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给古人直播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给古人直播日常 第159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太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娘娘!娘娘您还好吗?”

“太医,快宣太医——”

太医赶来的很及时,本来是叫来给天成帝看诊,刚到殿内,先被拉去给太后抢救。

能给皇帝看诊的太医,都有两把刷子,几针扎下去,太后青白的脸色有所好转,天成帝也松了口气。

他母后气性也太大了,他说两句话就生气,万一被气出什么毛病,倒显得他不孝了。

太后躺在榻上,头一回想哭,也是头一回后悔。

当年先帝重病暴毙,走得太急,宗室和朝臣选了梁栋当皇帝,她明知道自己儿子不是这块料,顶多当个富贵闲王,怎么就觉得捡了个大便宜呢。

这哪里是便宜,这分明是个坑,大坑!

本以为梁栋哪怕无甚才华,当个守成之君尚可,如今看来,不当亡国之君就是好的了。

这样折腾下去,大丰要是完了,她便是死了,有何脸面去见先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后痛苦地阖眼,眼角挤出一滴浑浊的泪,她抬袖,不着痕迹地抹去。

“娘……”

就这一个独子,母子感情还是有的,天成帝头一回看见太后这副情态,态度也软了三分,没有称“母后”,下意识喊了一声“娘”。

“栋儿啊,你听娘的,把军饷发了吧,日后莫要再做这种事了,你是天子,坐拥天下……”

军费虽高昂,但说实话,当个昏君,来钱的路子多的是,最没必要的就是贪军饷,军队不乱,他这个皇位才坐得稳当。

“行、行吧。”

太后都这样说了,而且天成帝自己也心虚得很,不情不愿地答应:“我派人调拨粮草……”

但到底心有不甘:“关雄有那么多钱养兵,定是以往贪墨了,朕……”

一想到关雄贪了他的钱,天成帝就气得想杀人,恨恨地想该怎么惩治他。

“关雄的长子、次子皆在尚京,朕要罚他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不容易说动天成帝补发军饷,太后还没来得及欣慰,就听见犟种儿子的话,一口气差点儿没上来。

“娘娘,娘娘您别激动,平复心情!”太医还没走,欻欻又扎几针。

太后顶着晃动的银针,不敢相信地看着天成帝。

大将在前线征战,这时候惩罚他的家眷?

“你、你就不怕关雄直接开了边城,直接放戎寇入关吗?”

“他不会。”天成帝脱口而出:“关雄不会这么做。”

太后不觉得欣慰,反而更难过,就连她这傻儿子都知道,关雄不会跟戎寇妥协,关家世代守卫边关,关雄不知道多少祖辈死在草原部族手里,跟草原戎、狄、胡各部,那是不死不休的血仇。

正在给太后扎针的太医,闻言也心生一股悲凉。

君子欺之以方,明知道关大将军是忠臣良将,陛下口口声声称之“逆贼”,其实不过是他扣发军费的借口罢了。

为了一些银钱,如此冤枉对王朝忠心耿耿,给梁氏卖命百年的关家,如此君王,怎值得让人效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他却什么都不能说,也不敢说,哪怕有天幕,殿内就这么些人,一旦消息泄漏出去,天成帝根本不用排查,直接将在场之人全杀了。

幸好,幸好还有太后,幸好太后还能劝得住陛下。

太医心思百转,给太后扎针更用心了。

太后娘娘可得好好活着,一定要比陛下活得久。

说个大不敬的,以梁氏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来算,太后好好保养,熬死儿子还是很有可能的。

……

薛皎不知道她曾经待过五年的国家,战事将起。

她只知道,时政要点,xx跟xxx在打仗,国内岁月静好,国外炮火连天,都影响不了高三生学习。

睁眼卷子闭眼题,所有一些课外活动通通取消,高三生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相比而言,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就丰富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春暖花开的季节,正适合出行,薛珍的学校先是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学雷锋活动”,给小学生们普及雷锋的故事,倡导孩子们学习雷锋精神,做好事。

薛皎那边的学习氛围压得人不敢大喘气,都跑来看薛珍的分屏。

一开始只是看热闹,看着看着,就有人酸了。

[这都记在书本上了,算得上青史留名了吧。]

[两袖清风:也没做什么为国为民的大事,竟然就青史留名了,真是幸运。]

[真是个好人啊,英年早逝太可惜了。]

[俱欢颜:他将百姓当家人,百姓将他记在心中。]

[天女教左护法:我懂了!这不就是跟咱们教义相符,我天女教果然是正统!]

[昵称最多九个字我试:你们教正统没人争,教主可有。]

[吃瓜群众:对了,‘真教主’呢,好长时间没见到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啊,人不见了。]

[真天女教副教主:我也联系不上教主了。]

[?]

[真天女教是什么教?]

[吃瓜群众:难怪左护法要强调正统,感情‘真教主’他没闲着,又创了个新教啊!]

[支持天女教!]

[打假‘真教主’!]

[对,天女教才是正统,‘真天女教’是假的。]

[你们在说绕口令吗?]

[天女教右护法:谢谢大家信任,咱们天女教一定秉持教义,听教主的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天幕昭昭,自会记下我等所行之功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真天女教副教主:牛犇!教主说他去见你了,教主人呢?]

[天女教左护法:我不知道啊!我只认得一个教主。]

所以教主让他把那个假冒的骗子引出来,他就试试喽,他听教主的,其他的他都不知道。

……

阳春三月,薛皎在埋头苦学,薛珍在兢兢业业做好事。

可全班,不,全校同学都在做好事,如果扩大一点,宁远市别的小学也有开展“学雷锋”活动,就是全市大部分小学生都在抢着做好事。

真的要靠抢。

冯英这个年纪,头发还没怎么白呢,去学校门口接孩子,过个马路都有一大堆小学生涌上来,抢着要扶她过马路。

别说学校里,校门口的垃圾都被小学生们捡光了。

薛珍抢不过同学们,只能在自家下功夫,学她哥哥,给收废品的老爷爷送废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周亮亮的前车之鉴在,纸盒子都提前检查过,薛皎虽然没有订婚戒指,但他们都怕把薛皎的重要复习资料给夹带进去了。

“学雷锋”活动结束了,家长们从一开始的欣喜——孩子抢着干活,到松了口气,算了,积极过头也容易出问题。

薛皎则在一个月时间里,又经历了两次大型考试,周考不算,一模之后接月考,月考之后接二模。

月考薛皎再创佳绩,总分前所未有地达到六百四十八,只差两分就能到到六百五。

就连老师也很惊讶,他们有经验,知道薛皎属于那种短板明显,长板也明显的学生,在补短板的过程中,成绩进步快很正常,但不是所有短板都能补到跟长板一样长,而且越是长板,越难进步。

简单点说,就是学生的成绩,也会有一个瓶颈期。

所以薛皎前期成绩进步快,他们其实是能预料到的,但老师们预估的是,薛皎这个成绩,六百三左右差不多就到她瓶颈期了,再想提升会比较困难。

但薛皎完全打破了他们的猜想,她确实在六百三被卡了一下,但一个寒假过去,她又冲过去了。

都不知道怎么冲的,让薛皎自己说,她自己也说不清,就是按部就班的学,使劲的学,卖命的学。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对不起,本章节内容暂缺!

', '')('薛皎背书背得口干舌燥,吃上几颗甜滋滋的枇杷,心情都跟着变好了,给自己充上电回去继续学。

第二天清明,难得薛皎放假薛珍有学校活动,薛皎起了个大早送女儿去学校。

孩子们要先在学校集合,老师按照报名名单清点学生人数,然后一起乘坐大巴前往烈士陵园,活动结束后重新坐大巴回学校,老师清点学生,然后再交到各自家长手里。

也就是说,今天的活动不需要家长陪同参加,只要跟往常一样,送孩子去学校,到点了再来接就行了。

即便如此,薛珍还是很兴奋,这是除了开学报名,妈妈第一次送她去学校。

虽然阿婆接送她也很好,但她还是想让妈妈送她,就像她班上的同学一样,下车的时候还能撒娇说一句:“妈妈放学了你早点儿来接我”。

母女两个都是学生,但凡薛珍上学的时候,薛皎一定也在上学,根本没有接送孩子的条件,难得有这么个机会,薛皎觉得花点儿时间送送她宝宝,比在家刷套卷子有意义,卷子什么时候都能写,不差这一会儿。

虽然是薛皎送孩子,但她不会开车,开车的还是薛青山。

薛青山不是头一回接送孩子了,轻车熟路开到市二小,他在车上坐着,薛皎牵着女儿的手送她下车。

因为不是去上课,不用进教室,教学楼前的广场上停着数量大巴、小巴车,各班都有老师举着班牌,家长们根据班牌将孩子送到老师手里,就算完成任务了。

剩下的都是老师的事,薛皎看见每个班都有四五个老师在场,紧张的对照名单核对学生,从家长手里签收的学生后,更是每隔一会儿就要再点一遍,生怕一个错眼,学生就消失不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薛皎牵着女儿找到她的班级,虽然没怎么送女儿上学,但入学报名的时候见过女儿班主任,确认过后才牵着女儿过去。

老师看见熟悉的学生,先对她笑了笑,看见薛皎,面露迟疑。

薛珍班主任忙完手头的事,走过来说:“是薛珍妈妈吧。”

作为班主任,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尤其是薛珍这种比较特殊的小孩儿,更是重点关注对象。

“是我妈妈!”薛珍欢快地跟班主任问好,仰着小脑袋:“老师,今天是我妈妈送我哦,一会儿也是我妈妈来接我。”

薛皎点点头,跟老师问好,班主任摸摸珍儿小辫子,笑着附和:“这么好啊,那一会儿见不到你妈妈,老师可不会放你走。”

薛珍用力点头,大声答应:“好!”

把女儿交到老师手里,薛皎跟其他很多家长一样,都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一旁,等着看孩子上车。

薛珍站在队伍里,关系好的同学来跟她搭话,她应和两句,就要扭头去看薛皎,看见妈妈还没走,就笑得咧开嘴,高兴的不得了。

薛皎静静等着,她想起小时候,妈妈送她参加活动也是这样,明明放学就能见到妈妈,但只要多看一眼,妈妈多待一会儿,她就开心得不行。

老师们忙到飞起,除了担心已经接收的孩子忽然减少,还要担心有多出来的孩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薛皎看见薛珍旁边一个班的老师,拉着一个小男孩崩溃地问:“你是哪个班的?”

小男孩一脸迷茫:“我三班的。”

老师更崩溃了:“你三班的,我哪个班的,我就是三班的老师,我怎么没见过你。”

一个女老师狂奔过来:“我们班的,我班上的!”

她看到孩子好好的,松了口气。

一3班的老师看着二3班的同事,哭笑不得,孩子没错,她也没错,错的是谁?

二3班老师牵着失而复得的学生,无奈地跟同事解释:“平时都是他妈妈接送,今天他妈妈不舒服让他爸爸送来的,没想到送到你这来了。”

孩子妈妈不放心,丈夫说孩子已经送到了,孩子妈妈还是发消息跟老师确认了一下。

本来这个行为好像有点多余,难道孩子爸爸还会找错学校吗?

没有找错学校,只是找错了班级而已,他还记得儿子在三班,但他忘了儿子已经升二年级了。

[这当爹的,也太糊涂了,孩子都能送错地儿,幸好天人的先生细心负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