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蓝启示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四卷:为了谁 第147章 净岛整备领配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老人5个:乌不图、雅克布、老渔民蓝光和老伴喻翠平,老电工边和平是金莲逃过来的。

青壮年7个:宋佳、乌兰、村里邻居宋南南、车丽,酒店接待赵倩,酒店保洁员王慧,和她干厨师的丈夫张新平。

年轻人19个:除了易风、尚小南,雅琪、蓉蓉,还有7男8女15个半大孩子,其中3个女孩子是住酒店的旅游者,当时大部分旅游者往山下跑,这几家种种巧合就待在了酒店里,虽说父母亲人最终感染或牺牲了,但她们还活着;10个是如今村里的孤儿,父母长辈临死托付给了雅克布,另外2个男孩是从金莲乘船逃难过来比较早,尚来得及跑上山的。

至于尚小南是个意外,雅图那晚拼死在山崖下栓了一艘船,宋佳次日天亮后垂绳子下到崖下,划着小船围着小岛四处找雅图,雅图没找到从海里捞了个搭着一块长木板套着救生圈的尚小南。

易风就带着尚小南,领着15个半大孩子重建家园。

首先把沙滩分区,从山上看下来的视线盲区或射击死角,大量挖掘“蟹洞”,深约1米,底部插满削尖、用火烤硬的竹签或木刺,洞口拿废塑料布、海草、树叶等掩盖,再插上“危险切勿靠近”的警示牌。

把视线开阔、射击角度良好的沙滩作为与外界交流的安全区域,上面原本躺着的船只残骸、大型杂物全都拖到挖“蟹洞”的区域,既阻碍通行,又掩护沙滩上的陷阱。

原本的村子已经被避难者糟蹋的不成样子,易风众人并不打算住,但入侵者来了还会拿来遮风挡雨。

易风带着一群孩子忙了几天干了一件大事,把之前山上铺到山下村里的引水管道挖出来重新埋,改了方向,直接引到了孟波他们那晚攀爬的那处山崖顶上,搞成了一片小型的人工瀑布,水流不大但重在从此岩壁变得湿滑,岩壁底下也变得泥泞不堪。

最后任由水流沿着山势自行找出路,竟有几股流到了村子原本的菜地里,但村子里就此却断了水源。

想要取水就要到崖下,而整片山崖已经亡羊补牢成了重点监控区,又全在射击范围内。

除此之外,易风还在山顶树林里选择合适的树木搭建了简易的树窝瞭望台,这些瞭望台经过了精心的伪装,当然易风也顺便教会了他们如何爬树。

山顶酒店和南边白色别墅门口及广场上的圆球石墩也没逃脱易风的指挥棒。

一个个石球连同底座全运到了石门内的坡道上,一直捍卫着山顶众人的大石门是向内开的,有轨道有滑轮。易风解释这些石墩的用途是,门关着可以用来抵住门,门开了沿着斜坡滚下去就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除了圆球石墩,易风还给酒店新建了一座围墙,准确地讲是拆东墙补西墙,拆了别墅的墙,拆了酒店的墙。

大家避难的酒店实在太过敞亮了,一楼大厅清一色的落地玻璃窗,从外面看一览无余,一点yingsi都没有更别提安全感了。

原本易风带十几个孩子是干不了这种拆墙建墙的繁重劳动,而且这也算是技术活儿。

巧在易风跟大家搬别墅石墩的时候,见围墙很别致多看了几眼,结果发现这围墙竟然是拼装的。

问了问别墅的来历,村里的孩子说有位富豪跟雅克布爷爷谈好的,岛上旅游开发包括酒店、餐饮,对方出资出大头、村里只出小头,但股权、盈利一分钱不要,只要允许他出资建这座别墅,所有权归村里,使用权归富豪,于是就有了这座白色别墅。

围墙是村里配套建的,虽说除了雅克布爷爷偶尔拿着钥匙进去逛一逛、看一看,一直也没见有人来住,但答应了别人就不好让外人随意靠近,于是就有了这一圈简易围墙,原本想着如果对方不喜欢要拆了重建,也好拆卸方便,改用到别处。

这种围墙一根根长条的水泥块挖坑埋在土里,水泥块上有螺丝固定黑色一米高、两米长、30厘米宽、上方开口的扁长方体金属箱,箱子中间则竖着一排2.5米高、锃亮矛尖的金属栅栏,金属箱内栅栏内外填着土还种着花花草草。

相邻两个金属箱体之间有螺丝锁紧,每三个金属箱体就有一个深埋地底、实心的水泥立柱用来固定锁牢两侧牵连的箱体。

等搞完了圆球石墩,易风专程回别墅挖开一段围墙地面研究了一下,又看看十几个高矮参差的娃娃兵,最后还是决定放弃那些深埋地底、实心的水泥立柱,但能拼装的箱体护栏以及配套的地下水泥长条还是可以拆散运一运的。

无非就是砍些树木,搞一些滚木铺在地上,力气大的推一推、抬一抬、扶一扶,力气小的多跑跑腿前后不停放滚木罢了。

真个是易风大哥动动嘴,十一二岁的弟妹跑断腿。

就这样,易风愣是带着一群少年给别墅的围墙搬了家,白色围墙只剩下一圈孤零零的水泥柱子杵在原地站岗放哨。

雅克布眼瞅着酒店一楼大厅外就这样多了一层金属栅栏墙,与乌不图相视无言。

不仅如此,多出来的金属栅栏正被厨师张新平拿着酒店维修用手工锯,在他老婆的协助下进行再加工。只要锯断了左右牵连处,再磨一磨刃口,就是一根根长达2.5米的金属长矛。

张厨子炒菜、切肉砍骨头是把好手,甚至干点木匠手工活也都可以,就是对付行尸容易哆嗦,好几次都是他老婆救了他的狗命,能苟到现在要多亏他那平素扫地认真、逢人就笑的软绵媳妇。

当然,宋佳她们也没闲着,按易风的建议,几个妇女扶着梯子,电工老边检查维护光伏板,保持电力稳定供应。

其他人则在乌不图和雅克布的共同参与下,把酒店原本凌空修建的观赏性引水渠改建到地下,把山上珍贵的泉眼藏起来,把水渠走暗管接到酒店内,再从酒店地下流出来一直管道接到新建的人工瀑布。

就这样,易风上了岛,先是净岛,又为了营造一片净土而日夜忙碌,三十几个人足足干了四五天。

但干活就要吃饭,多干活就要多吃饭。

易风看着两大箱子物资慢慢减少,终于也开始跟所有人一样,对10月1日有了期盼,那一天该发粮了。

ac228年10月1日。

天没亮,宋佳就招呼大家起来,易风和乌不图是头一回领配给,其他人都轻车熟路,各就各位。

这次与往次不同在于,大家不必着急忙火的从山崖上吊上吊下,可以从容不迫的从沙滩乘船出发,而且一次也可以同时发两条船,一条是山上的,一条是山下的。

山下已经没人住了,船自然也就充了公。

之前山下人一看山上人的船吊放下来,立刻划船出海,赶在山上人前面排队领配给。山上船小,又要本人亲自去领,就要分几次往返运输,有这个工夫,山下的人已经排前面领完了。

为什么要排前面呢,因为基地给墓岛的配给是按前次人头清单提前装袋过磅的,虽说负责拿搪瓷缸子分米的临时工不会太离谱,但跟昔日食堂打菜的阿姨一样,总有个冒不冒顶、抖不抖勺的区别。

前面都冒顶了,最后面两三个就会吃亏,但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又只能认吃这个亏,谁让你不排前面呢!

前几天宋佳出海拿子弹来基地想换粮食,就是因为上次分米的临时工可能心情不好,排前面的人都给冒了顶,到后面五六个人只分了一捏捏。

易风划山上的小船,船上就乌不图和雅克布俩老头,还有之前的两个蓝色空箱子。厨子张新平和电工老边划大船,把宋佳、雅琪、宋南南、车丽、王慧、赵倩还有几个长相出众的女孩子一船送过来。但凡有点姿色的都乔装改扮,搞得跟生活不能自理的大麻风一样,再套上穿了近一年从没洗过的黑臭衣服,顶风能臭十里。

雅克布是有老主意的,女孩子在乱世万不可勾起别人的念想儿,念想就是麻烦。让她们跟易风一批上岸,也有借重易风保驾护航的意思。

当然跟易风和乌不图的穿着一比,大家都是一群黑黢黢的乞丐。

易风在宋佳的指引下,划着船,老远就看到一辆军用吉普车从基地指挥中心驶出来沿着海滩公路跑。等划船靠岸,吉普车已经在给墓岛分派配给的固定点等候。

熟悉的车,熟悉的人,李锐。

距离李锐不远,一个持枪的士兵和一个脚下放着口袋的男人站在一起,男人看着比基地的其他人脸上要干净整洁一些。这俩人原本是在两个石墩子上大马金刀坐着的,李锐的车过来,俩人立刻起身肃立。

易风停好船,扶雅克布下船,两个蓝色箱子摞在一起用一只手拎着,另一只手扶着雅克布,一脚深一脚浅的向李锐走去,乌不图则走在两人前面。

“老首长!”李锐立定敬礼。

“不客气。”乌不图点点头,略微等了一下易风和雅克布,在雅克布的指点下俩人去了脚下有口袋男子的面前。

说话间,张新平的船也上了岸,一群人排成一列,走到雅克布后面,宋佳上前接替易风,扶着雅克布,而雅琪牵着她妈的衣角。

“你们开始吧。”李锐向旁边的士兵打个招呼,士兵和男子开始分配额,果然口袋里掏出的是个搪瓷缸子。

易风则拎着俩空箱子快步来到李锐面前。

“李连长,又要辛苦你了。”

“谈不上,没想到你们会来这么早。”李锐笑着跟易风打招呼,然后转身从吉普车上往下拎东西。

在一个蓝色大箱里,放了一小袋米、一小袋面、一瓶油、十盒各类肉罐头,箱子没装满。

“这是您一个月的配给,麻烦签一下字。”李锐从军装口袋里拿出一张纸、一支笔,把自己的枪套平举做托盘递到乌不图面前。

乌不图点点头,看了看表格,找到自己的名字行,在日期后面的的空格里签上字。

李锐继续从车上往下拎东西,相同数量种类的东西放在第二个蓝色大箱子里,然后多了十包真空包装的干菜,五个鱼罐头,五个水果罐头。

“这是乌兰首长的配给,麻烦您代签一下字。”李锐又把表格举起来,乌不图看准位置,再签一次。

李锐也不嫌麻烦,又去车上取东西。

一小袋米,一小瓶油、三罐奶粉、五包泡面,五盒肉罐头、五盒鱼罐头、五盒水果罐头、一小包盐、一小包糖霜,都放在属于乌兰的蓝色大箱子里。

“这是王蓉小朋友的配给,麻烦您代签一下字。”李锐再次把表格举起来,乌不图又签一次。

然后李锐把签过字的表格仔细看了一下,认真折起来装回上衣口袋,接过乌不图递过来的笔,也插回上衣口袋,举手敬礼,这是要走。

“完了?李连长,完事儿了?”易风傻眼了。

“完了,这个月的配额都发完了,好在你记得把之前的箱子带过来,这种箱子现在不好找。”

“我的呢?”易风直截了当。',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