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布衣卿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卷 火中遗编 第二章 盐滩上的海神与第一粒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窒息!冰冷!

姜郕阳的意识在古籍库火海与东莱海底间沉浮,灼热与刺骨交织。

“阳儿!阳儿!”

阿嬷带着哭腔的呼唤穿透黑暗,将他猛地拽回现实。

咳!咳!咳!

撕裂般的咳嗽扯动空瘪胸腔。他睁开眼,依旧是破败的茅草顶。

唇边残留一丝微弱的甘甜。

阿嬷浑浊的泪淌下,用破布蘸温水擦拭他的唇——那是珍藏的最后几滴蜜水。

姜松和姜禾的小脑袋从阿嬷身后探出,蜡黄小脸满是恐惧与一丝希冀,手里紧攥半块掉落的硬麸饼。

“阿嬷…松儿…禾儿…”声音嘶哑,耗尽力气。他想动,被死死按住。

“别动!吓死阿嬷了!”阿嬷声音颤抖,“那章豺狼…真走了?”

“暂时。”姜郕阳闭眼复盘:周礼“泉府”、齐律“重利盘剥”、“东莱郡姓孟”的诛心之论…

信息差与逻辑,是唯一的盾。

但饥饿与债务,是悬顶之剑!孟家的报复,随时降临!

盐滩!唯一生路!

“阿嬷,”他睁眼,决绝不容置疑,尽管虚弱如风中残烛,“扶我起来…去盐滩!”

“盐滩?”阿嬷绝望,“废了啊!晒不出盐,还欠工钱!你身子……”

“必须去!”姜郕阳斩钉截铁,“活命的路!现在!”

他积攒最后力气撑起身体。

两个孩子笨拙地顶住他胳膊。阿嬷看着孙子眼中燃烧的幽火,沉重叹息,扶住了另一边。

---

粗粝咸腥的海风灌入鼻腔衣袍。

姜郕阳半靠在老弱身上,深一脚浅一脚跋涉。灰蒙天空下,海岸荒凉辽阔。

一片低洼泥泞的滩涂出现,浓重腥臭弥漫。

几段歪扭发黑的矮堤,如垂死巨兽肋骨,圈着坑洼浅池。池底黑褐泥浆,边缘灰白盐霜,几只瘦蟹迟缓爬动。

郕氏祖传盐滩——一片连蟹都嫌的废地!

记忆刺痛:原主父亲用低效“煮海法”,费柴费力,盐少苦涩,无法竞争。盐工离散,盐滩荒废。

“阳儿…你看…”阿嬷声音绝望。

姜郕阳挣脱搀扶,踉跄走上土埂,目光如探照灯扫视荒芜。破衣猎猎。

前世知识海啸般翻涌:《天工开物》的“海卤煎炼”、《熬波图》的“淋卤晒盐”…

“不是废了…”他喃喃,海风撕碎声音,“是方法…错了。”

目光死死锁定滩涂边缘——地势稍高,土色灰白,盐霜更厚更白!

“松儿!禾儿!”姜郕阳猛地转身,声音因激动发颤,指向那片区域,“用蚌壳!刮那灰白土!刮下来!堆这!”

他指着脚下干燥硬地。

两个孩子茫然看阿嬷。

“阳儿?”阿嬷不解。

“刮盐土!快!”姜郕阳语气急促,“那是卤土!盐的‘种子’!”

无法解释“浓度梯度”,只能朴素下令。

阿嬷咬牙点头:“听阳叔的!刮!”

两个孩子立刻行动,蚌壳笨拙用力刮起盐土。

很快,一小堆深色盐土堆起。

“阿嬷,有完好的大陶缸?大木桶?”姜郕阳急问。

阿嬷苦涩摇头:“大的抵债了…小的裂口…”

心一沉。无容器,如何淋卤?

目光急扫,定格在滩边废弃半埋的石槽!煮盐冷却残件,边缘破损,主体尚存,底有积水。

“就它!”姜郕阳眼中精光一闪,“松儿,禾儿,盐土铺石槽底!铺厚!压实!”

他挣扎过去,用手帮忙压实。

拿起破陶罐,踉跄到海边,费力舀浑浊海水。

“倒!慢慢倒!渗下去!”指挥姜松将海水淋在压实盐土上。

浑浊海水渗入,从槽底破损缝隙渗出更深、更浓稠的液体——卤水!

咸涩气味,比海水浓烈数倍!

“成了!初步淋卤!”心中狂喜!古籍中的“刮土淋卤法”验证有效!

但第一步而已。卤水浓度不足,杂质多,需提纯!

忆起《天工开物》:“…以莲子试卤,浮起者卤浓…”莲子?荒滩何寻?

“阿嬷,有黄豆?”急问。

“黄豆?”阿嬷一愣,从怀里摸出破布小包,小心打开——十几粒干瘪黄豆,“就…就这点,备着…没吃的…”

“够了!”姜郕阳如获至宝,小心取几粒,投入渗出卤水。

黄豆沉入浑浊卤水,晃悠着…悬浮中段!

“悬而不沉!好卤!”几乎欢呼!简易“比重计”验出浓度可观!

下一步——晒盐结晶!

无平坦结晶池?无刮盐工具?

目光扫视,锁定一块相对平坦硬实的浅池。

“清理那池子!烂泥、蟹壳、海草全清!底弄平!”下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