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村民们做饭,不会每次都划火柴。
一般相邻的几家,谁家划了火柴,点火做饭。邻居们拿一小把柴,点着火一路飞奔,小心呵送回家。
不小心引火失败,得重新引,有时候要引几次!
熏得一脸黑烟!
谁每次做饭,都自己划火柴,绝对被老人骂败家子。
一分钱,半盒火柴呢!
有的人家里,干脆就没火柴!
……
陈安平苦涩无语。
养了这批鸡鸭猪之后,大家应该不会那么苦了。
至少吃盐、火柴不会那么困难。
想吃点肉,咬咬牙也能吃。
这时代有些东西,对农民的限制,其实在这里。
明明有路,却不能走!
陈安平站在桌子后。
看着一家家乡亲,领走鸡鸭猪崽,满脸笑容,像亲儿子般呵护,眼里满是希望。
也有人,担心地问陈安平,不会有人割尾巴吧?
都是朴实的老百姓啊,大家只想劳动换点吃的,但是被有心人,反复折腾,直到后世……
陈安平沉声保证,绝对不会!
谁敢来割尾巴,咱们就干他!
干他!
干他!
干死特么的!
人群中,响起一阵阵怒吼!
山峰震颤,河水翻腾!
……
第二天一早,陈福康队长匆匆而来,一脸喜色。
陈福康欣喜道:“安平,所有小鸡小鸭小猪崽,都被村民们买走了。”
“昨天在会场,你说了谁敢割尾巴,就干谁!
大家兴致越来越高,就像打抢一样,好多人家,都买了十几只鸡鸭,两三头猪崽!”
陈安平问道:“他们养得过来吗?”
陈福康笑道:“怎么养不过来?”
“一家人少说五六口,多的八九口,十几口人,养这么点鸡鸭算什么?”
“一家好几个孩子,到处扯猪草,割木叶,加上队里的红薯藤,足够它们吃了!”
陈安平点点头。
这点活应该没问题。
后世90年代,青壮都出去打工。一个妇女带俩孩子,种四五亩地,养几头猪牛,几只鸡鸭。
养的家禽牲畜,比现在多多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精饲料!
另外担心冬天,饲料会不会不够?”
陈福康担心道。
陈安平笑道:“这个不难,我早有解决办法!”
陈福康激动了,叫道:“哦,你有办法?怎么解决?”
陈安平说道:“没有精饲料,可以让鸡鸭猪崽,吃蚯蚓!”
陈福康一头雾水,道:“鸡鸭崽吃蚯蚓,这我知道。
猪崽能吃蚯蚓吗?
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陈安平哈哈大笑,说道:“你没见野猪吗?
野猪在地上拱,拱到红薯吃红薯,拱到蛇吃蛇,拱到蚯蚓它吃不吃?”
“真能吃啊?”
陈福康脸上露出喜色。
他家也抓了两头猪,十几只鸡鸭呢。
要是能吃猪崽蚯蚓,真解决了大麻烦,直接喂野菜就蚯蚓就行了,不要考虑精饲料。
“真能吃!”
“而且长得超快,跟催熟一样!”
陈安平微笑点头。
蚯蚓是后世很多饲料的药引,精贵得很。很多饲料,添加一点点蚯蚓,就成了高级货。
……
“但是蚯蚓数量不够,需要养殖!”
陈安平道。
“蚯蚓这玩意儿,到处都是,还要养殖啊?”
陈福康惊掉下巴。
“你别看到处都是蚯蚓。
现在家家都养鸡鸭,你信不信,今天就有人带着鸡鸭,去挖蚯蚓给小崽子们吃!
要不了几天,能挖蚯蚓的地方就少了!”
陈福康一想,也是这个道理。
农民都知道,鸡鸭吃蚯蚓好,长得又好又快。
勤劳的孩子们,今天就会带着小崽子们上山,到处挖蚯蚓给小鸡小鸭吃。
要不了几天,这活就得成为孩子们的日常。
“那怎么办?
蚯蚓怎么养?”
陈福康问道。
陈安平道:“这事好办!”
“咱们家家都有沤淤,堆肥。
淤堆下面的泥土,蚯蚓特别多,特别大条,这你知道吧?”
“知道!”
“养殖蚯蚓,就是把下面的泥巴挖松,放入蚯蚓苗。
然后上面堆淤。
一层淤,一层泥土,泥土里撒蚯蚓苗。
这样一层层往上堆。
每天泼泼水……”
“蚯蚓是个好东西,小鸡小鸭小猪吃一斤蚯蚓,最少相当于吃几斤大米,十几斤米糠!”
陈安平道:“大概就是这么个法子,你们一琢磨就明白了。
具体怎么做,怎样养的蚯蚓又大又好,就要你们自己去摸索了。
养蚯蚓这活,可以通知所有村民,但是不强迫任何人养!”
“干部们带头养。
村民愿意养就养,不愿意养就算了。
总有聪明勤快的人,会跟着养!”
陈福康连连点头,脸上露出微笑。
都是农村人,养蚯蚓的道理,一听就明白。
方法传播下去,大家肯定争着养。
小猪崽造淤,淤堆肥养蚯蚓,鸡鸭猪崽,吃了蚯蚓长大,继续造淤堆肥!
这不是循环经济,家业学大寨吗?
呵呵……
……
“安平,第二条办法是什么?”
陈福康问道。
陈安平道:“第二条办法,就是咱们山上割的草、木叶,不能直接沤肥,最好也别直接给猪牛吃。
咱们发酵,变成青贮饲料。”
陈福康奇道:“草、木叶可以变成饲料?”
陈安平点头道:“可以!”
“经过青贮发酵之后,木叶变得又甜又软又香,猪牛都很喜欢吃。
比直接喂草木,节约大量饲料。
比直接堆肥,更没得说了!”
本地山林有大量草木树叶。
每天春天,勤劳的人们,便漫山遍野割树叶嫩草,一部分给牛吃沤肥,大部分直接扔田里,沤肥。
这些显然是极大的浪费。
草木嫩叶,都可以做成青饲料。
陈安平道:“我带了几本养殖的书回来。”
“咱们养殖合作社,今后主要工作,一是养殖蚯蚓;
二是研究青贮饲料!
三是告诉村民,怎么做好卫生防疫,防治禽畜病害。”
“希望我们自己,在一两个月内,搞明白技术,取得研究成果。
在秋天之间,让老百姓见到效果,大家都能跟着养,跟着储备青贮饲料!”
“这是你在养殖社的,主要工作!”
“做好这几件事,咱们养的猪,一定比以前长得好,长得快,又壮又肥又健康!”
“福康叔,如果你做好了这几件事。
给你涨工资,发奖金!
全村人都得请你喝酒!”
“有没有信心?”
陈安平画着大饼,打着鸡血。
“有!”
陈福康拿着,激情满满,兴奋去了。
a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