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最新章节 - 咸鱼2号机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60章 我想建设一个数学圣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660章 我想建设一个数学圣地

办公室,青老年两个人正悠然地喝着茶。

「那小子昨天还感慨,异国他乡,终究没在自己国家舒服,只可惜,国内没有比较纯粹的数学研究的地方。」

顾志钟有些惋惜地说。

「未来肯定会有的。」

许青舟对此很乐观。

他猝死的那年,夏国数学界的发展已经相当不错,可以说百家争鸣。

这一世有他在,发展总不会比上辈子差吧。

「我记得你小子以前说过,未来会把研究所扩一扩,里边应该会包含数学吧?」

「有这个想法。」

许青舟沉声说:「数学是一门强大的理论学科,不仅是其他学科的「语言」」和『工具」,更是人类理解世界本质丶突破知识边界的关键思维方式,对物理,化学这类学科的突破至关重要。」

「我的想法是,依托研究所和京大,水木等高校,建设一个数学圣地。」

把研究所搞成研究院,下设数学,物理,化学等等研究所。

「数学圣地..:」

顾志锺看向窗外,视线飘向远处,不由充满期待。夏国这些年在数学上确实有瞩目成就,尤其是出了许青舟这样一位菲尔兹奖得主。

然而,现代数学的核心范式(如集合论丶拓扑学)由西方主导,顶尖人才流失,本土缺乏持续的研究梯队。

再看看国外,德国哥廷根和俄罗斯圣彼得堡丶哥尼斯堡,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夏国,需要一个研究数学的圣地。

中午11点半,许青舟从顾志锺办公室出来,发消息问宋瑶什麽时候结束。

宋瑶上午也在京大,过来和李岱月确定论文的细节。

宋瑶:马上就来。

他想了想,又问:「想不想去湖边走走?」

这些日子天天都泡在研究所,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初春痕迹明显,柳树光秃秃的枝丫上抽出嫩芽。

宋瑶发了个「好」。

学五食堂。

许青舟在路口等了5分钟,两个女孩就出现在视线内。

「许教授。」章琼挥了挥手,和许青舟打招呼。

瞧着章琼表情萎靡,许青舟忍不住说道:「你怎麽肾虚成这个样子了。」

「小瑶~」

章琼说不过许青舟,只能找宋瑶求救。

「好好说话。」

宋瑶瞪了眼许青舟,这家伙就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章琼没好气地说道:「我这是累的,你试试连续熬两个通宵看资料,会不会这样子。」

「那还是不逝了。」

许青舟敢说,真要这样熬,比起猝死,宋瑶肯定会先锤爆自已的头,「走吧,先吃饭,等会儿人多起来了。」

仁人找好位置坐下。

章琼痛苦地说起自已苦逼的生活:「研究生真的是核动力牛马啊,九九六,比上班的社畜还恐怖。」

「每个月拿着1000的工资干着几百万的活儿。

许青舟忍不住说:「能有1000你就偷着乐吧,很多牛马连钱都没有。」

许青舟倒是见惯不怪,这种情况在京大水木这类高校中相对少点,导师都有水平,最常出现在不上不下的学校里边。

研究生不仅要干着工作,还得被各种pua。

「我还算好的,累虽然累,但真的能学到东西,隔壁组的师兄,被导师榨完毕业后还要被他当成废材典型在组会鞭尸给师弟师妹们。」

「你们这些天才,是不懂我们这些凡人的痛苦的。」

「这个我没法反驳。」

许青舟露出了认同的表情。

章琼:

66

还能不能愉快的聊天了!

中午12点,食堂人满为患,好在三人已经吃完出来。

「我们想去未名湖边走走,你要不要一起去?」宋瑶问章琼。

章琼摇头:「我才不想去当电灯泡,每天去经院的时候都要经过那边,早就看腻了。」

「小瑶,周六我在东门等你。」

两个女孩约定了周六去逛街。

「好。」

章琼挥着手潇洒地离开。

未名湖畔,粉白山桃花如云似霞,玉兰树梢绽放洁白花瓣,万物复苏,原本光秃秃的枝丫上已经带着星星点点的绿意。

许青舟和宋瑶慢悠悠地走着,这些日子两个都忙,此刻身心全都放松下来。

岸边,来打卡的人熙熙攘攘,倒是让许青舟有些恍然。

2015年初春,来经院找宋瑶的时候俩人也经常这样走走。

「在想撒子?」

见许青舟望着远处,宋瑶捏了捏他的手。

「就是觉得时间过得快,五年就过去了。」

「是啊,我都是老姑娘了。」

许青舟转头瞄了眼身旁的女孩,面容姣好,额前的几缕碎发随风飘动,修长的睫毛在阳光中留下了浅影。

「不,是成大姑娘了。」

「不开车能死?」

「我是说你成熟了。」

「喊~」

两人拌着嘴走了几分钟。

许青舟想到正事,问:「李教授那边怎麽说?」

「最后的实证检验与案例验证框架没问题,但她建议我加一个双重差分模型。」

「公司那边呢,新的考核制度下发之后有没啥不一样的?」

「这才实施一周呢,哪有这麽快的,但我觉得应该有用,以前我担心公司出问题,我管得太多了。」

「姜还是老的辣啊。」

许青舟不由微微点头。

他以前虽然也在带团队,但并没有管理公司的经验,而科研团队和公司终究不一样,

给不出太多具体的建议。

「别说那麽多了,那边的玉兰树好看,我们去拍照吧!」

「行。」

晚上12点,实验室。

先优化电流密度与电解液浓度,再引入梯度孔隙与脉冲充电,最后尝试磁场辅助。

许青舟望着屏幕中测试出来的数据,点点头说,「下一阶段,多孔宿主孔隙率(ε)的优化范围在55%-75%之间。」

从模型来看,中孔隙率每提高10%,力学强度下降22%,需要平衡容量和机械稳定性。

「好。有你的模型过后,这实验可比以前好做多了。」

王伟感慨。

就比如电解液浓度吧,可以通过模型不断缩短实验区间,大大节约了重复实验的时间。

「但仅凭量子自旋-拓扑模型无法突破液态锂沉积的混沌阈值,需同步重构材料基因与叠代验证平台才行。行了,大家今天辛苦了,实验就到这里,时间已经很晚了,大家回去早点休息。」

许青舟对实验室的几个科研人员说。

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加班是常有的事。

毕竟某些材料测试至少需要12小时,总不能中途停了,先去睡一觉再继续吧。

「好,许教授再见。」

「再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