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这其实属于双向奔赴吧
就在两个年轻人过着悠然的小日子时,特斯拉的技术研发与工程部门却忙得热火朝天。
拿到核心的算法,所有人都不由升起来冷汗,感慨论文里算法的强大,接着,整个团队就开始疯狂加班,以填补漏洞。
除了工程部,投资者关系与战略部门,合规部门.这些部门也没有闲着,同步推进论文中提到的应对策略。
作为上市公司,特斯拉的效率还是很高的,通过协调跨部门资源,目前已经制定出一系列系统性的应对方案,并且把新政策被挂在官网上。
诸如将对交付量进行透明化,每月公布区域交付数据,减少市场对库存的猜测空间。
做市商联盟与流动性冗馀,和顶级做市商签订排他性协议,要求其承诺在特斯拉股价波动期间提供最低流动性保障。
除了这些给股民看的政策。
私下同样有一大堆。
比如一旦出现危机,马斯克等高管将会在未来6个月增持5亿股票,直接对冲做空压力。
或者动用200亿现金储备实施「10%股本回购「,释放现金流充裕信号。
再或者主动出击,用经济型车型下沉市场丶FSD生态扩张打破估值天花板。
一套套完整攻防兼备的策略已经形成文件。
与此同时,位于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做空机构Citadel Securities(城堡证券),高层也刚开完秘密会议。
办公室内。
负责人吉尔菲斯揉着眉心,无奈地说道:「用夏国人的话来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迪亚兹,这次失败并不是你的错。」
「可惜,我们已经准备了半年,8月份能实施成功,这将是史上最成功的的做空案例之一。」
被称为「迪亚兹」的青年遗憾。一旦做空方案实现,城堡证券的收入是以「亿」来计算的。
吉尔菲斯耸耸肩:「这就是商场,任何的不确定因素都能决定一场生意的成败,你该早点适应。」
城堡证券半年前就发现特斯拉的机制漏洞,并且已经专门组建团队,暗中制定做空策略,谁想到距离做空方案实施的前一个月,这个叫「宋瑶」的年轻人一篇论文打乱了所有的部署。
就好像,完全是冲着他们来的一样,差点让人怀疑是不是他们内部泄露了方案。
当然,可能性微乎其微,假如真的泄露了,也应该是直接卖出去换钱,而不是公开发表。
作为全球顶级的做市商和高频交易机构,他们的核心交易策略和算法模型属于高度商业机密,不会对外公开。
任何具体的策略细节,如信号生成丶订单执行逻辑丶风控参数等均为公司内部严格保护的资产,外界只能通过公开市场行为或学术研究进行推测。
吉尔菲斯沉声问:「联系上这位宋小姐没有?」
「肯特先生已经通过哈佛的熟人接触过了,但.她拒绝了肯特先生的邀请。」迪亚兹回答。
「噢~这是个比项目失败还令人遗憾的消息,这样的天才就适合来证券工作。」
吉尔菲斯无比惋惜地叹气。
连续八九天的大太阳,直到五月下旬,一场瓢泼大雨洗尽了数日的炎热。上午10点,窗外,雨滴从灰色的天穹上滑过,犹如细丝,看起来密密麻麻。
宋瑶坐在书桌前,正在看许青舟需要购买的设备的价目表。
这些天,罗斯那边就带来了好消息,已经接触到好几家设备供应商,除了开出的价格稍高之外,基本没问题,已经开始敲定价格。
至于许青舟,则是悠然地靠在沙发,正在和夏国那边联络。
由于许青舟目前不在国内,张晓辉那边直接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协助建立了临时办公室,负责管理京都材料研究所的事宜。
而目前临时办公室的负责人也选出来了,还是老熟人,京都大学物院的季云石主任。
许青舟当然没意见,无论是上一世还是前几年在京大读书,都和季云石接触过。
老季在转行行政前,深耕物理领域几十年,学科领域背景深厚,现在更是熟悉教育政策丶行业趋势及技术发展。
管理上更不用说,做事不拘一格,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
「行,剩下的事情麻烦您了再见。」
许青舟和季云石商量完专利和招聘的事。
【博士后,60万年薪。
助理研究员,90万年薪。
高级研究员,150万年薪。】
这是许青舟给出的薪资,直接对标世界一流研究所。
这麽说吧,现在国内的常规水平在50万-80万,排在前面的,例如松山湖实验室的年薪就在80万-150万之间。
国际上,美国国家实验室内的博士后收入在50万人民币左右,科学家则在80万-200万人民币之间。
并且,上述薪资里还不包括绩效奖励和项目分成。
人才,是研究所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设备搞定,要是忽视人才投入导致技术滞后与产业化失败,那就亏大发了。
许青舟就是想通过高额薪资对人才的吸引,组建强大的研究团队,让研究所快速形成专利壁垒并抢占国际技术制高点。
因为,在薪资这方面,他很舍得花钱。
要想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那些理想主义的豪言壮志用在关键时候鼓舞士气还行。
当然,工资高,招聘条件同样苛刻。
最基础的,就是要材料科学丶凝聚态物理丶核工程等博士学位,并需要以1作的身份发表过至少3篇顶刊sci。
另外,有海外顶尖实验室,如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丶德国马普所等经历者优先。
除了正式的研究员,研究所还设立本科生实习岗位,能够为京大学生提供锻炼机会。
「季主任如果不过来的话,再过几年说不定就升院长了。」
许青舟又觉得有些搞笑。
这位季主任老在就想挖他去物院。现在,他没去成物院,对方倒是叫他挖过来了。
当然,京都材料研究所的地位比较特殊。
等正式成立,季云石肯定也会身居要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算是提前升上去了。
所以,这其实属于双向奔赴吧。
(本章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