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最新章节 - 咸鱼2号机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08章 抱歉,我自己有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608章 抱歉,我自己有钱

许青舟和李刚教授聊了十几分钟,就告辞离开,准备去可控核聚变的技术展示区看看大厅里还挺热闹,除了专家学者,还有不少学生。

可控核聚变虽然还很遥远,但并不妨碍人们畅想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后的世界。

有ITER项目沉浸式沙盘,可以通过LED环形屏展示ITER目标参数。还有W7-X仿星器动态模型,等离子体控制AI系统等等。

比较有趣的是,他的超导薄膜赫然在前沿技术体验区,甚至已经被做成了一个缩小版的超导磁体模型。

「很伟大的发明。」旁边,一位穿着西服的中年说。

「谢谢夸奖。」

许青舟笑着回应。

中年给许青舟递上来自己的名片,说道:「请允许我先简单做下自我介绍,我叫托罗·贝内特,托卡马克能源的首席技术官,很高兴在这里遇到你。」

许青舟和对方握手:「贝内特先生,您好。」

托卡马克能源,是英国的可控核聚变研究企业,走的高温超导紧凑型托卡马克路线。

「或许,我们可以借一步说话?」

「我同意。」

俩人来到了报告厅一侧的咖啡厅,找了个安静的位置坐下。

「一杯冰美式。」

贝内特直接对服务员说。

许青舟翻着菜单,最后要了杯摩卡。

「好的,先生们。」服务员点点头,拿着菜单下去。

「有没有兴趣看看这个。」

贝内特从包里抽出一份资料许青舟接过,打开才发现是托卡马克能源的技术报告。

【球形托卡马克等离子体温度:约8000万°℃

等离子体电流:300千安能量增益(Q值):实验阶段Q≈0.1,短期目标Q>1

:】

半响,两杯咖啡已经上来。

许青舟合上资料,赞叹地说道:「了不起的成就。」

「就在前些日子,我们的ST40装置创造商业化聚变公司三乘积(nTtE)的世界纪录,并且还实现了24特斯拉以上环向磁场强度.::」

贝内特热情地和许青舟介绍着托卡马克能源的核心成就。

夏国的技术在长脉冲运行丶高电流参数和超导工程化方面全球领先,托卡马克能源通过高温超导磁体和紧凑化设计缩短技术转化路径,但等离子体参数暂未达到夏国水平。

简单来说,托卡马克能源功率小,更容易实现,可以当作分布式能源或者工业供热之类的,而夏国的工程堆是为了大型电网供电。

时间上,夏国计划2030年建成示范堆,而托卡马克能源的紧凑型商业堆计划2030年发电。

给许青舟讲完自己企业的优势,托罗·贝内特话锋一转,笑着问道:「许教授,我看过你的研究所的信息,你们未来也打算做可控核聚变?」

「没错,这是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项目。」

许青舟点点头说。

贝内特喝了口咖啡,沉声道:「在聊正事之前,我可以先问您一个问题吗?」

「当然。」许青舟放下咖啡杯子。

「你研究可控核聚变,是为了金钱,实现财富自由,还是为了科学梦想,挑战未知的技术?」

「我似乎并不缺钱。」许青舟耸耸肩说道。

「我很喜欢那句话:当金钱不再是生存的锁,赚钱便成了丈量人生高度的标尺。当金钱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并不一定是要赚多少钱,10亿,100亿,1000亿...这些都不是重点,而是在完成一个个目标,不是吗?」

托罗·贝内特停顿了一下,眯着眼道:「如果是前者,我想,我们或许可以联手,有你的加入,托卡马克能源一定获得更多的融资,我们也能大展身手。当然,我可以向你保证,事成之后,你能得到10%的股份,这将会是一笔天文数字。」

「贝内特先生,我比较好奇,对于可控核聚变领域而言,我仅仅是一个新人,你为什麽不去找那些真正的专家。」

许青舟笑着问。

「不,你可不是一个新人。」

贝内特笑起来:「菲尔兹奖得主得主,光是这个身份,就足以让那群只会坐办公室的家伙心甘情愿的掏钱了。」

许青舟有些明白了,这家伙就是想拉他入伙,不管事情成不成,前期的投资肯定是有的。

像这类投资,动辄都是几个亿美元。

而一旦成功..:

将会改变历史,获得的收入也将难以想像。

许青舟摇摇头:「抱歉,你可能要失望了,比起合作,我更希望自己亲自完成这个项目。」

「据我所知,你们的团队并没有可控核聚变的经验。最重要的是,你的国家已经有可控核聚变项目,因此,你们获得投资的概率并不高。

贝内特没想到许青舟拒绝得这麽干脆。

无论怎麽看,许青舟的研究所定的那些目标,锂枝晶也好,穿梭效应也好,可控核聚变也好,在他看来,都是为了融资。

他认为这个夏国人和他是一类人,对金钱感兴趣的人,这才找上许青舟提出合作邀请许青舟笑着:「我自己有钱。」

列贝内特沉默了几秒,出声:「你这是赌博,把自己的身家全部都放到一个虚无缥缈的项目上,并不理智。」

「做实验向来如此。」

许青舟语气轻松地说道。

贝内特的邀请只是一个小插曲,接下来几天,许青舟流转于各个报告会之间,晚上就和梅纳德教授讨论Duffin-Schaeffer猜想的解决方案。

目前,两个人硬肝了几天,还是有不少成果。

构建概率图论模型。

第二步,考虑质量转移原理,将测度论中的Hausdorff维数分析引l入数论,统一处理不同测度空间的逼近问题。

最后,进行筛法优化和容斥技术,通过欧拉函数加权筛除非既约分数,调整筛法权重,实现既约分数密度的精确计算。

梅纳德教授极力邀请许青舟一起合作,希望能共同解决这个猜想。

许青舟笑着婉拒了。

锂枝晶和穿梭效应,外加超对称函数理论已经足够他忙的,可不想再给自己上强度。

况且,以梅纳德教授的实力,解决这个猜想只是时间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