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张无忌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之前他落到赵敏和陈友谅手里,着实受了不少罪。陈友谅被周芷若的九阴白骨爪伤得不轻,而且彻彻底底的毁容了,这等于是掐灭了他所有的野心。若想为王,长得难看没关系,但脸上都是疤痕那就大大不妙了,更何况这疤痕并非战场上留下的,而是被女人抓出来的——陈友谅一想起周芷若那绝对是恨得咬牙切齿,若非当时周芷若才刚刚练成九阴白骨爪,而且陈友谅也有保命的绝招,他恐怕早已横尸当场了。所以想想都知道,陈友谅肯定要把这满腔怒气都撒在张无忌身上了。
然而张无忌对他们的计划还有用,所以陈友谅也不能做得太过火,于是陈友谅和赵敏一个做坏人一个扮好人……张无忌那段时间过得想必是很销魂的。
等到将近端阳节时,赵敏便将瘦了好几圈的张无忌给放了——赵敏为什么这么做?无非是想借张无忌特殊的身份把水搅浑,这才好浑水摸鱼。
武当派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不管张无忌的,那么假设张无忌要死要活要去救谢逊,武当派也得被连累——事实上无论是谁,只要沾上谢逊,那都是甩不掉的大麻烦。而周芷若也深恨张无忌,倘若张无忌再得罪了明教呢?那样江湖简直乱成一锅粥了,到时想要坐收渔利的明教教主卫璧绝对会头大如斗……说不定就会掉进赵敏专门为他准备的陷阱里。
赵敏的目标就是卫璧,随着明教义军势力的不断扩大,她最初的不甘心已经上升到对卫璧的执念了——她要抓住卫璧,如果到时候卫璧愿意“回心转意”和她在一起,那她就是豁出性命不要也会在父兄面前保下他;但倘若卫璧依然“执迷不悟”,那就把他交给大元朝廷处置——将抓住天下义军首领的这个翻天覆地的大功劳送给父兄,也算是她赵敏为了亲族所尽的力了。
而陈友谅呢?他参与了赵敏的计划,自己也打着小算盘。待得汝阳王府抓住了卫璧,他陈友谅进可以成为大元朝廷的功臣,退还可以趁机收拢一些失去了首领惶惶不安的义军,无论如何总能抓住一切权力——而权力,就是他的目标。
张无忌似乎成了被牵着走的提线木偶,抑或是一盘生死棋局上的一颗棋子……人人都想要利用他,都在欺骗……他几已心如死灰。
这个充斥着欲念和权谋的世界,其实并不适合张无忌。在这段时间里,张无忌想了很多很多,他忽然觉得这十几年里他的人生似乎都在被看不见的命运之线拉扯着前行,浑浑噩噩且不由自主。在那些日子里,深埋在心底的记忆流泻而出,张无忌蓦然发觉他此生最快乐的时光,便是那些小时候和父母义父一起生活在冰火岛的日子……如果,他们一家人从未“穷发十载泛归航”,如果这一切从未开始过,那该有多好……那该有多好?
只可惜,往事不可追。
父母的尸骨都已化成了灰,张无忌思来想去,他所剩下的,也只有义父而已。不错,张无忌明白他还有很多亲人,太师父和武当所有人,外公和舅舅一家人……但他们都不是非他张无忌不可的,没有了张无忌,他们的生活仍旧会继续;唯有义父,他们才是彼此最亲近的人。
所以张无忌无论如何都要救谢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无忌其实不傻也不笨,赵敏和陈友谅都想利用他,他只装作不知,装作对卫璧和青书既恼怒又愤恨;装作对芷若心痛犹豫爱恨交织;还有对表妹殷离的无穷怀念——这个并不是装的,张无忌确实怀念殷离,因为似乎只有殷离才是真正毫无所求地爱着张无忌这个人,小昭和周芷若,她们都各有各的执念和束缚。
于是最终赵敏他们还是放了张无忌,就像把一颗棋子放在了指定的位置上,等待着收官的那一刻。
只不过,棋子有时候,自己也会动。
张无忌已经变了。他感念永世不再见的小昭,痛怀生死相隔的殷离,对周芷若有歉也有恨,对赵敏……则早已没了初见时那种惊艳的心动了。
把屠龙刀这个大麻烦抛给卫璧,让明教不得不尽全力救出谢逊,而且没了屠龙刀的谢逊,以后找麻烦的人也会少很多了。
明教如此势大,屠龙刀一事对他们其实也造不成多少麻烦,张无忌盘算得当,这才走出了那一步棋。至于以后的事,张无忌已不打算参与了,他对卫璧和青书其实并没什么怨恨,自然不可能按照赵敏和陈友谅的暗示来做。只要谢逊脱险,张无忌就会带着自家义父远远离开,至此便万事大吉了。
张无忌的种种想法青书大致能猜上个七八分,对于屠龙刀一事其实青书也真的没怎么怪张无忌。
张无忌永远都是张翠山的儿子,是青书的师弟,所以无论如何青书也不会动他的。
更何况事到如今,根本也没必要和张无忌为难。
大戏唱到了快收官的时候,静待时机收网捞鱼才是头等大事,张无忌还算不上一条鱼,是而也就随他去吧。
不过张无忌似乎忘记了,即便是谢逊成功脱险,周芷若会那么轻易地放过他们吗?不过这也不关青书的事了,想到此处,青书微微摇了摇头,随即握紧了手中的剑,缓缓地踏出草棚。艳阳微微有些刺眼,青书略略眯了眯眼,从表情上看不出心境的起伏——此时此刻,两日已过,群豪再度齐聚少林。
少林方丈空闻亲自带领群豪一起上了三僧所在的山峰,来见证明教教主卫璧与少林三神僧的一战,并确定谢逊和屠龙刀的归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教一行人依旧是声势浩大地走上山来,杨逍、五散人和五行旗主跟在卫璧身后,每个人都是精神饱满,想来是早做好了随时动手的准备。
当是时空闻方丈走前两步,双手合十说道:“金毛狮王就囚于三株苍松间的地牢之中,卫教主武功天下无双,只须胜了敝派这三位长老,便可破牢取人。我们大伙儿便在此瞻仰卫教主的绝顶身手。”
卫璧淡淡一笑,朗声说道:“三位高僧既是少林派长老,自是武学深湛。要本座以一敌三,非但不公,更是不敬,方丈大师以为然否?”
空闻方丈垂首说道:“卫教主要添一二人相助,亦无不可。”
卫璧悠然说道:“本座既承天下英雄所望,若是以三敌三,纵然得胜,也未能显出本座实力;但如以一敌三,又是对主人不恭。这样罢,便请本座的一位结义兄弟一同出手,也算皆大欢喜。”
空闻方丈微微一怔,随即说道:“尽随尊便。”
“如此便有劳青书贤弟了。”卫璧话语刚落,青书已然从人群中走出,拱手说道:“小弟学艺未精,还盼大哥勿要介怀。”
卫璧淡笑说道:“贤弟毋需过谦,众所周知前日贤弟方始受伤,今日不过应景而已,一切自由我这做哥哥的来当。”
青书微微颔首说道:“如是小弟但尽全力,一切就有赖大哥了。”说罢两人便一同走至三颗松树环绕之地,拔剑在手,凝神待发。
场中群雄故而有人想趁机捡便宜,但也有不少颇有自知之明的人其实只是想看个热闹。那一日卫璧上场之后只是解决了几条小杂鱼,传说他是当世第一人,武功究竟有多高,许多人都很是好奇。
但更多的人却是摸不清卫璧的意思,为什么偏偏要找武当派的宋青书帮忙呢?即使他们私交不错,但毕竟分属两派,难道武当派也已和明教亲似一家了吗?更重要的是,两天前宋青书才给峨眉派的霹雳雷火弹炸伤了,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他伤得不轻。换做常人这样的伤势怕要养上好几个月呢,这才区区两天,想来宋青书这是带伤上场——这又何必?难道明教的光明左使者杨逍还比不上受了伤的宋青书吗?真是奇哉怪也。
这边厢众人还在议论纷纷,那边厢五个人却已经动起了手来。只见三僧长鞭抖动,既灵动又威猛,直如乌龙盖日,看得人眼睛都直了。然而卫璧和青书只是各自出剑连点,就已化去了大半攻势,而后两人腾身而起,剑风呼啸着同袭三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却说青书前日的伤势绝非不重,但青书习练九阳神功本就内力深厚,又有跟他内功同源的卫璧相助疗伤,两日的时间绰绰有余,此刻他伤势已然痊愈,必能将功夫发挥出十成十来。
三僧一同坐禅几十年,配合无比默契,只要一方稍露破绽,另两人便能及时补上,是而只要他们三人在一起,几已无人能敌。然而他们却没料到卫璧和青书两人心意相通,相互之间的默契已不比三僧稍低,双剑合璧,以二敌三,竟是打了个争锋相对,哪一方也没能占了上风。
一时间场上鞭影如龙,剑气却可裂天,观战群雄看得目眩神迷,敬佩叫好不已。然而峨眉派掌门人周芷若的一双美目却是直直盯着武当派中的一个身影,恨意几乎化作了实质。
张无忌被周芷若的眼神看得浑身不自在,只能故作不知,凝神关注场上的交锋。
三僧的鞭子组成了一方阵势,以至与他们对敌之人的力道往往只能打在鞭子上被轻易化解而攻击不到他们三人。
此时鞭子上的力道越来越重,可见三僧在其上源源不断地灌输内力,以图用这鞭阵将两人困死。便在此时,卫璧忽而飞身而起,剑势成风连扫的同时,左手如闪电一般连弹数十下,便有几十枚精铁飞钻在弹指神通的力道之下破空四射,直击三僧的各处大穴。
不少观战之人忍不住惊呼出声,像这等身陷阵中之时最忌腾空,卫璧此时就是个明显的靶子,三僧虽说要腾出手来挥开暗器,但右手所执的铁鞭已一同往身在空中的卫璧袭去。
当然三僧的铁鞭只是徒劳无功,因为那攻势全被青书以太极剑法挡下,更在一个极其微妙的瞬间,卫璧的脚尖点在青书剑上,借势横飞出剑直刺方才挡开所有暗器心神稍稍松弛的渡劫。与此同时青书忽伸左臂绞住渡难挥出的铁鞭,左掌一翻便弹出了三颗石子分击渡难的双眼和心口。渡难执鞭的右手正与青书僵持不愿放开,挥左手挡石子的同时下意识微微侧身——便在那一刹那,青书左臂一压一提一拽,便以太极拳的奥义将渡难从松树洞中拉了出来。
而此时渡劫也已陷入了苦战,单打独斗渡劫根本不是卫璧的对手,渡厄见师弟有难便挥鞭相助,却被卫璧以乾坤大挪移心法将鞭子上的攻势全部转移给了渡劫,相当于渡劫要同时对付卫璧和渡厄,简直苦不堪言,几招之后就败相已现。
这样一来场上形势陡转,场下喝彩之声此起彼伏。武当那边殷梨亭“咦”了一声,疑惑地对俞莲舟说道:“青书和卫教主怎地如此默契,简直是分毫不差,二哥,便是我俩联手也做不到这地步吧?”
“……”俞莲舟无言以对。
另一边厢青书把渡难拽出松树的同时,立即飞身穿过渡厄渡劫的长铁鞭,使得三僧的鞭子完全搅在了一起,再发挥不出力道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等破阵之法真是匪夷所思,三僧眼看长鞭已然无用,便立时弃鞭挥掌向两人击去。
渡厄和渡劫同击卫璧,两个老和尚加起来百多年的功力果然是不同凡响,乍一对掌之时卫璧脸色一白,尽全力施展乾坤大挪移心法才减轻了他身上的负担,而后三人便陷入了僵持之中。
渡难的功力也很深厚,但青书以太极拳借力打力的手法与之周旋,更趁机借这渡难的掌风将地上的青石盖板击碎,弯腰伸手一探便抓住了金毛狮王的后心将他提了上来,又在渡难掌风再度欺近的时候用力将谢逊往武当派的方向甩了出去,眼角余光看到张无忌已然冲了出来。
其实谢逊既已救出,这关便算是破了。然而渡厄等人想着与明教的深仇大恨,一时间却也不收手。
场边的杨逍见此情形高声长啸,随即便与五散人一起飞身入场相助教主,五行旗主更是立时指挥旗众将四周团团围住,搭好弓箭对准了少林群僧。
俞莲舟和殷梨亭也怒气腾腾地走至少林派跟前质问,见状空闻方丈也只得高声劝阻三位师叔莫再打下去了。渡字辈三僧毕竟还是顾及少林一脉,便即罢手,青书和卫璧同时后跳退开,随即拱手向三僧客套表示“多谢承让”。
谁知便在此时,周芷若忽而往张无忌和谢逊所在之处扑了过去,众人只见爪影呼啸而去,真如铺天盖地一般——张无忌才接住了义父,正坐在地上解开谢逊的穴道想与之一叙别情,此时尚未反应过来便被笼罩在了爪影之下,他们父子共同丧命只在顷刻之间。
霎时间黄影闪动,一人飞身过来,五指伸张,直往周芷若头顶插落,所使手法与周芷若一模一样。此时周芷若的五根手指与谢逊顶门相距虽然不过尺许,但敌人身法实在太快,只得翻手上托,挡开了这一招,两人立时动起手来。
众人都被这种种变故弄得目不暇接,转眼看去,原来是一个黄衫女子正与峨眉掌门动手,两人的功夫如出一辙,却似一仙一鬼,气质如差天地。
群豪只觉莫名其妙,全然不知这黄衫女子是何时出现,又是从何而来的——倒是丐帮的帮主史红石蓦地大喊出声:“杨姐姐,是杨姐姐!”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其实周芷若本是对张无忌有愧的,然而自从在婚礼上当众被抛弃,这愧疚就变成了怨恨悔怒,越发的钻进了牛角尖里。
早先周芷若在先师灭绝师太的逼迫下发了毒誓,却又破誓要与张无忌成婚,心里本就忐忑惶恐,日夜不安。况且为了谋夺倚天剑和屠龙刀,她还亲自下手杀了张无忌的表妹殷离,纵使她再怎么心思果决,也还没到了杀人不眨眼的地步,良心上终究是过意不去的。
但周芷若心里总觉得,只要这一切不被张无忌发现,等他们成了婚,一切就可以揭过去,她便可以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了——那场婚礼对于周芷若来说,就仿佛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救赎,让她可以用来说服自己:没关系的,即使做了恶事也没关系,你看你还不是和无忌琴瑟和鸣了吗?不必在意,也不必再愧疚得睡不着觉了……
然而现实却给了她当头一棒,张无忌跟着赵敏跑掉的时候,周芷若的心里究竟是怨恨多一点儿,还是后悔多一点儿?也许连她自己也弄不清楚。
也或者这就是传说中的报应,但周芷若不敢去想,也不愿意去想,所以她只能把一切的过错都推卸到张无忌身上,说服自己去恨张无忌,去不顾一切地报复,这样才能掩盖她的心虚和恐惧。这也是为什么在原著里当殷离出现的时候周芷若会被吓成那样,即使武功那么高了还是被追得痛哭狂奔,也无非就是心虚而已。
但此时此刻,周芷若就是想杀了张无忌和谢逊来泄愤,抑或是杀了谢逊让张无忌也如她一般痛苦不已……总之她出了手,在天下英豪面前,如此的不顾一切……
其实周芷若一直以来都是如此的不顾一切,之前她对宋青书下那等重手以图置他于死,就是为了报复武当派和卫璧——他们在海上达成协议本是互利互惠,然而现在她落到这般境地,又怎看得卫璧继续春风得意?更何况她经人提醒知道了卫璧对宋青书的心思,一时只觉得胃里翻滚不休,恶心至极。不过既然如此,若是宋青书死了或是重伤,卫璧定然心神不属,到时再让他去破关救人,指不定就和谢逊一起死在当场了……所以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看了女人的不可理喻和报复心。
当周芷若的九阴白骨爪就要触及谢逊的时候,她看到了张无忌惊慌失措的眼神,那一刹那间她的感觉很奇妙……但她还没来得及去细细体味这报仇的快感抑或是决绝的心痛,她的招式就被另一个人给挡了下来……不可能,不可能!以卫璧、宋青书还有武当二侠的距离都不可能及时赶来,那么究竟是谁?!
周芷若一时间大怒,不过很快便转为惊惶——因为正和她动手的这个黄衫女子手上的功夫竟也是九阴真经,而且功力比她更纯更精……
周芷若终究是败了,听得那黄衫女子的五指虚悬在她头顶,冷笑说道:“你要不要也尝尝‘九阴白骨爪’的滋味?”周芷若的脑海中忽而闪过“报应”二字,只觉得心若死灰,闭目待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此时却有两人同时喊道:“请姑娘手下留情!”这两人赫然是张无忌和宋青书。
青书刚喊完这句话,俞莲舟便第一时间转过头来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包含了太多意思,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而此时借着衣袍遮挡,卫璧伸出手来在青书腰上狠狠地拧了一下,青书一下子没防备给他弄得岔了一口气,低头捂嘴轻咳了两下,这才无奈地看向眼睛里射飞刀的卫璧,苦笑无语——我这都是为了谁,毕竟是峨眉派掌门人,现在死了岂不是节外生枝……
那边厢张无忌已经走前了几步,拱手诚恳说道:“这位姑娘相救之恩在下永世难忘,但周姑娘……我也有对不住她的地方,还请姑娘暂且饶了她罢。”
黄衫女子微微笑道:“那便依你。”说罢身形一晃,便即退开。
张无忌见得周芷若委顿在地,脸上一片死灰,心下大是不忍,想要伸手扶她,但又想到惨死的殷离,一时间手停在半空,进退不得。周芷若猛一挥手,推开张无忌的手臂,径自站起身来回到峨嵋群弟子之间。
张无忌望着周芷若的背影微叹口气,便扶着谢逊准备离去,岂料谢逊忽然喊道:“且慢!”边说边指着少林僧众中的一名老僧叫道:“成昆!你站出来,当着天下众英雄之前,将诸般前因后果分说明白。”
成昆没料到他易容如此精湛,最后竟是因为一声咳嗽而被谢逊给认了出来,而此时事已败露,谢逊已将当年成昆杀他全家之事高声喊了出来,场上群豪都大生怀疑,纷纷要求查明真相。
见势不妙,成昆便长身大喝道:“少林僧众听着,魔教扰乱佛地,藐视本派,众僧一齐动手,格杀勿论。”少林僧中竟有大半纷纷响应,抽出兵刃便要上前动手。而且他们小部分杀向谢逊,其余人等竟往明教教众所在之处杀去,显然是早有预谋。
空闻方丈没料到成昆竟已笼络了这么多少林派弟子,又惊又怒,浑身颤抖着刚想解释,却被卫璧抢先一步喝道:“好个少林派,原来竟是此等藏污纳垢之所!五行旗听令,但凡向我明教动手之人,杀无赦!”说着便拉着青书退到锐金旗旗众之中,指挥教众动手。
一时之间峰顶上乱成一团,刀剑碰撞声、呼喝声此起彼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来成昆在少林派中经营近二十年,少林派的真正主人早就变成了他,此时发动起来,当真令空闻、空智等人错愕不已。
渡字辈三僧虽是少林派中辈分最高的,但他们坐禅几十年,也早已对门下弟子没了掌控力。见状空闻只得沉沉地叹了口气,语气萧瑟地说道:“完了,少林完了。”
空智脑门上都急得冒出了汗,咬牙说道:“想不到圆真竟然……”而后看向空闻说道:“师兄,事已至此我们也只能帮着圆真了,明教五行旗虽然精锐,但此时场中武林人士大多还是向着我们的,只要师兄振臂一呼,我等拼力一搏,未必会输。事后只要将责任全推给明教……”
孰料空智话还没说完,就听得“轰隆”“轰隆”的声音连续响起,往山峰下一看,竟见火舌从少林寺中冒出,达摩堂更是在眨眼间被炸得粉碎!
混乱之中听得有人高喊:“是成昆老贼事先埋了炸药!想将各路英豪都杀灭在此……”
惊叫声连连响起,原本有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江湖群豪也加入了战局,最后混乱到只要看到和尚就一味冲上去乱砍,山峰之上血流成河,少林千年古刹竟于今日毁于一旦。
混乱下张无忌在拼杀之中努力护着谢逊,但谢逊仇人太多,形象又如此鲜明好认,不知有多少人想趁乱杀了他,弄得张无忌几度陷入生死危机。幸而后来遇上了俞莲舟和殷梨亭,压力才大大减轻。
在这种情况下乱战已经控制不住了,有人砍少林和尚,有人杀明教教众,还有人暗算自己帮派的竞争对手,也有人公开找上仇家报仇……青书一剑砍翻一个乱嚷嚷着就冲上来的家伙,挤到俞莲舟他们身边,急声说道:“二叔,你和六叔带着无忌和他义父赶紧趁乱下山先回武当去……”
“你和我们一起走!”俞莲舟一掌拍飞一个乱砍的人,皱眉说道。
“不必!二叔不用担心我,快带谢逊离开……”青书一边说着,一边再度杀了回去,冲进锐金旗的护卫圈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俞莲舟远远地看着那两个回合到一处的青年,心下喟叹不已,便转身和殷梨亭张无忌一起带着谢逊杀了出去,趁乱下了嵩山。
青书终于回到锐金旗阵中,倒是没人能杀到这里来,卫璧一直十分悠闲,指挥若定。见得青书终于回来,卫璧一把拉住他的手说道:“青书你不要到处乱挤,现下乱得很,刀剑可不长眼。”
青书轻笑一声说道:“他们哪里伤得到我……还是大哥你掐我比较痛。”
卫璧瞪眼说道:“谁让你还舍不得你的周姑娘?”
青书故作委屈地说道:“哪有,大哥冤枉我……”说着忽而转换话题问道:“他们到了没有?”
卫璧也不再和他开玩笑,微微眯眼说道:“刚收到传信,已在五里之外。”
青书漠然地看着眼前一片断肢残躯、血红遍野,喃喃说道:“也好,再死上一些也不错……”
乱战最终在死了大约一半人的时候停了下来,因为有苍凉的号角声远远地从山脚下传了上来,江湖群豪都认得那是大元军队的战斗军号,一时间心里都凉透了。
这时卫璧站了出来,把之前没能趁乱逃掉的成昆押在群雄面前,细数他二十余年来为虎作伥的恶事,指出金毛狮王谢逊所为皆是由成昆而起,所以明教对谢逊的处置便是将他于教中除名。但卫璧虽然没说,所有人却都明白了,之后若是再有人要找谢逊报仇,那就和明教再无瓜葛了。明教费了这么大工夫从少林手中把谢逊救出来,真算得上事仁至义尽了。
而此时更重要的是,这武林大会原来是成昆和大元朝廷的阴谋,想将整个武林一网打尽——这时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看着明教教主卫璧,除了明教以外,没有哪个帮派能和正规军队交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卫璧至此成为了名正言顺的武林至尊,再加上屠龙刀本来就在他手里,当真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了。先将成昆当场杀了祭旗,而后卫璧按计划让各路群豪分批突围,以五行旗断后策应。而事实上常遇春所部明教义军也已开至嵩山脚下接应自家教主,汝阳王这次只怕是要偷鸡不成蚀把米了……更可怕的是,可能还不止一把米呢。
汝阳王的军队已和常遇春所部战在了一处,大难不死的武林人士都分批脱了险,此时五行旗都派了出去相助各派,卫璧身边只剩下杨逍和五散人了——他们走在山下荒野中,迎面便遇上了赵敏以及鹤笔翁等一众王府高手们。
“绍敏郡主,真是好久不见了。”卫璧的表情和语气都是淡淡的,似乎一点儿也不意外。
“卫璧……”赵敏神情复杂地看着眼前的这位明教教主,他此时身穿绣着金龙的外袍,眼中带着杀伐之色,和当日闯入她心里的那个白衣少侠实已相去甚远。其实有时候便连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执着?究竟,为了什么?
卫璧带着些许嘲弄的神色看着赵敏,漠然说道:“郡主别来无恙,难道以为这么些人就能对付本座了吗?”
赵敏微微苦笑说道:“真讨厌,你对我总是这样不假辞色,从来……都是这样。”说着神情一变,语气带着点儿狠意说道:“可太自大的人,也是会栽跟斗的,你知道不?”
“十香软筋散无色无味,确实是防不胜防……”卫璧看着赵敏微微变色的俏脸,半翘起嘴角说道:“可十香软筋散的解药也是无色无味的,倘若交换一下,你……也认不出来罢。”
赵敏的脸色终于变得很难看,她霎时间软倒在了地上,连带着鹤笔翁等人也是面色大变地瘫软在地。鹤笔翁错愕喊道:“怎么回事……郡主,解药……解药呢?”
赵敏的眼中蒙上了一层死灰之色,她怔怔地看着卫璧,语调空洞地问道:“是……苦头陀?他背叛了我?”
卫璧走到赵敏身前,挥了挥手,鹤笔翁等人很快便丧命在了杨逍等人手中,而后杨逍带领其他人很识相地退开几丈,不去听他们两人说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卫璧忽然很随意地坐在了草地上,看着身边动弹不得的赵敏,颇为感慨地说道:“郡主是个很聪明的女孩子,只是你不该爱上我……苦头陀从来没有背叛过,他原名范遥,从一开始就是明教的人。”
赵敏微微瞪大了眼,晶莹的泪水划过脸庞,哽咽地说道:“为什么……为什么你这样的人,竟会去喜欢另一个男人?为什么……你是不是从来都这般算无遗策?”
卫璧慢慢地摇了摇头,浅笑说道:“算无遗策的人从来都不是我,而是青书……你是不是不相信?”
赵敏神情呆滞地反复说道:“不可能,怎么可能?他明明是个草包,你骗我,你一定是在骗我……”
卫璧收敛了笑意,转眼盯着身旁的一颗草,近乎无声地说道:“宋青书……确实是个草包,但他……却不是……”眼神里是难以言说的复杂。
过了良久,卫璧才站起身来,拍掉身上沾着的杂草,淡淡说道:“你猜他现在去了哪里?”说着不待赵敏回答,卫璧已笑了起来,笑得有些残酷地说道:“苦头陀被留下保护你父王,青书去找你哥哥了……”
“不!”赵敏尖叫了起来,慌乱地喊道:“不!你不能……不能那样做!”喊着喊着已泪如雨下,伏在地上哭道:“别杀他们,求你……”
“太晚了,已经太晚了。”卫璧摇头说道:“你想要算计我,却从一开始就掉进了他的算计里……赵敏,人有时候是不能任性的,若不是你把高手都调来找我,只留一个苦头陀,我未必能找到这样好的机会……”
卫璧转过身,踏草而去,淡淡说道:“我本该杀了你,但现如今已全无必要……”你永远也不会知道,最初的时候,我甚至想过要让你也成为我其中一个女人,但后来我遇上了他,这一切就已全无必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大元朝廷兵马大元帅汝阳王察罕帖木儿死于两军交战之时,为其贴身护卫所杀,后查实该护卫为明教光明右使者范遥,潜伏汝阳王府中已有十余年。同日,汝阳王察罕帖木儿之子,副帅扩廓帖木儿在领百人队搜寻其妹绍敏郡主下落时为刺客所杀,刺客人数不明,身份不明,百人队全军覆灭。后虽有野史传闻击杀王保保之人乃是后来的武当掌教,太祖挚友宋青书,但真相已不可考。
因主帅副帅临阵身亡,大元军队大败溃散,明教义军趁胜追击,史书记载那决胜的一仗之后最精锐的一支元军得逃性命者尚不及十分之一,大元再无反击之力。
至此元明两军胜负已定,明军一路杀至元大都城下,途中各城镇长官望风披靡,纷纷开城投敌。大元皇帝及重臣们裹挟金银细软并残兵退出长城外,汉人被蒙古人统治的时代终于过去了。
于是在某个黄道吉日,明教教主卫璧承天受命开国登基,拜天祭祖,立国号为明,史称太祖。
-------------------------------------------------------------------------------
便在整个中原改天换地之时,东海之滨,某海港镇上。
“无忌,你当真这般决定了么?”
“无忌,你再多想想……”
“无忌……”
张无忌抬手抱拳,正色说道:“各位师伯师叔,无忌已然下定了决心,也请不要再劝了。不能再在太师父跟前尽孝,无忌甚感歉疚。然而我义父毕竟结仇太多,如若再托庇于武当,无忌才真的于心有愧……”说着他洒然一笑,颇为轻松地说道:“说实在的,能够和义父一起回到无忌成长的地方,才是我最好的归宿吧。”
武当诸侠尽皆沉默不语,心下都是唏嘘不已。一眨眼就十余年过去了,也许对张无忌来说,倒还真不如从未回归中土,也从未经历种种生离死别,爱恨情仇。
这时张无忌微微笑着看向默立一旁同来送行的青书说道:“我有些话想单独对青书师兄说,还请师伯师叔们见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当诸侠纷纷颔首,又去将那艘即将出海的船加固了几次,恨不能再搬几倍物资用品塞到船上去;又与谢逊东拉西扯些家长里短,仿佛从前的那些血雨腥风江湖恩怨都不过是大梦一场。
“无忌师弟还有何事尽可说来,毋需顾忌。”青书依旧是这般温和浅笑,话语令人如沐春风。
张无忌微微叹了口气说道:“青书师兄,芷若她……如若你尚且对她有意,只盼今后能多多照料,抑或是……永结同心,也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青书眨了眨眼,笑道:“无忌呀,你这怜香惜玉的性子还真是……殷姑娘的事你不在意,她几次想杀你们父子的事也算了吗?”
张无忌苦笑道:“表妹之事,我一辈子也不会释怀,所以我与芷若也再无可能。她深恨我,我也知道……我与她,只怕是有缘无分,而且还是孽缘……但我终究是负了她,如若师兄你……”
“你不必说了,”青书打断他的话,淡淡说道:“我不会答应你,因为我爱的人并不是周姑娘。”
“什么?”张无忌错愕万分,“你……”
青书转身负手说道:“其人各有缘法,周姑娘未必就需要人来照顾了,这你大可安心。张无忌,很多事,背不起的时候就不要轻易去接,这样于人于己都会更好。”
张无忌皱眉良久,终于舒了口气说道:“师兄说的是,很多时候我看不清楚,也不懂拒绝,令别人苦恼,也让自己辛苦,确实太没必要。”
青书微微一笑,转过身来拍拍张无忌的肩膀说道:“想通了就好。走吧,祝你一路顺风……”正说着,忽然凑近张无忌耳边:“倒不妨告诉你,我爱的那个人是卫璧。”
张无忌目瞪口呆。青哈一笑,转身洒脱而去。
猎猎风起,扬帆远航。张无忌带着父母以及表妹殷离的骨灰,与谢逊同归冰火岛,此生……或难再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太祖登基后大改国制,将三省六部制变更为大明通制一院九部,设立国务院,下属国防部、财政部、外交部、工商部、民政部、国安部、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等;又颁布宪法,彻底以法治代替人治;军事上设立总部机关分管参谋、政治、后勤、装备等项,完全杜绝军方割据势力的造反可能;开办国立银行,发行纸币,鼓励工商业;改革教育体制,推行义务教育;取消农业税,保障农民权益;提倡航海贸易,开发无主地域;推广科技创新,改进生产技术等等——至此华夏翻天覆地,神州不复旧观。
又所谓侠以武犯禁,太祖出身江湖,自知江湖之乱。然而经光明顶、万安寺及少林寺三次大劫,江湖各大派及群豪死伤惨重,已再难掀起大浪了。朝廷更在国安部下增设江湖监管司,俗称锦衣卫,暗中监察各大派及江湖豪侠,及时处置不法分子,至此江湖人士偃旗息鼓,再不敢轻易触犯律法。后世有野史认为大明第一任江湖监管司司长很可能就是当时还未接任掌教的武当派首席弟子宋青书,但因司长一职向为国家机密,这种猜测也一直未被证实。
后来朝廷倡议全民习武,强身健体,武林各大派或嗤笑或漠视,唯武当一派献太极以传天下,终成天下第一大派,无数人奉张三丰真人为至圣师祖,家家顶礼膜拜。传闻他老人家曾在日月同辉之日飞升而去,乘鹤登仙。圣旨遂立那日为飞仙节,年年纪念,传于后世。
峨眉派竟是继武当之后第二个响应朝廷倡议的门派,并推广了多种适合女子习练的防身功夫,大大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为后世著名的女子维权运动奠定了基础。峨眉派当代掌门人周芷若也因此载入史册,与武则天等人并称为史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当代另一位影响深远的女性是已故的大元朝廷兵马大元帅汝阳王察罕帖木儿之女敏敏帖木儿,她在父兄战死后跟随溃败的元朝皇室北上,路上几度遭遇明军突袭,最终在大元皇帝被杀,皇室成员几乎死绝的情况下以其非凡的能力和智慧带着年仅十岁的蒙元皇太子穿过层层封锁回到漠北草原,而后在仅剩百余残兵的条件下整合蒙古各部族人马东山再起,并在明太祖五年起兵北伐之时果断西撤,远涉至今大西洋沿岸建立了新的蒙古帝国。敏敏帖木儿先后辅立了三任蒙古帝王,是蒙古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性政治家、军事家。
然而最令后世历史学家好奇不已,反复讨论,无数次辩论的神奇历史现象,却是明初时期最耀眼的四个人,竟无一不是单身——那便是峨眉派掌门人周芷若,蒙古帝国无冕之王敏敏帖木儿,武当派掌教真人宋青书和明太祖卫璧。
这四位黄金单身者甚至一度掀起了“想成功,就单身”的单身运动风暴,致使那一时期的新生儿出生率创下了历史新低,大大缓解了当时迫在眉睫的粮食压力和土地负担,直到新式杂交水稻研发成功之后,这类运动才偃旗息鼓。据后来的政治学家推测,这个运动很可能就是当时的掌权者暗中发起的。
还是言归正传吧,说到单身,其中最令人难以置信的,自然是大明的开国皇帝卫璧。
太祖创立新法,至此皇室内部事务再不与国事相关联,彻底杜绝了外戚问题,也不会再有外臣上书谏议皇帝娶妻选秀之类的情况出现了。
然而就在大明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之时,许多人才恍然发觉,这大明朝至今竟然只有皇帝而没有皇后,难怪总觉得缺了什么……
就在各部大臣们决定要联名上书干涉一把“皇室内政”之时,太祖隆重介绍了他悉心培养的义子们。太祖的义子们各有所长,其中就有未来的总统和总理人选。由此家天下也自太祖而绝,大明朝或称大明帝国仅太祖一位皇帝,及太祖崩后,便按太祖遗诏实行总统任期选举制,皇帝一词彻底成为历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唯一的也是最后的皇帝卫璧,是史书上最为璀璨的人物之一。然而卫璧的私生活却是历史上的十大悬案之一,至今仍有无数人在为“太祖是否有子嗣”这一命题争论不休,而由此衍生出的无数故事话本也是应有尽有——只有想不到的,没有看不到的。
几百年里有无数人自称是太祖的后嗣子孙,但最后都被证实为冒牌货。
甚至有极端女权主义者推测明太祖卫璧其实是个女人,女扮男装几十年开创了不朽的大明帝国——这当然被史学家认定是完全荒谬且不靠谱的胡乱揣测。
事实上最“贴近真相”的历史推断是,明太祖卫璧其实和已然当选为历史上最神秘人物之一的明初武当掌教真人宋青书是一对爱侣,这也是太祖终身不娶的真正原因。
明初武当掌教真人宋青书实在可以当得上“神秘莫测”四个字,据说他曾参与了大明开国前的数十次战役,向来以军师身份跟随在太祖身边,但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
倒是正史上明确记录了宋青书是“太祖挚友”,然而两人成为挚友的时间却又是一个难解之谜。有说两人是“自幼相识”的,也有说是太祖登基后两人才“一见如故”的,其中奥秘颇多,至今没有明确答案。
但根据历史线索推断,两人应该相识在太祖青少年时期的四方游历的过程中,还有民间话本十分夸张地描述了两人跌宕起伏精彩万分的冒险历程,甚至有野史穿凿附会地暗示了他们两人与同一时代大放光彩的两位女性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纠葛。
某位家还收集了他们四人的各类野史传闻最终改编成了一部名为“大明情史”的,其中勾画出了一个关系复杂的四角恋爱——据说太祖对宋青书一往情深,以其身为开国皇帝而终身不娶的史实来看,这种说法似乎也不无可能。然而身为武当掌教的宋青书,一说是他潜心修道清静无情,另一说则是宋青书一直倾心于峨眉派的掌门人周芷若,似乎这在历史上也能看出一些蛛丝马迹。然而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是这位家竟然大胆揣测当时的峨眉派掌门人周芷若其实是对那位西去万里之外的蒙古女神敏敏帖木儿有着难以明说的复杂情感,这也从侧面给出了周芷若与太祖关系极差的历史原因。历史记载峨眉派掌门人周芷若与太祖曾几次闹到大打出手,最后据说是宋青书从中调和两人才算作罢。女权主义者认为周芷若身为女权主义的先驱肯定是为了维护女性权益而敢于与太祖当面交锋,但更多的人却觉得如果从多角恋的理由来解释这一切历史现象似乎更说得通。
那位家为了使这个多角恋更为完整,便设定敏敏帖木儿对太祖倾心爱慕,这种设定遭到了历史学家的猛烈抨击以及蒙古族人的强烈抗议和反驳,就在这件事闹得不可开交之际,敏敏帖木儿的大型墓穴被考古学家发现,并在其棺木之中起出一件白玉人形雕像,栩栩如生的青年男子手执宝剑衣袂翩然,外袍上的火焰纹饰被证实是明教标识,考古学家推测这应该就是明太祖卫璧的雕像,关于那段神奇的历史人们终于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不过至始至终,太祖和宋青书之间的关系都无法被明确肯定,就连这两人的死亡时间也是历史上最大的疑案之一。
史书记载明太祖卫璧于三十岁登基,崩于六十岁,但有无数历史线索表明卫璧实是诈死,就连之前出土的太祖圣陵中都只有空棺。而更让人容易有所联想的是就在太祖崩逝的同年,向来云游四方行踪不定的武当掌教宋青书宣布将掌教之位传于弟子后闭关修道,而后几十年里只有极少数武当弟子有幸见过这位太上掌教的真容。据说其修道有成,容颜不老,及至百岁时仍是当时天下第一高手,修为或可与其太师父张三丰相较。
然而自从某一年后武当便再未传出太上掌教宋青书的消息了,据说其已得道升仙;而历史记载便在同一年里太祖的数位义子忽患重病,太医案卷记载为,哀极伤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这里倒是个好地方。”青书放眼望去,他们此时所在是个花团锦簇的翠谷,红花绿树,交相掩映。脚下踏着的是柔软细草,鼻中闻到的是清幽花香,翠谷四周高山环绕,似乎亘古以来从未有人迹到过。四面雪峰插云,险峻陡峭,决计无法攀援出入。草地上有七八头野山羊低头吃草,见了生人也不惊避;树上十余只猴儿跳跃相嬉,好一派和谐自然。
卫璧笑笑说道:“以这等仙境来作葬身之地……青书以为如何?”
青书抬眼看向卫璧,眼前之人已经染上了岁月的痕迹,眉目间也带了几分倦色……人皆有寿,此事本也无可奈何……顿了良久,青书才轻声说道:“很好,我们将来处的洞口封住,便是千年万年,这里也只会有你我二人。”
卫璧笑得十分开怀,随意地躺倒在草地上,悠然说道:“这里便是我找到九阳真经的地方,一切自此而始,又以此为终……”说着定定地看着青书,颇为感慨地说道:“此生能与你相伴百年,真是……”
青书忽而跪坐在卫璧身边,伸手捂住了他的嘴,正色说道:“相伴百年也不够,卫璧你听着,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不能觉得足够了,你明白吗?”
此时青书的眼睛就似两颗熠熠生辉的明星,卫璧看着心上人的双眼,心里就觉得很柔、很软,但却不满足——只要是他,是这个人,是这个魂,莫说百年,就是千年万年也不够……
“嗯,不够……你会一直在我身边的,对吗?”卫璧的眼前已经有些迷蒙了,他知道自己的时间已经到了,他感觉到自己被人抱了起来,有无比熟悉的声音在他耳边说道:“会。”
闭上眼,下一次睁眼,是轮回还是地狱?无所谓,都无所谓,总之,他们一直都在一起。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