑。
&em&em薛白上前,写下《天宝文萃》四个大字,推到他面前,道:“看,这就是一份骂人的报纸。“<p>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25shuwu.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p>',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