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关键发现,含有Ti元素的钛基量子点
研究所,六楼。
许青舟抿着咖啡,翻看着面前的报告。
龚云飞的效率很高,第二天下午就把测试结果送过来。
「含有Ti元素的钛基量子点对锂枝晶的抑制有奇效。」
「不错,看来材料筛选的范围又缩小了。」
【元素/键合——Ti3+2p3/2
实验组特徵峰——457.2eV(占比38%)
作用—提供吸附位点,降低成核势垒...】
「就让锂枝晶组锁定钛基量子点,着重验证含有这种量子点的材料。」
许青舟目光从一行行数据上扫过,心中很快就有了安排。
「既然有效果,可以单独拉两个人出来,探索Ti3+/Ti4+氧化还原对的催化活性,负责验证各个材料的金属协同效应。「
随着许青舟的工作吩咐下去,锂枝晶组比以前更忙了,重点确定下来Ti02介孔球壳丶
Ti02介孔球壳等等实验。
聚变组,在任南院士的带领下,正在做可控核聚变的第一个工作,使用自建1MeV级离子束装置模拟聚变堆中子通量(≥1020n/cm2),持续辐照超导薄膜样本。
这个工作预计在1个月之内能搞定。
同时,还在推进热-磁耦合冲击测试,验证薄膜在瞬态热流(≥10MW/m2)与强磁场(≥20T)同时作用下的稳定性。
不过,许青舟目前的工作重点还是放在了锂枝晶组和穿梭效应组。
跟着两个组实验,确定数据,研究方案。
尤其是在验证含有Ti元素的量子点复合材料上,许青舟几乎跟着每一场实验,跟着一起值班,熬了两个通宵。
手底下的人在熬,他这位领导者总不能每天挥挥手发布命令吧。
时间像是被按下加速键,工作在有序推进,许青舟忙得脚不沾地,有的时候,还真让他回忆起了曾经的忙碌。
当然,现在不一样了。
宋瑶偶尔会到研究所送饭,再或者就是撵他出去遛弯。
5月16日,周六。
连续忙了两周的许青舟难得没有早早去研究所,今天上午宋瑶将会迎来博士毕业答辩。
早上7点半起床过后,宋瑶在化妆打扮,而他则是慢悠悠地准备早饭。
8点20。
许青舟把早饭端到餐桌前,而宋瑶也准备好下楼。
「怎麽样?」
宋校花在许青面前转了一圈。
「好看。」
许青舟点赞。
宋瑶搭配得很不错,黑色简约过膝连衣裙,乌黑长发整齐披肩,仅仅化了淡妆,有一种令人舒服的书卷气。
宋瑶挑挑眉:「用词匮乏。」
「你要是把那个眼镜戴上,会更有感觉。」
许青舟说。
宋瑶忍不住给了这家伙一坨子。
由于某些缘故,她已经把戴眼镜和羞羞的事联系在一起了。
眼镜也是攻速装。
「错了错了...」
许青舟求饶,捏了捏女孩的脸颊,「宋老师在我这里无论穿什麽都是最漂亮的,没有之一。」
「有眼光。」」行啦,先吃饭。「
早饭比较简单。
许青舟自己熬了点皮蛋瘦肉粥,另外搭配在超市买的饺子。
吃完,宋瑶把答辩的东西准备好,一份论文,博士论文不比一本书薄,212页,18万字,整理的报告内容,最后就是一个装有答辩PPT的u盘。
早上8点40,两人准时达到京大的经济学院。
答辩室,9位教授围坐在桌前,周围坐着答辩和旁听的学生,大家低声说着什麽,使得答辩室很热闹。
角落里,两个青年在咬耳朵。
平头青年:「听说宋瑶也跟我们一起答辩?」
「对,好像是第一个上场,你看,岳浩倡教授,邱睿婷教授,还有水木的卓磊教授...我们也是今天答辩,遇到这麽多大佬,不知道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
戴眼镜的青年叹了口气。
「岳浩倡教授,还记得去年有个师兄吗,直接被逮着骂了半小时。」
最先说话的青年回忆起去年答辩的场景,有点发怵。
戴眼镜的青年无奈,望了眼几个教授的方向,低声说:「不过,这次答辩评委阵容这麽强,估计还是因为宋瑶吧,教授们对她研究的课题很感兴趣。」
「啧啧,这位学妹好厉害啊,三年就可以拿到博士毕业证。」平头青年感慨。
「你要是能让特斯拉500万的薪来挖你,我也能让你三年内毕业。」
这时,隔壁一个微胖的教授没好气地说。
平头青年讪讪笑起来,低头翻开自己的论文,准备一会儿答辩,心里吐槽起来,一个许青舟,一个宋瑶,这两口子都不是人,根本比不了一点。
过了一会儿,见教授起身和其他教授打招呼了,平头青年又开始说话。
「其实,我们也不用妄自菲薄,这位宋师妹是聪明,可咱也不差啊,更何况我们读了四五年博士,这还不加硕士阶段。」
「你这麽说也有道理。学经济学的,也需要经验,咱们读了八九年研究生,论知识的储备,并不差。」
许青舟和宋瑶俩人进去,和门口的李岱月打了个招呼,宋瑶就拿着优盘上台去准备。
答辩学生按导师分组,李岱月这边就宋瑶,因此第一个答辩。
「许教授。」
这时,岳浩倡和卓磊几个教授过来打招呼,数学这玩意,算是所有学科的研究工具,和这位菲尔兹奖得主打好关系总是没错的。
李岱月则是给许青舟介绍几位教授的身份。
许青舟礼貌地回应。
大家一阵寒暄,许青舟跟着李岱月去一侧坐着,李岱月作为导师,自然出席会议,只不过是不担任评委或主席,许青舟就更不用说了。
上午9点整,答辩正式开始。
大家的目光都看向了台上的女孩。
「这位宋师妹,可能是咱们经院这几年受关注的一个学生了,颜值和才华并肩。」
有女生羡慕地想着。
「听板说她的论写得很好,我倒要看看有多好。」
同样有女生不服输地在心中说,作为京大学生,她有自己的骄傲,想和这位宋师妹比一比。
她这篇论文的课题,可整整做了两年!
也许有差距,但...总不至于像老板表情里透露出的那麽大差距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