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看向队长陈福康,点头道:“当然,这事不能漏了福康家。
    你、你弟弟、你叔三家,加上我八个堂兄弟的子孙,差不多够分了!”
    队长陈福康一脸微笑,端茶感谢,道:“多谢老叔关照我家!
    放心,这事就咱们这些家知道,绝不外传!”
    “安平,你也别高价收购了。
    供销社多少钱,你就多少钱收。
    不用去供销社看人脸色,咱们已经很感谢了!
    你告诉我们发财的路子,总得给你赚点,不能让你白忙活吧?”
    陈福康这是投桃报李。
    爷爷带上他家,他给陈安平好处。
    不管采多少蜜,都会通过陈安平卖出去,陈安平得到的好处最大。
    陈安平摇头道:“多谢福康叔。
    咱们自己人,没必要,我不赚自家人的钱!
    供销社收购蜂蜜,价格非常低,远远不足以反应蜂蜜的价值。”
    供销社销售白糖,039元一斤。
    蜂蜜1-15元一斤。
    蜂蜜从来都是奢侈品,这价格真是白菜价了。
    “两块钱一斤不算高,我还有得赚。”
    陈安平卖给地区医院,采购价格最少3元一斤。
    如果谁想私下购买,低于5元一斤别开口。
    陈安平利润空间很大了。
    再说,蜂蜜真是一点小钱,他完全没放在眼里。
    这云雾山里,在他看来,真正能赚大钱的路子,有三条:
    第一是种药制药!
    种药不是大钱,制药才是!
    制药的威力,可以参照神仙鳖。
    只要搞处一种独门药方,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价格不是随便标?
    药神里,一年吃掉魔都一套房。
    咱们别那么心黑,出口药,一年吃掉几万美元,不算多吧?
    偏偏,陈安平有这样的条件!
    这是一个千亿万亿产业!
    第二是酿酒。
    好山出好水,好水出好酒。
    云雾山泉水泠冽甘甜,酿出的酒入口甜,回味甘,开坛酒香四溢。
    抱起酒坛,倒满一碗酒,酒色琥珀光亮,满屋满院酒香。
    就算不喝酒的人,都忍不住惊奇,啧啧称赞。
    山里的重阳冬酒,是他喝过的,强烈劳动后最能充补能量,最能定心神的饮品。
    没有之一!
    这也是一个千亿万亿产业!
    第三是卖水!
    你没看错,就是卖水。
    后世好几位首富,都是靠卖水,赚到几千亿身家。
    他们卖的xx山泉,xx冰泉,是山泉水吗?
    不是!
    他们卖的,都是水库水,是湖水!
    上下河湾里流淌的,才是山泉水,甘甜可口!
    尤其是从泉眼里接的山泉水,冬暖夏凉,冬天热气蒸腾,夏天凝结水雾,喝一口透心凉,掺点白糖能治病!
    前世村里有家人,兄弟姐妹九个,齐心协力从溪里,拉水去市里卖。
    没有任何过滤净化,直接拉水去卖,赚了几千万!
    跟抢钱一样。
    这水甘甜,喝过的人都说好,销量越来越好。
    后来他家水车,撞死一家人。隔壁村来了几百人,把他家一顿吃喝拉砸,赔了很多钱。
    再者村里人眼红,不让他家的水车上路,他家的生意才关门了。
    这也是一个千亿万亿产业。
    ……
    有这三个万亿产业,足够上下河湾村,甚至周边所有村子腾飞。
    前世什么华西村,什么猎德村,都要靠-->>边站。
    这些万亿产业,陈安平必须牢牢掌握在手里。
    他还要让村里人,跟着他的指挥棒走;要有一支强力民兵队伍,防止什么亮证姐、二代哥、天龙人来摘桃子。
    蜂蜜这点小钱,他没放在眼里,送给家族的人,让家族的人先吃点肉,吸引村里人紧紧向自己靠拢。
    挺好!
    “安平你真是好样的!”
    “但我还是那句话,亲兄弟明算账,不能让人白干!
    白干的事情,长久不了!”
    陈福康给陈安平,竖起一个大拇指,满脸夸赞。
    “现在很多人,在议论分队的事,尤其是孙家的人,天天上蹿下跳,恨不得马上分出去。”
    “我看,不如趁这个机会分了队!”
    陈福康沉吟着,提出一个建议:“咱们自己人,搞一个生产队,办一个养蜂的队社企业,或者其他的什么队社企业。
    队社企业由安平当家,让安平带着我们大家,过上好生活!
    咱们自家人暗中,还能签一个契约,队社企业由安平拿一部分股子,不白干!
    一旦国家政策变化,变回以前那样,允许私人持股,咱们就把契约拿出来,那一部分股子,就是安平的!”
    “安平,你真能带着咱们这些人富起来,我保证不让你白干!
    我说一个数,5成股份!
    只要能带领我们本家二十多家人,每年赚到一万块钱,你就拿5成股份!5成股份就是你的,我们其他所有人,占剩下的5成股份!
    你们怎么看?”
    咝!
    一桌所有人,全都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地看着陈福康。
    这简直惊天动地。
    完全违背当前政策啊。
    陈安平也很惊讶。
    陈福康这货,人才啊!
    这已经是80年代企业所有制改革了,是真正的,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
    其动作之大,远远超过小岗村包产到户。
    陈福康的计划,无疑非常好,放在80年代后期,就是完美的家族企业创业计划。
    但是放在70年代,太超前了。
    即便80年代前期,这样的企业,也很难生存,很容易被政策变化击倒。
    ……
    陈安平思考着可能性。
    毫无疑问,陈福康的提议是最好的,完美解决了陈安平的疑虑。
    既保证了陈安平的利益,又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照顾到每一个人的利益。
    陈安平非常满意。
    他甚至不需要5成股份。
    他不缺钱,他只要控制权!
    问题是政策!
    现在大风即将要过去,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平反。
    很快,城里就会允许,小摊贩生意。
    距离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有3年!
    做生意的时机,即将到来。
    问题是,直到80年代中期,政策一直有反复。很多人,不仅产业没保住,自己还进了牢房。
    不过,我最不怕的,就是政策。
    真有人想动自己的产业,去问问孙有仁。
    对了,孙有仁已经火化了!
    当地全是土葬,讲究点的,还会偷偷做法事。
    孙有仁活着是孙家的主心骨,带着孙家人喝酒吃肉,横行霸道,没少捞好处。
    死了以为孙家人,会很心疼,会有一场痛心疾首风光大葬。
    结果,直接火化了!
    国家还奖励了二十块钱!
    就这……
    在村里人眼中,还不如一口薄棺裹着,随便喊几个人抬着埋了呢!
    直接烧成灰了!
    狗都不如!(在村里人眼中!)
.b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