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最新章节 - 咸鱼2号机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77章 许青舟:你凭空污人清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477章 许青舟:你凭空污人清白

窗外,夜幕已经完全降临,城市的灯光全开,极目远眺,各种霓虹灯交错,现代都市的繁华尽显。

宋瑶放下笔,踩着拖鞋过去,把脚塞到许青舟怀里,「什麽不懂?」

「稀疏化先验分布,用完Laplace先验,但该怎麽降低参数维度。」

许青舟指腹从线条优美的小腿上滑过,这段时间一直在忙,都没时间好好摸一下这双大长腿。

「你上次问过这个问题。」

宋瑶提醒。

实锤了,这人就是打着求学的目的占便宜。

「问过?唉~年纪上来了,记性不好,换一个换一个,就是那个因子库构建,该怎麽提取独立影响因子。」

许青舟面不改色。

宋瑶想了想,说:「首先要对原始因子进行Z-score标准化,消除量纲差异,接下来要进行协方差矩阵计算」

因子库的建立,是对冲基金量化中的量化模型开发的重要环节,所以,看来这家伙早就看出来她会选择继续研究对冲基金量化的问题。

许青舟听着,时不时地点头,同样一半注意力在宋瑶的解释,一半在腿上。

修长浑圆。

韧性十足。

轻轻松松就能掰成一字马。

白皙细腻,嫩生生的,他的手指稍微用点力,都会留下一道红痕。

真好。

「第三部分,要检验主成分间是否存在领先-滞后关系,剔除存在因果关系的」

宋瑶的声音戛然而止,她发现许青舟一直盯着自己的腿,而且还咽了咽口水。

这让她想到以前这家伙做过的某些变态事情。

宋校花小脸上露出一丝紧张。

许青舟现在才注意到宋瑶没说了,抬头:「继续啊。」

宋瑶脚不安地动了动,嘴唇动了动,出声:「你如果敢亲的话,我就一脚把你踹下去。」

「宋瑶.你凭空污人清白!」

「你上次」

「上次是意外!」

许青舟表情一僵,很快恢复镇定,义正辞严地说:「我又不是变态,老是亲你的脚做什麽.咳,那个,刚才你说到哪里来着?」

宋瑶撇撇嘴,明明就想亲。

「剔除存在因果关系的因子。就比如「价值因子」格兰杰引起「质量因子」,则合并两者.你就不能轻点捏!」

「哦,好。」

就在公寓里两个年轻人互相钓鱼的时候,麻省理工的论坛却因为许青舟的一则招聘信息热闹起来。

查尔斯河畔旁的一间学生公寓里边。

戴夫·罗斯特正漫无目的地在MIT官方招聘平台Handshak上闲逛。

博士毕业两个月,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课题组。

「等等。」

罗斯特突然愣了下,目光死死盯着屏幕。

许青舟!

罗斯特望着这个名字,呼吸顿时有些急促,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双料大佬,现在数学界没有谁不认识。

可这种大佬组建团队,一般都是在圈里直接邀约,不会在这种平台上公开招募,因此,他都怀疑自己眼睛花了。

「真的是他!」

罗斯特克制住兴奋,不敢浪费时间,赶紧看要求。这种大佬的课题组名额绝对超级抢手,早点看完发简历,就早有机会。

然而,当他看完第一句话,整个人又愣住了。

「什麽鬼?」

【招聘岗位。

博士后研究员。

研究方向:1.数学-实验协同优化超导薄膜生长。2.薄膜缺陷拓扑分析与跨尺度性能预测。】

戴夫·罗斯特原本的一腔热血被泼了盆凉水。

凝聚态?

不仅仅是凝聚态,还涉及材料学

许青舟不是数学教授吗,为什麽跑去做凝聚态了?

戴夫·罗斯特带着疑惑,进入MIT发布项目通告的官网,很快就找到昨天才走完程序公布出来的立项通知。

「这兄弟疯了?」

连个校级项目都不是,而且学校仅仅提供设备,许青舟个人承担项目的全部经费,这就意味着,没有学校的津贴,没有学校的资助

在任职要求方面,许青舟放得比较宽,应用数学,材料学,凝聚态或者相关领域都可以。

薪资待遇。

基础年薪65000。

其馀收入就剩下项目奖金了,可这在别人眼里,完全就是赤裸裸的大饼。

MIT OpenCourseWare(OCW)讨论区。

这是MIT最大讨论区之一,80%的学生都通过OCW论坛找学习小组,分享各大项目的信息。

「嗨,许青舟准备做新课题了。」

「天才的想法都是这麽与众不同吗?」

「该死,我已经拒绝了两个项目邀请,特意等半个月,就想看看能不能进许青舟的课题组可,为什麽是凝聚态?」

「如果谁去参加这个课题.那麽一定是走投无路」

「鉴定完毕:大坑项目。」

「物理系是詹姆士团队也在做这个项目。这样一比,许青舟的这个项目几乎没有出成果的可能性。」

「MIT投资俱乐部又有新素材了,不出意外的话,年度模拟投资会上,这个项目肯定会榜上有名。」

MIT投资俱乐部,年末都会举办模拟投资会,投票选出「最不靠谱」项目。

「他为什麽不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数学!」

「没错,如果是数学的话,他的项目绝对会是MIT最抢手的项目之一。」

「刚拿到菲尔兹奖,就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了吗?」

许青舟这个招聘通知,算是把大家惊呆了,倒是在MIT出名。

尽管这个名声不怎麽好。

不少人对许青舟的研究很感兴趣,尤其是在他证明了黎曼猜想,拿下菲尔兹奖之后,可看到项目之后,可以说大失所望。

许青舟倒是不在意论坛的非议,MIT几千人,总会有一两个眼瞎不对,是有眼光的人吧。

最坏的情况,就是招不到人。

真到这个时候,大不了自己往上顶,再或者换个项目。

第二天一早,他直接去了图书馆。

招聘信息发出去了,接下来的工作仍然是千头万绪。

课题立项和技术路线设计。

技术路径:数学建模(相场模拟/随机动力学)→中间层材料筛选(第一性原理计算)→实验工艺开发(MBE/溅射)→原位表徵(STM/XPS)→性能验证(微波谐振测试)。

建立理论模型和模拟验证,同时,还需要搭建实验体系。

需要梳理的内容还相当复杂。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