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正月里年味最足。
街头到处张灯结彩披红紫……
小贩小摊吆喝声声入耳……
爆竹声中孩童嬉戏闹……
龙门客栈的门,不分昼夜始终大开,迎来送往……
新掌柜国色天香,比老实人顾雍老好看。
不过人比顾雍老实多,整日不停忙这忙那,连墙角的凳子都擦亮,更不说照夕阳的桌。
桌子上暗影一闪过,墨绿霓裳飘飘,墨韵归。
她的手上提着个箩筐,装着十颗石灰腌制的头颅。
她径直穿过前堂走进后院,吓跪了不少风流的狂蜂,吓走前来刺情的耗子。
可掌柜长得真美,每天依旧有浪蝶光临。
以为贾瑟在龙门客栈,每天都有很多耗子,躲躲闪闪地进出客栈,却始终见不到贾瑟。
他们在每天黄昏时,都能看到墨韵,提箩筐。
十进出十箩筐,一筐十个头颅。
但每天死的人不一样。
人不可能活两次这是废话,但没人去看轻这句废话,它的份量实在太重了!
城外的十里亭,每天都有【刹士】归来,带着人头。
【刹士】倚靠隐身术,行迹让探子无处寻觅。
就算探子明知道时间,明知道在十里亭这地,也探不到他们从哪来,放下人头后去哪里。
墨韵会准时到亭内,腌制好新头颅,提回去。
从正月十六黄昏开始,她雷打不动腌制后提回去……
最初死的那一些人是角头,他们拿了人家钱办恶事,烧毁客栈、打砸小酒馆……
是时候偿债了!每天被杀一百个人,百天万人!
从正月杀到四月初,二月二龙抬头那一天,墨韵提回一百个箩筐,忙活到月上柳梢头。
连掌柜杨幕帮着堆,才在子时之前,堆放好。
后院里槐树下,以人头堆京观。
从墙倒了的街能看见……
这条街寒冷得白天都没人,敢在那里摆摊叫卖嬉闹,更没有人敢乱放爆竹。
吴郡的这条街,是最没有年味的街,凄凄冷冷……
四月初四那一天,客栈更名成【凰门总栈】。
掌柜更改称呼大老板,依旧一身粉红霓裳,依旧那么得倾国倾城,坐不改名还是杨幕!
江湖却多了座【凰門】,世外宗门数量,没增多。
【凰門】从来不属于世外,它建立在世俗、江湖是沃土。
烧客栈、砸酒馆都是江湖事,江湖恩怨当然江湖了断,斩了角头、新角又冒出……
在江河湖海中,从来不缺搏浪潮儿,不缺角头。
京观多一个人头,【凰門】就多一位老板娘。
汉朝十三州一万多亭,【刹士】杀到四月初四,【凰門】的老板娘总人数,是一万零八百人整!
这个数字是周天数,这么杀鸡是儆——世外猴!
老板娘有多少,就有多少人头。
这是【凰門】凰主定的数。
【凰門】三位凰主以各自武装,命名御凰甄宓、德凰姬渔,以及真凰杨幕很好记。
二月初二那天,天真魏三門在泰山,顺利会盟。
贾瑟没去装傻逼,他不喜欢抢别人风头。
自然不会去扫人家兴,他只是以一己之力,十里一亭飞过一千亭,杀千人装满百箩筐。
江湖被他杀成红海,【凰門】又增千位——老板娘。
老板娘都是来自凉州,都是八姓古屯的女练气士。
在楼兰城外的那场血雨中,三万多女子溯化元灵根,从凡女子晋升元武夫。
本该平凡一世,却一夜间超凡脱俗,犹如重生。
新的人生新路子,她们有了教头和教官:
教头名乔葭教导修真,以《天真论》作为武学;
教官名蔡琰教导礼祭,以《大巫论》作为礼学。
蔡邕讲解《永乐大典》,她们增慧同时,想起了:
学得文武艺后,应该卖给谁啊?
难道要年后随军西征。
教官在正月初一指明条路,她们可以参与【凰門】选拔,入选后就是一位育灵君。
她们懂羽林军,但不知啥是育灵君?啥是【凰門】?
直到成为育灵君,才知道【凰門】究竟是啥:
它由甄宓的空想所创,是为更好育养生灵,让所有炎黄族的子孙,得到最好培育生养。
在姬渔加入【凰門】后,二女边喝着酒,边谈事……
姬渔每次来吴郡客栈,都会偷来很多学宫的古籍。
由墨韵送去洛阳城给蔡琰,她和蔡邕把学宫的古籍,与皇藏合编《永乐大典》。
蔡邕想冠名“漢龍”,蔡琰却以永乐宫取名。
一共合编了三套,皇宫、黑山、楼兰各一套。
那三万多位女练气士,有幸博览《永乐大典》,成为【凰門】首批育灵君,总计才一万八千位。
余者一万五千多位,被甄宓送甄家,学经营。
学着经理酒馆,学着运营客栈。
她们统一名号老板娘。
按二女计划是一亭设一酒馆,十亭百里设一凰门客栈,客栈右边设一【保育院】。
每座客栈、酒馆,都安排一位老板娘,打理运营。
在每座保育院中,有十二位育灵君司生。
按甄宓的设计规划中,【凰門】在百里十亭内,坐镇二十三位元武夫,及她们自家的亲属。
这些家属淋过血雨,都是觉醒灵根——练气士。
有这些力量作为支撑,在俗世百里十亭不难育灵。
可德凰姬渔却觉得还不够,她对世外势力了解颇深,希望有一支武军护道。
于是八姓古屯,那些年长的元武夫,有了出路。
楼兰那场血雨中,十多万老人溯元灵根。
外表看起来老态龙钟,可溯化元灵根之后,个个境阶骤升为元武夫,还能活二百多年。
老迈皮相、青壮灵根,一时间不知道,该干啥。
在姬渔建议下,增设了【敬老院】。
设在每座保育院右边。
一座敬老院一百位敬业公,日常除修武外专研百工,岁漫长唯工艺伴余生……
别不拿敬业公,当成正常武军对待,他们真强!
老骥伏枥志千里!重获新生很热爱生活!
蔡邕教导《永乐大典》时,在边上旁听的他们,竟学得比那些育灵君,还要专注更有感悟。
毕竟岁数摆在那里,时光汇聚一本——经验书。
境阶骤升元武夫之后,杀猪宰牛基本上只用一刀。
出刀之快连乔葭看了之后,自叹没资格当他们教头,人体与禽兽大同小异。
他们杀起胡人,基本上都是用一刀,又老又辣。
他们还见多识广,见多乡里乡亲的纠纷。
处理起家长里短的事,手拿把掐小菜一碟,名以敬业公尊称他们,名副其实合适不过。
一栈、两院、一馆体系,在人员落实后,才成型。
【凰門】才从空想,落到实地生根。
空想都不是凭空出现。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