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我,呼风唤雨最新章节 - 金玉满庭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164 章 第 164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64章·第164章

袁术自有他的考虑。

一来,陈昭与袁绍先在东阿打过一场天下瞩目的大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此刻定然兵疲马乏;二来,那竖子最好虚名,四处救灾,撒下去的可都是白花花的米面,白花花的米面如流水般撒出去,再丰盈的粮仓也经不起这般挥霍,现下陈昭粮仓里只怕空的连耗子都不愿意做窝。

打仗可不是上下嘴皮一碰就能打起来。

"打仗?"袁术嗤笑一声,随手将酒樽掷在案上,"兵戈一动,日费千金。她陈昭拿什么来打?"

侍立一旁的杨弘连忙附和:"主公英明。豫州去岁北方二郡虽有旱情,但南方诸郡风调雨顺。咱们仓中粟米堆积如山,将士们吃饱喝足,何惧那虚名之徒?"

阎象被袁术与杨弘这么一说,心中也有些迟疑不定。

袁术嘴角微翘,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手指轻轻摩挲着案几上的漆纹,慢悠悠道:

"陈昭借兵给孙策?呵,孙家小儿不过一介莽夫,纵有几分勇武,也难撼刘表根基。但若能搅得荆州动荡,于我而言,便是好事。"

他微微眯眼,仿佛已看到孙策与刘表厮杀的场景,语气愈发轻蔑:"孙策若胜,刘表必损兵折将;若败,陈昭的兵马也要折在荆州。无论怎样,都是他们两败俱伤,而我——"

他顿了顿,指尖轻轻一敲案几,冷笑道:"只需稳坐豫州,静观其变。"

杨弘连忙俯首,语气谄媚:"主公深谋远虑,臣等望尘莫及。孙策不过一介匹夫,岂能看透其中玄机?陈昭借兵之举,不过是替主公铺路罢了。"

阎象也跟着迟疑点点头。

他听着主公之策,他们只需坐山观虎斗,不用损耗一兵一卒就能削弱刘表陈昭二人,似乎对他们全是好处。

应当……对吧?

袁术一声令下,横亘在徐州与荆州之间的各个关卡立刻开关放行。

从徐州进入荆州南阳,有南北两条路线选择。北线较快,途径沛郡、陈郡、汝南,分属豫东平原,沿途更平坦。

孙策荀攸并未选择北路,曹操乃是沛郡谯人,虽袁术趁曹操被牵制在东阿之时趁机偷袭攻下了沛郡,可二人对袁术的本事心知肚明。沛郡名义上是属于袁术,可实际上真听谁的还说不准。

二人不约而同选择了南线——途径汝南颍川,从颍川进入南阳。有荀攸跟随在营中,到了颍川,就算袁术到时变卦,荀攸也可游说颍川士族与袁术周旋。

一路却是出乎二人意料的平静。

荀攸思索片刻,轻松就猜出了袁术的心思。

“看来袁公路是自诩为坐山观虎斗的猎户了。”荀攸身着深青锦袍,面容清癯,还带着从外赶回营帐的风尘。

兵行至颍川地界,一路日夜加急行军的队伍终于松了口气,行军速度也慢了下来。荀攸也趁着大军驻扎休息的时间往颍川走了一趟,拜访故友,顺便商谈了一下借粮之事。

来。步卒刀盾如墙推进,长矛自盾隙毒蛇般刺出。铁骑冲锋在前,步卒绞杀在后,两相配合,如一台杀戮机器,将黄祖军阵生生碾碎。

两军交锋,喊杀声动地。黄祖军虽众,然久疏战阵,渐不能支。

黄祖见势不妙,急调马头,亲卫簇拥着帅旗仓皇后撤。孙策眼尖,见黄祖旗号移动,怒气上涌,弃众独追。

“老贼休走!”

孙策从背后解下手弩,一箭飞越半空——

人群滚滚,难以瞄准,箭头射中了黄祖臀部,黄祖随之坠地。

黄祖坠地之后还捂住伤口不可思议。

不是,你这弩是不是射得太远了?

孙策追上,手起刀落,将黄祖人头斩落。

临死之际,黄祖心中最后一个念头是:袁术误我。

你要是早说你哥袁绍不像你一样废物,我也不会小看把袁绍打得落花流水的昭明军!

袁绍九泉之下,定会把黄祖引为知己——不是我菜,是陈昭强的离谱啊。

昭明兵见主将斩敌,士气大振,追杀十余里,斩首千余级。

孙策取黄祖首级,以白绫裹之,设香案祭于岘山前,叩首道:“父仇已报,儿日后定当在主公帐下拼死,不坠我孙家威名。”

众人皆哭,唯有荀攸在一侧面无表情。

待到孙策心情平复会营,荀攸立即找上了孙策,将陈昭密信递给孙策。

随那两车送给袁绍的财物一并从邺城出发的还有这封送到荀攸手中的密信。

“先前孙将军要报父仇,攸便暂隐此信。如今将军父仇得报,可为主公效力。”荀攸淡淡解释。

按照主公之言,让孙策报完父仇之后休息两个时辰就可以接着干活了。

密信中只说了一件事:袁谭可为攻破豫州的另一内应。

另一内应。

这番说辞颇为巧妙。

孙策瞬间明了为什么他手下的这三千兵会如此精锐了。今日在战场上,何止黄祖被吓了一跳,孙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昭侯麾下的精锐要是都如这等一般,横扫天下都用不了一年吧?可昭侯还在冀州挖蝗虫卵,显然现在还没有一年就能横扫天下的本事。

孙策抚摸着有些刺挠的下巴,一点就通:“那策便宣称黄祖虽死,射杀先父部下却逃窜入城,守城不出?”

他凑近荀攸,战甲鳞片在火光下泛着寒芒,咧嘴一笑,右手成刀,猛地向前一劈:“而后咱们屯兵在南阳城外,假作攻城,等待主公起兵,咱们就调转枪头,借着颍川这条近道,直插袁术老巢汝南!”

这就说得通,为什么他领的这支精兵会如此兵强马壮了。这只精锐昭明军的正事是突袭袁绍,给他爹报仇只是顺带的事。

也难怪会派荀先生随军,想要策反颍川,还得是出身颍川荀氏的荀氏子弟好用。

得知了真相,孙策心中没有一点不乐意。不论这支精锐的主要目的是否是让他替父报仇,横竖他报

了父仇是事实,要不是如此精锐,他岂能如此快报仇。

何况,昭侯能让初来乍到又年轻无名的他担任这支昭明军中最厉害精锐的主将,便是难得的信任。

荀攸但笑不语。

孙策长叹一口气。

荀军师哪里都好,就是不爱说话,能用皱眉、点头和他那僵硬的笑表达出的东西,荀军师就绝不会多说一个字。

先前为父报仇,他又心事压在心上也就罢了。现在大仇得报,若还没人能同他笑谈,孙策觉得自己都要面瘫了。

“策能否引荐谋士入主公帐下?”孙策心里打着算盘,主公只说要一将配一军师,可也没说不能自己带军师。

“引荐百人亦可。”荀攸终于又挤出来五个字,仔细看,脸上只有嘴巴动了动,眉眼依然平静如常。

——亦在主公与他所料之中。

若只为出谋划策和游说颍川,文若比他适合孙策。只是文若擅交友,能让孙策心生亲近,便骗不来孙策的亲友了。

孙策立刻起身,打算写信把自家发小周瑜骗来。

他不能从好笑语的孙策变成面瘫的孙策!

【作者有话说】

重骑兵参考玄甲兵,步骑协同战术参考宋代《武经总要》——详细的记载步骑协同阵法

——

评论前一百依然小红包

第165章·第165章\x\h\w\x\6\.c\o\m(x/h/w/x/6/点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