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最新章节 - 咸鱼2号机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26章 向顶尖超导薄膜进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526章 向顶尖超导薄膜进发

窗外,雪还在下,和京都这样北方的城市或者靠近海洋的波士顿相比,蓉城的雪就显得秀气,如柳絮点点飘飞,落到地面很快消失不见。

「砰~」

现在已经到凌晨12点40,仍旧能听到窗外传来的烟花声。

许青舟屏气凝神,注意力全都放在面前的手稿上。

以前伴粒子的推算是他搞出来的,推测出伴粒子质量在200GeV——500GeV之间,位于更复杂的希格斯扇区。

现在重新进行模型的完善倒没什麽难度,甚至算得心应手。

幸好,在把数据丢过来前,理察已经利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超算处理完高能对撞数据,筛选出可能包含希格斯伴粒子信号的事件,省了他许多麻烦。

在这近一年的实验里,LHC的数学家对模型进行过相应的调整,但在许青舟看来.一言难尽。

基本上没啥大变化,有不错的地方,但多数步骤完全就是隔靴搔痒,比如这里,在对撞数据中用贝叶斯统计提取微弱信号,这种手段很低效,不如用持续同调来分析对撞事件的拓扑结构,区分伴粒子衰变特徵与背景噪声。

许青舟并没有因此质疑这些学者的实力,毕竟不是谁都像他一样是挂逼,带着上辈子的物理回来,况且这东西是他搞出来的,了如指掌,当然能一眼看出问题。

他正写着,桌上手机屏幕突然亮起。

是宋瑶的消息。

宋瑶:「许教授,我们到家了。」

「呼~」

许青舟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把手稿整理好,打算和宋校花打个煲汤电话再睡觉。

过年时间过得相当快。

许家大年初二去了趟宋家,初三去乡下看望老人,回到蓉城过后,除了陪父母,也就需要看看卡森发过来的超导薄膜的数据。

于是,许青舟把空馀时间拿出来考虑伴粒子的计算。

他首先考虑量子场论与重整化,对顶夸克圈图修正。

还算顺利,因为原本的模型本来就是他做的,最清楚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

但某些地方也需要等回波士顿再详细推算。

包括针对非微扰效应,比如希格斯势的真空稳定性,需通过格点场论在离散时空网格上数值求解路径积分,里边的四维网络计算,蒙特卡洛抽样数十万次,需要用到超算的并行能力。

初六,宋家。

全身镜前,宋瑶拍掉丁佳慧放在自己屁股上的爪子,「你瞎摸什麽。」

「瑶瑶,你变了。」

丁佳慧可怜兮兮地望着宋瑶,委屈地说:「许青舟能摸,我摸不得了。」

「他也不行。」

宋瑶撇嘴,对着全身镜整理领子,心说那家伙偷袭她这位小同志的时候可都要挨一顿揍。

丁佳慧叹了口气,一只手撑在柜子上,杵着下巴,打量着漂亮得不像话的姐妹。

头发有些蓬松,用一根小皮筋系着。

作为资深日漫爱好者,心里只有一句话:太太,你的发型很危险。

「瑶瑶,你身上的人妻感比上次更浓了。」

「我本来就结婚了。」宋瑶不在意地说。

丁佳慧无法反驳,侧面望着宋瑶,凹凸有致,不免有些羡慕,瑶瑶胸脯看上去比以前「大」了好些,再看看她自己的

以后说不定都要饿到孩子。

她一阵叹息:「许青舟算是赚到了,居然找了你当老婆。」

「你和郭子扬考虑结婚没有?」

「我们还早呢,今年才见过双方的父母,都挺满意但我们的想法吧,等再过一两年,工作稳定了再考虑结婚的事儿。」

宋瑶点点头,简单地梳了个头发,穿上厚衣服准备和丁佳慧一起出门。

丁佳慧凑上来:「再让我摸摸哈哈,好好好,我不闹了,走吧,约的是下午2点,现在过去刚好合适。」

梧桐小区。

「嗯,我已经看完数据了.或许,你们可以通过ALD原位掺杂来调节拓扑的载流子浓度,优化耦合强度。」

许青舟一边穿着衣服一边说。

卡森和马尔斯正在推进超导薄膜进度,但发现拓扑表面态和超导体的库珀对相互作用比较弱,拓扑表面态的电子波函数无法与超导库珀对的波函数共振,导致马约拉纳零能模无法稳定「走动」。

形象点说,可以想像他们现在正在做一块精密的机械表,表芯由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驱动,即拓扑表面态和超导体库珀对。

现在的问题是。

两个齿轮不匹配,齿轮A的尖齿照顾本办法在齿轮B的软金属表层划过,无法咬合传递动力。

电话中,卡森回答:「我记下了,明天就寻找合适的载流子浓度。」

「好,有任何情况都可以给我电话。」

许青舟挂断电话。

这几天,卡森按照先前的参数重复了一遍实验,在Jc在(12 T, 4.2 K)情况下,超导薄膜的性能仍然可以达到2.0×10 A/cm。

这是好消息。

当然,有问题的地方也不在少数,他们虽然能做出商业级超导薄膜,可成功率极低,10片超导薄膜里边,只有2片Jc值达标。

除了Jc值,T_c波动在±0.65 K,而商业级目标在±0.3 K。

再说表面粗糙度(RMS),当前的波动范围1.2-2.0 nm,远远高于商业级小于1.0 nm的标准。

在许青舟看来都不是太大的问题,最核心的Jc已经达标,解决和优化其它诸如临界温度(T_c),晶粒尺度等等,只是时间问题,慢慢叠代。

而且,2.0×10 A/cm并不是他的目标。

要知道,无论是普林斯顿,剑桥,还是他们MIT这边实验室,最近这些年的标准都是大于3.0×10 A/cm,只有到了这个数据,才能真正算迈入世界一流水平的行列。

他跟卡森打完电话,和客厅看电视的王女士打了个招呼,出门了。

王霞萍无奈地摇摇头,以前觉得儿子说的那些东西像是念咒一样,现在用上英语就更像了。

波士顿,MIT实验室。

「嗨,马尔斯,行动起来吧。」卡森拍拍手,干劲儿十足。

突然有一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快乐。

他能够想像得到,一旦把成果公布出去,MIT投资俱乐部年末的模拟投资会,投票选出的这个「最不靠谱项目」,势必会让无数人瞠目结舌。

事实证明,他这次又赌对了。

上帝站在他们这边。

不出意外的话,超导薄膜俱乐部必然有他们研究小组的席位。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