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我更喜欢玩点大的
客厅,李逸也不装了,把早就准备好的平板递过去。
老李还是停住,以他对这小子的了解,敢光明正大地回来,肯定是有底气的。
他倒是要看看是什麽。
1分钟过去。
「这是你?」老李沉声问。上面是央视官方转发的研究所的新闻。
「嗯,这就是我。」
李逸抬头挺胸,往自家沙发上一躺,拿起个苹果。
「京都材料研究所...超导薄膜小组负责人..:」老李念着新闻上的消息,研究所的公告里提到了主要的负责人。
「嘿嘿,牛逼吧。」李逸瑟地问。
你就别管小组是不是两个人了,就看咱是不是负责人吧。
「这玩意真是你带人搞出来的?」
老李拿着平板,表情复杂。
因为儿子是搞研究的,老李也没少关注这些消息,晚上的时候,他和老婆也看到这个消息了,
当时还在感慨同名同姓的科学家。
说自己取名字取得好。
叫「李逸」的成就都不会差。
「当然,除了许教授,我和新闻里的高文瑾就是主要负责人。」
李逸扬了扬脑袋,虽然...是直接被许教授带飞的,但这可是不可多得的让老头子吃的时候,不能错过。
「鼻孔都快到天上去了,先和我们说说你这事情。」
「这事还得从5个月前说起..」
许青舟忙得飞起,整天泡研究所里,在两个实验室之间流转。
在5号的时候,GE那边也派遣代表来夏国,希望能够购买后续的超导薄膜的技术。
来的还是老朋友扎卡里亚。
当然,售卖专利是不可能的,但作为老朋友,许青舟表示愿意提供成品,扎卡里亚则表示需要回去商量。
第二天就搭乘回米国的飞机。
许青舟有心理准备,除了GE,要不了多久,国际可控核聚变组织(ITER)估计也会来人。
1月6日。
等离子物理研究所的肖承翰教授过来。
对接和超导薄膜有关的事宜,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商量建设生产线的问题。
两家研究所合力建设核心生产线魔都超导科技有自己的4000千米高温超导带材年产能生产线,他们的超导薄膜以技术升级包集成到相应产线。
在电力与交通领域,采用的是技术授权+联合生产模式。
医疗领域,联影医疗会自建医用级薄膜洁净产线,采用的是技术入股的方式。
但聚变领域需专用参数,通用产线无法满足,就需要建立自己的产线。
按照计划,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将会组织专家进行生产线设计,保证一年内就能生产落地。
办公室内,就许青舟和肖承翰两个人。
「许教授,据我所知,ITER那边正在开会,商量你的超导薄膜的事情,估摸着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派遣专家过来考察,进行技术谈判。」
肖承翰顿了顿,沉声说道:「这几年夏国和米国之间愈发紧张,这次我们研制出高性能超导薄膜,他们恐怕不会甘心。」
在此之前,ITER超导磁体材料主要依赖日国藤仓和米国的SuperPower,夏国尚未主导核心供应链。
许青舟淡定笑起来,无所谓地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这多年都过来了,现在有技术在手上就更不用担心了。」
肖承翰点头,抿了口茶,问:「ITER过来,你这边有没有什麽想法,打算提点啥要求?」
「在托卡马克方面,其实我们对国外并没有太多技术上需求。」
「没错,托卡马克装置,夏国远远走在了前面。」
夏国目前具备超导托卡马克的完整技术链条,通过整合国内超导材料与工程能力,可快速实现装置国产化。
许青舟笑了笑,「托卡马克和仿星器,在我看来并不存在技术之争,而是取长补短,前者我们有优势,但在仿星器上,国内可以说一片空白,说不定可以争取一下。」
「你的意思...技术换技术。」
「嗯,看看能不能换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肖承翰说:「喷喷,马普研究所的那群人把仿星器的技术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连个十几年前的老物件情愿丢进博物馆都不愿意卖给我们,你想要技术...估计不容易。」
「事在人为,现在形势变了,话语权掌握在我们手上。」
许青舟淡淡笑着。
ITER成员国需遵守「共享技术成果」协议,但核心智慧财产权,如制备工艺这些可通过国防专利或分阶段披露协议保护,仅提供成品材料而非技术细节。
京都材料研究所可以为ITER提供相应的成品。
他倒是不担心产品被反向解析,
就比如光刻机,大家都知道原理,相关论文也是公开的,不少国家也购买了光刻机,可让人没办法做出来最顶尖的型号。
原因在于,具体的操作技术和制作工艺就是企业的核心机密了,不到技术更选换代基本不会公布。
生产这玩意,绝对可以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但凡在生产的过程中有任何一个参数出问题,都会导致最终的成果功亏一簧。
「你要是能搞到仿星器技术,倒是能解夏国在这一块的燃眉之急。」
肖承翰微微点头,抿了口茶之后,好奇地问:「听说你已经在买可控核聚变的设备,准备动手了?
「对,可控核聚变领域发展太快,我们也得抓紧时间赶上啊。」
肖承翰笑着:「其实,你也不一定非要自己搞,可以和我们这边合作嘛,现成的工程堆,免得你还要花时间重头开始。」
「合作肯定是有的,但您也知道,长期合作虽然能缩短工期,但有太多肘的因素...况且,
我还是比较喜欢有挑战性的选项。」
短期合作肯定是有的,联合等离子体所开展EAST装置模块化实验,比如如超导薄膜在偏滤器中的应用。
至于长期合作,也就是深度绑定。
优势有,能直接接入EAST装置和CFETR预研平台,节省数亿元设备投资,还能享ITER国际合作网络,利用成熟工程堆快速测试新技术。
但劣势也很明显,ITER协议要求技术成果全球共享,最重要的是,决策灵活性受限,做事情前得考虑研究所的整体规划。
他更倾向于自己放手大胆的去做。
「行吧.」
肖承翰点头,能理解许青舟的想法,喝完茶,也起身,「老头子也该告辞了,还有一大堆事情呢。」
「好,我送您。」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