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最新章节 - 生椰拿铁yyds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33章 咋办,死脑子赶紧想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朱元璋又凝神思索了片刻。

随后好似在为自己的机智点赞一般,点了点头,道:「咱可以再在那小狼崽子那里多安插一条眼线嘛!」

「不错!就直接安插到他跟前儿去!」

听到朱元璋这话。

陆威蹙了蹙眉头,暗暗吐槽道:「多安插一条眼线?还安插到那小祖宗跟前儿去?」

「蒋指挥使用了那麽大代价,才在那位开乾陛下手底下混了个不痛不痒的位置,您那好大孙把自己身边防得跟个铜墙铁壁似的,根本没机会嘛。不然用不着您说,蒋指挥使自己早把事儿给您办妥当了。」

他觉得,自家主子不会被他那好大孙给逼疯了吧?

正当他腹诽的时候。

便听得朱元璋吩咐道:「陆威,去!你去里头取笔墨纸砚出来,咱来说,你来写!」

陆威虽然不知道朱元璋想的啥,但还是本能性地愕然点头应道:「是,陛下,微臣去去就来。」

说罢,便转身去了屋里。

不多时便用一个木质托盛着笔墨纸砚走了回来,恭敬地道:「陛下您吩咐。」

朱元璋大马金刀地坐在院子里。

如同一个普通老农一般搓着手思索整理了思绪片刻,而后神色一认真起来,话一出口却又不自觉间隐隐带着莫名的气势:「你记好,接下来咱说的,乃是那小狼崽子给出来的第一道考题的正确答案,所谓的「通货膨胀」……」

接下来,朱元璋便按照自己去年在棺材里偷听来的那些内容,再辅之以自己作为一朝帝王的经验与见解。

流畅地整理出了一份答案。

陆威一边一字一句地把朱元璋的话,抄录下来,心中则渐渐愈感惊叹:「陛下果然知道答案!关于大明宝钞的这般见解与说法,还真是另辟蹊径,且从一开始就眼光毒辣地看出了其中的忧患,防患于未然!」

「只从这一道考题,便能看得出,应天府的陛下心里,着实是装着天下百姓丶江山社稷在的。」

「难怪他接二连三弄出那麽多荒唐事儿,陛下心里依旧是愿意相信他的。」

朱元璋把自己总结出来的答案说完,又看向陆威,目光一凛,道:「你带着这份答案,给蒋瓛去信。」

「让他寻摸一个明面背景乾净,且绝对可靠丶值得信任的人,拿着这份答案当投名状。」

「咱倒是要看看,这小狼崽子到底是真信了那个国子监学生的谄媚谗言,还是这个中又别有其他洞天!」

朱元璋虽然自今年开年以来,就被朱允熥屡屡给气昏头,可此时一下子回过神来,他终究还是收敛起自己那暴脾气,耐着性子先探清楚里面的情况。

这也并非是因为他现在的境况有些无能为力。

而是经历了这麽多,看了这麽多,朱元璋还是更倾向于相信……自家这个才略过人的大孙,不至于那麽糊涂。

否则以他洪武大帝的暴脾气。

要是真完全信了朱棣那一套茶艺,即便自己手里没什麽必胜的把握和底牌,朱元璋也不会缺了胆气,哪怕只拉着朱棣手里的兵力,再加上就近的大宁府,宁王手里那一票人马,也是要硬上的。

开国皇帝,少什麽都不会少了做决断的魄力。

朱元璋话音落下。

陆威默默记下他的话,这才面露恍然之色,明白过来自家主子的意图:原来陛下是反过来利用开乾陛下对此事的重视,趁机安插眼线!

只要在应天府那边能得了开乾陛下的欢喜。

能出夏原吉那个得陛下盛宠的户部右侍郎,如何又不能出第二个这样的存在?只要能有人得了陛下这般盛宠,可不就相当于在开乾陛下面前放了一双行走的眼睛麽?

「是,是微臣明白了,还是陛下聪明。」陆威半是夸赞半是恭维地应声道。

朱元璋挑了挑眉,道:「咱先前也没想到,那臭小子竟然会因为两道题目就搞出这麽大的阵仗来,既然如此,咱也刚好再往深了看一看,这小狼崽子究竟在倒腾个什麽鬼。」

「要是早知道他要闹这麽大阵仗,咱早就该安排了。」

他也是这次看到朱允熥只因为一个考题,就给出去这麽大个丶这麽重要的职位,这才突然发现了这个华点。

反正他现在算是彻底把自己给玩儿脱了。

刚好有这机会。

他就索性再看彻底一点,清楚一点。

要是把这事儿给看了个清清楚楚之后,确定那臭小子真有这麽不靠谱丶犯糊涂……那就和年轻时候一样,只当再打一次天下,把那臭小子一顿好抽,把他走歪的路给掰正回来就是。

说话之间,朱元璋把把自己脑子里各种不确定的思绪给一剪刀剪断,在心里做出了决定与打算。

「陛下慧眼如炬。」陆威习惯性地赞道。

而后看了一眼自己手底下这张记了答案的宣纸,贴心地道:「那陛下便再把第二题的答案说与微臣,微臣一并记下,也好尽快把下一步的行动通知给蒋指挥使来操作实施。」

他只以为是朱元璋自己和朱允熥想到一起去了,所以才知道这第一题的答案。

在他眼里,洪武大帝,不仅武功赫赫,同时也不乏政治智慧和治国经验,这第一题都如此头头是道,第二题岂非也是手拿把掐?写得多点丶全面点,到时候蒋指挥使那边寻摸的人,才更有把握一举得到陛下的重视不是?

却没想到。

他这看似理所当然的提议,却让朱元璋犯了难。

朱元璋脸上略带着些得意地神情微微一滞,陆威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看错了,他好像看到这位洪武大帝心虚了。

「这第二道题目的答案……」

朱元璋呢喃着站起身来,背过身去掩饰了一下自己的尴尬,不自觉地开始忙碌地左右踱步起来,一边临时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朱允熥当初给出的第二道考题……

嗯……想不出来。

「啧!当初咱躲在棺材里,就听那小狼崽子提了提大明宝钞的事儿,这「劣币驱逐良币」……他一个字儿没提啊!」

「这臭小子!当时也不知道多说点儿!」

朱元璋下不来台,思索无果之后,下意识有些恼怒地吐槽了朱允熥一句,全然忘了自己当初在棺材里时不时听到朱允熥讲一些有的没的之时,心里暗骂了多少遍。

此刻还嫌朱允熥当时说得太少了。

而站在一旁等答案的陆威,不小心听到朱元璋这句尴尬和慌乱之下的吐槽,却是人有点麻了。

「啥?这第一题的答案,原来不是陛下自己想出来的?是他当初偷听来的?」

「淦啊!……」

「那我刚刚是不是说错话了??」

陆威立刻发现了华点,内心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面上也露出尴尬和忐忑之色。

心里一时也是暗暗叫苦。

他哪儿能想到,这洪武陛下之前都是装的,偷题也就算了,还没偷全。

陆威抿了抿嘴唇。

在这尴尬的气氛之中,脑子高速运转,暗暗敦促自己道:「 咋办咋办,死脑子赶紧想啊!」

正所谓压力就是动力,紧张之下,陆威还真给朱元璋想了个台阶:「不过话又说回来,微臣觉得,这两道题目都事关大明的江山社稷,一下子和下面的人透露太多,是不是反而不合适了些?反正陛下当初给出这两道题目的时候说的是,只需要答对其中任何题目,都能获得这份彩头。」

「微臣想了想,现下这份答案,是不是才刚好合适?」

朱元璋这边正尴尬着呢。

当然是有点什麽台阶就赶紧顺着下了。

当下站定脚步,目光有些心虚地闪了闪,轻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道:「咳咳,嗯……你这话倒是也不无道理。」

「行了,那这件事情就先这麽办吧,你回头就把咱的意思都说给蒋瓛,让他着手安排吧。」

朱元璋故作镇定地安排道。

陆威好不容易缓解了这尴尬,当然也是立刻从善如流,只当什麽都没发生,什麽都没有听到,应声道:「陛下圣明,那微臣这便立刻去办了。」

一边说着,他一边将自己刚刚抄录好的答案吹了吹,小心放到袖中收好。

而后朝朱元璋抱拳一礼以作告退。

不过他往后退了两步,却似是突然又想起来什麽,停了下来,犹豫了片刻后看向朱元璋道:「陛下,微臣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想到了便说。」此刻朱元璋那带着些偷感的尴尬劲儿也算是缓了过去,面色恢复如常,平静地道。

陆威目光定了定。

郑重地道:「应天府那边一桩接一桩的事儿传过来,但别歘接下来的应对,依旧是按兵不动,燕王殿下那边……」

说到这里,他便恰到好处地停了下来。

虽没说完。

但这话里的意思,两人都懂:

小皇帝行事荒唐乱来,按理来说你洪武大帝能忍一次两次,可再怎麽也不应该无限制地容忍,况且你和燕王早就达成了共识,要打回去……你虽藉口要考虑考虑,可你思虑再三的结果还是按兵不动,这就说不过去了。

虽然这个问题也会让朱元璋有些为难。

但这和之前的无心之失不一样,陆威现在和朱元璋彻底绑在了一块儿,也是朱元璋完完全全地心腹,这种事情即便是说出来尴尬,他想到了,也是该提一提的。

朱元璋也知道陆威这是忠心,这才提了一嘴。

自然没有怪罪什麽。

况且这也是他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当下立刻目光一凝,若有所思地考虑了起来。

不过这次。

他倒是没有苦恼多久。

只沉吟思索了一小会儿,面上便露出笑意,道:「咱知道你在替咱顾虑什麽,不过此事不用太过忧虑,你莫不是忘了,再过些时候,红薯就要成熟收获了?」

「这次的规模这麽大,接触的人也比第一茬多多了。」

「小狼崽子再想瞒住消息偷偷培育一茬也是没法了,按照他的脾性,一件事情若能瞒住,他能做得比谁都缜密,可要真瞒不住了,他一定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件事情做文章。」

「他可不是一个多谦虚的人。」

「更是深谙如何把一件好事,宣传出对他最有利的效果! 之前的廉价布料丶煤炭事件不就是这样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而这次红薯的功绩,可比去年那两件事情都要大得多,那满肚子心眼的臭小子,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

「红薯这东西,不说让天下百姓都吃饱饭,但也能让天下百姓不饿着丶有的吃,这就已经是不世的封圣之功了。」

说起这事儿的时候。

朱元璋脸上些微的尴尬和为难之色尽去。

同时忍不住露出欣慰和期待的笑意。

「让天下百姓都不饿着」这话,古往今来也没一个皇帝敢这麽夸口啊!

在自己把自己玩儿脱这档子事出来之前。

他也没想过,他老朱家祖祖辈辈当农民,在温饱线上挣扎,元末时候更是饿得没剩下几个人,到他朱重八的孙子这辈,居然会出这种不世的封圣之功。

一想到这事儿,他心里当然是美得不行。

而听朱元璋笑呵呵地提起此事,陆威也立刻恍然明白过来,目光一亮道:「还是陛下思虑全面,应天府的开乾陛下有如此封圣之功在身,即便之前做的许多事情都显得格外任性和荒唐,也足以盖过去了。」

「到时候陛下在整个大明将此事广而告之,短时间之内,燕王殿下也不好挑什麽理儿了。」

他说这话的确就是朱元璋的意思。

所以朱元璋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道:「对了,所以老四那边,其实也不必顾虑什麽,不世的封圣之功,咱因为这个而动摇丶打退堂鼓,这很合理吧,呵呵。」

陆威当下也不再担忧此事。

附和着道:「不错,合情合理!」

说完则朝朱元璋抱拳道:「那微臣这便立刻去给蒋指挥使回信,把陛下的意思传给他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而后又叮嘱一句:「这次红薯多,让他找机会多弄点给咱送过来,咱也要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