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70年代:十万大山逍遥仙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1章 全村看稀奇,公路大设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怎么可能?”

“他怎么把摩托车,骑上来的?”

“这山路走路都费劲,牛都摔死,竟然能骑摩托车?”

“不可能!他肯定是请人抬上来的!

上次自行车,不就是抬上来的吗?”

“摩托车七百多斤,你怎么抬?”

大队干部、知青、潘大成,勘探公路的工程师,仿佛听到天大的滑稽,全都笑了,没有一个人信。

这封闭的大山里,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出山。

有人能把摩托车骑回来。

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村民们十分不屑。

不就是骑个摩托车回来吗?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陈安平是地区领导,人家大气大方,是你们能想的?下次开个汽车回来,四个轮子的,也没啥好奇怪的!”

“就是!”

村民们纷纷点头,一脸赞同。

知青、潘大成、工程师,全都无语。

这是汽车、摩托车的问题吗?

问题是,这见鬼的山路,走路都危险,他是怎么骑回来的?

……

陈安平家门外。

大量村民,围着看热闹,议论纷纷,啧啧称奇。

好多老人、女人,一辈子没见过车。

这下来看稀奇了。

陈安平让众人让开一条路,将满宝抱在胸前,开着摩托车,缓缓在屋前绕了一圈。

满宝开始有点害怕。

后来放开了,兴奋地直叫,双手挥舞,高声喊着“驾驾驾”!

仿佛真的骑着高头大马!

“到我了!到我了!”

二弟陈安兴不知从哪里钻出来,兴奋地爬上车,嚷嚷着让大哥开车,带他转一圈。

陈安平乐呵,让他坐稳了,前面抱着满宝,后面搭着二弟,又绕着院坪转了几圈。

“到我!

到我!”

二妹、大妹,轮流坐了摩托车,下来满是笑容,美得跟什么似的。

陈安平干脆,让老妈也体验了一回。

乐的老妈开怀大笑,脸上生光,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这种热闹,大伯不能落后于人,也让陈安平开车,带他转了几圈。

陈安平让爷爷奶奶,也上来体验一把,带着两位老人,缓缓兜了几圈。

二老乐得合不拢嘴,连说这辈子没白活,临老还能坐到洋车,死了也甘心。

……

满宝一直霸占着前排,转了一圈又一圈,成了村里最靓的崽,开心得手舞足蹈。

结果下地的时候,晕头转向,一屁股坐在地上。

“要倒……要倒……”

“屋子要倒了……树要倒了……地要倒了……”

满宝紧紧抓着陈安平的裤腿,吓得哇哇大叫。

“哈哈哈,没事没事……”

“满宝别怕,你这是转晕了,一会就好!”

陈安平哄着满宝,手中出现一滴灵泉,悄悄抹进满宝嘴里。

满宝吸收了灵泉,精神一清,小脑袋不晕了,地面不转了,屋子和树也不倒了。

小丫头惊奇地左看右看,咯咯笑了一起。

围观的村民群众,全都哄笑,纷纷笑话逗弄满宝。

满宝害羞地,将脑袋埋进陈安平怀里。

……

陈安平将摩托车,开到阁楼一楼,锁好门出来。

这是地主家粮仓,安静又安全。

防止好奇的大人小孩,把摩托车弄坏了。

陈安平召集村干部。

“各位,有几件事!”

“你说吧,咱们都等着呢!”

村支书陈福胜,接过陈安平递来的华子,美美地抽了一口,神情陶醉。

“第一,公路什么时候可以动工,多久能修好?”

陈安平问道。

“昨天上面来了电话,通知公路从上下河湾村通过,修10米的大型山区公路,12米的路基!”

“工程师立马进了山,一路勘探。”

“他们说,很快就可以动工。

如果劳动力充足,各种物资有保障,分段施工,半年之内可修通大部分路段!

咱们上下河湾,三个月能通车!”

村支书陈福胜说起这事,脸上有光,笑呵呵地道。

“是这样吗?”

陈安平问几位工程师。

“没错,陈安平同志!

一切顺利的话,半年可完成大部分路段,三个月上下河湾可通车!”

一名中年工程师不敢怠慢,认真地道。

昨天他们来到村里,便听说了这位能人。

一句话,便让地区公路局,改了公路规划,从全地区调工,修一条12米宽的山区大公路。

今天,骑着地区公安局的摩托,驶进村里。

这人的能量,不敢想象。

他不敢有丝毫轻视不敬。

陈安平又问道:“什么时候可以动工?”

中年工程师道:“公路的路线规划,原本就已经做好了。”

“现在改成12米路基,工程量会大很多!规划方面,其实更简单。”

“我们将原本图纸,几处大型弯曲的盘山路段,上山下山路段,全部截弯取直,开山填谷通路。”

“上河湾大队,原本预计16公里山路,经过截弯取直,可以减少到15公里以下。

公路比原本规划的盘山路,要平直很多,通车方便很多。

但是需要大量的炸药、水泥、石材,要挖、填大量的土方,工程量极大!”

陈安平道:“材料没问题!

工程量也没问题!

一定要将公路质量,通车方便,作为第一要素!”

“尽量不要出现,上山又下山的路段,那纯属折腾人!

咱们有的是z药,宁肯把那种路段的山,全都炸平了,把山谷全部填平,或者修桥,也好过上山下山折腾人!

咱们的山,已经很高了,再增加无谓的上坡下坡,这路没人想来!”

中年工程师梁工,拿笔记下陈安平的要求,认真道:“明白!”

“我们一定根据陈同志的精神,认真规划道路,尽量避免出现上坡又下坡的路段!”

陈安平道:“另外,要考虑高山雨雪天气,要防止夏天大雨洪水,导致山体滑坡,影响行车安全!”

“好好修好这条路,我满意的话,会向地区公路局推荐你们的!”

“对了,忘了告诉你们,我现在进了地区公路局,是地区公路局的质量监督干事!”

陈安平掏出一把工作证,挑了一个,扔给中年工程师。

中年工程师梁工一看,真是地区公路局的工作证。

再看陈安平手里,一打工作人,人麻了。

可怜他一个县里的工程师,想进地区没门。

别人随便去一趟城里,就进了地区公路局,手里还有一堆工作证。

简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a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